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控制对企业效益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成本控制对企业效益的影响.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文论述了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是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力工具,即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提高企业利润的有力工具。 企业成本对象因素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能源费用、制造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财务成本管理的内容包含事前预测、决策,事中控制、核算,事后分析、考核。成本按可控程度分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控制包括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工作分工、流程和办法。其中控制办法中有标准定额控制法、计划控制法、目标控制法、责任控制法在实际应用中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共同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起作用。 在一个微观经营企业中,通常以一种控制方法为基础,辅以其它控制方法。本文
2、着眼于现代企业常用的标准成本控制法,对标准成本的建立和实施进行探讨,阐述了标准成本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及与其相联的其它控制方法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财务成本控制一标准成本控制体系主要以产品真正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部分为成本内容,经科学预测,使标准成本的标准确定最大限度地接近正常条件下实际消耗水平,使其为可行的成本消耗标准。在标准成本控制对效益的影响论述中,深入地分析影响成本的各环节,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责任部门依据标准成本采取控制考核办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利润。标准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能源费用、制造用的标准定额一旦建立,将在一定时期内把它作为考核标准,实际生产经营中出现超支或少用的差异
3、后,立即分析研究成本差异,找出影响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责任中心,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其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如果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在相关范围内相对稳定,那么产品的销售利润就随产品成本的降低而增加,因而标准成本控制体系是控制产品成本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在实际实施论述中,首先就实施标准成本管理、科学控制成本费用进行分析论述。同时,本文以一家食品公司的标准成本控制实施体系为例,以对影响企业效益的各因素为线索,对逐个素的控制方面进行效益影响分析研究,阐述了该食品公司标准成本工程的理论基础、实施条件、阶段和具体任务、工作分工和流程,以及实施后对效益的影响。 在系统性成本控制的效
4、益影响展开中,针对成本因素和标准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说明要确定财务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范围,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物资运动、资金运动、信息运动为成本控制的对象,还应制定出一系列与标准成本控制配套的成本控制方法的必要性及对效益的影响。 最后,在广度上论述了成本控制应配合企业总体目标和战略定位,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效益,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关键词: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成本分析 降低成本第一章 探讨标准成本控制对企业效益影响的必要性第一节 成本及成本控制与效益的关系 成本是指取得资产的代价。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生产和销售一定产品所支出的全部生产费用。因此,产品成本与经济效益存在着密切联系。
5、虽然产品成本反映产品的劳动消耗,不能代表经济效益的全部内容,但它反映了经济效益的实质。从产品生产费用与产品效用的关系进行考察,判别产品是否生PI:,首先要看这种产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成本费用。生产经营成本费用高,效用低,经济效益差,就不能生产。反之,生产经营成本费用低,效用高,经济效益好,就可以生产。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实际上是一个成本的问题。经济效益是生产和生产过程中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同劳动成果的比较,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而产品成本是反映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在总经营成本一定的条件下,产品产量增加,单位产品成本就低,经济效益就好;反之,单位产品成本升高,汗济效益就差。在产品产量一定的条件下,
6、总经营成本减少,位产品成本降低,纤济效益就好;反之,单位产品成本升高,经济效益就差。由此可见,产品成本白接反映了经济效益的内容。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企业应开源节流,才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其关系可简单描述为如下:项 目 目 标 备 注销售收入开 源在企业经营规模及投入一定的条件下,主要由经营战略、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市场定位促销策略、销售力量决定。减:总经营成本节 流生产经营条件一定时,市场销量一定时,主要由成本控制体系来降低。等于: 利税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内容 微观层面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因此,企业必须保证利润=收入一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
7、的合理范围内。所以企业既要追求多创利的目标,增加销售收入,又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当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市场销售收入相差不大时,成本的管理控制则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获得卓越效益的关键。第二节 探讨标准成本控制法的必要性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而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中关键所在。成本控制得好,同等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经济效益就好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工作中心。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
8、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还取
9、决于企业领导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否则,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邯钢的成本控制经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企业领导能够坚定不移地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这一成本控制制度在全邯钢加以贯彻实施,从而使邯钢连续多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邯钢经验不仅充分说明了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对我国企业如何走出一条通过成本控制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微观层面企业生存的动力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即获得利润。因此,企业必须保证利润=收入一成本的值零,且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所以企业既要追求多创利的目标,增加销售收入,又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节能降耗。
10、当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市场销售收入相差不大时,成本的管理控制则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获得卓越效益的关键。第二节 探讨标准成本控制法的必要性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而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中关键所在。成本控制得好,同等生产经营条件下,企业经济效益就好。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工作中心。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
