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364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15MW秸秆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2012年11月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来源11.2工程概况11.3项目及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62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区域环境状况82.1环境质量现状82.2评价范围9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03.1工程污染物排放概况103.2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13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143.4污染防治对策及工程环境可行性分析163.5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183.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233.7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233.8环境管理与监

2、测计划234公众参与254.1本项目公众参方式和范围254.2公众参与调查结论315结论326联系方式336.1建设单位336.2环评单位33附图图1厂址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厂址周围环境概况图;图3环保目标分布图;图4厂址周围水系示意图;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来源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原名徐州权台环保热电厂),筹建于2003年,位于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权台村大吴科技工业园内,由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苏计基础发2003156号文)对环保热电厂一期工程进行了立项批复,2003年10月徐州市环保局对环保热电厂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徐环科2003204号)。热电厂自2004年开工建设以来,已

3、完成项目投资1500万元以上,主要投资用于设计、土地、围墙和部分建筑、土建基础等,自2007年以来由于煤炭大幅度涨价等原因,项目停建至今。 近年来国家将节能减排、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到重要日程,因此决定重新启动热电厂项目建设,并更名为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拟将原燃煤系统改建成生物质秸秆燃料发电,其原设计规模不变,仍保持二台15MW抽凝汽机组。计划总投资约1.66亿元,建设15MW秸秆发电项目,占地面积约117.56亩(78377.2m2),规划建设规模为三炉两机(3台75t/h锅炉,二用一备,2套15MW发电机组),分为两期建设,本期工程规模为1台75t/h锅炉、1套15MW发电机组。该项目已

4、取得了省能源局关于同意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秸秆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苏能源新能发20119号):为推进我省生物质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同意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在徐州市贾汪区建设15MW生物秸秆发电项目。1.2工程概况1.2.1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贾汪区大吴镇权台村,距京杭运河约2500m,东侧150m为瓦店村居民,西侧、南侧、北侧现状皆为农田。根据贾汪区大吴镇城镇总体规划,项目属于规划的工业用地。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围环境概况见图2。1.2.2.1工程与设备概况本期建设规模为一炉一机(175t/h流化床锅炉115MW发电机组),机组最大发电负荷为9107Kwh,其中15厂内

5、自用,拟定采用单回路110KV接入220KV庞洼变电站110KV母线。项目建成后生产用水通过管道引用京杭运河水,生活用水来自权台村自来水管网,生产废水预处理后和生活污水接入徐州建平污水处理厂;锅炉燃烧烟气经过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后通过100m高(内径3.0m)排气筒高空达标排放;灰、渣拟自建灰渣综合利用公司作为复合肥生产原料,生活垃圾和水处理污泥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卫生填埋。 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情况见表1.2-1。表1.2-1 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概况表项 目单位本期工程出力及开始运行时间出力MW15MW时间计划于2012年底投运锅炉种类次高温次高压秸秆流化床锅炉蒸发量t/h175汽 机种类

6、N15 -4.9型次高温次高压、纯凝式汽轮机出力MW115发电机种类QF-K15-2容量MW115烟气治理设备烟气除尘装 置种类布袋除尘器效率%99.9烟气脱硫装置种类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石灰石石膏法效率%95烟气脱硝装置种类SCR脱硝系统效率%80烟 囱型式单管高度m100出口内径m3.01.2.2.2生产工艺流程以乡镇为单位由贾汪区农林局组织建设秸秆回收公司,为本项目提供秸秆等生物质燃料。依照本项目规模,共设置30个秸秆收购加工点(收购点为新建项目,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收购点负责收购、储存和运输。热电厂根据锅炉燃料燃用情况,调度各分堆场把处理后的燃料用汽车由各分堆场送至厂区内燃料仓库。

