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4821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2011 届)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 题 目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 院 商 学 院 专 业 会 计 学 班 级 会 计 07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 日 授权声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

2、)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 日 摘 要:在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会计报表格式的固定性导致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表内信息难以完整的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难以满足使用者对日益增长的信息的需要,会计报表附注就这样产生并发展起来了。 本文将围绕企业会计报表附注的完善这一中心论题,首先对财务报表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揭示当前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进行深入细致

3、地剖析,找出产生问题的成因,最后借鉴国内外各界会计人士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完善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披露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fixed formats limitation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more and more obviously,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can only provid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refl

4、ect the full financial condition of an enterprise, and it is also difficult to meet the growing information needs of the users, thus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is generated and developed.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improving accounting statements. First, to define the concepts on the financial statem

5、ents, accounting statements, the note of accounting statements, describe the compiled form of accounting statements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ote, followed by the reveals the problem of curr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disclosed in the notes, then analysis the problems in depth and meticulous and fin

6、d 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finally, learn from the accounting research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by improving the measures disclosed in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Key Words:Accounting statements;note;disclosure 目 录一、引言1二、会计报表附注的概述1(一)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1(二)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2(三)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3三、会计报表附注披露

7、存在的问题3(一)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4(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4(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5(四)覆盖面不全5四、会计报表附注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6(一)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6(二)利益驱使6(三)法律漏洞严重,执法力度不够7(四)相关部门的监督评价不力7五、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不规范的改进措施8(一)科学设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8(二)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道德水平8(三)强化立法和执法9(四)建立有效的报表附注披露监督体系10六、结论10参考文献12致 谢14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测试棒,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

8、到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绝对信任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健全的企业制度在资本市场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公开而且真实的披露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并且兼顾所有者、债权人等使用者需求的报告体系。 在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表内信息已不能完整的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报表格式的固定性导致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致使有些信息不能在会计报表主表中反映,而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进行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与会计报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进一步补充说明和解释。它是在确保提供基本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增强财务报表的完整性,从而

9、使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做出合理的决策和预测。随着人们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经济发展的越来越飞速,当前的财务报表已经进入到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时代。有些会计报表附注的长度已经超过了会计报表本身的长度,报表附注披露的灵活性使附注中包含的内容日益复杂,信息量日益增加,但是我国的报表附注披露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当务之急是规范和完善附注披露制度,找出附注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二、会计报表附注的概述(一)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对报表附注的定义是:“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权益变动表内反映的金额的

10、文字描述或更详细的分析,同时也包括或有负债和承诺等附加信息。”1 我国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2003中,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解释是:“会计报表附注是为解释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对附注的解释却是:“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2 虽然已经了解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概念,但是我们在研究会计报表附注的时候,相关文献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相类似的概念,如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会计报表,会

11、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附注。如果不进行界定,这些看似相同的概念代表的涵义却不尽相同,这样会造成阅读文献时意思理解的不准确。 目前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也叫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是由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3其中财务报表是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组成,会计报表通常是由四张表组成,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日常中所说的附注也是会计报表的附注,而非财务报表的附注,各个概念的关系如财务报告结构图所示:财务报告结构图(二)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 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报表附注一般采用三种形式:旁注、附表和底注。 1、旁注 旁注,一般是在会计信息的有关项目的右边,直接用括号加注说明,做出简短

12、的补充、解释,这是报表注释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如果报表上有关项目的简明标题或金额数字不足以反映其全部含义,可以直接用括号加注说明。通常,一些注释不是太长或较为简单时,采用旁注是比较恰当的。 2、附表 附表是指为了保持会计报表的简单易懂,利用表格的形式对基本报表中的一些项目或内容所作的更为详尽的说明,即另行编制一些反映其构成项目及年度内增减变动数额的补充报表。如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等。4 3、底注 底注也称为脚注、尾注,是指会计报表底端用一定的文字和数字所作的补充说明。这些补充说明往往是不便于列入正文,但是对于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会计报表又很有帮助的信息。一般而言,每种会计报表都可以有一定

13、的底注,其篇幅大小随各种报表复杂程度的改变而改变。底注可以提供一些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和变更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影响的信息。目前不受报表格式、要素确认及计量基础等因素的限制,因而能够反映出对报表使用者有用的定性信息,随着脚注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内容日益增多,大有超越报表正文的趋势。(三)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一般而言,传统会计报表附注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的一般情况:包括企业概况、经营范围和企业结构等内容,必要时,还需对诸如上市改组时资产的剥离情况进行说明; 2、企业的会计政策:包括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期间、记账原则、计价基础、利润分配办法等内容,对于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来说,还要说明其

