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126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务报表分析作业3综合分析分析一、公司简介:宝钢公司是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原拟先在海外发行H股,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原因,公司先在国内发行A股。经审核,截止1999年7月31日,集团公司投入公司的资产经评估后的总值约378.58亿元,总负债 214.97亿元,净资产163.61亿元。上述净资产按照65%的比例折为股本,共计106.35亿股,股权性质界定为国家股。集团公司改制重组前,主要生产性资产包括原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主体一二期和三期工程,集团公司还拥有其他的下属子公司,包括吸收合并的原上钢、梅山及其下属企业和资产。根据重组及投资协议,集团公司把一、二期工程形成的大

2、部分生产性资产、三期工程形成的部分生产性资产、以及一些生产辅助性资产投入了本公司,同时把集团公司的一些生产职能部门划入本公司,从而使本公司拥有包括原料工程、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工序在内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完整的科研、生产、采购和销售体系。重组后,本公司的主要生产性资产包括:原料工程、烧结、炼铁、石灰焙烧及一炼钢、初轧、高速线材、2050热轧生产线、2030冷轧生产线、无缝钢管生产线以及与生产配套的发电厂。除此之外,本公司还拥有下述辅助部门及其相关资产:运输部、能源部、设备部、物资采购处、设备采购处和技术部等。重组后,保留在集团公司的资产和企业有:生产普钢为主的下属子公司及其他非钢铁主业

3、子公司,原上钢、梅山的下属企业及普钢生产线,三期工程尚未投产达标部分的生产性资产(不含炼铁前道工序部分)、炼焦生产线等。集团公司基本生产线中得一期、二期完整的基本生产线几乎全部进入了本公司,三期工程铁水以前的生产工序(含炼铁高炉在内的前半部分工序)也进入了本公司,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炼焦和三期工程的铁水以后工序保留在集团公司。除以上基本生产线外,一、二、三期建设的绝大部分辅助生产资产,包括电厂、能源部、运输部、设备部、物资采购处、设备采购处和技术部等部门,都进入了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0140号文核准,本公司已成功发行了每股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普通股187,700

4、万股, 其中向一般投资者上网定价发行45,000万股,向法人投资者配售142,700万股(其中战略投资者配售44,700万股,A类一般法人投资者配售96,057.383万股,B类一般法人投资者配售1,942.617万股), 每股发行价人民币4.18元。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2000第101号上市确认书同意,本公司45,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将于2000年12月12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本公司总股本1,251,200万股,可流通股本187,700万股。主要发起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的前身为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由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于1993年更名而来,其主体生产资产于19

5、78年12月动工兴建。第一期工程于1985年9月建成投产,第二期工程于1991年6月建成投产,形成年产671万吨粗钢的能力;第三期工程自1996年底开始陆续投产,将于2001年底全部建成,预计2002年将全面投产。三期工程全部投产后,集团公司将形成年产粗钢1,100万吨的生产规模。199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吸收合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钢)和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山),并更名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主营钢铁产品、冶金矿产,兼营煤炭、化工、电力、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及技术开发、技术转

6、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业务。集团公司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大的钢铁企业。其核心技术装备建立在当代钢铁冶炼、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总体装备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宝钢公司主营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汽车修理,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

7、”业务。截止至2008年9月30日,在钢铁行业上市的39家公司中,宝钢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5.43亿元,排名第一;每股收益0.71元,排名第六;净利润1249070万元,排名第一;净资产980.11亿元,排名第一。公司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球钢铁行业企业排名居第6位,国内钢铁霸主地位无可动摇。宝钢股份属于钢铁行业, 该行业上市公司中已有34家公布2007年报。注册会计师对宝钢股份公司2007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据年报分析,公司利润来源稳定性削弱,赚取现金能力削弱,需特别关注。二、宝钢股份2007年年末综合指标数据 1、2007年宝钢股份每股收益数据为每股收益为0.

8、73元,每股收益扣除后为0.03元,每股资本公积金为1.92元。2、2007年宝钢股份发展能力数据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0.1762,净利润增长率为-1.31%,利润总额增长率为-0.3%,净资产增长率为9.32%,总资产增长率为14.25%。3、2007年宝钢股份偿债能力数据为流动比率为1.0097,速动比率为0.4944,现金比率为0.15,资产负债率为49.77%,产权比率为106%,有形净值债务率为113%.4、2007年宝钢股份资产的运用效率数据为总资产周转率为0.9846次,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4963次,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3454次,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3.2836次,存货平均净

9、额为4.6165次,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为3.4551次,存货周转天数为112天,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为104天。5、2007年宝钢股份获利能力数据为销售毛利率为14.82,营业利润率为10.18,总资产收益率为7.13%,长期资本收益率为14.19%。 三、宝钢股份2007年年末综合能力相关指标的评析一)宝钢股份偿债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观察宝钢股份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宝钢股份主要要问题出在应收帐款和存货过多,其占用较大。公司应加强对应收款的管理和加大对外拓展业务;通过观察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发现该公司还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10、二)宝钢股份资产运用效率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通过观察该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指标中的总资产周率、应收资账款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单项资产周转率指标,说明该公司还存在着资产周转的风险。公司应继续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中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加强对资产周转风险的控制。 三)宝钢股份的获利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观察该企业的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长期资本收益率,说明该企业还应努力提高获利能力,应从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成本管理水平(包括存货管理水平)、产品构成决策、企业战略要求等方面做工作,还应加强对主营业务的收入、主营业务的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的控制。还应尽可能减少资

11、本占用,又要妥善安排资本结构。 四、宝钢股份2007年年末的综合分析结论与建议 (1)通过观察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中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说明该企业的应收帐款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要特别引起重视。(2)通过观察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很存在问题,说明企业有资不抵债的风险。(3)通过观察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指标中的总资产周率、应收资账款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单项资产周转率的计算,说明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单项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应引起重视。 根据上述分析,公司还存在着不能按时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这种情况的变化还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公司

12、能否继续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中产生足够的现金,偿还不断到期的债务;另一方面从公司资产的构成来看,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过高,进一步加大了短期偿债的风险。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公司的财务风险程度很高,而且对债务偿还能力很弱。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宝钢股份主要问题是公司采用的是开放型财务策略。在公司营业收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的企业,可以提高负债比重。因为企业营业收入稳定可靠,获利就有保障,即使企业负债筹资数额较大,也会因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获利稳定而能支付到期本息,不会遇到较高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营业收入降低时,企业的负债比重应当低些。否则就会陷入偿债困境,且可能导致企业亏损或破产。根据

13、上述分析,公司还在存在着不能按时偿还债务的风险。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过低,利息保障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大于1,利息保障倍数过低,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根据上述分析,公司的获利能力还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公司还应积极搞高销售利润率、资产收益率来发展公司。虽然公司已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在不断的改进,但力度不够,仍有很大努力空间。对该企业发展的建议:1)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加速应收帐款回笼的速度;2)要降低利息费用的支出,减少借款;3)要扩大销售,才能获利;只有足够的盈余,才能有能力偿付利息费用。企业才能长远的发展;4)努力提高销售毛利率,公司应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增加更多的销售数量来增加销售毛利率;公司还应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好进货、仓储等关键环节;5)提高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主要是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同时控制好主营业务成本的支出,还应加强对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管理,减少各环节的费用支出,公司还应有效地利用经营杠杆进行成本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