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49283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学 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评阅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零 年 月原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名: 日 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生签名:

2、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课题名称出题人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完成课题的条件、成果形式等)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的依存程度已经大大减轻,农业人口与农业用地的关系在悄然改变。2、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选用耕地面积比重、农业用地比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五个指标,说明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现状,揭示一定区域现状,提供一个研究范式。课题来源科研课题类别毕业论文该课题对学生的要求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_ _年_月_日学院意见同意立题()不同意立题()

3、 教学院长签名:_ _年_月_日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教研室、学生档案各一份。 2、课题来源是指:1.科研,2.社会生产实际,3. 其他。3、课题类别是指:1.毕业论文,2.毕业设计。4、教研室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5、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南 通 大 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职称 发任务书日期 年 月 日课题的内容和要求(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解决的

4、关键问题)研究内容:确定耕地面积比重、农业用地比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五个指标,基于统计数据,主要统计启东市2000年-2009年以上五个指标的变化,通过指标的变化得出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 分析研究启东市农村人口对于农业用地的依存程度的变化,从而反映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以及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为加快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标:分析2002年-2009年的统计数据,得出五个指标的变化,从而确定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并得出变化原因,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解

5、决的关键问题:根据指标的变化得出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参考文献1 郑宇,刘彦随,王玉华. 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研究新进展与方向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6) .2 战金艳,江南,李仁东,鲁奇. 无锡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6) .3 张颖,赵民.论区域发展差异与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关联性J. 城市规划汇刊,2004,(04) .4 张落成,吴楚材,姚士谋. 苏南地区近20年城市用地扩展的特点与问题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6) .5 张军岩,王国霞,李娟,鲁奇. 湖北省随州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及

6、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04) .6 汤茂林,姚士谋.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现状特征研究J. 经济地理, 1999,(04) .7 何芳,魏静.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J. 中国土地, 2001,(03) .8 牛淑卿.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7):32-34.9 沈非,苏玉燕. 近16年芜湖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8,(01) .10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01) .11 赵翠薇,濮励杰. 城

7、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02) .12 张健,濮励杰,彭补拙.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5) .13 胡贤辉,张霞,杨钢桥. 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1) .14刘俊,陆玉麒.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4) .15 曾群,喻光明,张文波,车懿,林小薇. 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满意度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6) .16 鲁成树

8、.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 .17 张新长.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D. 武汉大学, 2003 .18 李昌爱. 近35年苏南典型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宜兴市为例D. 安徽师范大学, 2003 .19陈倩,张文秀,李丹,郑华伟.辽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420况卫华,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人民政府. 浅谈农村士地与产业化. 统代经济信息,2010(2)21甄霖,谢高地,杨丽,成升魁,郭广猛.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其政策的影响.资源科学,2005(7):27-422徐元明

9、,高珊.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调查研究,2004(3)23李君甫.中国农民就业结构变迁研究.三农问题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824南通市统计局.南通统计年鉴(2002,2008)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9.本课题必须完成的任务1、确定耕地面积比重、农业用地比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五个指标成果形式进度计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备 注2010.12.20立题2011.01.11下达任务书2011.03.03开题2011.03.25初期检查2011.04.22中期检查2011.05.22完成论文2011.05.23指导教师批阅2011.05

10、.30评阅教师评阅教研室审核意 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_年_月_日学院意见 教学院长签名: _ _年_月_日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储晨煜学 号0722012010专业地理科学(师范)课题名称基于统计数据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变化阅读文献情 况国内文献 24 篇开题日期2011.02国外文献 0 篇开题地点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一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1、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的依存度也有改革开放伊始下降了许多。在城乡收入差距过

