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34810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思维与想象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思维与想象,本章要点:1 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 思维的过程3 概念的形成4 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 素5 想象的功能及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6 想象的形成方式,第一节 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二)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是指思维对感官不能把握的,或不在面前的客观事物,借助一定媒介,并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的加工来反映事物,譬如:人类学家;医生;气象工作者;教师这些都是人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活动。概括性:是指能够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具有本质特征的,以及事

2、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客观事物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其间的内在联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三)思维与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感觉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特征、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和内部联系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映;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二、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1 动作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

3、的思维 3岁前幼儿的思维就属于;聋哑人靠手势和摆弄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属于;正常成人也有,但他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并由词来调节和控制的;是人与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2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常成人虽然以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还有作家、画家等的文艺创作也是更多地运用 3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譬如: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科学工作者根据实验材料进行推理和判断。也叫逻辑思维,属人类特有(

4、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1 聚合思维 又称为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同。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形式。譬如:甲丙,甲乙,乙丙,乙丁丙丁。,2 发散思维 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具体表现为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三)根据凭借概念的不同1 经验思维 凭借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方式2 理论思维 根据科学概念和论断进行的思维方式,(四)根据思

5、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1 直觉思维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 譬如:阿基米德;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著作时突然悟出“自然选择”理论;魏格纳在看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漂移”的观念。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2 分析思维 也就是逻辑思维,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五)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1 常规性思维 又称为习惯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

6、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文学家塑造新的典型人物形象,设计师发明新的机器等。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三、思维和语言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在国外有三种意见:主张语言决定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主张思维和语言各自独立,否认二者有必然联系;主张思维和语言是一回事,否认二者有任何区别。在国内也有三种意见:思维和语言的发生是非同步的,二者有先有后;思维和语言的发生是同步的;思维和语言的发生是同步不同时的。(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1 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间接的概括反映,其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因此,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思维

7、的工具。但是,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具,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2 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 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特别当具体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成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如果语言不被人们所运用,语言也就成为纯粹的物质外壳。,3 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都是在劳动创造人的过程中同步产生的,并且互为存在的标志4 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2岁左右),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二)思维和语言的区别1 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是一种包含物质

8、内容的心理现象。而语言则是由一定的物质形式与概括的内容所构成的信息符号系统,是一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是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区别。,2 从生理机制来看,虽然二者都体现着大脑和感官的整合效应,但思维的主要器官是大脑,语言器官则主要是眼、耳、喉、口腔等感觉器官或效应器官。语言器官的损伤或先天发育不良会使人丧失语言能力,但不一定或不会使人丧失思维能力。(1947年,SMSmith接受箭毒注射,整个骨骼肌包括发音器官被麻醉,思维活动仍能正常进行,能理解和回忆问题。表明:思维和语言是不能等同的,甚至语言也不是思维的必要因素)3 从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看,语言与

9、客观事物是标志和被标志的关系,其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思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4 从思维和语言的构成因素来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词,思维是概念。但是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而同一个思想也可用不同的词表达。5 从思维和语言规律的性质来看,语言的语法规则与人类思维的规律不同。语法规则因民族而异,具有民族性。而思维规律都是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客观世界。,四、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它是由人们共同约定创造出来,并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语音和语义相统一的人类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运用某种

10、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或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心理学主要研究言语过程,语言和言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第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第三,语言和言语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外部言语外部言语是指言语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具有外显表现的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种 1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指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语音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言语,口头言语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两种形式 对话言语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合作性 第二,情境性 第三,简略性(单词或简单句)第四,反应性(缺乏预计性,由具体的情境气氛而引发)独白言语:个人独自进行,严谨有逻辑,没有应答,要有准备

11、和计划,2.书面言语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第一,展开性 夸张、突出、细节、修辞,读者要根据上下文结构来体验和理解第二,随意性 字斟句酌地写,反复琢磨地读,随意调节速度第三,计划性 提纲、腹稿等,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指一种由个体自问自答或以自己思考时所使用的言语活动 内部言语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隐蔽性第二,简略性 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转化称为言语的内化,而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称为言语的外化,五、思维与脑1 思维是脑的机能,脑是思维的器官。2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脑的不同部分受损伤,会产生不同的思维障碍。,顶枕叶损伤

