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松其药论五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贺松其药论五则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贺松其药论五则PPT课件,贺松其药论五则PPT课件贺松其药论五则PPT课件,2,本课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习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尤其注意成语典故(其出处、意义以及在课文中的作用)。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实词活用及语序现象 3熟悉药论的内容、形式及写作特点。,3,一 白矾,了解【雷公炮炙论】的作者、内容、版本流传情况熟悉古代中药的炮炙方法掌握课文中白矾的修制方法及工艺流程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典故,4,1 关于作者,作者雷敩,南朝宋时人,医药学家,非黄帝时之雷公。自称内究守国安正公,或是官名,生活在公元五世纪。,5,2 关于内容,所撰雷公炮炙论三卷,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药物加工制作的专著,共收载药物三百种,论
2、述了中药炮制前后,对真伪、优劣药材的选择,修治和切制,文武火候的掌握,醪醯辅料的取舍,操作工艺的流程,中药饮片的贮存以及炮制作用、注意事项等等。书中涉及到的炮制方法有炮法、炙法、炒法、焙法、煨法、煅法、蒸法、煮法、浸、飞、去芦、去足、制霜、制膏、酒制、蜜制、药汁制等等。,6,广泛地应用辅料去炮制药物,并对辅料的比例作出了规定,如“凡炼蜜,一斤只得十二两半,若火少火过,并用不得。”书中内容丰富,记述详尽,正如敦煌出土的五藏论所云:“雷公妙典,咸述炮炙”,是中医古籍的重要文献之一。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影响很大,历代本草学中有关炮制、修事项下的炮、熬、煮、炙,多引据于它,并奉为准则,沿用至今。原
3、书由于年代久远,早已亡佚,其内容散见于历代本草。,7,3 版本流传,原书已佚,内容散见于历代本草,其中【证类本草】收录多达二百四十余种。为什么【证类本草】收录之最多?1【证类本草】是完整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综合本草。(北宋唐慎微)2原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录了经史子集中的大量药学资料。3该书体例严谨,注意保留文献原来面目,因而保留了大量的药学史料。,8,4 古人对炮炙意义的认识,同一方也,而炮制当否,利钝迥别。大约姜制者宜发散,盐制者走肾而软坚,醋制者注肝而止痛,童便制者去劣性而降下,米泔制者去燥性而和中,乳制者润枯生血,蜜制者甘缓益之,,9,4 古人对炮炙意义的认识,陈壁土制者窃真气骤补中焦
4、,麦麸皮制者抑酷性不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者并解毒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者皆渗骨易碎。凡去瓤者除胀,抽心者除烦。此类甚多,亦不可不知也。(清阮葵生茶馀客话下卷十五),10,5 现代炮制之法,1 修制:纯净处理,粉碎,切制2 水制:漂洗,闷润,浸泡,水飞。3 火制:炒,炙,煅,煨,烫。4 水火共制:煮,蒸,淬。5 法制,制霜,发酵,发芽。,11,6 白矾概说,1处方用名:白矾,明矾,矾石,枯矾2功效:解毒杀虫,止泻止血,祛痰开窍3应用:A 用于痈疽疮毒。B 用于久泻便血,崩漏带下。C 用于中风痰壅,癫痫痰盛。D 用于脱肛、子宫脱出。4用法用量:可生用,亦可煅用,煅用则收涩之力尤强。入丸散服
5、,13克,外用适量。,12,内容发挥,1“石蜂窠”系蜂窠之一种。本草纲目卷三十九露蜂房集解引雷敩曰:“蜂房有四件:二名石蜂窠,只在人家屋上,大小如拳,色苍黑,内有青色蜂二十一个,或只十四个,其盖是石垢,其粘处是七姑木汁,其隔是竹蛀也。”,13,2“水精”,即水晶,又称水玉、石英。本草纲目卷八水精释名:莹澈晶光,如水之精英,会意也。山海经谓之水玉,广雅谓之石英。,14,15,3“以来”,谓有馀。太平广记卷七十四引仙传拾遗张定:“即提一水瓶,可受二斗以来,空中无物,置于庭中。”又卷二百零五引唐代刘恂岭表录异铜鼓:“鼓面圆二尺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来,炉铸之妙,实为奇巧.”,16
6、,4“六一泥”,即蚯蚓泥。本草纲目卷七蚯蚓泥释名:“蚓蝼、六一泥。”又同篇附方:“咽喉骨哽。五月五日午时韭畦中,面东勿语,取蚯蚓泥收之。每用少许,搽喉外,其骨自消。名六一泥。”,17,5“了”,谓“结束”义。广雅释诂四:“了,讫也。”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了部:“凡收束谓之结,故曰了结。”东汉王褒童约:“晨起早扫,食了洗涤”,18,6“五方草”,即马齿苋的全草。本草纲目卷二十七马齿苋释名:“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又名五方草,亦五行之义。”亦名马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齿龙芽、五行草、长命草、九头狮子草等。,19,7“紫背天葵”,即天葵,又名菟葵。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菟葵:濒湖于释名下
7、引图经云,菟葵即天葵,而于集解中又不载图经所云形状,而独取郑氏通志。按此即紫背天葵也。其叶分三歧,如三叶酸草而大。有根,根下有子。年深者其子大如指,俗呼千年老鼠屎。,20,8“伏火”,道家炼丹时调低炉火的温度谓之伏火。唐代朱庆馀赠道者诗:“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宋代何遽春渚见闻居四郎伏磷锻丹砂:“其法取辰锦颗块砂,不计多少,以一药铺盖煅之,朱已伏火,即日用炭火二两空养。”,21,“轻粉”,即汞粉。因轻粉由汞、白矾等升炼而成,故称。汞即水银,故又称水银粉。亦称峭粉、腻粉。本草纲目卷九水银粉释名:“汞粉、轻粉(拾遗)、峭粉(日华)、腻粉。时珍曰:轻言其质,峭言其状,腻言其性。”,22,本文总结
