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252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问题研究 1.1研究背景:据海关统计,单2012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就达9838.2亿美元,高于全国增幅约1.5个百分点,并且占了同期全国外贸总值的25.4%。2012年省内海关税收入库微博3392.59亿元,增长约13.42%,占了全国海关税收入库的19.25。同时,广东省是一个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创利创汇高的大省,且中小型外贸企业是该省外向型经济增长的主力军。1.3研究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对外贸易势头强劲。虽然广东省的中小企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广东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使企业缺乏竞争力。如何让中小

2、外贸企业在变革中认清形势并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就成了目前广东经济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重点研究广东中小企业外贸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战略构想并寻求对策,这无疑会有利于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尽快走上良性的轨道,进而促进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现状研究综述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研究的有:Myers在1996年认为由于内部融资是可以减少融资成本的并且效率较高,所以企业都倾向于内部融资,其次才是外部投资【1】。 Timmous则在1994年根据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规模研究了不同的融资需求。例如小企业在其起步时,由于所需求的资金量不是很大,基本上可以

3、从自身内部资源来聚集资金,包括自己家庭的存款、向亲戚好友借的等资金。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资金的募集必然要调整改变,因为自身的资金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则需要将目光转向银行等寻求资金扶持【2】。 Quan Li在2002年指出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呈上升趋【33】。Shaun Breslin研究了从中国改革开放到1996年的出口贸易情况,得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FDI的流入中国出口贸易发展迅速的结果【4】。2003年,Jacke Cukrowski 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发达国家可以把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与之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加工贸易就是其直接的体现

4、。加工贸易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参与国际化生产的一条捷径【5】。1997年,Moreno通过研究西班牙对欧盟的出口贸易,得出科技的进步能够提高竞争力,扩大对市场的占有率的结论【6】。由于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国际贸易收支,2001年,Boyd.Caporale &Smith根据数据运用结构协整向量回归分布滞后模型(VARDL)和单方程ARDL模型,明确汇率的实际波动对贸易收支影响显著【7】。Posner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高低是决定国家间贸易流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Patrie的研究表明,激发直接投资的动机有很多,根据它的动机不同,贸易与投资的关系也就不同了。如市场

5、导向型的直接投资就容易被替代,而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和贸易促进型直接投资一般可以增加投资国和接受投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2.2国内研究现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众多中小企业将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这也意味着它们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各国经济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现国内许多学者做出了很多研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就有如:王辉在2008年根据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出口退税率下降、人民币升值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小企业生存所面临的严重问题【8】;彭娟、谢军巧则对我国

6、中小外贸企业进行SWOT分析,从企业自身的制度、组织结构、创新能力和政府的宏观指导等方面提高企业竞争力【9】。针对广东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在2012年,赖锦玲归纳出影响融资能力的因素。她是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三年的数据得出:影响广东对外融资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企业内源融资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的内部累计水平和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他的像是企业的规模、资产担保价值等因为是中小企业,它的规模和资产担保价值都比较小,所以影响不大【10】。2012年,林小燕通过收集统计部门的数据等采用统计软件STATA进行编程抽样,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及广东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

7、结构升级两方面着手,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11】。陈秀玲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探讨经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12】。在1999年,根据康晶、王树文的日本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可以对比我国的现状,找出对我国发展的启示【13】。朱伟忠从广东省中小企业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得出:虽然其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敏锐的市场触角,能制定出适应市场的经营管理策略,但是广东省中小企业存在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需要从整体和局部要素完善系统【14】。至于针对广东省出口贸易方面,在2007年郑奕君建立了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了水平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评价,提出了一

8、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及建议【15】。冷莎着重于广东省外贸竞争力,运用单指标评价法从贸易产品、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三个方面得出广东省主要是靠外贸规模取胜,广东在技术含量上,企业结构上,人才上等还存在不足【16】。奥媛根据2012年研究了广东省贸易出口的主要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了贸易现状的积极面和促进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17】。2009年,刘亚玲根据外部市场结构从香港、美国、欧盟这几个出口贸易伙伴分析,对广东省出口贸易市场的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18】。季宪峰研究了广东的对外依存度,得出广东高的外贸依存度是由加工贸易的拉动造成的,而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了主体地位【19】。在2012年,钟兆亿结合大量

