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3388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9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资源之定义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授課老師:洪健胤,關於這一門課程,任課老師:洪健胤(與印同音)朝陽科大社會工作系兼任講師(教育部定講師-講字第1077號)目前任職於:財團法人台灣暨兒童家庭扶助基金會 南台中家庭扶助中心 擔任職務:主任 服務年資:29年,關於這一門課程,個人在非營利組織的工作與服務經歷 自從1984年迄今一直在家扶基金會服務 1.1984年開始擔任社會工作員 2.1987年調升為桃園家庭扶助中心主任 3.1992年調任為家扶基金會公關主任 4.1996年請調彰化家庭扶助中心社工督導 5.1997年調任為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主任 6.2001年調任為彰化家庭扶助中心主任 7.2007年調任為

2、南台中家庭扶助中心主任(原名稱:台中市家庭扶助中心),老師與同學們的約定我們彼此互相尊重,1.上課不要遲到、早退(這是學生最基本應盡的責任)2.上課中請關閉行動電話(這是上課最基本的禮貌)3.上課中請勿吃東西(吃午、晚餐或吃零食、點心)4.上課中歡迎隨時舉手發問(發問是同學們的權利)5.上課中請勿聊天(若有聊不完的話題等下課時再聊)6.上課中請勿睡覺(既然很累那就不要選那麼多的課)7.如因生理需要必須上廁所,請由後門進出,請勿直接 從老師前面經過(上課中很多人走動會影響老師情緒),同學們你現在看到了什麼?這兩個數字是什麼?兩者有無關連?,4 2,請不要亂猜,也不用計算。,老師根本沒有說這是個什

3、麼問題,也沒有說明這二個數字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加法、減法、乘法或除法?各位同學不瞭解真正的問題,又如何能說出真正的答案呢?大多數的人常常是如此:在還沒有弄清楚問題以前,就急急忙忙的要找答案,所以根本無法探測問題的真正意思,當然更難回答到問題的精髓。,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週次與本科目授課大綱01課程介紹、作業規定、社會資源概念之介紹02社會資源概念之介紹、社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 概念03社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概念、社會資源之開發 技巧04社會資源之開發實務操作05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06社會資源網絡的運作,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07社會資源運用實務操作08社會資源運用原則與概念09社會資源運用原則與概念

4、10期中考試(102年11月11日)11電影欣賞(看完電影後二週內交心得報告)12資源盤點與實例分享13社會資源運用技巧與實例分享,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14社會資源運用技巧15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研討-1(分組報告)16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研討-2(分組報告)17社會資源管理實務操作18期末考試(103年1月13日),社會資源開發與運用,成績評量方式 比例(%)期中考試 25期末考試 25電影欣賞心得報告(個人)15 分組報告(團體)15 學習心得(個人)10 學習態度 5 出席記錄 5 合計 100,什麼是社會資源?,資源的意義:資源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客觀存在。資源一般可分為經濟資源與非

5、經濟資源兩大類。經濟學研究的資源是不同於地理資源(非經濟資源)的經濟資源,它具有使用價值,可以為人類開發和利用。馬克斯在其資本論一書中說:“勞動和土地,是財富兩個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義是:“其實,勞動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轉變為財富。”,什麼是社會資源?,馬克思、恩格斯的定義,既指出了自然資源的客觀存在,又把人(包括勞動力和技術)的因素視為財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來源。可見,資源的來源及組成,不僅是自然資源,而且還包括人類勞動的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還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識)等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石油資源、人力資源

6、、信息資源等。,什麼是社會資源?,據此,所謂資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總稱,它廣泛地存在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是一種自然存在物或能夠給人類帶來財富的財富。或者說,資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一種可以用以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積累的客觀存在形態,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石油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等。,什麼是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服務的範圍包括:個人、家庭、社團為協助解決人民遭遇困境的問題,唯有運用資源的動力,才能創造社會資源的原動力。廣義的社會資源,係指社會上一切可資運用,並且有助於完成社會服務目標的一切力量。社會資源包含了有形資源和無形

7、資源兩種:前者包含:人力、物力與財力,後者是一種知識力量,先由觀念到認知,再由認知到行動,然後產生意識的動力,其中柔合了信仰的追求、成員的共識、社團的號召和政府的獎勵等,最後形成一種犧牲奉獻的行動,願為服務人群而效力。,什麼是社會資源?,社會資源-包含著信仰的追求與對人生價值觀的改善,及社團團體中的招喚(轉移悲觀思維),與政府機構之服務單位的獎勵等等,而形成大團體的一種意願及整體上的目標。有限的社會資源,使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的結合,可以克服(個人或是家庭及所需民眾)社會上各種障礙的問題,使其可以開創求助者本身的新視野,也能為求助者提供最完善的社會資源服務。依照資源所依賴的慨念,可將組織看為是與