8、,此则内容是白矾的煅法,煅烧的时间以一定量的石蜂房烧尽为标准。对白矾,汉以前就有“烧”、“炼”的制法,历代均用煅法,沿用至今。今煅至水分完全蒸发、无气体放出即可。,23,二 论汤、散、丸,本则选自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梦溪笔谈校证。作者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晚年自号梦溪老人,是北宋爱国主义政治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举进士,历仕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预制订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及发展生产,又参预军制改革,率兵击败西夏进犯。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牵连坐贬。,24,沈括对科技及医药学的贡献,沈括精研科技及医药学,曾
9、编撰梦溪笔谈、修城法式条约、灵苑方、沈氏良方、天下州县图、十二气历和极星位置图等。对天文、方志、水利、律历、音乐等均有深入研究,并多创见(如首先为石油命名)。,25,对医药学重视实践,所著订正不少药物的名称和效用。曾从民间收集验方,“目睹其验,始著其篇”,根据实践经验,纠正神农本草经中谬误。所著灵苑方、沈氏良方,已佚。今传名著梦溪笔谈,内含不少医药学内容。又有苏沈良方,多为其所收集民间验方,为后世医家所重视。选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汤、散、丸三种不同剂型的选用原则。,26,中成药剂型,(1)汤剂 是指把切制的饮片,加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文火煎煮后取汁。此剂型易于吸收,且用药灵活,易发挥作用,但
10、操作繁琐。(2)散剂 指把药物粉碎研磨过筛,使其呈细的粉未,既可内服,也能外敷。但吸收发挥疗效较汤剂慢,可是比丸剂快。(3)丸剂 将研细的药粉加辅料和粘合剂制成,在体内缓慢崩解、吸收,慢性病常用之。(4)煎膏剂 是将药物煎煮浓缩后,加炼过的蜂蜜或砂糖一倍量以上,加热至沸,过滤去渣而成,如西瓜膏、秋梨膏之类,适用于长期调养身体应用。,27,(5)酒剂 又称药酒,一般用黄酒或白酒浸泡药物,使其有效成分溶解在酒里,如参茸酒等。酒本身具有疏通血脉作用,故活血通脉、祛风湿、利关节以及补益之药常可制成酒剂。(6)片剂 是将药粉与面粉等粘合剂混合,加适量水分后压制成片,服用与携带方便,如桑菊感冒片、丹参片之
11、类。(7)冲剂 是将煎液浓缩制成颗粒状,用时,开水冲化服之,服用方便,吸收和发挥作用快。(8)注射剂 就是把药物经提取药效成分、精制、灭菌等工艺,最后制成供皮下、肌肉、静脉或穴位的注射液。此使用方便,用量小、奏效快,能用于急救、急性病及服药有困难的患者。,28,三 黄芪,选自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同氏仁寿堂刻本本草蒙筌。作者陈嘉谟(1486约1570年),字廷采,明代药物学家。本草蒙筌凡十二卷,载药742味,用问答体介绍药物知识,颇便于初学。选文是作者为黄芪所加按语,讨论了黄芪与人参的异同及选用原则。,29,黄芪的功效,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药理实验表明,黄芪
12、具有:1 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2 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3 对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的消除作用。,30,黄芪适用于:,1 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自汗易汗,容易感冒;2 中气虚陷,食少便溏、胃下垂、脱肛、便血、妇女子宫下垂、崩漏;3 疮痈肿毒,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收口;4 气虚水肿及一切气虚证。,31,人参的分类,从中药炮制学上和功效上而言,人参可以分为:生晒参:即用五加科人参的根,经过晒乾,润透,切薄片而成。现代多为人工栽培的人参制造而成。红参:是用五加科人参的根,经过蒸制后,润透,切片而成,因为颜色为红色,所以称为红参。现代也是由人工栽培的人参制造而来。野山参:是野
13、生的五加科人参的根。西洋参: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主要产於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又名花旗参。,32,从人参的产地来分,人参可以分为:,吉林人参 朝鲜人参(又名:高丽参,别直参),西洋参,33,人参的功效,大补元气、宁身益智、益气生津、补虚扶正、延年益寿之功效,被誉为“益气要药”。现代医学也证明,人参除了能滋补强身外,在防肿瘤、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抑制细胞凋亡、降糖降脂、改善学习记忆、增强性功能和免疫功能及解酒等方面均有疗效。,34,补中益气汤,【来源】脾胃论卷中,【组成】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
14、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35,【主治】,1 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2 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 热头痛;3 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36,当归补血汤,【组成】黄芪(30克)当归(6克)【功用】补气生血。【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本方可用
15、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37,八味丸(八味地黄丸),来源于汉张仲景之金匮要略肾气丸方,所以本品即张仲景名方金匮肾气丸,具有壮肾益阳的功效。附子和桂枝这两味药都是入心、肾、脾经的热性药物,能祛风通络、温补肾阳,所以用六味地黄丸加上桂枝、附子而组成的金匮肾气丸不仅具有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作用,而且还能在补阴中生火助阳,使之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因此,金匮肾气丸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至的腰膝酸痛、肢冷、浮肿、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小便频数、痰饮喘咳、舌淡、脉细无力等症。,38,补阴丸,【来源】丹溪心法卷三。【异名】虎潜丸 补阴种子丸(医学正印卷
