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246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学生姓名:学 号:所在分院: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

2、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得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逐步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愈来愈广泛地被利用,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我国是全球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加工地区之一,也是国际纺织品服装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主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ATC取消后

3、,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一更隐蔽而且“合法”的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一大阻力。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国际贸易中我国纺织品出口频繁遭受的一些新贸易壁垒措施进行探讨。技术性壁垒是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产品的贸易现状及特点。根据2001年-2010年间,我国同日本、美国、欧盟纺织品贸易数据和技术壁垒的有关数据技术壁垒造成的贸易损失进行影响分析。最后,提出针对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技术壁垒,纺织品,影响分析,应对措施Influence of technical barriers on textile export【Abstract】 With

4、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rade libera -lization , tariff barrier and non tariff trade barriers are being cancelled progressivel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B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s utilized widely more and more, which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major measure and se

5、nior form of trade protectionism implemented b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porting processing areas in the word ,but also one of the typical country who suffered in restriction by TBT. The TBT as a much more covert or “legal” trade barrier has already beco

6、me a significant barrier in Chinese textile and clothing export especially after ATC was terminated.This paper mainly directed at some of the new measures on trade barriers suffered frequently in Chinas textile exports i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TBT is the main form of new trade barriersit ha

7、ve a clear impact on Chinas textiles expor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textile product trade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2001-2010, China and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textile trade technical barriers to data and data related to technical bar

8、riers to trade caused by loss of impact analysis. Finally, agains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extile ,Impact Analysis,policy目 录1 绪 论12 技术贸易壁垒的概述22.1技术贸易壁垒的概念22.2技术贸易壁垒的特征22.3技术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23 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43.1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额43.2我国纺织品出口产品结构43.3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54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

9、出口的影响74.1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74.1.1纺织品有关的技术法规74.1.2纺织品技术标准84.1.3合格评定程序84.2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94.3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104.3.1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积极影响104.3.2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消极影响115 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我国应采取的措施135.1政府层面的对策135.2行业层面的对策145.3企业层面的对策15结 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81 绪 论在多边贸易体制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显性的关税在不断降低,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也日益受到约束和限制,而以技术法规、技术标

10、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卫生检疫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使用频率却在不断提高,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当今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灵活性和广泛性,成为最普遍、最难以对付的贸易壁垒,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愈加严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已造成非常大的障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年12月30日发布的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显示,2005年我国出口的产品因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的直接损失达101.6亿美元左右,占我国此类损失总额的35.2%,遭受影响的合同中

11、,有半数以上是出口到欧盟的,受影响的合同金额占受影响总金额的44%以上。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纺织品贸易。我国是公认的纺织品出口大国,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在满足人民衣着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和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纺织工业也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产业。目前数欧盟针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技术壁垒最多,影响最大。由于欧盟既是世界排名第二的纺织品进口地区,又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纺织品服装出口地区,其纺织业有着传统的产业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相对于美国倾向于采用反倾销和配额设限手段,欧盟由于对自身纺织品服装产业竞争力的乐观估

12、计,更倾向于采用技术性壁垒来保护自身的产业。他们倚仗其较高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以所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由,不断出台涉及纺织品服装的安全、卫生、环保和健康方面的技术法规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我国的纺织品向其出口。欧盟2005年生效的纺织品生态标签新标准对纺织品的要求涉及织物(棉花、羊毛、聚脂等)和纺织品的加工过程以及使用合格性(如洗涤、烘干染牢度)等方面的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的影响显得格外突出,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规模、产品结构和纺织工业的产业结构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原因及突破壁垒

13、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 技术贸易壁垒的概述2.1技术贸易壁垒的概念技术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类,它以技术为支撑条件,即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 各国政府制定各种技术壁垒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2.2技术贸易壁垒的特征合理性: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的有关技术壁垒协议并不否认各国技术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

14、要求 技术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 复杂性:技术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更为复杂,而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隐蔽性:技术标准过高,检验程序过严,都可以影响国际贸易。要区别一项技术标准或检验程序是否合理往往比较困难。技术壁垒因其合理性和复杂性而具有隐蔽性,不容易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这是各国愿意利用技术壁垒的主要原因。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壁垒多样化的形式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技术壁垒也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2.3技术

15、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1)技术法规:技术法规是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可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如有关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可见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性质不同,其关键区别是前者具强制性,而后者是非强制性的。(3)合格评定程序:合格评定程序是指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的规定,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生产、产品、质