8、環境關係的參與者,而組織的行政者是指管理環境及組織的人,乃需要大眾的熱忱與相互協助,社會資源才能延續協助所需的民眾。,一、社會資源的種類,(一)人力資源:參與社會服務就是一種最珍貴的人力資源,其他尚可包含:(1)社區領袖:專家人員、學者、社工員、志願服務人員;可協助機構專業性的服務,專業課輔、講座、才藝指導(如:醫生、教師、律師、技藝老師)。(2)團體組織:如:宗教團體、社會團體、政治團體、學生團體等等。(如:慈濟、佛光山、法鼓山、天主教、基督教各教會、政黨人士、機關學校等等。),一、社會資源的種類,(3)機構組織:藉由地方領袖、政治人物、鄉鎮長、基金會會長、社團人物,藉由他們良好的人際關係,

9、邀請有關人員來協助機構業務。(如:中央各部會、省縣市政府、文教機構、各種基金會、各級會福利機構、工商企業機構,以及大眾傳播媒體:電視台、電台、新聞記者)。(4)社區居民:在服務地點所週遭的環境與社區居民,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人力資源,也是較難運用的人力資源。社會服務過程如能得到社區居民的參與、支持、與合作,更可充分發揮服務的功能。,一、社會資源的種類,藉由志願服務人員,來增援社會資源的需求,(如:社青義工、學校義工、婦女義工、社區性組織義工、自願志工等等。)有關機構組訓善用每位的長處,協助機構中的假日愛心活動,或自動參與為臨時性大型活動的社區人員。(二)物力資源:天然資源-如:土地、水、各項礦物質

10、及天然風景 區或其他。物資資源-如:公園綠地、機關學校團體等之公共建築、設備、場所、器材之提供。尤其以設備、場所、器材能否充分提供,對社會服務工作的影響最大。福利機構設備均以實用為主,故缺乏的物力甚多。,一、社會資源的種類,能夠尋找可供機構使用的物力有四個方面:(1)社區內各機構的場地及設立。(2)民眾居住的設備及場地。(3)社區內的讀書館或文化中心(可供使用刊物或 各種書籍等)。(4)私人建設的觀光區、特產或自然資源。,一、社會資源的種類,(三)財力資源:主要目的是協調贊助活動的經費。在財力上能夠支援的機構如縣政府、鄉鎮公所、國際社團、慈善會、公司行號,各界人士的自由捐獻及活動中自行繳納者等

11、等。可採自籌、義賣、勸募、捐贈、贊助、獎勵以及申請官方補助等各方式取得服務經費。其方如:(1)申請政府機關預算項目之補助。(2)申請文教基金會之贊助。(3)接受宗教團體、社會團體、民間企業之捐助。(4)設置服務基金專戶定期勸募基金(5)爭取義賣活動之贊助。(6)社區居民之配合捐款等。,一、社會資源的種類,(四)人文資源:俗語說:智慧乃是智慧財產的一大資源泉源力量。也可妥善運用當地之民眾力量來推動各項服務工作,在服務之前針對各地區鄉情深入探勘,並藉服務過程的同時做文化尋根上的服務項目,激發鄉土之愛,來加以推動愛鄉愛土的運動。瞭解了這四種資源的對象後,再分門歸類建立所需之檔案,以供需求時使用。,無

12、形的資源需要靠社區人士在社區組織和發展的過程中培養,而有形的資源可能來自於四個部門:1政府部門;2商業部門;3志願部門;4非正式部門,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源相關的意涵,一、非營利組織的意義學者對於存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組織,始終無法給予一致的名稱,而造成概念界定上的混淆。而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一詞,係美國國內稅制(the Internal Revenue Code;簡稱IRC)所採行的用語。其中,依IRC第五一條第C項第三款之規定,在該稅制下符合免稅條件的慈善(charitable)組織,包括教育、宗教、科學等,必須是致力於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