12、患者有明显的空间障碍和文字认识的某些障碍额叶损伤患者有潜在的空间操作能力,但没有目的方向性,缺乏能动的定位和探究活动;虽不会产生理解文法性结构意义方面的障碍,但理解简单的意义结构却格外困难,对隐喻和谚语之类需要转义的东西更是难以理解;顶枕叶损伤患者则相反;美国著名脑科学家 RWSperry通过对裂脑人的研究发现大脑右半球也有语言和思维功能(1981),从而改变了语言只是左脑的功能,右脑在语言上是盲、聋、哑的传统看法,确立了思维和语言是大脑的整体功能的观点,从脑电活动与大脑皮层血流量来看思维活动与大脑皮层的关系:从安静状态转入数学运算活动时,波立即受到阻断,而出现了快波;进行心算时,前额叶与运动

13、前区的血流量明显增多。,六、思维的过程(心智操作)(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头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 综合:在头脑里把事物的组成成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分析是以事物的综合体为前提的,没有事物的综合体,就无从分析;综合是以对事物的分析为基础的,分析越细致,综合就越全面;分析越准确,综合就越完美。是思维操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二)比较与分类比较:在头脑里确定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 通过分析与综合,认识

14、了事物的许多特点和属性,为了进一步认识和辨别事物,就需要对与某一事物相似的或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差异点(如:思维与思想)。比较可以是同中求异,也可以是异中求同(如: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比较可以是横向比较,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比较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类:按照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不同的种类,共同点大类;差异点小类。每次分类只能用一个标准:实用分类和本质分类(元素周期表、地层分类、生物物种亲缘关系等等)(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 分析个别属性;比较共同属性(本质和非本质

15、);抽象本质属性(例如: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概括:把本质属性推而广之,使其普遍化。抽象是高级的分析,概括是高级的综合,二者都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其结果是形成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四)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和理论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既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用一般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应用一般原理做作业;用一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系统化: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如:动物)。它便于记忆、便于灵活运用知识、便于将知

16、识融会贯通。,第二节 概念和推理一、什么是概念(一)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它所包含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的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小;反之,概念的内涵越小,其外延则越大概念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概念和词不可分的。,(二)概念的种类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具体概念 具体概念是指按客观事物外在的非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苹果与皮球、香蕉与口琴)(2)抽象概念 抽象概念是指按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而形成的概念(苹果与香蕉、口琴与皮球),2合

17、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1)合取概念 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或特征而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或特征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如:毛笔)(2)析取概念 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或特征结合而形成的概念(如:好孩子)(3)关系概念 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而形成的概念(如:高低、上下、左右、前后、大小等),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1)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又称为日常概念,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和个体积累经验的过程而形成的(昆虫不属于动物、蘑菇不属于植物等)(2)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与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符合科学认

18、识水平的概念(定义、定理、原理等),(三)概念的功能1 减少情景的复杂性2 认清事物3 增加经验的意义4 增加对事物间关系(从属或相对)的了解5 使知识经验系统化,二、概念形成(一)什么是概念形成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通过反复接触大量同一类事物,从而获得此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正例)或否定(反例)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概念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抽象化发觉属性第二个阶段:类化认同属性第三个阶段:辨别辨别属性 由于辨别,概念便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别和高低层次之分,在类化和辨别上也就有了多寡之分!,(二)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第一,学习材料的影响 概念的属性或特征会影响个体概念

