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301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设施基础知识.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设施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交通安全设施? 为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功能,依照规定在道路沿线设置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隔离护栏等交通硬件的总称。 二、损坏交通设施如何赔偿和处罚? 肇事人损坏交通设施,应主动立即报警,除赔偿恢复受损交通设施所需的全部费用外,依据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七条,对肇事人处五百元或一千元罚款。损坏交通设施逃逸的,按规定重处。三、什么是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四、道路交通标志如何分类?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颜

2、色为蓝底白图案。八、什么是指路标志? 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和距离信息的标志。其形状,除地点识别标志、里程碑、分合流标志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颜色,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 九、什么是辅助标志? 辅助标志是指紧靠主标志下缘,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标志。其形状为长方形,颜色为白底、黑字、黑边框。用于表示时间、车辆类型、警告和禁令的理由、区域或距离等主标志无法完整表达的信息。 十、对几种新型、常用的交通标志的解释: 1. 禁止车辆停放标志: 该标志为圆形、蓝底、红圈、红斜杆,表示禁止一切车辆停放。交叉双斜杆为禁止车辆临时或长时停放标志。单斜杆为禁止车辆长时停放标志,临时停车(

3、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不受限制。 2. 停车让行标志: 该标志为八角形,颜色为红底白字,表示车辆必须在停止线以外停车了望,确认安全后,才准许通行。 3. 禁止机动车通行标志: 该标志为圆形、白底、红圈、红斜杆、黑色小汽车图形,表示禁止一切机动车(含摩托车)通行。下缘附设有二轮摩托车除外 辅助标志的,准许二轮摩托车通行。 十一、什么是道路交通标线?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其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交通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三类:禁止标线、指示标线和警告标线。 十二、中心黄色双实线的功能是什

4、么? 中心黄色双实线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压线行驶和向左转弯。也表示严格禁止车辆和行人横穿。其作用相当于中心隔离护栏或中心分车绿带。 十三、中心黄色虚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虚实线表示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跨线超车和向左转弯,虚线一侧准许车辆在确保安全情况下跨线超车和向左转弯。 十四、中心黄色单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单实线表示不准车辆跨线超车、压线行驶或向左转弯。 十五、道路边缘黄色单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道路边缘黄色单实线表示禁止一切车辆长时或临时停放(含临时停车上下客)。 十六、路面黄色网状线的功能是什么? 路面黄色网状线表示严格禁止一切车辆长时或临时停车,防止交通阻塞。当黄色网状线

5、前方有车辆停驶时,后车必须在黄色网状线外等候,直到确认黄色网状线前方有足够空间停驶本车时,方可驶过黄色网状线。 十七、对几种新型、常用的交通标线的解释: 1. 人行横道线: 人行横道线为一组白色平行粗实线(斑马线),在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采用两条白色平行粗实线划出人行横道线的范围,表示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 行人横穿车行道时必须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设置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还必须按信号灯指示通行。 2. 人行横道线预告标示: 设置在人行横道线前适当位置的白色菱形图案,用于提示前方接近人行横道,机动车行驶时须注意行人横穿道路。 3. 禁止掉头标记: 设置在禁止掉头路口前适当位置的,由一个掉头箭头和

6、一个叉形图案组成的黄色图案,表示禁止车辆掉头。 4. 导流线: 导流线的形式主要为一个或几个根据路口地形设置的白色V形线或斜纹线区域,表示车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 主要用于过宽、不规则或行驶条件比较复杂的交叉路口,立体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点。 5. 中心圈: 设置在交叉路口中心的白色圆形或菱形区域,用于区分车辆大、小转弯,及对车辆左转弯的指示,车辆不得压线行驶。机动车向左转弯时,必须紧靠中心圈小转弯。 6. 减速标线: 设置在收费站广场、出口匝道或其他要求车辆减速路段的白色虚线,其形式有单虚线、双虚线和三虚线,垂直于行车方向设置。用于警告前方应减速慢行。 7. 的士临