11、大的影响下、在城乡基建(交通、医疗、住房、购物等)差距过大的影响下、在人民币国内购买力不断降低的影响下农村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进军。诸多因改变农民对土地的依存度,农业人口对土地的依存度正在悄然变化。飞涨的物价给以农民沉重的人生活负担,对外务工的相对高收入诱导着农民离开农村。等等都变现为农民不断地进军城市,而农村却逐渐化为空城。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度的降低将使得农业用地生产率的降低,进而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研究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的依存度能够更好的指导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农业人口对农村用地依存度的下降表现为农业土地的下降,城市面积的扩大,都市化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在1982到1990年8年间,全国

12、的市由236个增加为456个,增长了93%,其中设区的市由104个增加到188个,增长了80%;不设区的市由129个增加到268个,增长了1倍多;县辖镇由2664 个增加到9322个,增长了2.5倍。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的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更是提升迅速,从改革开放的13. 7 %上升到2002 年的44. 7 % ,反应的农业用地退减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对江苏省1978 年以来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农业人口对农村用地依存度下降进行分析。可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不断扩展,2000 年是1991 年的1. 5 倍,人均城区面积也不断上升,小城市上升幅

13、度最大,为40 m2 ,特大城市最小,为17 m2 ,人均建成区面积从小城市到特大城市呈倒三角形分布,经济发展置换了更多的农业用地,而农民也愿意抛弃土地为的是追赶条件更好的城市生活。 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度的变化表现为农业收入在家庭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改革开放出,实施家庭承包制,土地农业的收入占农业人口家庭经济收入的绝大部分,甚至可以说90%的城镇人口也是如此,那是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的依存度很高。时隔30年的今天,近半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工商业劳动,农民收入结构发生变化,也推动了中国农村以及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1978年,中国农村人口数为79014万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2.1,改革开放30年后

14、的2008年,农村常住人口数下降为72135万人,占全国人口比例为54.3,下降速度是改革开放前的4.5倍。该比重的下降表现为以下几类:一、农业的相对低收入以及较重的生活压力使得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以寻求更高的经济回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是经不起物价的飞涨的,它所造成的经济负担迫使农民寻求更高的经济回报的工作,例如外出务工,由于外出务工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他们的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原本的农业转变为外出务工,农业的收入在其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进而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存度下降。二、部分农民标兵开始向工商个体户过渡进而转变为工商个体户。在众多的农民户当中不乏有种粮人才的出现,累计了一定的

15、财富很自然的要向城镇迈进,即使不买入城镇也会对自己的产业结构作调整,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工商个体户(我们通常所称的做生意),收入形式的转型加之已有的财富积累使得农业用地对于他们来说以不在是当年的命根子了,依存度几乎不存在。三、科教兴国的战略鼓动下在外读书的新一代留在城镇中工作而不再返乡做农。据了解,许多偏远农村的孩子都被家长送到教育水平相对较好的城镇读书,一是响应国家号召,其次是他们不愿意祖祖辈辈的开荒种田,隔代相传的贫困希望能通过读书来画上句号,而外出读书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也不再愿意回到农村开垦黄土地,绝大部分驻扎于城镇,可以说新一辈的年轻人不能说对土地没

16、有依存度,而是他们不愿意于土地打交道。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度的变化表现为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国土资源部2006年初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0年前的159亩和2004年的141亩,逐年减少到14亩。 2005年,全国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增减相抵

17、,2005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5424万亩。 另据统计:,2005 年中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0.3hm2,印度为0.6hm2,韩国为0.9hm2,日本为2.1hm2,以色列为5hm2,美国为63.7hm2,比中国多 200 多倍。从农业土地生产劳动力来看:农村常住人口大部分是小孩和老人称为“老小化”,中间层也以妇女居多称为“留守妇女”。改革开放初的全民性农业生产转变为如今的“老小化”、“留守妇女”进行农业的主要生产劳动力,男性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从土地的生产劳动率看: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例,除小麦外,中国的玉米、大豆、水稻等亩产量皆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