16、量、安全、环境等环节以及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全面监督、审查和检验,合格后由国家或国外权威机构授予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以证明某项产品或服务是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合格评定程序包括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个方面:产品认证是指确认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定或标准的规定;体系认证是指确认生产或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应规定。当代最流行的国际体系认证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 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3.1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额从1995年起,我国纺织品连续十多年保持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呈现出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中国纺织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纺织品

17、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如图3-1所示),其中2003年增长速度达到27.7%,201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达到2120.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7%。 表3.1 2001-201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额占外贸总出口%同比%2001534.420.12.42002617.91915.62003788.71827.72004973.8516.4121.0120051175.3515.4220.6920061470.8515.1725.1420071711.714.418.8820081896.213.310.820091713.314.3-1020102065.3013.

18、420.5数据来源:国研网,海关总署 3.2我国纺织品出口产品结构纺织品通常可以分为:纱线、面料、制成品(面巾、地毯等)三类。如果按照小类划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产品达到了上百种之多: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商品是:纱线、面料、制成品、实际上这三类产品也一直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力军,但是不难发现,这些产品的价格和技术含量都不是很高,很难创造出较高的附加价值。这也是影响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因素之一。表3.2.1 2005-200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结构 单位:亿美元年份纱线占纺织品出口总额比重(%)面料占纺织品出口总额比重(%)制成品占纺织品出口总额比重(%)2005215.1418.3105.

19、038.9453.6738.62006250.9117.1113.37.7604.3641.12007271.5515.9117.356.9662.0638.42008298.6915.8137.547.3666.0635.12009266.7215.6115.506.7699.1840.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网表3.2.2 2005-2009年我国纺织品出口结构数量年份纱线(万吨)面料(亿米)制成品(亿平方米)200549.3097.621.75200660.01108.772.19200760.49110.513.21200854.7225.734.18200953.7529.664.5

20、7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网3.3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国家现在是越来越多,但是主要的出口地还是集中在如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表3.3,可以看出,欧盟、美、日、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重要地区,这四个地区的出口总量是我们纺织业出口总量的50左右。其中香港地区由于在国际贸易政策上有别于国内市场,所以在2005年以后香港就作为国内纺织品转口贸易的重要地区,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而出口地区和国家的相对集中也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将对我国纺织业的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表3.3 2005-2010年我

21、国纺织品出口市场总额比例 单位:%年份出口市场合计欧盟美国日本香港200514.6214.4015.8012.6257.44200611.5011.596.4318.2247.74200716.0210.925.7015.8048.44200820.9913.7011.518.6457.44200923.8413.8711.167.7256.59201021.7413.739.327.2352.02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网4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4.1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我国的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纺织品的出口对象国主要是发达国家。近

22、年来,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提高环保要求,以阻碍他国纺织品进入本国市场,既保护了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保证了本国同行的竞争优势。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壁垒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 有关纺织服装产品技术要求的法规严明、项目众多,使得技术壁垒成为纺织服装贸易中新的保护网,对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提出种种严格的要求;2. 利用高新技术,高灵敏的检测设备,进行精密分析,高标准、严要求,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检验手段和要求逐步提高;3. 除了对进口服装制定一整套技术标准外,发达国家还将技术壁垒延伸到产品外围。例如在纺织服装产品包装方面,欧美等国的环保法规中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率有较高的要

23、求和标准。4.1.1纺织品有关的技术法规1. 纺织品服装有害物质使用量、残留量及禁用物质种类的有关规定:(1)甲醛。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对甲醛项目指标做出明确限制。日本规定进口婴幼儿纺织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20ppm,进口成人内衣、睡衣、袜子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ppm,进口成人外衣甲醛含量不得超过300ppm。(2)禁用偶氮染料。1997年4月德国食品日用消费品法第二修正案最先颁布禁止生产和使用以联苯胺为代表的20种致癌芳多胺及可分解出芳多胺的染料的法令,随后,这一法令也被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所采用,曾使我国纺织印染和染料行业一度处于被动地位。原国家商检局曾经组织各省市商检部门就