7、时停靠点白色框线: 设置在的士临时停靠点路面上,只准的士临时停车上下客,其他车辆不准停靠。的士停靠时,必须遵守线内停车、即停即下、即上即走,不得占位待客。 8. 公共汽车停靠站白色框线: 设置在公共汽车站路面上,只准许市内公共汽车临时停车上下客,其他车辆不准停靠。公共汽车停靠时,必须按位停放在框线内,依次上下客,不得越线。 汽车基础知识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汽车的类型汽车的分类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方法是按照汽车的用途来分类。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汽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货车 又称为载货汽车、载重汽车、卡车。主要用来运送各种货物或牵引全挂车。货车按载重量(1.8吨、6吨、14吨)可分

8、为微型、轻型、中型、重型四种。 2. 越野汽车 主要用于非公路上载运人员和货物或牵引设备,一般为全轴驱动。按驱动型式可分为44、66、88几种。 3. 自卸汽车 指货箱能自动倾翻的载货汽车。自卸汽车有向后倾卸的和左右后三个方向均可倾卸的两种。 4. 牵引汽车 专门或主要用来牵引的车辆。可分为全挂牵引车和半挂牵引车。 5. 专用汽车 为了承担专门的运输任务或作业,装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的车辆。 6. 客车 指乘坐9人以上,具有长方形车厢,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及其行李物品的车辆。 根据车辆的长度(3.5米,7米,10米,12米),可将客车分为微型、轻型、中型、大型、特大型五种。7. 轿车 乘坐2至

9、8人的小型载客车辆。根据发动机排量大小(1升、1.6升、2.5升、4升),可分为微型、普遍级、中级、中高级和高级轿车五种。第二节 汽车的总体构造 汽车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 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发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 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组成 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为压燃式,所以无点火系。 2. 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

10、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 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 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第三节 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和技术特性 汽车的主要特征和技术特性随所装用的发动机类型和特性的不同,通常有以下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

11、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

12、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公路的分类:一、按行政等级划分 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

13、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线。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

14、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道由乡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二、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 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1997),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

15、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bsp;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16、一般能适应每昼夜300075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昼夜10004000辆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15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能适应每昼夜中型载重汽车交通量200辆以下。公路的基本组成: 公路是指城市间、城乡间、乡村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 主要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公路渡口、防护及支撑工程、公路用土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组成。 路基:路基是公路的基本结构,是支撑路面结构的基础,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同时承受气候变化和各种

17、自然灾害的侵蚀和影响。路基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三种形式。 路面:路面是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与车轮直接接触的结构层,承受和传递车轮荷载,承受磨耗,经受自然气候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蚀和影响。对路面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抗滑性能等。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与垫层组成。 桥涵:桥涵是指公路跨越水域、沟谷和其他障碍物时修建的构造物。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单孔跨径小于5米或多孔跨径之和小于8米称为涵洞,大于这一规定值则称为桥梁。 隧道:公路隧道通常是指建造在山岭、江河、海峡和城市地面下,供车辆通过的工程构造物。按所处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

18、市隧道。 公路渡口:公路渡口是指以渡运方式供通行车辆跨越水域的基础设施。码头是公路渡口的组成部分,可分为永久性码头和临时性码头。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是保证公路功能、保障安全行驶的配套设施,是现代公路的重要标志。公路交通工程主要包括交通安全设施、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四大类,沿线设施主要是指与这些系统配套的服务设施、房屋建筑等。道路编号规则:我国道路按其行政等级主要分为国道(含国道主干线)、省道、县道三级,由国、省、县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G、S、X作为它们各自相应的标识符,标识符加数字组成编号。 1、国道主干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主干线标识0加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

19、国道放射线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放射线标识1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以北京为起始点,放射线止点为终点,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如G101北京至沈阳(简称京沈线)。国道北南纵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 北南纵线标识2(偶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G204 烟台至上海(简称烟沪线)。国道东西横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 东西横线标识3(奇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G318上海至聂拉木(简称沪聂线)。2、省道的编号,以省级行政区域为范围编制。省道放射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放射线标识1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S120;北南纵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 北南纵线标识2(偶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

