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34763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人格测验分类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人格测验,教师:马凤英,一 人格测验概述,(一)人格的内涵,狭义的人格界定为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性格、气质、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等特质。,心理学上的界定,含有三层意义:(1)体现为外在的行为模式(可测量);(2)内在原动力组织;(潜意识)(3)两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二、人格测验的分类,1、自陈量表(客观化测验),定义,也称客观化测验,即让被试自已提供关于个人人格特征的报告,具体来说就是对拟测验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测量题目,要求受测者作出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量这项特征。,自陈量表的编制方法,自陈量表的编制方法经验法:根据特定的被试表现的实际特

2、征来选择测验的题目。,在用经验法编制量表时:,操作特点:首先:确定效标组与对照组;效标组:由具备所测特质或 特征的人组成;对照组:一般由普通人组成;,其次:编制一系列测验项目(一般从效 标组中进行行为取样),然后施 之于效标组与普通组,选择那些 能把不同被试者区分开的题目,构成问卷;经典范例 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一)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Minnesota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问世于1943年,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合作编制而成。该测

3、验的问世是自称法人格测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人格测验的研究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到目前为止,它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版本达100余种,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是世界上最常引证的人格自称量表。我国宋维真等已修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量表。,(二)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学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编制的,分儿童(715岁)和成人(16岁以上)两种类型。经过多次修订,在不同人群中测试,已经获得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在国际上广泛应用。这一问卷于40年代末已开始拟定,1952年正式发表,称Mauds

4、tey医学问卷。随后又于1959年及1964年进行增改和修订,最后于1975年再次修订并命名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1、编制者 H.J.Eysenck,2、组成 三个人格维度量表,E(内-外向)(Extrovision),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N(神经质-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神经症),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仲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 反应,以至出现不够

5、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很容 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性情 温和、善于自我控制;,P(精神质),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高分者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 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因素分析法,操作特点:这种方法起自于斯皮尔曼,以因素分析技术为基础,具体操作:首先、编制大量的题目给大量的被试施测;其次:利用因素分析的技术找出相关的项目构成一种因素,一种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经典范例: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

6、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逻辑分析法,操作特点,首先:确定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理论构想;其次:在尽可能保证内容效度下,编写看来可以测量所要测量心理特质的项目;最后:形成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经典范例:EPPS(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JAS(詹金斯活动调查表)MAS(显性焦虑量表),综合法,这是测验编制的发展方向,即将上述三种测验编制技术综合起来。,操作特点,首先:采用逻辑分析推理获得大量的项目;其次: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出若干 同质量表;最后:将同质测验中没有效标意义的项目删除,形成测验。经典范例:JPI(杰克逊人格问卷),自陈量表测验:美国20家跨国公司的一项面试心理测验1.你何时感觉最好?A

7、 早晨 B.下午和半晚 C 夜里2.你走路时是A大步的快走 B小步的慢走 C 不快,仰着头面对着世界D不快 低着头 E 很慢3.和人说话时,你:A手臂交叠着站着 B双手紧握着C一只手或者两手放在臀部D碰着或推着与你说话的人E 玩着你的耳朵、摸着你的下巴或用手整理头发,4.坐着休息时,你的:A双膝盖并拢 B双腿交叉 C双腿伸直 D 一腿蜷在身下5.碰到你感到发笑的事情时,你的反应是:A一个欣赏的大笑 B 笑着,但不大声 C轻声的咯咯地笑D羞怯的微笑6.当你去一个派对或社交场合时,你:A很大声的入场以引起注意B安静的入场,找你认识的人C非常安静的入场,尽量保持不被注意,7当你非常专心工作时,有人打