7、本项目配备秸秆燃料仓库,贮存量1.04万吨,能满足75t/h锅炉约30天以上的燃料量。秸秆从仓库通过2条输送带进去炉前的料仓,再通过2条螺旋输送装置送到2台螺旋给料机,最后送入炉膛燃烧。成品秸秆燃料经皮带机送至炉前料仓,生物质燃料由各自的炉前仓通过给料控制设备被送到炉前燃料输送机上,再送入锅炉炉膛。锅炉产生的蒸汽推动抽汽凝汽式汽轮机,高压部分发电,生产出来的电力通过厂内变送电设施,送至电网。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由炉膛出口烟道离开炉膛顶部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烟气与细灰尘的分离,分离后含少量细灰的烟气经分离器中心筒,进入炉顶水平烟道,再流向尾部烟道,对布置在尾部竖井内的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放热,最后烟

8、气经过布袋除尘器、SCR脱硝和石灰石膏法脱硫处理后通过高100m内径3m高烟囱排空,烟气出口温度约50。经分离器收集下来的比重较大的炭黑,通过分离回收进入立管,然后进入物料回送装置,送回炉膛实现循环燃烧。灰和渣将由企业自建的灰渣综合利用公司生产生物肥料。浓水湿法脱硫SCR脱硝+布袋除尘锅 炉灰 渣气力输送噪 声烟气秸秆石灰石传送带除氧器给水泵汽轮机冷凝器冷凝水处理化学水处理除盐中和池冷却塔蒸 汽噪 声除盐水预处理噪 声京杭运河取水升压站京杭运河取水冷却水干灰渣库综合利用烟尘、SO2、NOX灰渣调湿引风机石膏外运图1.2-1 生产工艺流程图1.2.2.3 燃料来源、品质及用量本项目热电厂拟建设1

9、台75t/h,次高温次高压流化床锅炉。全部燃用本地区所产的麦杆、稻草和玉米秸秆,所有秸秆燃料在收购加工点固化成型,切割成约55cm。本项目建成后年消耗秸秆约9.44万吨。1.2.2.4水源工业用水用水水源来自京杭运河,经输水管线送至厂区附近,取水泵房设在京杭运河岸边,来水经过处理后作为供锅炉用水、冷却系统补充用水以及工业杂用水。生活用水采用权台村提供的自来水。项目总用水量为86.15m3/h。1.2.3建设计划及厂区定员1.2.3.1电厂施工进度本工程开工准备期3个月,工程建设周期15个月。1.2.3.2电厂定员本工程全厂人员为54人,其中生产人员为46人,管理人员6人,服务性管理人员2人。1

10、.2.4本期工程环保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6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59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6。1.2.5工程特性本项目工程特性见表1.2-2。表1.2-2 项目工程特性项目名称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15MW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单位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投资单位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66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约1592万元,占总投资的9.6机组规模机组规模机组型号15MWC154.9/1.27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锅炉单炉蒸发量及台数烟囱个数型号75t/h175t/h次高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单机容量型号15MW空冷式QF-K15-2主体工程75t/h燃秸秆次高温次高压流化床

11、锅炉1台C1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等辅助工程受料和输料设施、烟风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却塔、去离子水处理设施、点火系统、电力输出系统、灰库、工业用水取水、处理、储存和供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配电室、除灰渣系统等贮运工程秸秆:公路运输;配备秸秆堆场,面积19060m2,采用露天堆放,贮存量4850吨,能满足75t/h锅炉约2周的燃料量;秸秆仓库面积7466m2,秸秆库采用防雨棚式结构。灰渣:在锅炉底部设一台冷渣器,炉渣通过出渣口进入出渣皮带机,通过出渣皮带机提升泵进入灰渣仓,储存容积100m3,渣仓设计可以容纳7天的渣量。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飞灰,经过渡灰斗,通过气力发送设备送至灰仓。在烟囱西侧设1