19、的掌握,尤其是复杂概念,具有较多的属性与特征,因此比较难以掌握 第二,学习者自身因素 学习者自身因素会影响其概念的掌握。例如,知识经验、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疲劳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策略等,都会影响概念的掌握 第三,下定义定义是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概念内涵的过程,第四,变式第五,概念体系 相临的、相反的、并列的、从属的等多种关系,头脑中形成这些概念的多种联系时,就构成了概念的体系第六,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三)科学概念的掌握第一,要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第二,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第三,要充分利用变式第四,要用正确语言表述第五,形成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20、三、推理及其种类(一)什么是推理推理是指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根据已有知识推论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是从已知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从一定意义说,推理是知识获得的特殊形式之一 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即前提应该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判断 二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即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律,(二)推理的种类1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原理中推出特殊事例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要求所给前提为真时得出必然的结论,决不能以假说为前提去推演假说。例如:从“一切生命现象都有一定的物质承担者”出发,1959年Hyden认为,“记忆”现象也可能具有特殊的物质承担者。经实验发现,

21、RNA 与记忆有关,于是RNA便被推论为“记忆”的物质承担者。2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第三节 问 题 解 决一、问题解决概述(一)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指蕴含着个人面临障碍的目标,既不能认知又不能用习惯反映,是个体在达到所欲期望目标过程所遇到的障碍问题有三个要素:有一组已知的问题情境和条件的描述欲达到或期望的目标问题所要求的答案遇到障碍,问题的种类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二)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问题解决的三个基本特征:目的性、运算序列、认知运算

22、具体来说,问题解决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包括外在的动作操作和内在的心理操作过程;要有思维认知成分的参与问题解决具有两种类型: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三)问题空间认知心理学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介状态和目标状态初始状态是问题解决的最初状态(条件、情景)目标状态是问题解决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结果)将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其间需要通过各种操作而产生各种不同状态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的各种状态称为中介状态上述三种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或问题状态空间,“八张牌”的问题空间,解决“八张牌”问题移牌的步子序列,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第一个阶段,发现问题 发现

23、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第二个阶段,明确问题 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与关键因素,把握问题的实质,使问题的症结明朗化,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三,提出假设。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拟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假设第四,检验假设,三、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algorithm)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手段目的分析法 通过分析去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

24、间的差别,并寻找一定操作手段去消除这种差别河内塔问题,步骤:将1盘从A移到B;将2盘从A移到C;将1盘从B移到C;将3盘从A移到B;将1盘从C移动A;将2盘从C移动B;将1盘从A移到B;将4盘从A移动C;将1盘从B移到C;将2盘从B移到A;将1盘从C移到A;将3盘从B移动C;将1盘从A移动B;将2盘从A移动C;将1盘从B移动C。其中移动一个河内塔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逆推法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向问题的初始状态逆向推理过程,选择性搜索 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并从突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 已知D=5,问其它字母?,爬山法 爬山法是在解决问题过

25、程中,把目标假定为山顶,人不能从山下一下子爬到山顶,而是先在山下确定一个较低的目标,爬到这个目标后,再确定比较高的一个目标。如此循环,最终到达山顶,使问题获得解决。最佳优选法是从全局的最佳性的最佳节点出发而不管它所处位置如何。,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知识表征的方式知识表征的方式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例如,9点连线图问题 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两种答案:,不同表征方式对解决问题的影响,正方形的内切半径2,正方形的内切半径2,(二)迁移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知识与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或者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 负迁移,正迁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能促进

26、新问题的解决过程负迁移已有知识与经验阻碍了新问题的解决过程概括能力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泛,(三)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叫做原型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原型对问题解决能否起到启发作用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特征上或属性上的联系或相似性个体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中,(四)定势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当解决相似或相同问题时,定势有助于人对问题的适应而提高反应与解题的速度对变化了的情境或问题,定势常具有消极作用,会阻碍人产生更合理与有效的思路,从而影响了解决

27、问题的速度和效率,陆钦斯的实验,例子(第1题):D=A3B按此采用代数式求解其它各题答案 实验组从例题之后一直做到第8题,控制组在例题之后只做2、7、8题。目的是看经过同样的方法解决1至6题后,是否会产生一种定势而影响用简捷的方法解决7、8题。因为2至8题均可用D=B A2C计算,但7和8可采用D=AC的简捷算法。,实验结果,(五)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通常的功能,看不到它可能存在着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德国心理学家杜克(Duncker)曾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功能固着现象。他将两支蜡烛、五颗图钉、一根线条和一盒火柴放在桌子上,要求被试将蜡烛固定

