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论文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4848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理论论文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会计理论论文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会计理论论文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理论论文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理论论文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 论对会计真实性的认识 0赖建基 一、问题的提出 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尤其是股份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提出的“天下欲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精辟见解,替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

2、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 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伊始,人们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米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议制度本身。然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却未能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 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约”。 笔者认为,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科学界定会计信息“具真(具有真实性)”与“失真(失去真实性)”的

3、判断标准,是认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经济层面分析制约、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二、理论前提: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1.主要会计准则 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9年7月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降“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内容,并认为:“信息要可靠,就必须真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由于“所应计量的交易或事项的鉴定,或是能

4、够确切传达相应信息的计量和列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内在困难”,所以“人多数财务信息都可能存在不足以真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正面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之所指。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各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含义值得进一步研究。不同

5、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总是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首先必须是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特征存在“程度”问题与“风险”问题。即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真实程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具有差别,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具有“风险性”。 2.“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风险”问题,因而有必要区分会计信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不同要求。 会计信息“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本来面目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

6、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在“百分之百”程度上的原本表现。实际上,绝对真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真实性”。而且,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 “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基本判别标准。相对真实是一种现实的“真实J性”。住会计实务中,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否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来进行,是否符合会计标准的要求。因而,相对真实也可称为“合法性真实”。对于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则达到了“

7、可接受真实制度”。 3.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把握 用量化标准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本身不可能是一个绝对数,而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的上限是“绝对真实程度”,下限是“可接受真实程度”(即合法性真实)。当会计信息质量低于“可接受真实程度”时,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当在“合法性真实”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会计信息更高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由会计学者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精神、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等所决定的: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则必须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可接受真实程度”,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这是由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

8、德等所决定的。 三、原因分析:违法性会计信息火真的根源解剖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准则精神、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 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出发,有必要确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以为,区分“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十分必要。前者是指“蓄意造假”或“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堆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

9、会计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与企业、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应将企业会计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将企业置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考察。 从宏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和环境状况,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判断: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市场秋序的规范化程度;投资者行为理性化程度;法律约束的有效性。 从微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影响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各个决定性因素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存在,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

10、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机制、内部产权规制、企业创新机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等;从企业会计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机制、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在于: (1)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大量存在;市场管理者及监管者的非理性行为;市场参与者的非市场经济意识。 (2)“人的有限理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主要包括:经营者利益与产权所有者利益的矛盾;经营者约束机制失灵: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合理:企业整个管理控制制度失效或虚设,尤其是内部控

11、制制度的缺陷。 (3)硬性法律法规制度的“软约束”。主要包括:执法不严;执法不及时;对资本市场各参与者的法律约束失衡和软化。 四、建议与思考 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根源不在会计系统与会计制度本身,而是左右企业会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为此,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 2.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3.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利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 4.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基于正在逐步建立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未能真正规范运作的市场化企业体系,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结果。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特殊时期。对于会汁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关系,必须予以止确认识。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