11、生产成本,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企业领导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否则,再好的成本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12、邯钢的成本控制经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企业领导能够坚定不移地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这一成本控制制度在全邯钢加以贯彻实施,从而使邯钢连续多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邯钢经验不仅充分说明了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对我国企业如何走出一条通过成本控制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因此,在必要性上,建立完善一套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对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必要性。成本控制的实施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成本控制以实现最佳财务成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本原
13、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具体来说,财务成本控制具有保证、促进、监督和协调的四大作用。 一、保证作用 财务成本控制可以从空间上、时间上对企业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监督、调控,发现偏差并及时揭示,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实际成本费用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保证预定成本费用目标的完成或超额完成,进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财务成本控制可以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起保证作用。 二、促进作用 财务成本控制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
14、,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因而科学组织、实施财务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严酷环境中自我生存、发展和壮大。同时,财务成本控制通过财务成本目标的层层分解,将其落实到具体岗位、个人身上,通过责权利机制的结合运作,可以促使职工个人从切身利益出发去自觉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因而,财务成本控制具有促进作用。 三、监督作用 财务成本控制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控制过程,它要求将企业发生的一切耗费时时刻刻置于当事人的监控之下,同时,财务成本资料信息反馈系统可以将一切浪费行为、违法乱纪行为迅速反馈给主
15、管人员,以便采取措施,将一切浪费、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因而,财务成本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健全的内部结构将企业对国家财经法规的遵守情况置于直接的监督之下,保证国家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外部利害关系人如投资者、债权人等可以利用财务成本控制系统产生的有关信息监督企业管理当局对受托经营责任和偿债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作出自己相应的经济决策。四、协调作用 财务成本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害冲突,因为财务成本控制的好坏、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各利益集团利益的高低,而物质利益协调的好坏,反过来直接影响到财务成本控制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成本目标因种种主、客观方面
16、的原因往往很难分解到十分合理、公平,因而在具体的财务成本控制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合理现象,甚至是鞭打快牛的现象,其结果不是利益分配不公,就是挫伤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有可能在财务成本控制和法规许可的范围下采取于己有利,而对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国家不利的措施进行财务成本控制,这就需要进行利益协调。作为以系统论为其基础理论之一的财务成本控制系统,其核心观点是整体观点,即要求协调各分、子系统的行动为整体目标服务,通过财务成本信息的反馈,协商和调整局部之间的不协调之处,因此,财务成本控制可协调各利益集团的冲突,达到各分、子系统的协调统一。 在微观层次上,企业成本控制有许多方法,如标准成本控制法、目标成
17、本控制法、全面预算编制方法等。在一个企业中,这些方法往往相互依存,并且以一种方法为基本方法,贯穿成本控制的全过程。特别是标准成本控制法越来越受到现代工业企业的青睐。目前,在西方国家中,凡是有条件实行标准成本的企业普遍实行标准成本。在我国,随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 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推广,使企业内的定额管理与成本核算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工业企业具备了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的条件,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实践证明,推行使用标准成本控制法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关于标准成本控制法的推广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在邯钢和宝钢等基础条件好的大型国有
18、企业己经应用。但许多中小型企业仍未应用进、销、存、人员管理一体的信息技术,企业内仅有单一财务管理的软件或甚至仍凭手工记帐、手工核算成本,影响其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制约了企业以成本控制管理来提高效益的进程。为更多企业能更好、更快地实施有效的标准成本控制法,本论文有必要就标准成本控制法对企业效益影响方面进行探讨。第二章 标准成本控制法如何有效降低成本第一节 标准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 生产过程中的标准成本控制,就是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发现偏差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是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标
19、准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一、制订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但成本计划中的一些指标都比较综合,还不能满足具体控制的要求,这就必须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包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消耗,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定额、单位人工工时工资率, 费用标准定额等。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就是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企业里,凡是能建立定额的地方,都应把定额建立起来,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等。实行定额控制的办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体化和经常化。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同
20、时还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 (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搞多种方案的择优选用。 二、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 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 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
21、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期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它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实施MRP II的企业的材料需求会由系统自动产生,控制人员只需坚持按系统打印的定单采购、入库、发料即可实现日常控制。但前提是向系统内录入的基础数据如材料采购提前期、材料安全库存量、产成品生产周期、销售量预测应准确无误、合乎实际。同时计划采购人员应与销售、生产车间、仓库保持密切联系,以因
22、突然的不合格品退货或定单取消等原因影响MRP II计划的实用性。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 (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制造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经费、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开支手册、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
23、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三、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应当是那些成本降低潜力大、各方关心、可能实行的项目。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 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中选出最优方案。 3.