13、st)的提供,而非促進私人組織之利益者,方可享有免稅的規定,社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概念,社會資源網絡:把各種社會資源,通過各種關係的接點,一組一組的關聯起來,並且具有社會連帶,使行動者之間直接或間接關聯在一起,在個人間或組織間所形成的一系列網狀的關係聯繫。社會資源運用的範圍:(1)經濟方面(2)心理及行為方面(3)認知方面(4)方案服務方面,社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概念,非營利組織(NPO)與社區資源:1、社區資源的定義泛指一個社區內一切可運用的力量,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知識與資料、歷史傳統、生活習俗、發展機會、地理與天然物質、人文社會環境等。2、NPO與社區資源的關係(政府、社區、社區居民),社

14、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概念,Thomas Wolf(1990:6)亦對非營利組織提出描述性的定義如下:須具有公共服務的使命。須經政府立案,並受相關法令管轄者。其組織應為一非營利或慈善機構。須排除自利營私之經營結構。享有減免徵稅之優惠。其捐助者亦享有減稅待遇的法律地位。(Hodgkinson,1989:5)。,社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概念,社會資源的開發、網絡建構與維繫 一、社會資源的開發、盤點與積蓄:1.問題或需求進行評估 2.檢視或盤點相關資源 3.組織資源的積蓄 4.依迫切性設定優先次序 5.限時做必要的開發與補充,逐步縮小供、需間的落差。,社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概念,二、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1.網

15、絡建構主導單位的設置 2.從部門的內部整合到外部整合 3.網絡資源的盤點與穩定性的確立 4.網絡建構之願景與目的的釐清 5.網絡成員間的伙伴關係的營造,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網絡的意義:網絡(Network)是人或組織機構間彼此交往互動的一種型態,它是由許多個體或單位相互關連或連結所構成。網絡必須是經由合作與協調的過程,才能順利運作,以完成共同的任務,達致預定的目標。網絡的單位涵括個人、部門、機構、或機構與機構之聯合與結盟。,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網絡的運作機制不僅是各機構平行的協調 與分工合作,同時也有一個垂直的整合及分工,其間的關係結合了縱、橫兩種型態。網絡中的成員可以是直接的或間接的有所

16、聯繫,成員間的關係呈現出一種或鬆散連結或緊密連結的不同樣態,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SWOT分析法:S Strength 優勢,分析社區組織內可使策略成功的優點W Weakness 弱點,分析社區組織內哪些弱點會阻礙策略的成功O Opportunity 機會,分析組織的外在環境有提供何種機會協助策略的成功T Threat 威脅,分析組織外在環境有什麼因素不利於策略的執行,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建構社區資源網絡必須思考的問題:建構資源網絡可說是有效媒合需要與服務提供的過程,它是一件不易的工程與過程。為使得所建構的資源網絡能符合我們的需求,在建構之前可以先想想下列一些問題,並思考可以怎麼做內政部,2

17、0ooa:1.先探討社區中的需要是什麼?這些需求是如何被決定的?這是不是大家所關心的議題。2.用什麼方法來滿足這些需求比較好?可以有哪些方式 或計畫來滿足這些需求?,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3.運用這個計畫需要哪些資源?資源的性質與類別是 什麼?貢獻與投注的資源是時間、精力、金錢、社 會關係、或是其它資源?4.我們社區中現在有哪些資源?這些資源主要是投注 在哪些活動或服務上?服務或活動的方式、服務方 案種類與服務內容為何?這些資源是怎麼被挖掘的?掌握資源的這些人他們的動機與期望為何?5.具體而言,公部門、私人企業、公益社團與財團法 人、社區與家庭所參與的服務,在人力、資金、資 訊:等之間如何聯繫

18、與整合?有沒有資源重複與浪費 的現象?,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6.這些資源可能彼此相互配合嗎?彼此間是否有良好的溝通管道及網絡?有什麼困難存在其間?應 該怎樣進行處理比較好?7.有沒有必要設立專責機構與網絡系統,以整合人力、方案、資訊、諮詢;等?如果要設立的 話,此專責機構與網絡應該具備什麼特質或機制?要怎樣設立?有誰可以來幫助建構資料或帶 領資源的建構,以及維持網絡的運行?,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社區計畫付諸執行社區行動初期需特別注意宣導工作以凝聚社區成員的共識以及社會資源的運用宣導的功能:不僅喚起成員的積極參與,其基本上亦是一種社區教育,以利改變成員的態度與方法宣導的方法:口頭傳播、海報、

