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国民经济核算 期末总复习资料 总计算 小抄版 共2页 可直接打印【精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 国民经济核算 期末总复习资料 总计算 小抄版 共2页 可直接打印【精品资料】.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
2、,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是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1.根据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各行业总产出-各行业中间投入)=(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x10%-76)=2277。 2.根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 进口)=1686+548+(75- 32)=22772.经济核算资料:总产出8673亿元 中间消耗4124亿元 最终消费3658亿元 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 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 货物和
3、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国内生产总值= 总产出-中间消耗= 8673-4124=4549(亿元)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4549-259=4290(亿元)货物和服务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口= 4549-3658-898+86=79(亿元)3.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
4、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10)生产补贴40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根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 8000+3000+(1400-1000)=11400(亿元)根据生产法: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6000-11400=4600(亿元)根据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500-40=46
5、0(亿元)。营业盈余=11400-5000-1800-460=414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单位:亿元使用来源总产出 16000 减:中间消耗 4600劳动者报酬 5000生产税净额 460固定资本消耗 1800营业盈余 4140最终消费 8000 居民消费 6800 公共消费 1200资本形成总额 300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800 库存增加 145贵重物品净获得 55净出口 400 出口 1400减:进口 1000国内生产总值 11400国内生产总值 114004.已经x22 =100亿元 x23 =110亿元第二产业部门总产出为2262亿元,第三产业部门总产出为985亿元。要求:(
6、1)计算a22和a23;(2)分别解释a22和a23的经济含义。解:a22=x22/x2=100/2262=0.044亿/亿,a23=x23/x3=110/985=0.11亿/亿。a22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二产业生产单位产出对本部门的直接消耗量为0.044;a23的计算结果说明第三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产出对第二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为0.11。3.某国民有如下资料:劳动报酬15000亿元,生产税2100亿元,所得税100亿元,生产补贴6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2800亿元,营业盈余7050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60亿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解:根据收入法: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
7、产补贴=2100-600=15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5000+2800+1500+7050=26350(亿元)。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26350+(-60)=26290(亿元),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26290-2800=23490(亿元)4.已经国民可支配收入50000亿元,总消费36000亿元,总投资11000亿元,进口1380亿元,出口1440亿元,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30亿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总储蓄、净金融投资。解:根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净出口=出
8、口-进口=1440-1380=6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6000+11000+60=47060(亿元)。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最总消费=50000-36000=14000(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14000+30)-11000=3030(亿元)5.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他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
9、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当期利息收入- 当期利息支出+投资收益-地租净支出- 红利支出 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外商企收益留存= 10-35+200-5-800-8-15 = - 653(亿元)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800-1300-300=120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 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亿元)应收财产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10+200=210(亿元)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使用来源财产收入 863原始总收入 547 固定资本消耗(-) 200原始
10、净收入 347总营业盈余 1200 固定资本消耗(-) 200净营业盈余 1000财产收入 210合计 1410合计 1686.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障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500亿元,其中库存减少108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50亿元。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
11、有关的收入分配账户。解: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680-800-(150-50)=780(亿元)。原是总收入=总营业盈余+(应收财产收入-应付财产收入)=780+(138-142)=776(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776+0-(17+8+450)=301(亿元)(3图)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来源劳动者报酬 800生产税金额 100总营业盈余 780.总增加值 1680合计 1680合计 1680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使用来源应付财产收入 142原始收入总额 776总营业盈余 780.应收财产收入 138合计 918合计 918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来源经
12、常转移支出 475所得税 450社会福利 17其他经常转移捐款 8可支配总收入 301原始收入总额 776固定资本消耗(-) 经常转移收入 0合计 776合计 7769. 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制服劳动报酬60亿元,制服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0.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制服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20亿元,支付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1亿元,利息收入1.3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70.4。要求:(1)计算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2)计算企业可分配总收入;(3)计算企业总储蓄;(4)计算企业净金融投资;(5)根据已知数据和计
13、算的全部数据,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账户。解: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 财务支出=180-(60+9.8)+1.3-20= 91.5(亿元)。初次分配账户使用来源劳动者报酬支出 60生产税净额 9.8财产支出 20原始总收入 91.5增加值 180财产收入 1.3合计 181.3合计 181.3可支配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91.5+0-(30+5+0.1)=56.4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 35.1所得税 30社会福利 5其他经常转移捐款 0.1可支配总收入 56.4原始收入总额 91.5固定资本消耗(-) 经常
14、转移收入 0合计 91.5合计 91.5企业总储蓄=企业可支配收入。因为企业部门没有消费,故企业总储蓄等与企业可支配收入。企业总储蓄=56.4(亿元)。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使用来源总储蓄 56.4可支配收入 56.4合计 56.4合计 56.4企业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56.4+10-70.40=-4(亿元)资本形成账户使用来源资本形成总额 70.4净借入(- ) -4总储蓄 56.4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10合计 66.4合计 66.47.某企业1999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
15、(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814.5+(17.6-32)+0=800.2(万元)资本账户资产变化负债变化资本形成总额800.1总储蓄8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814.5固定资产消耗(一)530.1库存变化-14.4净储蓄270.9贵重物品净获得0应收资本转移81.9固定资本消耗(一)530.1应付资本转移84.6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0资金余缺-1.8
16、合计798.3合计798.38.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200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2000亿元,银行存款80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70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600亿元。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额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并解释两者关系。解: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5000-20003000亿元;居民的资金余缺=居民储蓄额-资本形成总额=3000-2000=1000(亿元)。居民金融负债额=金融总资产-资金余缺。金融总资产=800+700+600=2100(亿元)。居民金融负债额=2100-
17、1000=1100(亿元)(说明: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11.已知某国一时期的资本账户如下所示:(1)计算账户中的缺失项目并填入帐户中.(2)已知这一时期的可支配收入为1850亿元,计算该国的投资率.(1图)解: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转移收入-资本转移支出.资本转移支出=-30+45=15(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资本形成总额=810+(-30)-0-20=76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贵重物品净获得.固定资本形成总
18、额=760-120-0=640(亿元).合计=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其他非金融资产净获得+资金余缺=810+(-30)=780(亿元)(2)投资率=非金融投资总额/可支配总收入=760/1850=41.1%12.已知R地区某年的收入再分配相关核算资料下(1)国民总收入4300亿元,国民净收入3520亿元.(2)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等收入320亿元,支出319亿元(3)社会缴款收入965亿元.支出958亿元(4)现金社会福利收入740亿元,支出790亿元,(5)其他各种经常转移收入489亿元,支出486亿元.根据以上资料:(1)计算R地区该年的国民可支配收入(2)编制R地区该年的收入再分配账户.解: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收入-现期所得税和财产税支出)+(其他经常转移收入-其他经常转移支出)=4300+(320-319)+(965-958)+(740-790)+(489-486)=4300+1+7+(-50)+3=4261(亿元)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本消耗=4300-3520=780(亿元).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本消耗=4261-780=348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