24、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第二节 标准成本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 在微观层面上,工业企业里会计记入生产成本范围的成本项目均可由标本来控制,其它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可以由预算编制方法来控制。目标成本法可以辅助设定利润目标,销售量及销售额这些指标往往由上级集团公司来设定。 在工业企业中,成本项目包括如下:成本项目基 本 内 容备 注直接材料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标准成本法控制直接燃料和动
25、力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标准成本法控制直接人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其提取的福利费。标准成本法控制废品损失因产生废品而发生的损失费用标准成本法控制停工损失生产过程中因停工而发生的损失费用标准成本法控制制造费用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标准成本法控制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种经费。预算控制或目标成本控制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和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因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其它费用等。预算控制或目标成本控制营业外支出主营业范围外的支出
26、 (减营业外收入)预算控制或目标成本控制总经营成本企业本期完工入库的己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之和。包含以上成本项目上述成本项目贯穿企业内外各环节,其公式如下:直接材料十直接人工工资=主要成本 间接材料+间接费用十其它间接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主要成本与制造费用构成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构成总经营成本 在以上成本项目中,标准成本控制了主要成本。所以说标准成本是基层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的工具。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标准成本控制法如何对直接材料进行控制 对直接材料的控制一般先制订材料消耗标准,不同行业制订直接材料消耗标准的方法有
27、所不同,可根据各行业直接材料特点、工艺过程进行确定。材料标准价格可根据市场当前价格制订。其次根据标准和实际消耗量和实际采购价格,计算直接材料消耗和价格差异。然后分析差异,结合生产部门考评,总结操作经验,制订改建措施。促进现场直接材料采购、保管、使用人员根据直接材料消耗标准,进行有效事中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I.标准成本控制中各责任部门对直接材料控制的过程简述 首先,由加工工艺或研发部门根据产品结构或配方,历史直接材料合理损耗率,制订出单位产品材料消耗标准定额。如机械通讯电子行业可参照定额手册,化工食品行业可参照配方。 其次,确定全年计划消耗量以供采购部门参考。对全年所有计划生产的产品
28、按其标准单位产品消耗,计算出直接材料全年消耗量。目前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物料需求计划系统控制日趋完善,如ERP, MRP和MRP 11系统,使企业内各部门密切合作,能精确计算物料需求,指导采购活动。 根据精确的物料需求计划,同时,根据直接材料的供货提前期和产品产量计划,计算出直接材料的安全库存量、需求量、订购时间,采购人员在与供应上谈判时就处于有利地位,使供应商也可方便地安排生产,准时供货,向JUST一工N-TIME目标靠近,降低了供应商供货成本,使采购人员在比较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材料价格。同时,根据直接材料的供货提前期和产品产量计划,计算出直接材料的安全库存量。生产部门按每日生产计
29、划,打印出物料需求计划系统产生的直接材料领用单,到仓库领料。生产部门用领用的直接材料生产出产成品后,及时把产成品入库,系统中可计算出按直接材料标准消耗及实际消耗。 最后,成本控制人员将计算出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做出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报告。对比较突出的差异应由生产、工艺、采购、财务等部门一起分析,找出原因,结合奖罚,制定预防措施。进而有效降低直接材料成本。 2.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分材料标准消耗量差异和材料价格差异。其分别反映了生产、仓库、采购等部门对直接材料成本的影响。 某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E (直接材料标准消耗数量X直接材料标准单价) 1):标准价格差异