12、座贮灰仓,总储存容积100m3,可贮存锅炉10天的灰量。灰库底部设有双轴加湿,灰渣加湿后,装入箱车外运。运输:秸秆年运入量9.44万t/a,灰渣年运出量9120t/a。环保工程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炉外石灰石膏法脱硫,SCR技术脱硝。废水:生活废水处理后用于绿化,生产废水循环套用不排放。循环冷却水为清下水,直接排入厂外雨水农灌渠;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震、吸声器、绿化等控制措施。公用工程办公楼和化验室、生活服务设施、绿化面积22416m2,绿化率28.6%。运行时数日运行时数22小时,年运行时数6000小时,年发电量约9107Kwh,年供电量约7.938107Kwh

13、电网接入方案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升压至110kV与当地电力系统并网。新建生物质电厂内拟建110kV升压站一座,一台油浸式三相节能型电力变压器,主变容量为20MVA,共设一回110kV并网联络线,110kV系统为单母线接线。1.3项目及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电力类第、新能源规定:“6.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设备技术开发”条款;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第一类(鼓励类)十三款能源“19风力发电及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款,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建设项目。根据环境保护

14、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农林生物质直接燃料和气化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技术要点。对照“环发200882号”,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对生物质发电的要求。1.3.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3.2.1与贾汪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相符性分析根据贾汪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内容: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中主要指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本项目利用秸秆和枝条作为燃料,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实施后能够满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符合 “十一五” 环境保护规划中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1.3.

15、2.2贾汪区规划局和国土局意见根据徐州地源热电有限公司生物秸秆发电项目规划选址情况说明,该项目位于贾汪区大吴镇瓦店村境内,项目选址位置南侧、北侧、西侧均为农田,东侧为道路,占地面积约120亩,项目选址依据江苏省能源局(苏能源能发20119号)文件和贾汪区大吴镇综合规划(2010-2030),该地块为城镇建设发展备用地,可作为工业用地使用。根据贾汪区国土资源局关于徐州地源热电拟用地规划情况说明,地源热电项目拟用地位于大吴镇瓦店村境内,规划为建设预留地,符合贾汪区及大吴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区域环境状况2.1环境质量现状2.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根据评价导则的要求,本次共在在

16、评价区布置6个大气监测点,2011年7月18日24日,连续监测7天,每天4次。评价区环境空气中TSP、PM10、SO2、NO2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表明当地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屯头河:2011年7月16日18日,连续3天,每天监测1次;不牢河: 2011年11月17日19日, 连续3天,每天监测1次,引用徐州港双楼作业区通用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监测数据。在此次地表水监测中,屯头河上的监测断面及监测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不牢河上的监测断面部分因子超标,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500m

17、断面(W3)COD、DO超标,主要是周边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所致;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1000m断面(W4)氨氮、高锰酸盐指数、DO、COD、TP超标主要是由于该断面仍然位于污水处理厂污染物衰减区域。2.1.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2011年10月24日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地下水各测点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2.1.4噪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建设项目的声源特点及评价区环境特征,在厂界四周布设8个噪声监测点,在瓦店村3组布设1个监测点(9#)。监测时间为2011年7月17日与7月18日,每天昼、夜各监测一次。拟建厂址所在区域昼、夜间的等效声级均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的要求。

18、因此,建设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好。2.2评价范围2.2.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根据大气评价等级计算,由此确定本项目的大气评价范围为:以烟囱中心,边长为6km正方形范围。电厂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的范围及保护目标见图3。2.2.2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屯头河:农灌沟与屯头河交汇处,上游500m至下游500m共1000m。不牢河:建平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500m至下游1000m,共1500m。厂区周围水系见图4。2.2.3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周边20km2范围。2.2.4噪声评价范围厂界外200m。2.2.5风险评价范围本项目风险评价范围拟建项目厂界四周分别外延3km作为本次风险评价的评价范围

