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4794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财务分析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 公司基本情况二、 行情简介三、 财务分析四、 公司经营状况评述及应对措施五、 未来发展前景小组:09财管第八小组组内成员:贾海洋(4090529222) 冯俊超(4090529217) 闫雪莹(4090529131) 岳竟媛(4090529105) 刘佩佳(4090529208) 樊思敏(4090529211) 马艳群(4090529229) 孙文佩(4090529209)注:排名不分先后一、 公司基本情况1.1公司简介公司名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Limited工商登记号:3100000000

2、82463 成立日期:2001-12-31证券代码:600050 证券简称:中国联通(上证)法人代表:常小兵 董事长:常小兵注册资本(¥) :21,196,597,248 雇员总数(人):217220主营业务:从事国(境)内外电信行业的投资注册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033号联通大厦29楼办公地址: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033号联通大厦29楼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其前身之一的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能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服务网

3、号为“130、131、132、155、156” 。在新机制下建立的300多个分公司和11个子公司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为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2006年6月21日、22日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运营,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升指数股。它标志着中国联通全面与国际接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8年5月23日,中国联通分拆双网,其中CDMA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从2008年10月01日正式开始分拆,133和153号段正式并入中国电信,联通停止CDMA业务,保留GSM网络与中国网通组成新的联通集团。2008年10月1日,CDMA

4、网络正式移交中国电信运营。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红筹公司正式合并。1.2组织机构设置1.3远景使命中国联通将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建立3G业务领先优势,提升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发挥全业务经营优势,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大力发展宽带多媒体服务,加快向信息服务商的转型;整合各类资源,提高经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以“引领创新,卓越服务,最佳体验,用户首选”为愿景,积极满足不断变化的多元化市场需求。二、 行情简介2.1中国信息服务业1.目前中国市场上三大通信服务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2.综合实力排名:中国移动第一、中国联通第二、中国电信

5、第三。3.中国电信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引入新技术,创新新业务,赶超世界电信发展的潮流,经过二十几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已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电信大国。2.2中国行业现状1.整个电信业已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充分发挥了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2.电信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体上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短缺引发的告诉发展转向稳定发展阶段。3.用户消费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用户对通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但以语音和短信为主的基本通信需求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过程。4.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但恶性竞争并未得到根本的抑制,公平公正、有效有序

6、的竞争环境有待实现。三、财务分析3.1偿债能力分析3.1.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表)年份比率2008年2009年2010年流动比率0.290.150.21速动比率0.280.140.19现金比率0.480.300.34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文字)近三年的流动比率分别是0.29、0.15、0.21,从数值来看,均小于2且该企业你的数值极低,说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很弱,流动性很差,存在不能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财务风险。最近三年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28、0.14、0.19,均小于1说明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都较弱,存在不能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财务风险。该企业近三年的现金流量比率为0.48、

7、0.30、0.34,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较少,按期偿还负债的风险较大。3.1.2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表)偿债指标10090807资产负债率0.53%0.50%0.40%0.36%产权比率1.13%1.00%0.66%0.55%权益乘数2.13%2.01%1.66%1.55%长期偿债能力(文字)中国联通的资产负债率均小于一,且保持在50%左右,说明长期偿债能力较强。中国联通近四年的产权比率为0.55、0.66、1.00、1.13,中国联通正在逐步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既能保证财务风险不会过高,也不会失去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的时机。中国联通近四年权益乘数为1.55、1.66、2.

8、01、2.13,说明该公司近几年的资本结构有很大的变化,增加了负债比例,使得经营风险有所提高。偿债能力总结。3.1.3偿债能力分析(总结)中国联通近三年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都保持在低水平,表明中国联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短期的财务风险较高。10年较09年3个数据有所上升说明公司的短期财务风险有所降低,但是其短期财务风险仍不可忽视。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变化很大,使得其长期偿债能力降低,但是也能够看出中国联通正在努力改变资产结构,增强资源利用率,吸纳更多的资金进入企业经营环节。3.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表)年份 项目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200852.01

9、17.305.770.900.62200958.9716.454.740.600.41201040.3024.054.830.600.41营运能力分析(文字)中国联通近三年的存货周转率是52.01、 58.97 、40.30。表明从2008年到2009年,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提高了,短期的偿债能力提高,但是到2010年企业的变现能力明显降低,表明企业的运营状况不良,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也反映出了企业资产的管理和营运的效率降低。中国联通近三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是17.30、16.45、24.05,表明该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短期偿债能力也提高了。中国联通近三年的流动资产比率分别是5.77、4