30、:该差异主要在采购环节控制。 其公式为: 某产品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二E (实际单价一标准单价)X实际材料消耗量 如果差异为负数,为有利差异,表明采购部门在价格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如果一年或较长时间内持续地为有利差异,表明原标准成本单价订得偏高,应修正为合理、可行水平。 如果差异为正数,表明实际单价高于标准成本单价,应从市场多家供应商材料报价、采购比价操作、价格谈判力度、采购员责任心等方面分析原因。从而督促采购部门努力进行市场分析、广泛比价,与信誉好的供应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直接材料采购成本,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材料标准成本控制在报告中发出差异信号,供相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分析控制参考。在材
31、料成本控制实际操作中,一个好的比价管理制度对标准成本控制起实效性的促进作用。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控制要实质性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必须建立和完善配套操作管理制度。因此下面以潍坊亚星集团为例,进一步论述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控制配套的管理制度。 潍坊亚星集团在比价方面的做法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严格比、反复比的特点,它同过去所说的“货比三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货比三家”仅仅是一种小范围内发生的孤立的商业行为,可以一个人去完成。而比价采购却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它有科学的价格决策机制,有规范的操作方法制度,有严格的检验监督保证。 .公开民主的价格决策机制。一是建立有权威性的组织领导体系。
32、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价格监控领导小组,总经理亲自参与并领导这项工作,做到领导层 到位。建立以计划、审计、财务、供应、销售、质检、储运、信息、考核、奖惩 等10个部门组成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监控机构,做到管理层到位。二是实行分级分权的定价管理法,使原来采购工作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具体做法是:业务员、处长、副总经理和总经理不同层次的干部,分别享有 由小而大的价格推荐权,同时实行上一级对下一级所推荐的价格进行确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即把同一项采购业务的价格拍板、业务交割和监督检查等不同的管理职能进行分离,让不同的职能由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去各行其权、各司
33、其职。 .严格规范的操作制度。我们针对物资采购工作,共制定了 30多项管理制度,其中重点把握以下几项制度:一是 物价管理条例,它是采购比价管理的基本法,它确定了采购物资分级定价的权限。比如,规定了一次采购5000元以下,或 5000-3万元,或3万元以上物资价格的定价方法和审批权限;规定了确定最低销售限价和最高采购限价的工作程序;还规范了如何填写价格申报单和如何奖惩等诸多内容。二是 物资定点采购办法.它规定了大宗原材料及机电物资等都要在本企业 工S09000质量保证体系中确立的“合格供应商”处采购。三是 经济合同管理规定。它规定凡一次性采购 5000元以上的物资必须签订经济合同;重大经济合同的
34、签订要由采购、技术、审计和使用等部门人员同时参加,并公开招标等。四是 比价管理台帐制度、采购产品检验管理制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等。 .独立权威的价格监督。我们在审计处设立了专门的物价科,独立行使企业物价管理职能,并对物流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其主要职能:一是审核采购计划。监督采购部门严格遵照采购物资计划表按质按量采购。二是初审价格。物价科在收到采购员报来的 采购物资价格申报单后,经过核实、比较,如果采购员申报的价格符合市场价格,物价科则签批同意采购的意见;如果采购员申报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物价科则有权予以否决。三是审核票据。为防止采购人员在实际采购时执行的价格与初审报价不一致,逃避审计监督的违纪
35、现象发生,规定由物价科对采购人员所持的计划单、价格申报单、合同、发票、检验报告单、入库单这6份单子进行审核,经审查无误后,开具 审核通知单),并在发票背后加盖审计专用章,然后采购员方能去财务部门办理贷款结算支付手续。 .科学封闭的质量检验。仓库在采购物资到厂后还未正式办理入库手续前,必须填写检验通知单,通知质检部门对采购物资进行“封闭式”分析检验。并规定,不准许采购人员、供货商和使用单位三种人员进入分析检验室,避免有人为因素干扰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凡能留样的物资在检验后,都必须留样,以备复查。 .可追溯责任的台帐。每一名采购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手册,采购部门、质检部门也都有各自的台帐,物价
36、科有反映采购环节全过程的计算机记录台帐,做到人走台帐留,从而避免发生少数业务人员有逃避监督的侥幸心理。 .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我们制定了考核细则,按节约额或超收额进行定额奖励;对不经批准私自越权定价、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经济赔偿;对非法收受回扣、损公肥私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辞退的处分。 由此可见,企业要有效地进行比价管理,配合材料标准成本控制取得实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比价管理,要害是分权。我们对物资采购的定价管理,经历过4个阶段:领导拍板,采购承包、抓住招标、比价管理。前三个阶段虽有一定的效力,但不够全面,不能被公开监督,于是我们终于找到了现在这种分级、分权,比价管理的方法 第