16、上)【组成】黄柏、知母、熟地黄、龟版、白芍、陈皮 牛膝、锁阳 当归、虎骨。【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主治】精血不足,虚火亢盛,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精元不固,尺脉虚浮洪数,久不生育。,39,四 菊,1 作者生平简介 李时珍(公元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在临床实践中深感历代本草谬误甚多,遂以毕生精力研究医药学,参阅经史百家著作和历代本草800多种;并亲自去各地调查,广泛收集药物知识,采集药物标本,耗费二十七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在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40,2 本草纲目内容介绍,(1)内容 本草纲目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
17、医药成就的大 总结。分五十二卷、十六部,六十二类,约二百万字。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附方一万一千余条,附药物形态图一千余幅。,41,(2)该书特点,将药物的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共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名称统一,结构严谨。(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对药物的形态鉴别方法和内容也是较为逼真和完善的。,42,(3)意义,在“集解”项中,博览群书,引录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古代本草书中对药物鉴别的记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该书的出版,对中外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研究有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18、。,43,(4)评价,既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同时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的著作。药中有文,文中有药,药寓于文,文寓于药,博大精深,宏中肆外,学药者学药而得文,学文者学文而获药。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此书与红楼梦,一属科学,一属文学,交互辉映,相携永垂。”王梓坤科学发现纵横论,44,菊 花,45,菊花的功效,1、疏风清热,上清头目。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2、清肝明目 杞菊地黄丸:枸杞、菊花、地黄、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淮山。3、平肝息风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山栀、川牛膝、杜仲、桑寄生、益母草、夜交藤、茯神。,46,发 挥,1“金水之精英”指自
19、然界金水二物的精华。因菊秋花冬实,而秋冬属金水之季,故云。下文之“金水二脏”指肺与肾。,47,2“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使用修辞中的分承手法,即下文两语“木平则风息”与“火降则热除”分别承受上文两语“补水所以制火”与“益金所以平木”。这属于错承,应按“补水所以制火,火降则热除;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来理解。古代医书中每多使用此种分承手法。例如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序:“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下文两语“君父危困”与“赤子涂地”分别承受上文两语“忠孝之心”与“仁慈之性”。这属于顺承。,48,3“宜乎前贤餐其落英”,为“
20、谓语主语”句,即“宜乎”是谓语,“前贤餐其落英”是主语,意为“前贤餐其落英是必然的”。此类句式常见于古代医书。例如清代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医非人人可学论:“以通儒毕世不能工之事,乃以全无文理之人欲顷刻而能之,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其中“宜道之所以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也”意为“道之所以丧而枉死者遍天下是必然的。”,49,4 晋代陶渊明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故云“隐士采入酒斝”。斝(JIA)古代铜制的酒器。5 九日登高饮酒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江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
21、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50,菊花总结,此则阐述了菊的生长特点及功效、主治,还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生长特点是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功效是能除风热,益肝补肾;主治诸风头目。文中巧用典故,旁征博引,内容翔实,文笔优美。(选自发明),51,五 制药论,选自清光绪五年己卯(公元1897年)月河莫氏刻本研经言。作者莫枚士(18621933年),字文泉,精于文字、训诂之学,研经言为其研治医经的医论专著。作者在选文中对不正确的炮制法提出了批评。,52,小半夏汤,【来源】金匮要略卷中。【组成】半夏18克 生姜15克【用法】上二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功用】和胄降逆,消痰蠲饮。【主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用半夏之辛温,生姜之辛散,散其欲出之饮,则所留之邪自尽矣,半夏生姜皆味辛,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目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