19、。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工程污染物排放概况烟尘防治措施:烟尘防治措施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设计除尘效率99.8%;脱硫措施: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技术和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90%。脱硝措施:低氮燃烧技术和SCR脱硝技术,设计脱销效率80%以上。废气经过治理后排放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1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1-1。表3.1-1 燃烧废气排放情况装机容量(MW)115锅炉容量(t/h)175烟 囱型 式单管直筒高 度100m出口内径3.0m烟气排放状况干烟气量(Nm3/h)76780烟囱出口参数排烟温度(C)

20、50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SO2产生浓度(mg/Nm3)324产生速率(kg/h)24.88排放浓度(mg/Nm3)32.4排放速率(kg/h)2.488允许排放浓度(mg/Nm3)100烟尘产生浓度(mg/Nm3)7920产生速率(kg/h)608排放浓度(mg/Nm3)15.84排放速率(kg/h)1.216允许排放浓度(mg/Nm3)20氮氧化物产生浓度(mg/Nm3)350产生速率(kg/h)26.88排放浓度(mg/Nm3)70排放速率(kg/h)5.376允许排放浓度(mg/Nm3)100注:锅炉年运行时数按照6000小时计算。 灰库尾气:灰库中因干灰输送,会有含尘尾气排放。灰库内安装

21、1台布袋除尘器,废气排放量2000m3/h,排尘浓度小于等于50mg/m3(按除尘率99.8%计算)。表3.1-2 其它大气污染点源的排放情况系统名称风量Nm3/h排气筒除尘措施台数出口浓度mg/Nm3除尘效率%排尘速率kg/h年排尘量t/a高度m内径m灰库2000200.2布袋除尘12099.80.040.24石灰石粉库1000200.2布袋除12099.80.020.123.1.2废水排放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160t/a,收集经过厂内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接入徐州建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锅炉排污锅炉连续运行可能会有少量的蒸汽冷凝水排放,排放量为9000t/a,这部分水直接排入厂内

22、回收水池,回用于灰渣调湿。工业杂用水排污工业杂用水排污12000t/a,主要的污染物为石油类和悬浮物,经过隔油沉淀后,接入建平污水处理厂。化水站排污本项目的化水系统采用的工艺为反渗透+电除盐(RO+EDI)装置,因此没有酸碱废水产生,过滤器反冲洗排污水约15000t/a,主要为悬浮物和盐分等,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脱硫系统排污脱硫系统循环一定时间后,需要定期排污,主要的污染物为COD和悬浮物,废水量为6000t/a,经过混凝沉淀后,接入污水管道。清下水:冷却塔排水:冷却塔循环水需要定期排污,排放量为44400t/a,这种废水水质比较清洁,主要含有少量的阻垢剂等,可以作为清下水直接排放。废水来

23、源废水量(t/a)产生情况拟采取的治理措施浓度(mg/L)(t/a)生活污水生活污水2160COD:350SS:200 NH3-N:35TP:40.7560.430.080.01徐州建平污水处理厂生产排水锅炉排污9000COD:80SS:300.720.27灰渣调湿工业杂用水排污12000COD:150 石油类:80SS:80 1.80.960.96隔油、沉淀建平污水厂化水站排污15000COD:40SS:300.60.45徐州建平污水处理厂脱硫系统排水6000COD:200 SS:2001.21.2沉淀,徐州建平污水处理厂清下水冷却塔排水44400COD:40 SS:30 1.7761.33

24、2厂外农灌沟进入屯头河表3.1-3 污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表3.1.3固废灰渣:灰渣量及处置方式:灰渣产生量见表3.1-4。本工程的灰渣全部运输到本公司自建的灰渣综合利用公司,用于制备钾肥的原料。灰渣利用协议见附件。表3.1-4 灰渣产生量项目每小时灰渣量(t/h)日排灰渣量(t/d)年排灰渣量(t/a)灰量渣量灰渣灰量渣量灰渣灰量渣量灰渣1台炉0.6080.9121.5213.3820.0633.44364854729120 注:日运行时间按20小时计,年运行时间按6000小时计。灰渣分配比:灰按灰渣总量的40%计算,渣按灰渣总量的60%计算。 净水站污泥根据京杭运河水质监测结果,悬浮物的平均值