14、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对于会计政策与上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企业,应说明其变更的情况、原因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3、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附注:包括对主要报表项目的详细说明,如报表项目的异常变化及其产生原因的说明等。 4、分行业资料:如果企业的经营涉及到不同的行业,且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0%(含10%)以上的,应提供分行业的有关数据;5 5、重要事项的揭示:主要包括对承诺事项、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关联方交易等内容的说明。三、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从开始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内容与形式都在不断的完善,迎合了信息

15、使用者的需求,特别是在投资者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看到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找到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不足,才能促进其深层次的发展。由于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属于会计信息的范畴,所以应该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来揭示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一)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近年来,公司披露虚假信息的案件频频曝光,造成了投资者心里的极度不安,致使全球各地大谈诚信问题。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时存在不真实的信息是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信息,或者遗漏信息造成的虚假信息也会令人误解,从而使信息不可靠。附注中的虚假信息,信息使用者很难及时发现,

16、所以容易被误导做出错误决策,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并不能中立,会计人员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及其结果带有一定程度的偏向性,有可能仅仅是满足公司特定目的的需求,这样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 证监会自2006年7月10日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施行以来,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是在2006年7月16日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的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科龙公司的主要问题的原因是在会计报表中进行虚假披露,且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中没有做出详细的解释。其虚假披露的具体操作手法是利用会计政策调节减值准备,实现“扭亏为盈”。调查结果表明,科龙在2001年中

17、期财务报告中披露实现的收入为27.9亿元,净利润为1975万元,可是年终的财务报告中披露实现的收入却为为47.2亿元,净亏损高达56亿元。科龙在2001年下半年出现了近16亿元的巨额亏损,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计提了6.35亿元的减值准备。2001年,科龙年报审计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到了2002年,科龙转回各项减值准备,对当年利润的影响额是3.5亿元。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科龙电器在2003年将不可能盈利。6按照现有的退市规则,如果科龙电器业绩没有经过上述的财务处理,早就可能被做出退市处理了。可见,科龙电器2002年和2003年实质上并没有盈利,只是ST科龙玩的

18、一种会计数字游戏而已。(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要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有赖于其充分性的表示,但是目前我国的披露情况,很难另人满意。有时企业为了某方面的利益,可能会不披露某些信息,或者是避重就轻、简单描述,这些都是披露不充分的表现。 我国这种信息披露不充分既体现在对企业整个财务状况的披露,又体现在对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项目的披露,而其中被谈及最多的就是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我国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有意回避,对其主要投资人、关联管理人员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成员的披露很少甚至空白。多数上市公司虽然按照规定发布了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但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却没有披露公司最主要业务的收入和利润的

19、来源,却对其他非重要的信息作了大篇幅的列式,采取了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或隐瞒事实,背离了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如ST创智0007872006年被证监会立案稽查,2005年年报中显示,公司亏损5.47亿元,每股收益2.18元,其亏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子公司的违规担保计提,但会计报表附注对此却只字未提。7这就体现了一些公司只披露为外单位担保的事项,没有披露为等关联方的担保或未决诉讼等事宜,既没有披露或有事项产生的财务影响和补偿的可能性,也没有解释未披露的原因。(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这一点对会计报表附注甚为重要。财务报表附注对或有事项、商业票

20、据背书转让或贴现、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及产品质量保证等内容需要及时披露。上市公司的经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投资者不可能像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一样清楚公司经营策略的变化,所以上市公司应及时地依法披露有关重要的会计信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在企业上一个会计年度之后的几个月之后对外公布的,所以反映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故意使其会计信息内容滞后,据统计表明,每年都有许多的公司在重大事件的公告上故意拖延,玩时间差,助长了大量内幕交易的发生。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

21、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至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说明事件的真实情况。8虽然有此规定,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滞后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企业这些信息披露不及时的行为既损害了公众利益又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应该得到尽快制止。(四)覆盖面不全面 我国披露的会计信息多集中于历史性信息和数量性信息等硬性信息的披露,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内容忽略了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预测性会计信息是表明企业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财务信息。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主要是立足于过去,对未来的预测几乎没有。然而公司的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会计信息覆盖不

22、全面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此类信息的披露能够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9由于报告在确认和计划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使得许多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信息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向等预测性信息被排斥在财务报表以外。四、会计报表附注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覆盖面不全,会直接影响整个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质量,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1、专业术语太多。制度的设计者对信息使用者的专业知识前提假设不恰当,对于一些没有接受专业的会计

23、教育的信息使用者来说,过多地使用专业会计语言,在理解上必然会存在障碍,使得会计报表附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太专业,不仅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阅读理解,同时还损害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效用性。另外,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大多是对历史信息的解释,对未来的预测则是比较少的。而信息使用者关注的是未来,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就很难理解可量化信息与不可量化信息的关系,以及历史和未来之间的关系。 2、内容太笼统。现阶段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太过于笼统,层次性、重要性的体现不突出,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所利用的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状况等信息的披露没有统一的要求,导致会计报表的附注不规范、不

