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4700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课件.ppt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人口分布,自主预习,自主检测,一、世界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1)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左右,南极洲目前尚无定居居民。(2)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2016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13个,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2.47%。(3)世界人口城乡分布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自主预习,自主检测,3.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具体表现在

2、: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问题思考地球上哪些地区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提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等。,自主预习,自主检测,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3.人文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这是因为:第一,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第二,人口分布受经济活动类型、规模的制约。链接生活如果去巴西定居,你会选择亚马孙平原还是巴西高原?

3、为什么?提示选择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而巴西高原地势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自主预习,自主检测,1.判断题(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2)一般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3)世界各大洲人口分布状况差异很大。()(4)在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主要在平原地区。()答案:(1)(2)(3)(4)2.下列地区人口最稀少的是()A.中国的珠江流域B.埃及的尼罗河流域C.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D.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答案:C,自主预习,自主检测,3.以下资料说明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人口分布?(1)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

4、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2)开发时间较长的地区如南亚、东亚人口稠密。()(3)有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地区人口多。()答案:(1)战争(2)历史(3)习俗,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人口分布问题探究材料一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图。,材料二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单位:%)。,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材料三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图。,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材料四世界人口分布图。,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世界人口的分布趋势有何特点?提示材料一说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材料二说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

5、在近海地区;材料三说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2)从材料四图中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区,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提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及美国东北部;分布的基本规律: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特别提醒人口数量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大。因为人口密度只是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例如,中国人口总数大于日本,但人口密度小于日本,这是因为中国国土面积远大于日本。,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总

6、体上看很不平衡,其主要特点及原因可总结如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特别提醒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1)在热带多雨地区:山区和高原,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疟蚊危害明显减轻,适宜人类居住。(2)在热带干旱地区:高原、山地由于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适宜人类居住。,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中国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分布特点:很不平衡。,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人口地理分界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又称“胡焕庸线”。此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

7、人口分布宏观格局。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1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邦奇(W.Bunge)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第二个为南亚,第三个为欧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的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上人类大陆的名称:A;B;C。(2)分析B人类大陆的形成原因

8、。(3)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试分析其原因。,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由于人类大陆是指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地区,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指目前世界上的四大人口密集区,根据这四块人口密集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面积大小、人类大陆轮廓特征,可确定A、B、C的名称分别是欧洲、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第(2)题,B为南亚,分析其人类大陆的形成原因,意味着要分析南亚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环境、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D周围环境条件以及D区别于周围地区的优越性进行分析。,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答案:(1)欧洲南亚东亚和东南亚(2)B为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古老的文

9、明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悠久;这里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3)D的周边地区因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小,气候干燥,故人口稀少,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D地利用所在地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的水源发展了灌溉农业,形成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孤岛”。,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问题探究材料一材料二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图1、图2和表格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和。提示地形水源气候(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大,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影响力将逐渐。提示减

10、弱(3)分析图1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提示属于平原地形,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建设城市成本低,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科技进步可以改变人口分布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的制约程度渐趋弱化。过去,经济发展是拉动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在

11、后工业化时代,生产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例如,机器人的广泛使用,降低了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例题2下图是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现象最可能反映的地区是()A.长江流域B.东非高原C.德干高原D.刚果盆地(2)下列影响图示现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河流B.矿产C.气候D.交通,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1 000米左右。由此可想到热带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人口多分布在相对凉爽的高原,而不是集中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故该地区是东非高原。第(2)题,由于热带雨林地

12、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而高原地区气候相对凉爽,适宜人类居住。故气候对本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大。答案:(1)B(2)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读北半球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12题。1.人口密度在100人每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主要位于()A.中、低纬度内陆地区B.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C.中、高纬度沿海平原地区D.中、高纬度内陆地区2.甲地人口密度小,其主要原因是甲地位于()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C.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D.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人口密度在100人每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主要位于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和美国东

13、北部,即主要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故人口比较少。答案:1.B2.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目前,全球75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示意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结合下图完成34题。3.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B.20N30NC.30N40ND.40N50N4.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地区面积大,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20N

14、30N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为23.2%,比重最大。第4题,40S50S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少。答案:3.B4.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人口重心又称人口中心,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读图,完成56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5.东北地区经纬度范围大致为120E135E,38N56N,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处于均衡状态B.南部人口密度大于北部C.人口重心移动逐渐减缓D.北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6.与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相关联的是()北部地区人口迁出数量大北部地区生态环境

15、破坏严重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南部地区二孩政策调整A.B.C.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5题,从图中人口重心移动轨迹来看,人口重心总体向西南部移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并结合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可知,东北地区人口重心偏南,故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B项正确;由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处于不均衡状态,A项错误;人口重心移动忽快忽慢,没有逐渐减缓的趋势,C项错误;由图可知,北部人口数量可能呈减少趋势,D项错误。故选B项。第6题,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会吸引人口迁入,使南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增多,而北部地区人口迁出会使北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人口重心向西南部移动,正确;北部地区人口迁出

16、主要是受经济影响而不是因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错误;并不是只有南部地区调整了二孩政策,错误。故选C项。答案:5.B6.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下面图1沙漠为被称为“世界干极”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是这里却生活着100多万人,而且每隔一段时间,“沙漠开花”(即沙漠中的种子发芽)往往会和厄尔尼诺现象相伴发生。下面图2为西澳大利亚沙漠图,人烟稀少。读图,完成7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7.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较为发达B.智利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较大C.西澳大利亚沙漠地区资源贫乏D.西澳大利亚沙漠肉食动物较多解析:阿塔卡马沙漠比西澳大利亚沙漠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阿塔卡马沙漠地区以矿业为主,较为发达,A项正确。智利国土面积小,不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B项错误。西澳大利亚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矿产资源丰富,C项错误。西澳大利亚沙漠肉食动物较少,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