25、为20mg/L,悬浮物的去除率按照90%计算,污泥经过压滤后,含水率按照80%,则年产生污泥量为31.5t/a,与脱硫泥渣一起外售制砖或铺路。脱硫泥渣炉外脱硫采用石灰石膏法脱硫技术,设计脱硫效率为60%以上,产生的脱硫石膏采用板框压滤脱水,含水率按照80%计算,则产生的脱硫石膏量约为490t/a。脱硝催化剂脱硝过程产生的固废为废催化剂,催化剂每三年更换一次,产生量为 2t/a, 脱硝系统的催化剂在脱硝反应中仅起到催化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由于长时间使用,催化剂的蜂窝孔受到粉尘堵塞或活性丧失而失效,失效的催化剂由专门的催化剂供应公司回收,经再生后再使用。废水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废水生化处理污泥的产

26、生量约为30t/a(含水量80%计算),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6.2吨/年,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统一填埋处理。3.1.3噪声电厂主要噪声声源为设备运行噪声和排气噪声,噪声防治主要采用隔声罩、消声器及隔声室等方法。本工程主要设备噪声及噪声治理措施、治理效果见表3.1-5。表3.1-5 主要噪声设备等级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噪声级dB(A)所在车间名称距最近厂界m拟采取措施1汽轮机和发电机195发电车间西厂界、51厂房隔声,减噪28 dB(A)2引风机190锅炉尾部西厂界、71隔声罩,减噪15 dB(A)3送风机193锅炉尾部西厂界、71隔声罩,减噪15 dB(A)4冷却塔185露天东厂界、30绿化隔声

27、5空压机192空压站西厂界、34厂房隔声,减噪22 dB(A)6水泵590水泵房东厂界、25厂房隔声,减噪20 dB(A)7锅炉间断排气1100露天西厂界、70消声器,减噪20 dB(A)3.2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周边环保目标的分布见图3和表3.2-1。表3.2-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方位厂界距离(m)规模(户数)环境功能空气环境瓦店村3组SE150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GB3095-1996)瓦店村SE460200金场村NE51080狼古墩村W900130仇庄SW150050庞夏洼村NW2500170马庄村NE1400130二道河涯N118095规划居住用地E100

28、/潘安湖湿地公园N1200550公顷水环境屯头河N940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京杭运河S2500中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不牢河S1500小河声环境规划居住用地E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瓦店村3组SE15050生态保护目标京杭运河S2500两岸100m清水通道3.3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运用徐州市2010年全年气象资料和AERMOD模型预测了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大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后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粉尘等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小于评价标准的10%,对大气

29、环境的影响较小。无组织废气的最大浓度值能够达到厂界浓度标准的要求。在厂界周边设置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过混凝沉淀后与生活污水一并接入建平污水厂集中处理。根据徐州市大吴镇建平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专项中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投入运行后,剩余尾水引入“尾水导流工程”,不再排入不牢河,不再影响不牢河。地下水污染预测评价结果分析各车间、装置单元、储罐等采取防渗措施后,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对项目建成后预测数据分析评价表明:项

30、目建成后排放的噪声对各测点周围声环境有一定影响,与本底值叠加后厂界周围声环境功能不降低。项目周边居民(瓦店村3组)环境噪声值增加值小于3dB,因此本项目对声环境保护目标影响很小。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秸秆燃烧后产生底灰和飞灰是草木灰,其中含有钾、镁、磷和钙等对土壤有利的成份,因而可以回用于农田作为肥料。本项目共设置三座灰渣库,其中渣库一座,灰库两座,用于贮存3天的渣量,7天的灰量。灰渣处置方式:本工程的灰渣拟全部用于生产复合肥料的原料。企业自建生物肥料综合利用企业。脱硫石膏、制水污泥外售作为生产建材材料,失效的脱硝催化剂由供货商回收。本项目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统一处理。综上