24、详细。这个缺陷不仅方便了企业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来造假,妨碍会计报表附注作用的发挥,同时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在信息检索和重要性判断上也产生了障碍。(二)利益驱使 违规利益非常丰厚,诱使许多上市公司铤而走险。对于没有上市的公司来说,良好的财务状况可以使企业符合上市的要求,达到直接融资的目的。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要是持续的,为了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往往不惜包装会计数据,故意披露虚假的财务信息。众所周知,良好的财务状况会引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青睐,使企业更容易得到资金的大量注入,加快公司的发展。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保住“圈钱”的机器,大搞财务包装,玩弄披露游戏,误导投资者做出决策,达到其“圈钱”的目的。(

25、三)法律漏洞严重,执法力度不够 法律漏洞严重,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人为控制因素过多,造成披露的不规范,对报表使用者造成很大的损害。我国法律规定对“需要说明的事项”要作出真实、完整、清楚的说明,但是对于“需要说明的事项”,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造成企业趋利避害、避重就轻地披露相关信息,一些企业干脆不予披露。10上市公司虽然被要求必须披露,但因法律规定存在漏洞,会计信息披露的人为控制严重,有些企业为了特定的目的不惜采取虚假披露行为欺骗报表使用者,从而使自己获益,严重损害了报表使用者利益,社会危害性较大。 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偏低,虽然表面上与法律存在严重的漏洞有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

26、是由于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无论是不按制度规定披露会计信息的企业,还是那些违反相关审计程序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法律法规,屡教不改。如果能对这些披露虚假信息的企业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更加严厉的处罚,就会使这些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有所忌惮,这样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得到很快很高的提升。(四)相关部门的监督评价不力 良好的经营状况、产品质量、信用等级和纳税情况是企业维持经营的前提和保证。银行、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对企业的评价应成为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及附注只反映资本盈亏却不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准确完整的理解

27、企业的所有信息。 目前我国是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只需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先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再报给证监会。11所以对于报表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监管机构都存在着一定的责任。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和证监会的监管力度都不够。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为了与证券市场的发展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等重大财务信息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出具相应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担任着证券市场“经济警察”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出于眼前利益,有违“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为公司出谋划策,编制并出具虚假的报告。由于我国的证券

28、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历时仅十几年,从一开始就缺乏明确的监管目标,监管目标只能是效率和公平。当证券市场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时,放松了对包装上市的国有企业的审查,致使上市公司的质量急剧下降,虚假会计信息四处蔓延,动摇了证券市场长远发展的根基,然而这种做法又是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型,在实践中往往会产生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等等诸如此类的违规行为急剧增加,而有关的证券监管机构却对此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严重体现了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力。五、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不规范的改进措施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着若干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保证充分、适度、多管齐下,同时还要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治理。本文经过对问题原

29、因的分析,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一)科学设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 科学设计信息披露制度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我国许多会计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好或者执行成本过高,问题的根源是制度设计。这好比工业产品的设计,设计本身的价值决定了产品的使用成本和市场前景。所以,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会计附注披露制度的设计改革,发挥会计报表附注应有的作用。首先,在总体设计理念上,要遵循信息使用者使用有用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其次,在形式上要符合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专业特点,但在此基础上要易于理解。第三,在内容上要简练,但不要遗漏重要的事项,增强其可理解性,处理好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性和重要性、规范性和灵活性三者之

30、间的关系。 12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及时性,及时性直接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若信息不及时,则会时过境迁,相关的会计信息也会变得与决策无关,所以,建立实时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十分有必要。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推进财务电算化。计算机联机系统的出现和运用,可以实现从财务数据采集到财务报告发布的“零距离”。这样,既可以方便报表使用者获取信息,又可以使企业各部门在数据传递和交换时实现信息共享,进而从源头上防范会计信息的失真,解决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问题。(二)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随着经济的发展,

31、会计新业务的不断涌现,政府有关部门、投资人、债权人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会计功能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相结合型转变,而要成功实现这些转变,就要求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要建立一系列知识培训、上岗考核、职位管理、奖惩制度等工作,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后续教育,逐渐培养出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结构层次更合理的会计队伍。13 加速注册会计师的选拔与培训。审计行业的现状是审计业务量大,而从业人员却相对较少,加速选拔与培训注册会计师已迫在眉睫。首先,在政策上对注册会计师的待遇增加一定的优惠,切实吸引一批高水平的会计