19、傳單、社區報紙,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社會資源是社區組織本身之外有用的東西資源分為服務資源、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無形資源公部門與私部門資源(正式資源)與 個人資源(非正式資源)社會資源檢查:使用狀況、可開發性,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社區資源網絡-係指凡為了因應社會需要,滿足社會需求,所有足以轉化為具體服務內涵的客體,彼此相互協調合作,以便共同有效的滿足被服務者的需求,其目的在於善用社區資源,以促成社區自立與自主,滿足自己社區之需求。社區資源網絡建構:建構指彼此有相同理念或利害關係者,形成有系統和明確分工的過程,使任務能透過網絡來進行協調與合作而有效達成,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建構社區

20、資源網絡可說是有效媒合需要與服務提供的過程,是一個不容易的工程與過程,對社區工作的成敗與否,佔有相當重要的因素。對社區工作者於其在建構社區資源網絡之前,下列問題必須仔細思考,俾能有效運用社會資源,以完成社區工作目標。,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社區工作者應考量之問題:1.社區需要什麼?這些需求是如何決定的?是否為大家所關心?是大多數人所需要?2.這些需求以何種方式來滿足會較好?現有哪些方式或計畫或政府政策可以運用以滿足需求。3.滿足社區需求需要哪些資源?這些資源的性質與類別為何?需要提供或投入的資源是時間、精力、金錢、社會關係或是其他資源?,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社區工作者應考量之問題(續):4.

21、社區中是否有資源可供運用?資源是否足夠用以解決問題?資源被誰掌握?是否能夠提供使用?5.各種資源的聯繫與整合應如何做?是否有資源重複或浪費之情形?,社會資源網絡的建構:,社區工作者應考量之問題(續):6.資源與資源彼此間的配合是否順暢?彼此有否良好的溝通管道及網絡?如有困難,如何解決?7.是否需要設立專責機構與網絡系統?專責機構與網絡系統應具備什麼特質或機制?如何設立?誰來做?如何維持運作?,社會資源之開發原則與概念,社會資源網絡的維繫:1.網絡成員是參與者主角而非搭配者 配角 2.網絡成員間非正式關係的重要性並不亞 於正式關係 3.增進網絡合作實質績效的可見度 4.斷檢視網絡目標的達成度,社

22、會資源開發之技巧,社會資源開發之技巧:社會資源運用成功與否,須仰賴社區工作者靈活的智慧、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有統整專業知識、經驗累積、技巧熟練、正確溝通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解決社區的問題。對於社會資源運用技巧歸納如下:1.暸解政府年度編列預算中與單位業務相關者2.主動提供媒體工作者有關本單位各項服務成果3.主動接觸社區資源網絡中的相關組織及個人4.個人方面應培養氣質及服務精神,社會資源開發之技巧,(一)、取向:社會資源的運用必需包括:發掘、規劃、運用及評鑑等係系列過程,不斷交互使用才能發揮功能。而資源的擷取需配合機構的目標,一般所定的目標有三種:(1)以調查或開發為主體而運作的社會資源。(2)以長期

23、規劃配合機構發展計劃。(由規劃執行者,做長期規劃的準備事宜與屬性相同之團體商討結構計劃案的研究事項,配合機構或地方發展,為主要目標之規劃事宜。),社會資源開發之技巧,(3)執行機構各項活動調配運作的資源。(例如:重陽節政府機構主辦單位或各機構的聯誼活動資訊運作的資源之一。)(二)、資源開發運用技巧:資源運用是否適當或成功,在於仰賴靈活的智慧、良好的人際關係、並需組合專業知識、累積經驗、技巧熟練、正確溝通、才能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大的成效;其技巧如:(1)了解政治年度編制之預算中與機構業務相關者,加以協調爭取。,社會資源開發之技巧,(2)機構有關人員可經常參加社團或慈善會各項慶典活動,並在活動中把

24、握機會宣傳機構服務功能,同時認識社團靈魂人物,以建立友誼。(3)主動提供機構各項服務成果,共大眾傳播報導,提高機構知名度,使社會大眾了解機構功能,樂於加入服務行列。(4)主動接觸社區內的學校或醫院,以了解學校設備可供使用之公物,及醫院、診所診治項目,以便轉介個案或可提供免費服務相項目之資訊。,社會資源開發之技巧,(5)個人方面應培養氣質及服務精神,其原則是熱心坦誠、講求信用、待人公平、犧牲奉獻、富時間觀念、注意本身操守。以上要件能俱備,必定能輕易取得各種資源用 在服務專案上,使機構及個案的服務盡善盡美,同時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觀念上的社會資源運用,提供社會資源者的分析在資源上的提供者本身屬性