9、的广东省出口贸易现状数据,运用对比分析法指出广东省面临的各种障碍,例如劳动者层面、企业层面、市场层面、政策层面的矛盾【20】。本文还将广东省外贸发展与其他地区做了比较,如刘丽萍的在2009年写的与浙江省的外贸发展模式用图形分析、回归分析、SWOT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两省外贸规模、外贸主体、外贸方式等特征进行比较,得出广东省外贸发展模式是外部力量型而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是内部驱动型的结论【21】。2008年的农晓丹 李浩妍利用SWOT 分析法从区位、规模、技术含量、人才、全球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浙江中小企业的优劣势22。2013年,张振举则把广东省与外贸强省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广东与其存

10、在的差距,如对外贸易结构的总体层次、贸易环境的恶化等,最后分析了广东省向外贸强省转变的路径【23】。2011年,刘菁从企业文化、品牌战略管理、战略思维、技术创新等方面总结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行性24。2011年,乔平平从融资难、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压力下,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向多方寻求融资、关注远期利率、实行差别化经营来应对这些问题25。2.3小结国外学者们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获得融资的不同渠道、怎样利用外资、怎样激发直接投资的动机等方面分析并采用模型研究的方法从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中小企业外贸发展的。而国内学者不是通过研究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就是研究广东外

11、贸现状,而对于广东中小企业外贸的发展策略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通过利用最新数据,对广州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明确其如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分析和建议,以更有效地促进广东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3.广东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现状分析3.1广东省经济发展现状广东省毗邻港澳,得改革开放风气的熏陶,35年来,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宏观调控等措施,经过一系列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上连上新台阶,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据统计,1979-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2.8%,中国增速为9.8%,广东增速则达13.3%,是世界速度的4.8倍,中国速度的1.4倍。据海关统

12、计,2013年1-9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5.0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8145亿),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3.8%,占同期全国外贸总额的26.6%。其中,出口46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高出全国出口增速4.3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9%;进口2.16万亿人民币(折合3461.4亿美元),增长15.9%,高出全国进口增速8.6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3.9%;贸易顺差1222.2亿美元。2012年广东GDP国家统计局核定为4.45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与一季度和上半年持平,显示了稳定的运行特点。前三季度,广东高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比山东和江苏

13、低1.1个百分点,比浙江高0.2个百分点,比上海高出0.8个百分点。全省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大部分地区速度接近今年上半年。 . 3.2 进出口情况表1所示,前三季度,广东省进出口总值总额为81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8,其中出口为4683.6亿美元,增长12.3;进口346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9。九月份,广东省外贸进出口增速在7、8月小幅增加后再呈下降趋势,完成进出口额848.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的量,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是在9月份。这其中,出口额为490.2亿美元,同比下降5.8;进口358.6亿美元,同比下降4.4。图3.3直观的表现了广东省进出口整体呈加

14、速下滑的趋势。一季度,广东省进出口2891.6亿美元,同比增长37.7。在第二季度,进出口2652.5亿美元,同比增长7.3。第三季度,进出口额为2600.9亿美元,同比增长0.7,总体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其中,7、8月,广东进出口外贸增长速度分别为4.5、2.9,9月份有5.2的跌幅。从5月至9月,广东外贸当月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为1月份至4月的快速增长,广东外贸前三季度的累计增速仍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是第一,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1。据海关统计,1至9月,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3873.5亿美元,同比下降0.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为2362.9亿美元,同比下降

15、0.5;加工贸易进口1510.6亿美元,同比增长0.3。:一般贸易2647.4亿美元,同比增长8.5,占32.5。其中: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516.6亿美元,同比增长7.7;一般贸易进口1130.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单月,广东省一般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了7.4和13.8。海关监管物流货物进出口增速继续回落,9月份下降了42.9。 双边贸易方面,前三季度,广东对香港,台湾和韩国的出口增势良好,出口值分别为2044.8亿美元、 594.7亿美元、 538.2亿美元,同比增长29.5 、14.1 和17.8 ,对美国的出口仅小幅增长0.4 ;台湾,韩国和美国的进口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48.5

16、 、 20.3 和48.7 ,东盟进口增长了9.9 ;而广东对欧盟( 28国) ,日本进出口继续下降,分别为1.5 及8.3 的跌幅,且进出口双双下降。同期,广东与新兴市场的外贸情况低于整体增幅,对非洲进出口334.8亿美元,同比增长3.5 ;对中东( 17个国家)进出口283.5亿美元,同比增长7.9 ;对拉丁美洲进出口274.8亿美元,同比下降3.3 。金砖四国中,南非进出口 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巴西进出口72.5亿美元,增长3.9%,对印度进出口73.8亿美元,下降1.5%,对俄罗斯进出口57.7亿美元,下降3.4%。进出口企业方面,1-9月,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3