32、师加入到注册会计师这支队伍中来。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不能放松,要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法制水平及职业道德水平,以便严格执业。道德教育不得忽视,道德自古以来都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道德调节是一种超越市场和政府的调节,是第三种促进整个经济有效运转的调节方式,可以说道德问题才是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根源所在。道德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懈地努力,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更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三)强化立法和执法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法规和制度。这些法规和制度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认真执行,基

33、本都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不会出现蓄意造假的现象。所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有的单位知法犯法,阳奉阴违。为此,要加大对相关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对那些造假违规成本低和敢于铤而走险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处罚力度。 要想加大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执法力度,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证券监管组织结构体系,并建立起一套证券监管组织框架体系,这套体系应该包括证券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组织,从而从组织体系上确保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合法执行。14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逐步将其他非证监会部门的监管权置于证监会之下,使证监会成为领导者,使其成为我国权威最高的证券监管机构。同时相应地扩大证监会的监

34、管权力,赋予其对上市公司的一些监管功能,例如发传票、查银行账户等。或者形成与公安部门和司法部门联合办案的高效率运作机制、与各级媒体联合发布高效率曝光机制,使被查出有违法行为的上市公司,不仅要付出高额的经济代价,还要付出昂贵的信用代价,使被处罚案件的本身对整顿市场秩序起到警示作用。(四)建立有效的报表附注披露监督体系 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处于不相等的控制地位,有着不同的控制目标。在信息需求方面存在着“不对称性”和“外部性”,而作为“内部人”的企业经营者由于利益驱动,会容易采取一些不良会计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附注中的虚假信息,局外人很难及时发现,所以容易被误导,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使信息

35、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5因此,会计报表附注的提供者应建立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提高附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规范离不开完善的监督契约,不仅需要内部的监督体制,也需要外部的监督制约,所以应增加各利益部门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强制性要求,对附注披露的规范起到监督作用。外部可以引入银行、税务、工商和质检等部门对企业的评价。因为银行是上市公司发展所需要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公司信用等级评估是银行放贷的重要依据,所以银行在贷款时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信用等级报告,此报告应该具有与审计报告相同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企业的信用等级、授信额度以及上年的还贷款情况。银行还应该定期到企业进行

36、回访,了解其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对于这些信息企业都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税务部门行驶国家赋予的税收权利,因此,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税务部门应该对公司纳税情况进行披露,并且具体到企业所缴纳的各税种的名称、金额等。对于没有及时、足额纳税甚至偷税的企业,税务部门要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到企业,同时要求其在附注中加以披露。16对于工商和质检部门也应及时将企业的情况在附注中加以披露。目前对管理当局信息披露的监督的外部方面主要来自两个,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二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监督部门应该加强对附注披露规范性的研究和分析,实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六、结论 会计报表附注是一种既有数字说明又有文

37、字解释的信息披露方式,因其披露信息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优势明显,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青睐,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真实的信息,会计报表附注越详细,投资者就越能详细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充足且高品质的会计信息满足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需求。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会计报表附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的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单单从企业方面很难全面把握,必须从相关法规的制定、会计从业人员的编制、监管部门的审核各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措施。 参考文献1 夏洪智.企业会计报表附注研究D.四川:西华大学企业管理系,2

38、009.18-36.2 戴硕.会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J.会计之友,2009,(12):57-61.3 仇成涛,张文辉.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12):56-57.4 于建波.企业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的探析J.会计之友,2009,(5):24-25.5 杨婧.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提示与分析J.财会与审计,2009,(11):95-96.6 张远威.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辽宁经济,2010,(5):52-53.7 徐峰.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规范研究J.中国外资,2009,(4):32.8 高陆军.会计报表附注功能弱化

39、的原因及其改善J.中国商界,2009,(11):33-35.9 莫筠.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145.10 樊荣.浅析会计报表附注功能弱化的原因及其改善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9-71.11 刘文仲.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J.今日财富,2009,(1):75.12 张政权.我国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2010,(3):62-63.13 毕金玲.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系,2007.16-28.14 王俊.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问题探究J.科

40、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10):190.15 李泽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问题分析J.会计之友,2008,(11):63.16 李琦.对新准则下会计报表附注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9-111.17 张正君.完善报表附注内容的探析J.财政监督,2010,(1):23-24.18 王晶.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0, 3:80.19 党夏宁,黄申.会计报表附注之法学完善J.会计之友,2010,(4):43-45.20 周霞,夏汉生.浅谈会计表外信息披露J.财会通讯,2009,(12):140-141.21 Al Jifri,kha

41、led Citron,David. The Value-Relevance of Financial Statement Recognition versus Note Disclosure: Evidence from Goodwill Accounting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9, Vol. 18 Issue 1, 123-140.22 Shafer,William E. Qualitative Financial Statement Disclosures: Legal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J.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Jul2004, Vol. 14 Issue 3, 433-451.致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