37、二.比价管理,核心是比价。比价的前提是要有价可比,我们有丰富的价格信息来源和严密的价格管理网络,使比价成为可操作的经营行为。 第三.比价管理,成功靠制度。比价管理的制度给业务人员和决策领导者营造了一个正常、健康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制度、严格的管理,不仅对业务人员是一种爱护,同时对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更是一种解脱,使他们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去考虑企业的发展大计。实施比价管理,还要特别注意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我们不能“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比价管理的奖惩兑现,能有效地激发业务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直接材料标准消耗数量差异:该差异主要由生产车间、及仓库来控制。 其公式为: 某产品直接材料消耗数
38、量差异二E (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X标准单价 如果差异为负数,为有利差异,表明生产部门在直接材料使用控制较好,节约了材料。如果为正数,则表明有超出标准消耗量的地方,应分析查找原因。 在日常操作控制中,采购的直接材料先入库,由采购员和库管员共同签入库单,由库管员再把入库单输入信息处理系统如MPRn系统,或其它信息管理系统生产部门向系统里录入生产计划,产生物料领用的需求,由系统打印出生产材料领用单,该单据上直接材料的数量是严格根据生产的产成品的标准材料消耗数量的。如果生产部门因某原因造成材料不够用而需额外领用一些材料,需手工调整物料需求,手工开材料领用单,该手工单应由负责生产的现场带班长或车间主任
39、签字,以明确责任。 以上两个直接材料差异之和为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公式为: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将被反映在标准成本差异报告上,供管理层控制成本参考。由于标准成本控制法可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快速反馈给企业内中层管理者及成本控制人员,实现有效的事中控制。同时,高层管理者可以定期查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报告,对出现的差异确定责任人,制定预防性措施,杜绝浪费,降低废品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二、标准成本控制法如何对直接人工费用进行控制 微观层面上,在一个生产经营企业中,投入的直接人工费用主要靠制订直接人工费用标准和控制偏差来进
40、行控制。对直接人工费用进行控制,目的在于促使生产管理人员合理安排调配操作工人,提高正常出勤工作日内的工时利用率,减少加班加点现象。促进车间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自主维护。使维修人员责任明确,提高维修人员责任感,减少非正常机器停机时间。减少怠工待料现象。在总体上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即直接人工数量标准和直接人工工时单价。 1.直接人工数量标准: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标准工作时间。一般包括产品加工过程所需的时间、必要的停工时间、开工准备时间和不可避免的废品损失所耗用的时间等。直接人工数量标准一般以工时进行计量。该标
41、准是企业内生产部门和成本控制部门分析大量历史数据而得出的,其是可行的直接人工数量标数、机器启动时间、正常产品批次内的机器运行时间及历史上平均先进的操作效率而制订出直接人工数量标准。直接人工数量标准一旦被制订出来,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稳定,以保证考核的可比性。一般一年修正一次。 2.直接人工工时单价标准:在计件工资制下,它表现为单位产品应支付的计件单价;在计时工资制下,它表现为每一个标准工时应分配的工资。标准成本控制中,直接人工工时单价标准由全年直接人工工资和福利费除以全年计划产量所需直接人工工时得出。其一旦被确定,在当年或某个时间段内保持不变,以保持标准的连续性、考核的可比性。 其公式如下: 某
42、产品直接人工工资标准成本=艺(直接人工工时数量x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单价) 在计算直接人工工资成本差异时,其公式为: 直接人工工资标准成本差异二直接人工工时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其中: 直接人工工时效率差异主要反映生产部门用工安排及操作效率,公式为: 直接人工工时效率差异二(实际耗用工时数量一标准耗用工时数量)x标准工时单价 直接人工工资差异主要反映工资级别、加班费、缺勤工资的支付及各种福利费用的使用控制情况。其公式为: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二(实际工时单价一标准工时单价)x实际耗用工时数量 例如:一家食品公司生产在二月五日生产果酱产品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工资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生产线标准成本数据