28、在墙壁上,并要求当蜡烛燃烧时,烛油不能滴在地板上或桌子上,(六)动机和情绪状态,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解决问题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字曲线,耶基斯道德森定律,(七)个性特征,具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人际关系良好、果断、勤奋等人格特征的人,常常能克服各种内外困难,善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式,第四节 表象与想象一、表象 当客观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海里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在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表象的作用,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

29、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表象的直观形象性来看,表象和感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表象和思维相似但它既不是感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表象打破了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深刻。运用表象训练能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能,发展智力表象作为一种信息表征,在学习与记忆以及在问题解决、创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表象的种类,(一)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等(二)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三)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四)遗觉像在刺激停止作用后,人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形象称为遗觉像遗觉像是记忆表象的特殊形式,它几乎与直接感知事物时具有鲜明和生动的形象一样,似乎是与感知觉一样

30、,但它则不是感知觉,遗觉像,二、想 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想象概述1、什么是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想象最突出的特征:形象性 新颖性,2、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 指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的反映 但内容仍然来自客观现实 聋人音乐;盲人春天的美景;“在缅甸,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里、树上都是昆虫的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一位缅甸盲诗人的谈话,补充功能 指弥补人类认识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代替功能 指

31、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满足或完成时,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狐狸与葡萄的寓言故事,(二)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一)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二)有意想象又称为有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 是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有一定的创造性,但独立性

32、也较差)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正确理解语词描述和图形或符号标志的事物的意义二是丰富的表象储备,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或缺的心理成份 创造想象是一种比再造想象更复杂的智力活动,它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个体强烈的创造欲望、丰富的表象储备、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以及思维的积极性等主、客观条件,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创造动机:社会生活本身不断地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要求“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崇高的形象激动着我的心感到他们在向我叫喊,在我的脑子

33、里活动翻腾,我要表现他们的欲望,是为时已久了。孟良崮战役以后,我的这种情绪,就更加迫切、强烈,而且也深深地感到这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在山西,是一个拼凑成的角色”思维的积极活动灵感和艰巨劳动 新现象的突然产生被称为灵感,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类型。此时,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想和形象的活动极为活跃,工作效率极高,灵感是在积极酝酿之后产生的,是创造者对解决任务的方法不断寻求,长期探索为前提的,它的出现使人难以预料,它不是在极度疲劳和心情烦躁、沮丧时发生,而是在良好、乐观悠游闲适时发生。

34、但它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拜访懒惰者。”柴可夫斯基。,如何捕捉灵感?必须进行长期的预备性劳动必须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直至对问题达到沉迷的程度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是“经过了十年沉思”必须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充分利用原型启发鲁班;瓦特发明蒸汽机是看见水蒸气冲开锅盖;莱特兄弟从飞鸟和装有螺旋桨的玩具得到启发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保持乐观而镇定的心情,三、幻想,幻想是指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也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想分为积极的幻想和消极的幻想 积极的幻想是指符

35、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实现的可能性把积极的幻想称为理想 消极的幻想是指不符合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性的幻想又把消极的幻想称为空想,四、想象的形成方式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呢?(一)综合 把各个生活领域和生活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按照新的构思重新加以组合(二)夸张 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连峰去天不盈尺”;千手观音、七头龙、九头鸟,(三)拟人化 把人类的特性或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雷公”、“电母”、“风婆”、“龙王”(四)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为了能近乎真实地描写一个工人、和尚、小商贩的肖像,就必须去观察一百个工人、和尚、小商贩”高尔基,(五)联想 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越远,建立其间的联想就越困难,而由此产生的新想象则越新颖越独特。如鲁班发明锯子,柯库勒发现苯环等(六)猜想或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