17、2.4亿美元,增长4.2%,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3.2%,比前8个月回落0.7个百分点,占同期广东省进出口总额的53.2%,比去年同期减少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4.8%,进口增长3.3%。同期,私营企业进出口2738.4亿美元,增幅回落至45%,占33.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34.8%,进口增长62.3%。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分别为667.4亿美元和136.2亿美元,分别下降4.6%和11.1%。3.3中小企业的外贸发展情况 当然,这些成绩离不开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支撑。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外贸经营权的控制逐步开放,企业注册由审批制逐渐转变为登记备案

18、制度,这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加入到外贸领域并得到了迅猛发展。2012年,广东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9319.97亿元,增长了9.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但比全省高0.9个百分点,从2009年开始连续4年高于全省经济,占全省地区GDP的比重也由2009年的49.2%上升至51.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9%。目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俱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由此可以看出外贸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是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体,中小型外贸企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及外向型经济

19、增长的生力军,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海关统计,2012年在中国有记录的广东中小企业数量约为502户,占全省企业数量的99%,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9300亿人民币,占全省增加值总量的51%,实现税收收入6468亿元,占全省89%,同时75%的技术创新成果,都由中小企业创造。图3.5 所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5年来,广东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农业基础稳固、工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为48.5%,比第二产业的46.5%多了2%。而第一产业比重仅为5%,由此可见,第三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表3.4所示,前三季度粤西进出口增幅较大,珠三角进出口增幅有所

20、缩小。粤西进出口增长26.6%,其中出口增长15.0%,进口增长47.7%。珠三角进出口增长14.0%,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收窄25.0个和7.9个百分点。广东省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就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它有效的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例如,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投入相等资产,中小企业只需用国有资产的17%就能吸收47%的就业量。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利用机器替代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会造成劳动力从大企业流出,而解决这些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就要靠中小企业。只有广东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才能为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广东省有2/3的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3/4的新

21、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这些可以看出广东中小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主力军。3.3.2外贸发展情况表3.5所示,广东中小企业的出口额为13450.8亿元,而江苏、浙江的8727.1亿元和8629.7亿元,比广东的少了将近4000亿元。由此可见,广东中小外贸企业出口额数量之大。今年以来,广东民营工业生产保持领先发展态势,已成为拉动广东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7014.03亿元,同比增长11.6%;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430.74亿元,同比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8877.51亿元,增长值为6.7%。民营工业增速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国

22、有控股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9个、3.9个和4.9个百分点。据统计,在出口商品方面,前三季度,广东机电产品出口3256.4亿美元,增长17.0%,占同期全省出口总额的69.5%;高新技术产品(海关统计,与机电产品有交叉)出口1930.6亿美元,增长了25.3%,占41.2%。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729亿美元,增长3.9%。此外,农产品出口56.8亿美元,增长5.9%。1. 4.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4.1广东中小外贸企业的优势4.1.1 广东GDP增长速度1978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仅185.85亿元。自1989年以

23、来,广东GDP差额开始出现正数,除了1993年,其他各年广东省进出口差额一直是正数。至此以后广东省在全国一直保持首位,到2012年已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在1/10至1/8之间。4.1.3交通运输设施不断完善35年来,广东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无论是铁路运输的营业里程还是海运港口货物吞吐量,都增长了好几倍。广东省是中国基础设施最完备、最便利的地区之一。此外,由云、贵、川等地区大量廉价劳动力转移广东,使得广东更具有优势。4.1.4外贸总量不断增强35年来,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大省。1995年突破1000亿,2006年突破5000亿,到了2012年,外贸进出

24、口总额已达9839.47亿美元,照此趋势,到2013年预估计将突破10000亿美元。4.1.5政策的支持广东是中国最先开放的省份之一,中央政府早已在1979年就对广东省实行了“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中央把绝大部分的出口权利下放给广东省,使得广东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另一方面,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3个经济特区,更好的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速度。4.1.6 产业结构调整广东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并且不断的改进产业结构。35年来,广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主要是加工出口各类消费品。近几年来,珠三角不断提升改进自身的产业结构,完善自我,从原来的传统轻工业到家电产业,再到现在的信息产业,使得许多原

25、始结构成功转型。4.2.1 对外依存度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虽然从整体上来说,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是其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广东外资企业出口额已经高于全省出口总额的60%。4.2.2 品牌意识薄弱广东省民营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热衷于效仿,忽略了自主创新建立国际品牌。外贸企业大多以制造业为主,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都把低质低价的价格竞争作为制胜法宝。有些企业甚至于以次充好,实际货物的质量比样品差,他们为了降低价格而从降低质量入手。此外,广东中小企业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财务制度混乱不堪更是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4.2.3地区