43、实际成本数据成本差异:元准时 标准工时单价 标准成本:元实际工时 实际工时单价 实际成本:元葡萄果酱线2007.5015003007.302190690草霉果酱线150710501407.21008-42 由上述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葡萄果酱线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二(300-200) X7.50=750 (元) 葡萄果酱线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7.3-7.5) X300=-60 (元) 葡萄果酱线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二750-60=690 (元) 草霉果酱线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40-150) X7.00= -70 (元) 草霉果酱线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7.2-7) X14。二28 (元) 草霉果酱线
44、直接人工成本差异=28-70=-42 (元) 由此分析,公司管理层可向生产部门负债人及成本控制人员询问原因,得到解释如下: 1):二月五日葡萄果酱线蒸汽供应管路阀门出现故障,造成故障停机,为赶生产进度完成计划产量,投入较多人员进行抢修。造成葡萄果酱线直接人工费多支出750元。 2):葡萄果酱线多投入的维护人员工资平均较低,二月五日葡萄果酱线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一60元,由使用了低工资级别的工人而节约60元。 3):草霉果酱线因有部分人员支援葡萄果酱线,在线人员加强了管理、提高了速度,从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一70元,节省了70元。 4):草霉果酱线剩余在线人员平均工资级别稍高于全线平均水平,造成草
45、霉果酱线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28元,由此多支出28元。 针对这些解释,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公司管理层及时加强了生产调度管理,并强调如下: 第一、继续加强标准成本控制及统计的及时性,标准成本差异是管理层进行有效管理责任控制的有效信号,对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车间效益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第二、加强生产计划时间安排,避免把生产任务安排在支付二倍、三倍工资的节假日。同时,考虑出台调休政策,有加班的先由调休日抵消,剩余部分在计算加班费。同时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实行不定时工资管理政策。 第三、改进生产车间内部人员及生产任务调度,做好生产组织工作,防止待料富工现象。可采用先进的MRP 1
46、1物料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工作中心、人员设备、物料需求方面管理。保证各工作中心人员、机器设备生产能力相匹配,解决生产能 力瓶颈问题。 第四、改进生产工艺和工人操作方法,研究生产工序安排,使车间流程和布 局更为合理,节约生产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效率。 第五、加强质量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质量生产过程中控制,明确 在线品控人员职责,减少废品和次品的损失,减少材料浪费和生产废品占用的生 产工时。 第六、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开展生产操作工在线自主维护与专业维修人员 专业维护相结合,将因机器设备故障停而造成的停工工时。开展全面生产维护管 理活动。 第七、分析现有工资级别与结构,在现场合理配备各技术
47、层次的人员,避免 高级别的技工浪费现象,同时培养提高初级技工的技术水平,在保证同技术能力 条件下的低成本。 三、标准成本控制法如何对制造费用进行控制 制造费用是指各直接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及劳动保护用品、能源费用、办公费、差旅费、为生产而发生的招待费、车间的通讯费用、车间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机器设备修理及维护费用、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及其它辅助清理等费用。 采用标准成本控制制造费用时,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是由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某产品所需的标准工作时间乘以费用工时分配率标准而求得。其公式如下: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x标准工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二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x标准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