31、所述,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合理的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建设期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为有效降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对施工队伍应提出具体的环保要求,包括粉质物料不应堆放太高、尽量减少物料的迎风面积、表面适时洒水或加防护围栏;汽车运输沙石、渣土或其它建筑材料要进行遮盖,必要时采取密闭专用车辆等。对于建筑工地的排水做到沉清后达标排放;设备和车辆冲洗应固定地点,不允许将冲洗水随时随地排放并注意节水;对设备安装时产生的少量含油污水,通过隔油池进行处理。施工场地位于扩建场地上。当施工设备噪声级为110dB(A)时,施工场地100m范围内居民点受到的噪声影响量超过70dB(A),当施工设备噪

32、声级为95 dB(A)时,该范围内居民点受到的噪声影响量超过55dB(A)。因此,在昼间,施工场地不允许使用噪声级超过110dB(A)的设备;在夜间,不允许使用噪声级超过95dB(A)的施工设备。夜间如确实因工程或施工工艺需要连续操作的高噪声,则应征得环保部门的同意。施工产生的渣土和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至规定的地点进行堆放或填埋。只要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4污染防治对策及工程环境可行性分析3.4.1电厂运行期污染防治对策大气污染防治锅炉烟气SO2防治采用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和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设计脱硫效率90%;脱硝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33、SCR),设计脱硝效率80%,烟尘防治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设计除尘效率99.8%。采取上述烟气治理措施后,烟气排放可以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2的要求。水污染防治电厂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本期工程的雨水和清下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屯头河。生产和生活废水预处理后接入徐州建平污水处理厂。固废防治措施本工程的灰渣全部运输到本公司自建的灰渣综合利用公司,用于制备钾肥的原料。净水站污泥与脱硫泥渣一起外售制砖或铺路。失效的脱硝催化剂由专门的催化剂供应公司回收,经再生后再使用。废水生化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集中清运,统一填埋处理。噪声控制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各

34、主要设备的声源量级控制要求必须在设备采购中作为技术参数之一向供货商正式提出,其声级不应高于降噪前的声级。锅炉排气安装消声器,一般可降噪1530dB(A)。送风机、引风机加装消音器,汽轮机、水泵装隔声罩。机组启动采用滑参数启动,减少启动时间,减少排气时间。厂区布局中注意高噪声露天设备的位置合理分布,尽可能远离厂界,并适当布置一些遮挡建筑物。对于含高噪声设备的厂房进行封闭,采用隔声窗和隔声门,防止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地下水防治固废暂存库、灰渣库地面和地下油库、污水处理池壁等均铺设防渗漏材料,可减小对地下水的影响。3.4.2施工期防治措施(1)噪声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

35、夜间应限制高噪声施工作业。夜间如确实因工程或施工工艺需要连续操作的高噪声,则应征得环保部门的同意。2)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同时尽可能采用施工噪声低的施工方法。3)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4)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灌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到最低限度。5)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2)大气防治措施1)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设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2)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以

36、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3)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4)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5)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6)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7)对排烟大的施工机械安装消烟装置,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3)废水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期管理,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

37、的产生量;2)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则与现有工程的生活污水一起处理;3)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3.5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3.5.1风险识别及分析 物质性风险根据本项目特点,通过物质风险识别、生产过程潜在危险识别 、贮存设施危险性识别、环保工程潜在危险性风险识别,确定本项目最大可信度事故:地下油罐泄漏发生火灾;秸秆库区发生火灾;液氨泄露。因而,本环境风险防范的事故危害主要考虑消防水对水体的影响、火灾防范措施的制定、液氨储罐的防泄