18、平均水平。按耕地面积计,2006 年中国的水稻产量为6270kg/hm2,只达到美国的81%,低于日本、韩国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这些发达国家并没有推广杂交水稻技术;2006年中国的玉米产量为5370kg/hm2,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3,美国达到了9360kg/ hm2,是中国的1.7倍; 以色列更高达1015kg/ hm2,是中国的2.8 倍;2006 年中国的大豆产量为1710kg/hm2, 美国是202kg/ hm2,发达国家平均为194kg/ hm2。农村人口对农业用地的依存度变化表现为对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变化。农业用地的土地资源正在逐渐将少,国土资源部每年提供的数据显示耕地面积正

19、在逐渐缩减,而农村人口也并没有将其农业用地充分利用,反而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农业用地转变为工厂用地,各地盛行的招商引资占用了更多的农业用地,而农民放弃农业用地转而成为工厂的员工相比务农他们到更情愿。这体现着农民对农业土地的依存度逐渐下降。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的依存度变化表现为农业用地集约型转变的变化。从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1000hm2耕地拖拉机使用量为7.1.1,印度为15.9台,以色列为72.5台韩国为128.5台,日本为461台,美国为27台。日本大型拖拉机使用量是中国的91倍。上世纪的犁耕转变为拖拉机时集约程度大幅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投入也进入了快速增高的时期,现

20、阶段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投入已经进入回落阶段,化肥、农药、农用机械的使用量的减少反映出农民对农业土地的依存度正在下降。上述表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今天,农村人口涌进城镇,生产结构的转变使得农业人口对农村用地的依存度逐步下降。2、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基于调查、研究启东市农村人口对于农业用地的依存程度的变化。从耕地面积比重、农业用地比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五个指标等指标,分析研究启东市农村人口对于农业用地的依存程度的变化,从而反映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以及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为加快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21、、 参考文献:1 郑宇,刘彦随,王玉华. 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研究新进展与方向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6) .2 战金艳,江南,李仁东,鲁奇. 无锡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06) .3 张颖,赵民.论区域发展差异与总体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关联性J. 城市规划汇刊,2004,(04) .4 张落成,吴楚材,姚士谋. 苏南地区近20年城市用地扩展的特点与问题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6) .5 张军岩,王国霞,李娟,鲁奇. 湖北省随州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变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04) .6

22、汤茂林,姚士谋.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与现状特征研究J. 经济地理, 1999,(04) .7 何芳,魏静.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J. 中国土地, 2001,(03) .8 牛淑卿.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7):32-34.9 沈非,苏玉燕. 近16年芜湖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8,(01) .10 章波,濮励杰,黄贤金,周青,吕敏眸,李宪文.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01) .11 赵翠薇,濮励杰.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3、 2006,(02) .12 张健,濮励杰,彭补拙.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05) .13 胡贤辉,张霞,杨钢桥. 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1) .14刘俊,陆玉麒.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4) .15 曾群,喻光明,张文波,车懿,林小薇. 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满意度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06) .16 鲁成树.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

24、.17 张新长.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演变分析模型研究D. 武汉大学, 2003 .18 李昌爱. 近35年苏南典型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以宜兴市为例D. 安徽师范大学, 2003 .19陈倩,张文秀,李丹,郑华伟.辽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420况卫华,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人民政府. 浅谈农村士地与产业化. 统代经济信息,2010(2)21甄霖,谢高地,杨丽,成升魁,郭广猛.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其政策的影响.资源科学,2005(7):27-422徐元明,高珊.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障.调查研究,2004(3)2

25、3李君甫.中国农民就业结构变迁研究.三农问题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824南通市统计局.南通统计年鉴(2002,2008)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9.二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1、基本内容:本课题从耕地面积比重、农业用地比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五个指标,对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度的变化及其趋势加以分析。反应出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过快向城市迈进,致使农业用地面积、生产率下降、集约化程度低。而现代化农业发展又相对滞后两者之间的矛盾。催使我们加速现代化农业发展。主要是通过相关文献、统计年鉴、以及相关教师指导、社会调查等方式来研