8、断你,你会:A欢迎他 B 感到非常恼怒 C在以上两个极端之间8.下列颜色中,你最喜欢那种颜色?A 红或橘色 B黑色 C黄或浅蓝色 D绿色 E深蓝或紫色F白色 G 棕或灰色9临入睡前几分钟,你在床上的姿势是:A仰躺,伸直 B俯躺,伸直 C侧躺,微卷D头睡在一手臂上 E被盖过头10你经常梦到你在A落下 B 打架或挣扎 C找东西或人 D 飞或漂浮 E我平常不作梦 F 你的梦都是愉快的,1.A-2 B-4 C-62.A-6 B-4 C-7 D-2 E-13.A-4 B-2 C-5 D-7 E-64.A-4 B-6 C-2 D-15.A-6 B-4 C-3 D-56.A-6 B-4 C-27.A-6 B

9、-2 C-48.A-6 B-7 C-5 D-4 E-3 F-2 G-19.A-7 B-6 C-4 D-2 E-110.A-4 B-2 C-3 D-5 E-6 F-1,1.低于21分:内向的悲观者2.21-30分,缺乏信心的挑剔者3.31-40分,以牙还牙的自我保护者4.41-50分,平衡的中道5.51-60分,吸引人的冒险家6.60分以上,傲慢的孤独者,2、投射测验,这类测验所用的刺激多为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图形、墨迹或数字,让被测者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自由地表现出自已的反应,分析反应结果,便可推断出他的人格结构。投射的意义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个人特征投射到外部事物上,通过对

10、外界事物的反应,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投射法作为一种测验工具,主要是探讨个体内在隐蔽的行为或潜意识的、深层的态度、冲动与动机。这种方法受到倾向于心理动力学观点的医学或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有些学者依据对被试者的反应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即反应形式,把投射技术分为下列四种:联想法、构造法、表露法、完成法。,联想法,给被试呈现刺激,要求被试说出自已联想到的内容。范例 文字联想测验(C.G.Jung)罗夏墨迹测验(H.Rorschach),构造法 要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范例 TAT(主题统觉测验),完成法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等,让被试自由补充

11、,使之完成。范例 语句完成测验,我最喜欢。我最讨厌。,表露法 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绘画、游戏、心理剧)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范例 画人测验 补充句子(如逆境对话测验),逆境对话测验,二、投射测验工具,(一)罗夏测验罗夏测验(Rorschach Test)是一种投射技术。它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于1921年首创的一种测验。罗夏测验是由10张墨迹图组成,所以又称墨迹测验。图是用墨置纸上折叠而成,其中5张为黑白墨迹图,2张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3张全为彩色墨迹。这10张图片编有一定的顺序,施测时每次出示一张,同时问被试者:“请你告诉我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或是使你想到了

12、什么?”主试者对被试者的回答要做详细记录,并记录下对每一图片回答的时间及完成此测验的全部时间。全部图片看完以后,再把图片逐一递交被试者,并进行询问,包括:每一反应是根据图片中的哪一部分做出的?引起该反应的因素是什么?对其回答亦要详做记录。关于罗夏测验的记分方法尚存在不同意见,不过一般都包括反应的部位、反应的决定因素和反应的内容等三方面的记分。,(二)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是投射测验中与罗夏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验工具,由美国哈佛大学默里与摩尔根等于1935年编制而成。后来经过多次修订,逐渐推广应用,故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投射技术。测验材

13、料由29张图片和1张空白卡片组成,图片都是含义隐晦的情景。依被试者的年龄和性别把图片组合为四套,分别用于男人(M)、女人(F)、男孩(B)和女孩(G)。每套包括图片20张,分两个系列进行测验,故每个系列实际上只用10张图片。施测时每次给予被试者一张图片,让其编制一个300字左右的故事,说明图片中所表现的是怎么回事,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将来演变下去可能产生的结果,以及个人的感想等。对其中一张空白的卡片,要求被试者面对着空白的卡片先想象出一幅图画,然后根据想象出的图画编制故事。一般可用5分钟讲完故事,要求故事愈生动、愈戏剧化愈好。测验完毕,和被试者谈话一次,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内容,并要注意