24、德国当时禁用的118种偶氮染料对印染厂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其中104种正在使用。仅此项法令,我国出口纺织品受阻面积达15%左右,(约5000万美元以上)。(3)有害重金属。1999年欧盟对进口服装进行规定,禁止进口纺织品使用含镍在0.5mm/cm2 以上的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如钮扣、拉链、装饰品等金属物。2. 纺织绿色包装法规。绿色包装指能够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利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它在发达国家市场上广泛流行。德国于1992 年6月公布德国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法令;奥地利1993年10月开始实行新包装法规;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陆续指定颁布了有关法规。

25、这些“绿色包装”法规,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却为发达国家制造“绿色壁垒”提供了可能。他们借口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包装不符合其要求,限制这些产品进口,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4.1.2纺织品技术标准主要是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KOTexStandard100),该标准是1991由奥地利纺织研究院设计,由国际纺织品生态学研究与检测协会颁布。OKOTex100标准首次引入了生态纺织品的概念。生态纺织品是指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合理利用原料并生产出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产品。OKOTex100标准将所有纺织品分成四大测试类别:第一类:儿童纺织品(皮装除外)。第二类:与皮肤直接接触的

26、纺织品。第三类:间接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第四类:装饰用纺织品。其主要检测项目及有害物质包括:1.禁用染料;2.有机氯载体;3.甲醛残留物;4.防腐剂;5.可溶性重金属残留物;6.农药;7.织物酸碱度(PH 值);8.染色固度;9.特殊气味(如霉味、恶臭味、鱼腥味或其他异味)。对服装和纺织品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要求高达PPb 级,如对苯乙烯的要求是不超过5PPb,乙烯环乙烷不超过2PPb。4.1.3合格评定程序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规定或标准中相关要求的程序。一般由认证、认可和相互承认三个方面组成。1. ISO9001认证。ISO9000 是世界公认的质量体系标准,被各

27、国的采购商和供应商普遍认可。它是世界贸易活动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石,是纺织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之一。美国宣布,进入以美、加为主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生产厂家,必须具有IOS9000合格证书,否则不得进口。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欧盟要求进入欧盟国家的纺织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使用以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的ISO14000技术标准。2.TFC 标志认证。TFC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缩写,TFC要求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要标有成分和保护标签,并且对那些含有未经TFC认可成分的纺织品限制其进入美国市场。3.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在国外亦称生态标签、蓝色天使、环境选择等。环境标志是

28、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也是一种显示在产品或包装物上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符合标准,而且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标签方面主要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发布的服装标签护理法及美国公平包装和标签法,要求进口纺织品的标志或标签符合有关部门条例的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将被扣留,然后以改进、返回或销毁5 种方式进行处理。4.2 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一)我国总体科技水平不高,产品标准与国际上许多国家相差甚远是我国屡遭TBT限制的根本原因。虽然我国纺织行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体科技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设备落后、技术薄弱导致纺织服装出口产

29、品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过少,许多厂商仍停留在偏重服装款式设计的层面上,在质量、安全等方面则考虑不多。2007年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总值位于机电产品之后,是我国的第二大出口产品,但其中高档产品的比重不足20%。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是高新技术产品也遭遇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影响。随着全球质量水平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性门槛随之提高,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二)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集中在美、日、欧盟,这三大经济实体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产品出口市场决定了不得不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威胁。这也是我国屡遭TBT

30、限制的重要原因。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为美、日、欧,包括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的商品有近50%都销往美、日、欧等国家或地区。这三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较高,而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并且美、日、欧这些经济实体不同重点、不同程度的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技术限制。由此可见,产品的出口方向也使得我国纺织品面临TBT 的严重威胁。(三)我国对TBT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不畅,且TBT本身也不具有透明性,这也是我国遭受TBT打击的一个原因。由于长期被排除在TBT主持多边贸易之外,一方面缺乏主要贸易国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不能及时以WTO/TBT 机制来解决

31、歧视性的技术限制。宏观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对出口企业进行指导,加上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不透明性,使出口企业面临更大困难。(四)世界贸易组织的TBT 协议的内容不够完善,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真空地带,这是我国遭受TBT打击的一个客观原因。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在防止TBT被作为贸易保护的手段方面确实起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它成为世界各国设置TBT 措施的一个依据,并规范各个国家对TBT的实施,但它还存在很多的漏洞与不足。所以,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很容易被发达国家用来对外国产品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标准,可以对进口产品随心所欲的刁难和抵制。4.3 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