20、成;省道东西横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 东西横线标识3(奇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 3、县道原则上以所在行政区域为范围编制,方法在此不再赘述。联网收费系统: 经过多年公路建设的大发展,至2001年我国高速公路已建成19,437公里,以纵贯南北和横贯东西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主骨架的高速公路格局已初具规模,许多省的高速公路网也已经基本形成。随着各省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对监控、收费、通信的建设要求也不局限于一条路的范围,而是要从全省范围规划联网监控、收费及通信建设。 交通部于2000年颁发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起到了规

21、范指导作用。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可以实现半自动和 ETC 两种收费方式,可选用 IC 卡、磁票、二维条卡作为通行券,支持现金、预付卡、储值卡等支付方式;各级可以实现监控下级的操作异常事件;实时监测出入口车道的设备状态;各级系统可以自动统计交通量、通告量曲线图;实现了对路费、通行券、票据、设备等的严格管理,杜绝舞弊行为;提供独特的专家分析系统等。 各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体制分为四级,分别是省收费总中心、片区收费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以及收费站。相应收费计算机网络系统也分为四层,各层之间由路由器或者三层以太网交换机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10/100M或2M通道相连,每层以以太网交换机为节点构成星型

22、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各层配有功能不同的工作站和服务器等设备。   使用联网收费系统可以减少了收费站控制室的值班人员,降低运营管理费用,而且便于中心集中监督管理。中间带:中间带由分隔带和路缘带组成,分隔带以路缘石线等设施分界,在构造上起到分隔往返交通的作用。在分隔带的两侧设置路缘带。路缘带既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又增加行车安全,还能保证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宽,提高行车道的使用效率。公路性质分类:公路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 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

23、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道由乡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

24、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有路面公路是指铺有各种路面的公路,包括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无路面公路是指未铺筑任何路面材料的公路。路面:路面是用各种筑路材料分层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 其主要功能承受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如风、霜、雨、雪、日照等的共同作用,使之能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粗糙度,以保证车辆在路上安全、舒适、快速行驶。 公路组成: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讯、照明等设务及其它沿线

25、设施组成。公路技术指标: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及桥面车道数。 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是表明公路等级与使用水平的控制性指标,是公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 行车道宽度:公路上供车辆行驶的路面面层的宽度,一般指行车道宽度。 路基宽度:在一个横断面上两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在平面线型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称作平曲线。为保证车辆按设计车速安全行驶,对平曲线半径所规定的最小值。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26、 最大纵坡:根据公路等级与自然条件等因素所限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最大纵坡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直接影响到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运输成本和工程造价。 桥涵设计车辆荷载:由国家标准规定作为桥涵设计依据的若干等级标准车辆和车队。有计算荷载(汽车荷载)和验算荷载(履带车和平板挂车)。 高速公路: 1. 高速公路为汽车专用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不能掉头、后退或逆向行驶,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等非标准汽车不准上高速公路,行人更不能上高速公路。2. 高速公路为快速通行通道 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一般为120公里/小时。当受条件限制时,

27、可选用100公里/小时或80公里/小时的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强;但并非无限速,计算行车速度一般即为行车限速。3. 高速公路车道划分 高速公路行车道分超车道、主车道两部分,车辆正常行驶时应在主车道上,在条件允许时可通过超车道超越前方车辆。在主车道的外侧,一般设有紧急停车带,供车辆在紧急状态下停车使用。4. 高速公路规模 目前全国已有高速公路约22000余公里,其中浙江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1307公路,杭州至各地级市之间均已有高速公路连接。5. 高速公路安全设施 高速公路沿途每隔2km有1对应急电话,供司乘人员需紧急救援时使用;隧道中有火灾等紧急报警系统,两侧有消防安全设施(括消防栓

28、和每隔50米的灭火器);高速公路的警告标志、可变情报板等都是指导人们安全行车的工具)。公路等级: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人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

29、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

30、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乏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采用分期修建的公路,必须进行总体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特点和优点: 高速公路的特点是具有机动车专用、分离行驶、全部立交、控制出入以及高标准、设施完善等功能。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行车安全等四大优点,其中车速高是