26、发展不平衡广东还存在内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且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广东外贸地区的发展。4.2.4融资困难,出口受到资金限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贷款的数额相对也会少一些,再加上信誉难以确定,银行根据利益与风险的考虑,都不愿提供贷款。据统计,银行贷款中只有15%是给予非国有企业,其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又十分庞大,可见即使企业有良好的前景,可是缺乏资金的投入,也无法扩大规模,只能靠自身缓慢的积累资金拉低了GDP的增速。4.2.5劳动力紧缺虽然大部分劳动力都投身于中小企业,但是劳动力缺失仍然是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劣势。主要表现在:行业性缺工,主要体现在像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7、通信设备等其他设备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据统计,缺工的企业达到70%左右。季节性用工荒。如受到春节返乡的影响,部分员工在节后返工率低,造成工人院中短缺。招工难度大。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农民工就近就业,更大的增加了招工的难度。劳动力素质不高。随着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4.2.6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压力人民币汇率上升对于广东省的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因为在其他企业共同享受同样的外贸出口政策条件下,中小企业常处于非盈利状态,而人民币在大幅度升值后,人民币升值使得那些依靠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缩小,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外贸出口

28、压力,甚至导致一些企业停产破产的现象。5.与外贸发展情况比较好的浙江省进行对比浙江省与广东省的不同优势表现在(1)浙江省一般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出口贸易而不是加工贸易,这种自立型外贸发展模式主要靠国内自产的原材料加工后出口,可以使企业拥有独立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灵活调整市场和产品,获取从生产到销售的主动权和更多的利润,并使运营利润的大部分留在系统之内,可以降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2)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较好。浙江省由于自身原因很难利用国家和集体来解决农村丰富劳动力的出路,他们鼓励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民间推动成为浙江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浙江的民营企业规模虽小,但主要

29、集中在浙东北一带,形成了产业集群,在地域上的集中性形成了很好的规模效应。同时,浙江存在大量专业市场,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和降低了配送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浙江民企出口的实力。再加上浙江民营出口企业的运行机制、经营形式、资本运作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外贸竞争中有着独到的比较优势。(3)人文精神优势。浙江人具有崇学、敢闯、聪慧、勤奋、互助、务实等优秀素质,其优势突出表现在浙江人对现实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勇于创新。浙江人民无论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把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变为高涨的创业致富热情,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坚定不移地追求卓越的信念。6.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

30、6.1对外贸易依存度依旧很高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着广东服务贸易出口,是推动广东省出口贸易的一只主力军,近年来广东服务贸易以平均26.8%的速度赶超货物贸易。据统计,单深圳在2012年上半年服务贸易同比就增长了29.8%,高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24.4%。6.2创新能力不足即使在进出口贸易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在出口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仍是低附加值、品种单一的服装、鞋类、玩具、家具、小型电子产品或附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来料或来样加工形式,贸易额不大、生命力短、竞争力差、利润不高。中小外贸企业即使有做大做强的愿望,但对失败的恐惧,导致中小企业都不愿意自主创新,只能生产低技术、低附

31、加值的同质性的产品。据统计,绝大多数企业把创新费用用于购置机器设备或者技术上,只有不到30%的企业将创新费用真正置于研究开发上。此外,广东民营企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造假制假现象较为严重,企业诚信度不高,竞争优势不明显。再加上国家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融资、土地等缺乏支持,基本上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阶段,所以在创新能力方面问题很严重。6.4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2013年4月公布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有59.4%的小微企业表示,其借款成本在5%至10%之间,更有四成以上的小微企业表示其借款成本超过10%。过高的信贷标准、繁琐的信贷手续给中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

32、设置了重重障碍。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因为规模小,资金匮乏等自身情况的不足,很难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给予贷款支持。6.5 劳动力缺失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劳动力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预计2014年中小企业还将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2013年,贵州、北京、浙江、河南、陕西、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提高10.8%、11.1%、12.2%、14.8%、15%、和19.2%,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稀薄的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普遍存在。6.6人民币

33、持续升值,外贸中小企业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对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对价格的上升会导致广东省出口商品的相对减少,进口相对增多,出口的商品因丧失价格优势将会导致你出口下滑。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仅略有增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续多个月上涨,2013年9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月率上涨0.26%至117.4。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利率市场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小企业降低投入成本很难,原来的成本优势在其他新兴出口导向型国家面前也难以长期保持。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及时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转嫁上游各类投入成本(如原材料、环境、劳动力)的变动和增加,其竞争优势明显下滑,外贸压力将会持续,尤其是那