25、的意向及動機;不論出自於個人或是團體,基本上會有所差異的情況發生。在我國的社會資源基本思維上乃保有傳統道德的觀念存在;因此,一般人乃持有(人溺己溺,人饑己饑。)之概念,而樂於心甘情願的付出與貢獻,不論是在財力、人力、物力及一切資源乃極於有限的協助,需整合後方便分配各單位之團體小組協助完成之必要。然而,各資源部的屬性不同之類別;就以下分為五種類別來加以整合管理:,觀念上的社會資源運用,(一)、互動關係:以血緣關係、地緣關係、職緣關係的組織為中心;工作組織上以內之工作人員,彼此能互相關懷與鼓勵的互動關係,並且能夠在組織上得到相互提供資源上的協助(二)、濟弱扶貧觀念:是各宗教以愛人愛世必須的教義與精

26、神,為服務社區內中底層民眾提供的靈性、物質、醫療等服務,同時加以組織而形成一股力量,在宗教領導下,促進社區內的民眾互相關懷,並提供各項資源協助急難者。,(三)、思維積德觀念:過去農業社會制度下的大財主為了積德或是完成誓言,常會提供各種資源濟助有困難的百姓,大財主因行善而心中得到安寧,受惠者的困難也得到解決,指此心存感念之意,雙方也為此而各有益處之故;此為典型的中國式公益服務。古人曰:施比受更有福,而今日社會乃沿襲著這種思維。(四)、成就與自信的啟發整合:有些人在社會上擁有地位及龐大財力,且滿有名氣,也熱衷公益事業,他們在參與中得到民眾的認同、信任、愛戴,由付出中深獲大眾的贊美,是其最大的收獲,

27、也就是成就感嘍!,(五)、歸屬感:是以社會公益為目的,自主積極參與所信賴的福利機構、與機構中任何成員打成一片,以自由的方式配合主要機構之一的感覺,由於感到自己的建議能夠受到重視,故能自主性的毫無所求的默默犧牲奉獻。以上五種類型的人物及團體,在現今的社會福利制度裡,倘能妥善加以規劃、整合,就會是機構中重要的伙伴,亦可成為一支強而有力的資源力量。,提供資源者與機構的運用關係,在資源的提供上分為兩大型態來加區分,一方面為求自動式,這可能是在於許願性與自發性,並自然能夠與機構連繫的關係;另一方面為被動式,一概由機構的有關人員主動與之協商、爭取資源。為使雙方能夠保持在長期合作的情況下,並能共同開創和諧的

28、資源園地,應依下面傾向四個原則作為建立關係的基礎。,提供資源者與機構的運用關係,一、互相關心為基礎:無論是自動式的或被動式的資源提供者,在機構中都應給予坦誠的接納,使其能夠了解機構上服務的宗旨、目標、種類及需協助的資源方針上為首。而機構也需了解資源提供者的生活狀況、事業、嗜好、專長等,以建立彼此互動之中互助關心為基礎,並能促進雙方之間和諧的關係,使得在資源的互動上能夠活躍性的運用。,提供資源者與機構的運用關係,二、接納彼此的意見為基石:在機構策劃方案當中,我們應與資源提供者交換彼此的意見,進而雙向溝通,以減低不同的見解成份,並接受善意的意見為首要的課題,那將會在合作上更令人興悅與供。,提供資源

29、者與機構的運用關係,三、以平等心對待為基礎:在機構與資源提供者應處於平等的地位,關係於有關資源運用的狀況之下,機構應讓資源提供者有知道的權利與必要性的告知責任;至於資源提供者,也需避免出現干涉的姿態,應以客觀的態度去接納機構在執行上策略。,提供資源者與機構的運用關係,四、以成果上的分享為基礎:在服務個案或方案上,能夠達到一定共識的目標,並能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而在成果上應由雙方一同來分享其中的喜樂,使其能夠在往後的資源發展上,保持恆久的合作與資源運用更為之活躍。,社會資源運用原則與概念,資源界定可以用來支持或幫助者,例如:地方圖書館是一種極有價值的資源。是指需要時可以擷取的物品,例如食物的供應