31、其最显著的优点,也是高速公路同其他公路的根本区别。交通标志:用文字、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又称道路标志、道路交通标志。是实施交通管理,保证道路交通顺畅、安全的重要措施。交通标志有多种类型,可区分为:主要标志和辅助标志;照明标志、发光标志和反光标志;还有一种可变信息标志。 主要标志有4种:指示标志。用以指示车辆和行人按规定方向、地点行驶。警告标志。用以警告驾驶员注意前方路段存在危险和必须采取的措施,如预告前方是道路交叉口、道路转弯、铁路道口、可能落石路段等。禁令标志。对车辆加以禁止或限制的标志,如禁止通行、禁止停车、禁止左转弯、禁止鸣喇叭、限制速度、限制重量等。指路标志。

32、用以指示市镇村的境界、目的地的方向和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著名地点所在等。辅助标志不能单独设立,要附在主要标志上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如表示车辆种类、时间、区间范围、距离等。 照明标志是用光源照明以显示标志图案。发光标志是用荧光材料制成的标志。反光标志有用透明树脂、玻璃微珠、反光金属等材料制成反光膜,当被汽车大灯照射时,即可将光线定向反射回去,使驾驶员在夜间能看清标志。 可变信息标志储存有多种信息,控制人员可根据公路上发生的情况,通过遥控装置手动或自动显示其中的某种信息。公路上的行车环境常会因天气、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原因而发生变化,可变信息标志即可将情况及时反映出来。公路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根

33、据公路的使用功能及预测交通量和环境条件,由行车道、路肩、以及中间带、紧急停车带、变速车道等设施组成,以寻求道路最佳的功能、安全性、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和道路美化效果。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横断面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类。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缘带、路肩,及应急停车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组成部分;分离式断面取消中央分隔带形成两个独立的横断面。二、三、四级公路的横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组成部分,二级公路位于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混合交通量大的路段,实行快、慢车道分开行驶时,可根据当地经验加宽右侧硬路肩,路基宽度按设计速度分别予以加宽。路面结构层:路面是支承在路基之上的各个结构层的总

34、称。路面结构层一般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路面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行车荷载和大气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作用,一般随深度而逐渐减弱,因而路面通常是多层结构,将品质好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大的上层,品质较差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小的下层,从而形成了路基之上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 (1)面层 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同时受到降雨和气温变化的不利影响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层次。因此,与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

35、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道路等级愈高、设计车速愈大,对路面抗滑性、平整度的要求愈高。 修筑高等级道路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等。 沥青面层往往由2、3层构成。表面层有时称磨耗层,用来抵抗水平力和轮后吸力引起的磨耗和松散,可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铺筑。中面层、下面层为主面层,它是保证面层强度的主要部分,可用沥青混凝土铺筑。 (2)基层 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基层还可能受到面层渗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蚀。故需选择强度较高,刚度较大,并有足够水稳性的材料。 用来修筑基层的材

36、料主要有: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 基层可分两层铺筑,其上层称基层或上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下层则称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底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些,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以降低工程造价。 考虑到扩散应力的需要和施工的方便,基层的宽度应较面眉每侧至少宽出1(cm),底基层每侧比基层至少宽出2 (cm)。透水性基层、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宜与路基同宽。 (3)垫层 垫层是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层次。并非所有的路面结构中都需要设置垫层,只有在土基处于不良状态,如潮湿地带、湿软土基、北方地区的冻胀土基等,才应该设置垫层,

37、以排除路面、路基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垫层主要起隔水(地下水、毛细水)、排水(渗入水)、隔温(防冻胀、翻浆)作用,并传递和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应力范围内工作。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不一定很高,但隔温、隔水性要好,一般以就地取材为原则,选用粗砂、砂砾、碎石、煤渣、矿渣等松散颗粒材料,或采用水泥、石灰煤渣稳定的密实垫层。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聚苯乙烯板作为隔温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用松散颗粒透水性材料作垫层,其下应设置防淤、防污用的反滤层或反滤织物(如土工布等),以防止路基土挤入垫层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垫层宽度每侧应比底基层至少宽出25cm,或与路基