34、些装备水平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专业人才短缺、技术创新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生存。6.7中小企业负担重由于作为地方财政税收收入89%的中小企业常被作为弥补财政收支平衡和转嫁负担的对象。企业税负、社会负担越来越重。例如,在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上,对乡镇企业按销售收入的9征收而对国有大型企业则按2征收。 而且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名目繁多的费用常不堪重负企业经营步履维艰7.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对策7.1积极扩大内需,优化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广东外贸依存度高,经济发展依赖外贸的推动,缺乏对国内需求的开发;为了今后稳定或者适当减少对未来

35、的外贸依存度,减缓国际经济波动可能给经济发带来的影响,宏观政策应着眼于积极扩大内需,适当调整需求结构在广东的内需比例,增加省内消费和投资。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的出口产品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鞋、服装、玩具等,这类产品对特定市场的依赖性很大,受其影响和制约较大,所以应当推进国外市场的多元化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多元化战略,从而降低对特定贸易伙伴和特定进出口商品的依赖程度。7.2加快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受国内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广东省出口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就只有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同时,在我国进口的产品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高科技产品,而高科技产品的价格很高,加快科技投入,对高科

36、技产品的开发,可以创建自己的世界品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7.3落实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广东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珠三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而粤东西北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珠三角地区要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粤东西北要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落实“双转移”政策,通过劳动力和产业从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山区转移,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7.4完善金融体系,解决融资难困境首先应当尽快培育一批中小融资机构,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其次完善银行的信用体系建设。把商业银行联合起来,效仿海关对企业的信用评级系统,

37、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统一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根据等级进行放贷。第二,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促进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不断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如2013年8月8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11项措施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7.5加大教育培训提高民工素质针对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证书制度、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民工整体素质已成为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的当务之急。要想有量的变化就必须提高质的增长,提

38、高劳动者素质,对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当然,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激励机制,这是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留住人才的最有效的武器。同时还要用制度、合同规范员工的行为,如内容中规定外贸业务员跳槽辞职时不能带走手中的业务、技术人员跳槽不能带走企业的技术等。7.6规避汇率风险针对人民币升值的现状,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可以尽量使用本币作为交换货币,如果一定要使用外币,则选用硬币,降低汇率的风险。7.7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通过税收减免、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以支持中小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等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利用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其取向在于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

39、从而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技术研发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企业的可塑性、成长性和持续性。.对从事工业生产加工、经营生产资料和从事其他商品经营的中小企业,如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经批准予以核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提高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打破了对中小企业现行的增值税制度的限制。7.8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延长产业链加工贸易占广东省对外贸易的大部分,是广东的主要贸易方式,是对外贸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提出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的发展新思路。为了提高广东省在全国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配套产业发展,并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

40、的辐射、带动能力。鼓励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专注于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培养前后相关产业配套零部件,延长国内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制造业技术,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以满足最大的加工贸易需求。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促进加工贸易从以降低成本为主向以提高收益为主的转变,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向本地与外商投资企业并举转变。7.9为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服务组织机构广东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不大、社会负担重、技术力量薄弱,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很有限,加入WTO后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建立服务组织机构就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

41、信息传递迅速、成本低、易于企业查询的优势,加强信息网站的建设,从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到人才信息等,及时在网站发布,使企业获得更为充分的信息,并依靠政府信息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把握好投资、经营的方向等等。7.总结 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在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力的增强,而且为我省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我们应当鼓励那些磨刀霍霍的市场弄潮儿以及初创的企业尽快投入到市场大潮中去。在本文中,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国际贸易环节,中小企业外贸方面最终产品的附加值低,企业融资的困难等。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来

42、解决这些问题。金融机构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的融资渠道。另外,企业本身也应该知道自己实力还比较有限,需选择一个更专业的方式来发展。但是中小型企业产品集中,如果没有看到好的时机做这一切的话,难免产生跟风行为。这种跟风行为其实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会导致供大于求,在商品价格战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吸引了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行为。其次,中小外贸企业可以借鉴其他规模产业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日益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突出核心专长,保持市场竞争优

43、势,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透过策略联盟来把它做深做透,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决定实施“广东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力争至2015年末,全省加工贸易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实现产品加工由低端向高端转型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studiesXiayan zhou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44、abstract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national famous export big province, in guangdong, the propor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more and more big, in both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economy and in solving the employment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

45、on. Bu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lso encounter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seriously restric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In

46、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urth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to m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