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075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特性的转变历程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人文化趋向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物本育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也就是从硬管理向软管理发展,这一发展方向标志着普理的特性已从科学趋于()管理从物本管理向人本、智本管理发展大家知道,由转变为知识经济,实际上是意味着由资源依赖型经济转变为知识(智力)依赖型经济。也就是工业经济作为资源依赖型经济,在其初期发展阶段,是以、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物的因素居主导地位,产品生产是集成资源。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就是物本管理,即按照物质运动的规律来进行管理。20世纪初期的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就是最典型的物本管理。因为科学管理基于“经济人”假设,把工人看作是机

2、器设备的附属品,泰罗倡导的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就是把人依附于机器,把人性物化,把人也当作物来管理。因而,科学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非人性化的物本管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等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把人看作是只会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的单纯的“经济人”,未免太简单化了。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人的思想感情和、等方面的因素,把人如实地看作是“社会人”,企业作为社会人的集合体,必须尊重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于是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到20世纪中叶以后,人本管理的思想在理论上更趋成熟,在实践上也广为流行。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智力成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

3、的因素,而广大员工作为高度发展的智力的载体,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人们还认识到人本的关键在于人的智力。在这种情况下,对物的管理,也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因为从根本上说,在新的情况下,只有人的智能的充分发挥,物的潜在价值才能深度开发出来,即人尽其才(能)是物尽其用的基础,产品生产不再是集成资源,而是集成知识(智力),产品的知识(智力)含量越高,价值就越大。由此而形成了比一般所说的“人本管理”更高一个层次的以人的智力为核心的“智本管理”,它是一种以尽最大可能促进知识创新为中心任务的管理。(二)管理从硬管理向软管理发展“物本管理”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以物为本的管理系统,在很

4、大程度上是属于可以精确化的系统,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可优化的特点。精确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模型,并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引出基本结论。由此可以看到,物本管理带有明显的精确、清晰、确定性的特点,因而人们将它归属于硬管理范畴;人(智)本管理与物本管理有质的不同,以人(智)为本的管理系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是动态的有机体,所涉及的人的心理、社会层面、丰富的感情世界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是难以用精确的数据来表现的。这就使精确的定量化方法在人(智)本管理中失去了使用的前提。人(智)本管理鲜明的人文性,要求深入到人的心理、社会层面和丰富的感情世界,从员工对自己行为的自主性和人际关系

5、的和谐性出发,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个人和各种组织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智)本管理的这种人文性、灵活性、非规范性(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使人们将它归属于软管理的范畴。(三)管理的特性从科学趋于艺术物本管理的精确性、规范性和定量化,使人们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把它趋近于研究客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人(智)本管理的人文性、灵活性、非规范性和不确定性,使人们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当代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就把管理视为一种“自由艺术”,即不把管理看作是一种刻板的机械化的工作,而认为其思想的自由度是较大的。既然把管理视为一门艺术,在学科的分类上,人们把它起近于研究以人为主体的

6、社会发展运动的人文科学,特别是其中的、艺术门类的学科。二、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不同类型的管理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活动。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受人的有意识的思维的支配。管理行为自然也不例外。如前所说,在管理系统中,物本管理具有精确、清晰、规范、确定性和可量化的特点。与此相适应,人们常用抽象()思维。对这种类型的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抽象(逻辑)思维,也称科学思维。这是因为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链条式、环环相扣的递进式的思维方式,它借助于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方式来实现。最终可以得出清晰的条分缕析的结论,这正是物本管理所要求的。具有精确性的抽象(逻辑)思维可以用定量化的形式来表述

7、,可以编成严密的程序,用来模拟再现。人(智)本管理不同于物本管理,在于人(智)本管理的核心因素是人。按照行为科学理论,人总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有自己的感情和意志。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下进行的,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因而在人(智)本管理中,人的因素、精神因素和因素总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些都具有不确定性、灵活性、模糊性的特点。与此相适应人们常用自由度较大的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来对这种类型的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形象(直觉)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不同于抽象(逻辑)思维,它们不追求条分缕析地刻画事物,而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特征和主要方面,寓理于形象,用形象来勾画事物的轮廓,作出近似

8、的、有灵活性的结论。这样做,符合人本、特别是智本管理的特点。由此可以说,形象(直觉)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不同于抽象(逻辑)思维,在于前者的自由度大,后者的精确度大,同把后者称为科学思维相对应,应把前者称为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在于它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不仅不要求绝对的精确,反而要求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以便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这是艺术思维的精髓所在。脑科学发展为我们对人的思维方式取得较深刻的认识提供了可贵的生基础,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的大脑在左、右两个半球的思维功能是有差别的、各有侧重的:左脑主要完成、逻辑、计算等的思考和行为,长于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在抽象

9、(逻辑)思维方面占优势;右脑主要完成综合、想象、虚构等的思考和行为,在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方面占优势。计算机可以承担人的左脑的工作,通过输入相关的程序,计算机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计算并显得十分出色,比人做得更快、更好。而创造的功能则主要依赖右脑,其直觉和顿悟是创造的重要源泉,当然,真正完成一项创造,还必须进行语言的描述和逻辑的,也并非单纯依靠右脑就能完成。因此,左、右脑的协同是创造力的真正基础。三、知识经济要求管理向人文化的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智本管理,其特性从科学趋于艺术,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特性的重新认识。这是因为,管理会计是融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一个专门领域,其形成就是要为企业的管

10、理者有效地改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管理信息,其特性自然是依管理的特性为转移,并随着管理特性的发展而发展。据此,我认为,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管理会计从同“物本管理”相适应的传统管理会计向同“智本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人文化的方向发展。这样说,会不会同当前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浪潮相矛盾?我认为不矛盾,因为数字化浪潮,实质上是计算机化浪潮,是扩展人的左脑功能的浪潮,扩展左脑功能,的确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创造。人文化浪潮则重在扩展人的右脑功能。和现实都证明,只有扩展人的右脑功能开启创造的闸门,才能进而取得丰硕的创造性成果!(一)管理会计人文化的组织基础与思想、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