30、。是指有效處理困難或問題的能力,例如:人力資源。是指可以用來因應困難情境的方法,例如考試的資訊資源。資料參考:賴兩陽(2005),正式資源,公部門資源:係指依法行政並由賦稅制度提供經費,受服務者不需直接付費。例如在推動志願活動時,來自社政單位、衛政單位、民政單位及公立學校所提供的服務均是。私部門資源:主要由非營利組織所提供的服務,其提供的服務可能是免費,也可能是由使用者付費,或由第三者(The third party)付費,當然亦可能是營利組織提供公益贊助。在志願服務時許多地方性的非營利社團、機構或企業捐贈,均為私部門資源。,非正式資源,個人網絡志工聯繫網絡鄰居協助網絡互助網絡社區增強力量網絡

31、,社會資源的運用,需要什麼幫助(Gets)在什麼時間提供服務(When),誰需要幫助(Who)有那些資源可以提供(What)服務內容是什麼(How&Why),社會資源的搜尋(一),運用辨公室的資源檔案以電話聯繫在社區或機構有關的會議中蒐集資料透過人際網絡及與同事交換資訊建立個人的資源資料庫,社會資源的搜尋(二),以郵寄信件蒐集資料從督導身上獲得資訊查閱電話簿運用電話諮詢專線看到資源就記在腦袋中,運用社會資源的原則,(1)在地化:附近就地取材的,而不必捨近求遠。(2)個別化:應該依據個別的情況,分別處理(3)具體化:讓資源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對於資源 的予和取有具體瞭解而增加信心(4)人性化:給予鼓

32、勵和肯定,爭取其歸屬和認同(5)普及化:應多方蒐集資料(6)資訊化:建立電腦化以便資料管理(7)持續化: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工作,可以運用的社會資源,(1)社團組織:例如獅子會、扶輪社、同濟會、青商會、志工中心、社區發展協會、早覺會、土風舞協會等。(2)社會福利機構:育幼院、老人養護機構、身心障礙養護機構、家扶中心、青少年之家、醫療機構等。(3)宗教團體:宗教團體的資源,人力資源相當豐富。慈濟會、佛光會、教會、寺廟等。(4)媒體機構:報紙、有線電視、廣播電台有線電視等媒體資源等。(5)績優廠商企業觀光園區,整合各項資源使地區資源發揮乘數效果。,社會資源的盤點,(1)誰需要幫助:(2)需要什麼幫助:

33、(3)有那些資源可以提供:(4)在什麼時間提供服務:(5)服務內容是什麼:,社會資源的開發與運用,(1)要切合案主/社區的需要(2)要顧及資源的負荷(3)要重視社會的責信(4)要與資源提供者建立良好且恆 久的關係(5)要統整合和協調資源的使用,社會資源的開發,志工人力招募(一)大眾傳播方式(二)人際網絡方式募款(一)個人面對面接洽(二)郵寄信函(三)電話(四)募款活動(五)計畫性贈與(六)目的行銷的募款,有效的目的行銷成功因素,機構的參與者,需對行銷的方案具有高度的共識。與資源目募對象,需有明確的服務/資源交換共識。與資源目募對象,需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引導對方具有參與與瞭解服務的機會。簡單明

34、白,不要將方案做得太複雜。,建構一個完整的資源網絡,由點而線而面的資源網絡垂直與水平的資源結合,範例,-家扶基金會-蒙古分事務所的服務建立為例,社會資源的連結方式,個案管理通報體系轉介服務連線服務,社會資源的維繫,切合案主/社區的需要要顧及資源的負荷要重視社會的責信要與資源提供者建立良好且恆久的關係要統整和協調資源的使用,社會資源運用的倫理,尊重提供資源者意願 結合的資源應依提供資源之團體或個人的意願辦理,尊重其抉擇,共同研訂具體的運用方案,依照既定的方案實施。捐款者指定捐款的項目,應予以尊重,不能挪用,不僅是尊重捐款者,也是責信(accountability)的表現。榮譽歸於提供資源者 把服務成果的榮譽,歸於提供資源者的原則,讓奉獻者由參與而得到殊榮,在投入活動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引發其繼續擴大參與,提供資源的意願。財務公開、使用清楚 經費與資源務必定期徵信,保證一切資源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記錄活動執行過程與成果 資源所投注的服務過程與成果,需予以記錄評估,分享予資助者。德行義舉代為宣介及讚揚 透過適度的公開讚揚與宣介,使提供資源者獲得社會聲望,而從奉獻中彰顯德行,由參與展現義舉;更進而引起社會的共鳴,蔚為見賢思齊的良好風氣。,結語,珍惜資源,聚水成流善用資源整合資源讓資源成為志願服務的活水源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