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3803 上传时间:2020-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语言活动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计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语言教材的灵活性,要求教师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质,既紧跟住时代的步伐,又根据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编有自己特色的教材。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设计语言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设计语言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喜欢螃蟹并产生进一步探索螃蟹的兴趣个欲望。2、知道认识螃蟹,知道它的基本特征,知道螃蟹有再生的功能。3、引导幼儿用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词汇,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1、挂图2、螃蟹活动过程:一、观察螃蟹,引发兴趣。1

2、、教师出示螃蟹: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很好玩的东西,你们看!是什么啊?幼儿:螃蟹。2、幼儿自主观察螃蟹。我请小朋友们都睁大眼睛好好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螃蟹什么秘密。(比如螃蟹有几条腿,它的腿有什么特点,它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走路的等等。)3、将幼儿分成四组并提供筷子等工具,让幼儿自主观察,幼儿可以相互讨论,教师从旁指导。4、集中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螃蟹什么秘密?5、刚才小朋友们在观察螃蟹秘密的时候,发现这只螃蟹的一只腿断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只小螃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二、观查图片1、出示图片(15)到底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2、幼儿观看图片,可以相互讨论

3、。3、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呢?三、理解图意。1、结合图片完整倾听故事。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图意。(1)小螃蟹的腿为什么会断?发生了什么事情?(2)小螃蟹去找谁?兔子医生把它的断腿接上了吗?为什么?兔子医生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说兔子的语言。(3)小螃蟹又找到了谁?山羊医生怎么说?山羊医生把小螃蟹的断腿治好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幼儿学说山羊医生的语言。(4)金龟子建议小螃蟹找谁?壁虎怎么说?请幼儿学说壁虎的语言。3、教师小结:原来螃蟹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当它被敌人抓住一条步足,螯足又无力对付这个敌人时,它就会断掉那条被敌人抓住的步足,然后脱身逃跑。过些日子以后,螃蟹还会从断的

4、地方再长出一条新的腿来的,螃蟹的这种本领叫“自切”,是它长期以来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的结果。四、欣赏故事。1、结合图片完成倾听故事。2、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又发现了螃蟹的什么秘密?幼儿:自切的本领(有再生的功能。)五、活动结束。教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螃蟹的很多秘密,让我们回去再好好观察,找找看,看看螃蟹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设计语言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能感受故事的有趣,知道自然界动物的多样性。2、学习词汇:又轻又快、蹦蹦跳跳。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1、磁性教具:数字卡及相关动

5、物的脚的图。2、配套幼儿画册。活动过程:1、游戏“猜猜它是谁”,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出示图片(画有小鸡脚)。提问:猜猜它是谁?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学习词汇:又轻又巧)大家来学一学。(2)分别出示小兔、螳螂、螃蟹的图片,步骤同(1)。2、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数蜈蚣脚的兴趣。提问: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脚吗?为什么小鸡、小兔、螳螂、螃蟹都数不清蜈蚣的脚?3、再次欣赏故事。出示如下图示,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讲述,并学做夸张动作。(动物图片)(数字)小鸡小兔螳螂螃蟹蜈蚣4、讨论:蛇、老鼠、乌龟、蝴蝶、大象各有几只脚。设计语言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1、乐于表达,学习主要角色之间的对话。2、能够仔细

6、观察画面,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大胆猜测和想象故事情节。3、在猜测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验观察和发现的乐趣。活动准备1、课件母鸡和苹果树。2、自制一棵苹果树。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看,画面上有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房子里住的是谁。师:哎呀,原来房子里住的是母鸡妈妈。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学习主要角色间的对话。(1) 师:一天早晨,母鸡醒来,推开窗户咦,鸡妈妈怎么了,是什么表情?(幼儿回答)师:母鸡妈妈瞪大了眼睛,好象看到了什么感觉很惊讶,那你猜猜看它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那母鸡妈妈到底看到了什么?(点击课件:苹果树)母鸡说:“这棵苹果树哪儿来的呢?昨天还没有这棵

7、树呢?”那你们来猜猜看这棵苹果树是哪里来的呢?那我们带着问题接着往下看。(2) 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看看耳朵是什么样子的?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苹果树怎么会长耳朵呢,你们觉得怎么样?母鸡妈妈也觉得很奇怪,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哎,你们听苹果树也说话了:“我们苹果树有时候是这样的。”那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呢?(3) 师: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又出现了红红的什么?那鸡妈妈看到红红的舌头会怎样?它会怎么说?苹果树又怎么说呢?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呢?(4) 师:又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鸡妈妈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尾巴又会怎么说呢?苹果树怎么回答的?(5) 师:

8、你认为这是一棵真的苹果树吗?你觉得是谁假扮的?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现出原形呢?(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鸡妈妈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鸡妈妈让苹果树学大树摇,苹果树摇啊摇,树上的叶子都掉下来了,看,到底是谁假扮的呀?”(点击课件:啊,原来是一只大灰狼假扮的。)那它为什么要装成苹果树呢?(6) 师:原来大灰狼装扮成苹果树是想来吃母鸡妈妈的,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母鸡妈妈对付大灰狼?(幼儿自由讨论)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办法,那我们来看看鸡妈妈是怎么做的?3、完整讲述故事。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好听的故事的名字叫母鸡和苹果树,那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4、表演故

9、事。师: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现在我们来表演故事,你可以选择当鸡妈妈,也可以选择当苹果树。设计语言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循环”的概念,对“循环”的故事感兴趣。2、根据画面线索创编成循环往复的说不完的故事,有序、连贯地讲述。3、愿意并能够使用“绿油油”、“哗啦啦”、“一颗一颗”等词语,让创编出的故事更加生动。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PPT、图片(树、蚕、雨、食物、牙齿等等。)活动过程:一、以传统的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循环故事的兴趣。1、提问: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听短故事还是长的故事?你觉得听多长的故事才过瘾呢?2、

10、教师结合PPT讲述经典的循环故事从前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二、集体创编循环故事。1、提问:你们可以编一个这样循环、讲不完的故事吗?2、出示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树木图片,幼儿教师进行编故事PK,创编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说不完的故事。(1)请个别幼儿根据四季的树木图片,创编循环故事。(2)教师和幼儿PK创编循环故事,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故事的独特结构特点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三、分组创编循环故事1、教师提供蚕的生长过程、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等主要关系图片,作为幼儿创编循环故事的素材。2、幼儿自由分成四组,创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循环故事。3、每组请一位幼儿做代

11、表或集体讲述小组创编的循环故事,教师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现场评价。四、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已有的创编故事经验,根据一幅图片创编循环故事。采用接龙的方式请幼儿用“我要去看”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后把幼儿所编故事变成一个大的循环的、说不完的故事。五、活动结束。玩“开汽车”的游戏,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设计语言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活动难点: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活动过程:一、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老公公在种萝卜,等萝卜长大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二、听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奶奶)2、老奶奶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3、小姑娘怎么说的?(唉,来了来了)4、接着谁来了?(小狗)5、小狗怎么说的?(汪汪汪,来了来了)6、小狗喊谁?(小花猫)7、小花猫怎么说的?(喵喵喵,来了来了)8、小花猫叫谁呢?(小老鼠)9、小老鼠怎么回答?(吱吱吱,来了来了)三、大班幼儿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赏活动的乐趣。四、指导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团结的道理。设计语言活动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