10、.74、4.83, 表明中国联通流动资产的流通速度降低,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小,形成部分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中国联通近三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是0.9、0.6、0.6,在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明显降低,表明在08年中国联通的固定资产利用率下降,管理水平降低。中国联通近三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 62、0.41、0.41,表明最近两年该企业的销售能力降低,资源利用率低,企业获利能力差。营运能力(总结)通过对中国联通运营能力指数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该企业在近两年管理水平降低,运营状况不良,短期偿债能力下降,部分资金浪费,企业盈利能力降低。面对这种局面,该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努力改

11、变目前的部利局势。3.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表)报告期201020092008销售毛利率29.76%33.29%37.03%销售净利率2.08%1.98%12.92%股东权益报酬率1.17%4.42%28.07%资产报酬率0.85%0.75%5.69%盈利能力分析(文字)中国联通近三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7.03、33.29、29.76, 三年的销售毛利率连年降低,表明中国联通近两年的获利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也有所提高。中国联通近三年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2.92、1.98、2.08,前两年的销售净利率大幅降低,10年销售净利率小幅提升,表明中国联通近两年的获利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也有所提高,

12、中国联通亟待提高销售净利率。中国联通近三年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分别为28.07、4.42、1.17,这三年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大幅降低,与前期比较可明显发现中国联通的获利能力降低,中国联通亟待提高销售净利率。 中国联通近三年的资产报酬率分别为5.69、0.75、0.85,虽然10年有小额涨幅,但是该企业的资产报酬率依然很低,与前期比较可明显发现中国联通的获利能力降低,中国联通亟待提高销售净利率。盈利能力分析(总结)通过对中国联通几项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该企业与前期比较可明显发现中国联通的获利能力降低,中国联通亟待提高销售净利率。在今后的信息服务业市场中仍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四、

13、公司经营状况评述及应对措施4.1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1.缺乏核心优势战略,逐步丧失竞争优势。2.思想僵化,不注重营销创新,营销手段单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救火式营销,缺少系统性营销推进。3.唯业绩论英雄,不注重客户服务,形成客户信任危机。4.不注重客户经理队伍稳定,客户服务和客户关系流失,逐步丢失集团阵地。5.以要求代替考核,上级战略意图无法在细节上得到彻底落实。 4.2应对措施1.以差异化战略创造竞争优势,以速度抗击规模优势。2.不断细分市场,寻找市场空间,以差异化价值战略创造中国联通的核心竞争优势。 3.以提高客户感知、创造客户价值为基点, 加强营销策划,开展营销创新。以速度抗击规模,在细

14、分市场不断推出系列营销活动,加强细分市场,推出面向目标客户的业务应用品牌,破解移动的品牌优势。 4.采取跟随战略,开展服务创新,提升客户服务感知,取得顾客信任。5.立足持续性长远发展、开展营销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基础营销工作,提升整体营销能力。6.吸引客户眼球,营造口碑营销风暴,以口碑宣传代替硬广告。7.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一点,各个击破。4.3通信市场上的四个竞争层次及竞争地位对比第一层次的竞争是市场初期的竞争,焦点是网络质量、产品价格、营销渠道和成本促销,联通和移动的差距虽然差距不太大,但是超越对手很难,而且需要很大成本。当双方在第一层次上的发展接近同质化以后,第二层次的竞争随之开始,焦点是服务

15、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在这个层次上,联通和移动已经产生一定差距,追赶需要一定时间。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利润逐步降低,企业竞争逐步进入第三层次即企业获利能力的竞争,不再靠简单的价格战,主要表现在整体营销能力的竞争,主要是创造客户价值的能力、营销创新能力、精细化管理和营销能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等,联通和移动的差距差距不小,并且不容易超越,仅仅在成本管理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可以利用这一点化被动为主动。第四层次的竞争人们把它定位为标准之争,对于弱势企业的可怕之处是,市场领导者的产品在竞争中将逐步被客户认同为判断好坏的标准,现状是,客户已经用移动的网络、服务、品牌资费作为判断联通的参照标准,这

16、一点对联通打开市场局面很不利。五、未来发展前景1.客户需求的价值多元化和手机功能多样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基本资费大幅下降,客户对微弱的价格优惠和手机优惠的兴趣已经减退,但是,对信息的需求正逐步增强;集团网内部通话需求未能获得充分满足;对手机辐射和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关心价值,物超所值比价格优惠更加吸引;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将不断增强,由传统的语音功能,逐步实现信息、娱乐、办公、商务等诸多拓展功能,许多产品功能可能被手机逐渐取代。 2、移动的价格策略和市场劣势为联通提供了价值细分蚕食客户的机会:由于移动对通信市场细分不够,所以其巨大规模导致战线太长,移动的三大品牌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通信需求;同时,移动在价格竞争策略上采用的主要是跟随策略,不会主动挑起价格战;这就给了来联通争取顾客的机会。只要联通能够把握机会,接受挑战,那么联通必然会有长足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