14、被试者在测验时的行为反应。,本测试所依据的事实是:当一个人解释一个含义模糊的社会情境时,他很容易像他所关注的现象一样暴露出他自己内心状态来。他完全倾心于解释那个客观的现象,变得非常天真,没有意识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别人正在仔细地看他,这样一来,他也就毫无戒备,没有平日那么有警惕性参与者暴露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愿望而丝毫没有察觉。罗夏测验与主题统觉测验,目的都是为了诱导出被试者的生活经验、情感、个性倾向等心声。,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

15、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C:去和男朋友约会,三、人格测验存在的问题,1.人格测验的目的人格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内涵广泛而复杂,这些测验是否测出了我们所感兴趣的人格特征呢?目前的人格测验多数是把不同的人格维度割裂开来分析,一些进行整体分析的测验,标准化水平又比较低,在记分和解释上不够客观。故对测验结果的解释要十分谨慎。,2.人格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任何一种测验都是为一定目的进行的。因此,获得的测验资料必须满足信度和效度条件。但是,实在令人遗憾,到目前为止,能完好地满足这两条的人格测验寥寥可数。即使存在这类测验,它们使用起来也有很多限制。然而,“事在人为”,一方面需要

16、我们努力去找出更可信和更有效的人格测验;另一方面,似乎也更关键,即尽量控制一些能够控制的变量,使它们对资料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如测验者的角色、指导语的细微差别、物理环境的变化,等等,3.人格测验的题目 人格测验所测的特质往往没有明确定义,因而题目范围难以界定,各种可能的刺激项目非常之多,而测验题目在内容或措辞上的微小差别常常导致反应的巨大差别。此外,有些问卷采用带比较性的词汇作为答案,例如“经常”、“有时”、“很少”等等,怎样的程度相当于“经常”,怎样的程度代表“有时”,被试不容易掌握。即使被试表现出同样的行为,他们选答的词汇也会完全不同。,4.测验分数的解释人格测验编制的一个原则是:被试

17、者得到同样的分数,应该予以同样的解释,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是有问题的。如同一种行为对某人来说是良好适应,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是适应不良。人格测验的另一个弱点是,若想建立一个真正适当的常模是相当费事的,对有些测验似乎就是不可能的,如投射测验。对客观性测验似乎已可以办到,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奖赏了从众行为,限制了个性的发展,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多数人的行为未必正常,少数人革新者的行为未必是异常的。,5.人格测验的滥用在西方,人格测验五花八门,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特别是有些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把一些没有效度证据的测验拿来到处滥用,或把测验用于尚未证实其有效性的情境中,因而遭到人们的反对。目前测验在我国虽然刚刚开始发

18、展,这种苗头也已出现,对此一定要引起注意。,、10个临床分量表1.HS-Hypochondriasis 疑病症2.D-Depression 抑郁3.HY-Hysteria 癔症4.Pd-Psychopathic deviate 病态人格5.Mf-Masculinity-femininity男子气-女子气6.Pa-Paranoia偏执7.Pt-Psychasthenia精神衰弱8.Sc-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9.Ma-Mania轻躁狂10.Si-social introversion社会内向,16PF中文版包括187题,每题有A、B、C三个供选择的回答,共构成16种基本人格特质。,

19、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2、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将来演变下去可能产生的结果,图中的人物在想些什么?4、故事的结局怎样?,主题统觉测验题2,主题统觉测验题3,主题统觉测验题4,第四节 投射测验,与其他人格测验相比,投射测验有几个鲜明的特点。1、使用非结构任务,这种任务允许被试有各种各样不受限制的反应。刺激材料也很含糊,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对材料的知觉和解释就可反映他的思维特点、内在需要、焦虑、冲突等人格方面。2、测量目标具有掩蔽性。被试一般不可能知道他的反应将作何种心理学解释,从而减少了伪装的可能性。3、解释的整体性。它关注人格的总体评估而不是单个特质的测量。,投射测验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量化。2、缺少充分的常模资料,测验结果不易解释。3、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4、原理复杂深奥,非经专门训练者不能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