32、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一些发达国家按时间表逐步拆除配额等非关税壁垒,转而转向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对付我们。传统的纺织品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不断被发达国家、甚至是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拒绝。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削弱或部分抵消了中国传统纺织品出口产品的优势。二是价格竞争力。为达到市场准入门槛,企业必须增加投入,包括设备更新、专利引进、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势必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尤其突出的是,由于国内商检部门测试、评估的技术和标准,得不到进口国或进口商的认可,在出口贸易过程中,进口国或进口商往往会指定国外认证

33、机构认证,费用非常昂贵,直接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检验时间的延长也往往使商品丧失了最佳的销售时机。 4.3.1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积极影响(1)促使观念发生转变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生活质量。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使我国消费者提高了对产品的健康安全性能的认识,增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我国纺织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促使我国纺织企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一定程度上扭转错误观念,由注重外在质量转向外在和内在质量并重;由注重产品本身质量转向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及环境保护并重:由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位转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重。(2)

34、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目标,这必然会导致国际贸易中破坏环境和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纺织品服装逐渐下降,促使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我国纺织业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发环保型深加工产品,把“绿色纺织品”等作为出口的新增长点,以此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稳定并进一步扩大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3)推动技术进步的发展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纺织业实现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新的发展学理论指出,企业的技术进步往往需要外部刺激,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是循序渐进式的,而在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将可能是飞跃式的。如在德国禁用可致癌

35、芳香氨偶氮染料的技术法规出台前,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动因,我国对禁用偶氮染料替代品的研究较少。而这一技术法规颁布后,国际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我国对替代染料的研究,在短短几年内,偶氮染料的检测,偶氮染料替代品开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4)完善我国纺织业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目前,国内已发展为以上海、苏州等纺织品出口基地为主的10 多个禁用染料检测中心,并有20 多家检验机构获得了出具禁用染料检验报告的认证资格。与此,国内已有200 多家企业获得了国际生态纺织标准(Oeko - Tex Standard 100)认证证书。这将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引导消费者选购放心满意的产品。同时对扩大我国纺织品的出口

36、份额,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重大意义。4.3.2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1)增加贸易成本,产品竞争能力下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顺应潮流,有效地应对和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必然会涉及纺织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进而导致费用增加,总成本相应增加,致使原有的价格优势相对弱化,企业效益受到影响,企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减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被迫使用进口原材料。我国正在使用的染料中有104 种属外国禁用的范围,由于其价格低廉,在国内使用较为普遍。但是为了使产品达到进口国技术法规的要求,国内纺织印染企业不得不大量使用价格高于国产染料3倍至5倍的进口染料,

37、使纺织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提高,影响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出口检测费用。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增加检验项目。有的项目检验费用较低的报价需近千元。有的检验若委托国外检测公司,一个常规样品,生态性能全套实验费用为13000-14000元。如纺织印花制品一般需染20-24 种颜色,为确保产品中不含偶氮染料,公司一般将样品送德国客户指定的检测公司进行检测,收费标准为190 美元/色样,如一单15000 米印花织物,检测费用就要4000 多美元,折合人民币2 万多元。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减弱企业的发展后劲,最终将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下降。增加各种认证费用。要取得环境标志认证,

38、需要出口商向进口国申请,通过严格检查、检测、综合评定,出口商要支付申请费、检查检测费用、评定费用等。审查合格后要交纳一笔证书使用费方可使用,并且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期限需重新申请。这样造成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纺织品的无公害处理是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项重要内容,产品要进入国外市场,企业必须建立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变传统生产方式为清洁生产方式;要满足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检验、测试、认证、评估、审计等方面的要求,必须实施绿色营销计划,从产品包装标志、标签到广告宣传,都要符合进口国的规定,而所有这一切要求或

39、规定都会使纺织服装产品的成本增加。(2)出口市场空间缩小,国外市场份额相应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由此产生的新的壁垒,将会使那些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纺织品,逐步停止生产。一些纺织品如坯布、纱线等,本来利润较低,取得进口国规定的国际认证程序繁琐,费用高昂,使出口企业感到代价太大,效益甚微,最终中断贸易。而我国目前的环境技术水平不高,纺织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制定的技术标准,这必然会使我国纺织品出口范围缩小,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也将相对减缓。一些不符合技术法规要求的纺织品产品将被禁止进人国外市场。 进口国有关检测不合格的报道使消费者认为中国的纺织品不安全,也影响了消费者购