26、究。2、预计解决的问题:剖析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土地依存度的现状,结合启东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过快变化导致土地生产率过快下降与城市化发展中现代农业发展滞洪的矛盾下,一方面实施政策缓解农村产业结构过快调整,另一方面加速现代化农业发展。三 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系统设计的思想,通过农学、生态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问卷调查)研究等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针对农业人口对农村土地依存度做大量调研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与动态进行系统研究。问卷调查把依存度通过以下形式来反

27、映:耕地面积比重、农业用地比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五个指标此问卷从农业用地的全方位系统性地反映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的依存度的关系。具体采用边调查边走访收集统计数据的方法获得数据。选取样本时考虑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等因素以便能够代表性地反映启东市的整体状况。2、 技术路线设计问卷实际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确定三类家庭类型整理数据描述统计分析分析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四 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1、研究讨论:对于论文题目、内容、结论都做了一定的预定,并展开论文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相关文献的收集、主要数据的查找、论文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讨论及论文整体框架的构思。 2、同专业

28、内形成讨论小组,对数据分析、处理进行意见交流 3、个人能吃苦耐劳投身到农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走访获得宝贵数据。4、教师指导:王英利老师理论、实践经验丰富,对农村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有深刻见解。在此次论文框架构成、主要指标选定、研究方法、思路等方面给予了相关指导。起讫日期工作内容2010.12.20立题2011.01.11下达任务书2011.03.03开题2011.03.25初期检查2011.04.22中期检查2011.05.22完成论文2011.05.23指导教师批阅2011.05.30评阅教师评阅2011.06.072011.06.07答辩论文实验完成日期最终成绩评定评议答辩完成日期2011.

29、06.07后期检查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意见通过开题()开题不通过() 教学院长签名: 年 月 日南 通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目: 学 院 地理科学学院 班 级 地理师范071班 学生姓名 储晨煜 学号 0722012010 指导教师 职称 评阅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零 年 月摘 要(摘要标题采用小三黑体居中;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二个字,字数不少于200汉字,1.5倍行距。)文章确定耕地面积比重、农业用地比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农业产值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五个指标,以2009年南通市统计年鉴为基础,基于统计数据,计算

30、各个指标从2002年-2009年的变化,以此来分析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最后根据研究提出启东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关键词:依存度,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小四号宋体,3-5个,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字后面无标点符号。) ABSTRACT(标题采用小三Times New Roman居中;正文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Key words: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各关键词之间逗号(半角状态下)分开,逗号后加

31、一空格。)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1级标题11.12级标题11.22级标题11.32级标题11.3.13级标题11.3.23级标题12.1级标题1.参考文献2致 谢3附 录41绪论 本文以2009年南通市统计年鉴为主,居于统计数据,计算出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按我国户籍制度,农业人口是指拥有农村户籍的人口,农村劳动力人口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村户籍人口,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在乡务农、离乡务工经商、在本地务工经商等。农村土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口居住的土地,包括用于粮食生产、农副产品生产的土地和农村宅基地等,是狭义的农村用地,不包括用于发展非

32、农产业用地。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催生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旅程”。在城市化进程中,乡镇企业的崛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力推行和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对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日益显著。而我国农村现存宅基地流转制度的限制性规定,约束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转,既不利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也不利于有效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建设;延缓了农民市民化的现代进程,阻碍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因此,正确处理农村宅基地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不仅关系到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实施,而且也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心

33、村、小产权房、集中居住点及乡村文明日益衰落等现象。2理论研究:五个指标2.1五个指标的确定 为了能够清晰反映出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选取了五个指标从不同角度来反映这一变化。指标状况如表1表1 指标指标公式公式构成要素1、耕地面积比重A=a1/a2a1:耕地面积 a2:行政总面积2、农业用地比重B=b1/b2b1:农作物总面积 b2:行政总面积3、从事农业人口比重CC=c1/c2c1:乡村从事第一产业人数c2:乡村从业人员总数4、农业产值比重DD=d1/d2d1:第一产业总产值d2:地区生产总值5、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EE=e1/e2e1:最早年份农业机械总动力ei:各年份农业