38、同宽。国家干线公路: 国家干线公路是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级干线的公路,又称国道。我国公路网中共有70条国道,其中从首都北京出发的有12条,编号为G101G112;南北走向但不通过北京的有28条,编号为G201G228;东西走向但不通过北京的有30条,编号为G301G330。公路网: 公路网是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它由不同道路功能和不同技术等级的公路组成,以适应该区域内城市和乡村之间,居民区、工业区、农业区和商业区之间,以及公路和其它运输方式(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之间,该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其它区域经过本区域的过境交通等的公

39、路交通运输的需要。 p; 按区域范围大小,有国家公路网、省(市、区)公路网、地(市)级公路网、县乡公路网四级。 按道路功能分类,公路网内的所有公路可分为干线公路、地方公路和集散公路三大类。干线公路一般提供城市与较大城镇、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枢纽之间的直接交通服务,它生成并吸引大部分较远距离的出行;地方公路主要为县、乡镇或乡区的单独用地使用服务;中间性功能的集散公路主要将地方道路网与干线公路相连接。上述分类主要考虑的是进路和机动性两个因素,干线公路主要满足机动性要求,因而需对其进人作适当控制;而地方公路则服务于土地利用的进出方便,因而其机动性要求程度较弱;集散公路则处于上述二者之间。 按行政管理

40、分类,公路网内的公路有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四级。 按技术等级划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通常属于干线公路;地方公路通常为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集散公路的技术等级有一级、二级和三级公路,其中一级公路多用于高速公路与大中城市的联络线,通常采用不控制出入或部分控制出入,以增强其机动性。交通量:道路某一断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行人的数量,称为交通量,亦称为交通流量。时间单位以小时计的称为小时交通量,以日计的称为日(或昼夜)交通量。专用于统计车辆的称为车流量、或机动车流量,专用于统计行人的称为人流量。 对

41、于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交通量按双向通过的数量计算;对于多车道公路(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常以一个车道的单向通过车辆数计算,以“车辆数/h/车道”计。年平均日交通量: 交通量是道路分级和确定道路等级的主要依据。在规划道路等级时,采用推算出来的远景设计年份的日交通量,一般用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表示。其定义是一年的总交通量除以365d,并折算为适应不同等级公路的交通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代表着一年内所有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可反应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交通流趋势。直行 向左转弯 向右转弯 直行和向左转弯 直行和向右转弯 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 靠左侧道路行驶 立交直行和左转弯行驶 立交直

42、行和右转弯行驶 环岛行驶 单行路(向左或向右)单行路(直行) 步行 鸣喇叭 此路不通 非机动车车道 机动车车道残疾人专用设施 机动车行驶 非机动车行驶 县道编号 省道编号 国道编号旅游区方向 旅游区距离 问询处 徒步 索道道路交通安全常识:一、行路时的注意事项1.有关道路交通信号和标志的含义(1)指挥灯信号的含义: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2)人行横道信号灯的含义:绿灯亮时,

43、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3)手势信号的含义:直行信号:右臂(左臂)向右(左)平伸,手掌向前,准许左右两方直行的车辆通行;各方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左转弯信号:右臂向前平伸,手掌向前,准许左方的车辆左转弯和直行的车辆通行;左臂同时向右前方摆动时,准许车辆左小转弯;各方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停止信号:左臂向上直伸,手掌向前,不准前方车辆通行;右臂同时向左前方摆动时,车辆须靠边停车。车辆、行人必须遵守交通

44、标志和交通标线的规定。车辆和行人遇有灯光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与交警的指挥不一致时,服从交警的指挥。2.行人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1)在道路上行走须在人行道内行进;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长队伍横过车行道时,可视情况分段通过,有条件的可佩带明显标志,如小黄帽等。不准横过划有中心实线的车行道。(3)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4)不准在

45、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成年人的队列可以紧靠车行道右边行进。列队横过车行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长列队伍在必要时,可以暂时中断通过。(6)当公共汽车站设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隔离设施上时,上下车要避让车辆,并直行通过非机动车道。二、骑自行车时的注意事项很多学生上、下学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城市,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这就使得加强骑车方面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骑自行车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1.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没有车闸或没有安全保证的自行车,不能上路;不得在车行道上学骑自行车。2.要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混行道上要靠右边行驶;不得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行驶。3.转弯时须提前减速慢行,向后斜望,伸手示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