40、买中国产品的热情。因此,我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10 年比2009 年下降了2.6%,从18.8%下降到16.2%。(3)多米诺骨牌效应某个国家针对我国实施的技术壁垒将在国际市场上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地利用法律法规、工业标准或符合性评定程序等方式,纷纷构筑各种新的技术壁垒;例如,继德国于1995 年提出禁止生产和进口含致癌芳香胺类偶氮染料制品、1996 年9 月30 日起禁止销售该类商品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纷纷效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技术法规。(4)国际纺织品市场面临重新洗牌由于绝大多数纺织品出口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产品开发能力和获得最新信息的能力等

41、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技术壁垒将对其人才、观念、技术、经济效益等各个层面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必将对我国纺织品行业形成巨大挑战。商务部曾对工业品出口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作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2006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受技术壁垒的影响所受损失就高达11.7 亿美元,而且这种趋势随着技术壁垒的构筑还将逐步扩大。这势必造成国际纺织品市场的重新洗牌。5 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我国应采取的措施5.1政府层面的对策当前中国纺织品贸易面临各种贸易摩擦和新的挑战,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发展战略上,尚有大量工作要做。政府的本职工作,应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尽力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排除制约与不和谐因素,要进一步加

42、强服务功能。(1)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中国纺织工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粗放型经营方式已严重阻碍了纺织品出口的持续增长。这种低水平的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制约了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和升级换代的步伐。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品要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政府鼓励纺织服装企业与相关行业合作,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淘汰落后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鼓励企业开发纺织新材料和先进加工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艺,广泛

43、使用生态纺织品和节能、环保加工技术,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中国纺织品的比较优势是量大价廉,质量虽逐年有所提高,但总的水平仍处在中低档。由于产能不断低水平扩大,目前已呈现供大于求,因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依靠低价来扩大销路。这样不仅招致美欧发达国家采取设限手段,也招致出口类似等级纺织品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采取必要手段进行抵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亟须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促进产品结构优化,注重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并须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改变只依靠粗放型数量增长来扩大销路以及仅有微薄收益进行贴牌生

44、产的低端加工贸易方式。政府应着重调整纺织服装产品结构,首先,推行品牌战略,打造国际化名牌,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然后,加大国家对纺织业的科技投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先导,自主创新,靠技术取胜,把数量的优势转变质量的优势;再次,调整生产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改变以定牌加工为主的现状。总之,政府应从行政、法律、经济等各个方面认真调整纺织行业结构,力争把中国由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二)积极推进纺织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中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近年来,由于这三大市场的经济不景气,纺织产业工人失业增多,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正面临美国、欧盟、日本的纺织

45、品特别保护措施限制,技术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的约束。中国政府要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不能盲目扩大对这三大市场的出口,过分依赖某个单一市场,要加大开发新兴市场的力度,如非设限的澳大利亚、俄罗斯、瑞士及中东国家等,都是发展新客户的对象,从而分散市场风险,增强对贸易环境突变的适应能力,尽可能地避免贸易环境风险。5.2行业层面的对策行业协会、商会都是非政府组织,它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一方面协助政府贯彻执行有关的政策法规与监管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代表行业利益对政府的政策措施提供建议,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沟通、协调、行业自律和反倾销申(应)诉等服务。中国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

46、由政府包揽,政企不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我国经济体制迈向市场经济转型,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纷纷兴起并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面对纺织品贸易后配额时代的国际经济新形势,加强中国行业商协会的组织,充分调动并发挥它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一)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组织功能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组织功能,当好政府的参谋和企业的向导。中国已有的纺织工业协会和服装协会应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地做好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分析和产需走势预测,配合政府建立产业预警、监测和协调机制,促进企业平等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完善的纺织服装标准、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尽快与国际标准对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的交流,及时提供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走势预测信息,避免盲目生产和投资。同时,积极引导出口企业开展绿色环保和社会责任标准的申请认证工作,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外贸易保护主义。(二)加快建立出口预警与监测机制针对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对纺织品出口的各种贸易壁垒,行业商协会应加强对纺织品在出口数量和价格上的监测和协调,尽量防止企业间相互恶性竞争和无序出口;同时协(商)会应将搜集到的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的动态信息,及时传递给各会员企业,使企业有所了解,避免盲目出口遭受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