34、机械总动力2.2 基于统计数据的指标变化2.2.1指标A 通过2002年-2009年的南通市统计年鉴,得到数据如表2.2.1 单位(千公顷)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a170.17369.7569.6569.4269.2569.1168.95669.02a212081208120812081208120812081208A0.058090.057740.057650.05740.057320.057210.057080.05713由表2.2.1可以看出从2002年到2009年启东市耕地面积比重变化的总趋势是在不断下降。图2.2.1a是用图的

35、方式展现这一变化图2.2.1a 图2.2.1a是对上表数据的直接反映,由图中的指数趋势线可以更直接看出结果是呈下降趋势的。说明启东市的耕地面积是在不断减少。图中看出2002年-2008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变化明显。到2009年略有回升。2002年-2009年这八年间,启东市耕地面积总趋势是下降。2.2.2指标B通过2002年-2009年的南通市统计年鉴,得到数据如表2.2.2 单位(千公顷)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b1157.24156.3155.95154.65155.24152.76152.07152.59b2120812081208

36、12081208120812081208B0.13010.12930.12900.12800.12850.12640.12580.1263 由表2.2.2得到图2.2.2a图2.2.2a图中信息反映了2002年-2009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是在减少的。2000-2005年,农业用地比重不断减少,2005-2006年,农业用地比重略有回升,2006-2008年,又继续减少,2008-2009年,稍有回升,农业用地比重总趋势是不断减少的。2.2.3指标C通过2002年-2009年的南通市统计年鉴,得到数据如下 单位(万人)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

37、年c137.5935.634.5825.5921.9421.0118.9917.02c2111.58111.58111.58111.58111.58111.58111.58111.58C0.33680.31900.30990.22930.19660.18820.17010.1525由表2.2.3得到图2.2.3a图2.2.3a2.2.4指标D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显示2002-2009年启东市农业产值比重如下表: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D0.2090.200.1680.1660.1470.1290.1270.127由表2.2.4可以看出从

38、2002年到2009年启东市农业产值比重变化的总趋势是在不断下降。图2.2.4a是用图的方式展现这一变化图2.2.4a2.2.5指标E通过2002年-2009年的南通市统计年鉴,得到数据如表2.2.5 单位(万千瓦)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ei38.938.938.938.938.938.938.938.9e138.939404040.240.440.4666.12E10.99740.97250.97250.96760.96280.96140.5883由表2.2.5可以看出从2002年到2009年启东市农业机械总波动率是不断下降的。图2.

39、2.5a是用图的方式展现这一变化图2.2.5a从图2.2.5a可以看出,从2002年-2009年启东市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呈下降趋势,从图中看出以200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E=1为标准,波动率E1,说明农业机械总量是增长的。 E1,说明较2002年农业机械总量是减少的。由图看出2002年-200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尤其在2008年-2009年下降幅度突然增大。由此看出,启东市农业人口对于农业用地的依赖程度在下降。2.2.6小结 以上选取的五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的变化情况。上述指标2002-2009年,耕地面积比重总体上在下降,农作物总播

40、种面积比重在下降,从事农业人口比重在下降,农业产值比重在下降,农业机械总动力波动率在下降。耕地面积减少,意味着其他一些产业的用地面积相对在增加,更多的人离开土地,转移到其他产业,从其他产业中去获取生活资本,这从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减少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中可以看出.另外农村家庭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比重也在下降,直接反映了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获取利润相对减少,相对从其他产业中获取利润在相对增加,这就会使农业人口增加对其他产业的依赖程度,而降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减少及农业产值比重的减少,都说明了这个变化,从而以上这些指标的变化说明了启东市农业人口对农业用地依存程度在下降.3变化原因:工业化、城市化由以上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