38、漏措施。(2)重大危险源识别重大危险源: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辨识方法,本项目氨的存储量为5t(10t),故不存在重大危险源。3.5.2风险评价范围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TJ/T169-2004的要求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3公里范围。地面水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据调查,本项目周围3公里范围内主要涉及瓦店村、金场村、狼古墩村、仇庄、庞夏洼村、马庄村、二道河涯等居民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潘安湖湿地公园。3.5.3风险管理 3.5.3.1风险防范措施 秸秆火灾防范本项目使用秸秆作为燃料,用量较大,厂内建设有秸

39、秆仓库。项目周边现有待拆迁居民,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一定的生命、财产损失。建设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消防部门相关规定,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培训,堆场内杜绝明火,同时配备相关的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进行扑救。并要求在本项目建成试生产前位于拟建场地北侧的所有居民必须搬迁完毕。具体措施有:电厂主厂房及其它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耐火等级均按照现行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200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进行设计。全厂消防设计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火灾自救。对主要设备和重要建筑物均采取防消结合措施。要按照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40、GB50229-96)的有关要求,设置消火栓、灭火器。防火间距:在总平面布置中,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火力发电厂总布置及交通运输设计技术规定中“发电厂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间距表”,以及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消防水池:根据本工程以秸秆为燃料的特点,消防设消火栓和自动喷水临时高压系统。两个系统共用一座容积不小于1000m3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一台电动给水泵、柴油备用泵和两台稳压泵(一用一备),均布置在厂区综合水泵房内。消火栓布置:在主厂房室内,包括汽机房和锅炉岛的底层、运转层、除氧间层、集中控制室和楼梯间等设置室内消火栓。秸秆

41、输送皮带,生产行政办公楼各层等按规定设置室内消火栓。在主厂房周围和贮料场周围布置消防环形管网,按不大于50m间距布置室内消火栓,并按规定设隔断阀门井。在主厂房周围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迅速有效地扑灭危险场所火灾,在锅炉炉前燃料平台、燃料输送机栈桥、贮料场设自动喷水灭火装置,雨淋、水幕自动灭火设施,均由雨淋阀组控制。在保护区内设有火灾自动探测、自动报警控制系统,雨淋阀可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控制系统设区域控制盘和集中控制盘,通过控制盘可控制雨淋阀组,集中控制盘设在集控室内。消防水箱:为确保10分钟消防用水量,在除氧间屋顶应设置消防水箱。每个运输车辆必须设

42、置泡沫型灭火器,发车前需要有专门安全人员进行检查。电厂需设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运输车辆进行调度,加强防火宣传工作,对驾驶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管理,加强驾驶员的防火意识。轻柴油储罐区火灾事故防范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检测内容、时间、人员应有记录保存、安全检测应根据设备的安全性、危险性设定检测频次。控制物料输运流程,禁止高速输送,减少管道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减少静电产生。在储存和输送系统及辅助设施中,在必要的地方安装安全阀和防超压系统。柴油库区和生产区有一定的距离,设有隔离带,设双重管理。柴油贮罐区的布局和建筑设计应符合GBJ16-8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及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

43、环境电力设置设计规范要求,使用防爆电气照明设备;柴油贮罐区的防雷接地符合GB50057-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接地电阻不小于10,并在贮罐区设置消防系统,达到消防部门的要求。柴油库区管理:区域内严禁动火,确需动火,要提出安全措施,保厂部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库区内电气设备不得任意安装更改,严禁使用临时电线、电灯。针对本项目的建设特征,在厂区设置一座100 m3的事故池,一旦发生事故,可将消防废水及事故处理废水排入事故池内,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液氨储罐泄露事故防范a.储槽必须槽形完好,无凹不瘪,不渗不漏,槽座正立坚固,经压力容器管理部门检验合格。b.严格把好储槽的设计、制造、安装关,确保储槽的材质

44、、焊接质量、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c.槽体、槽座如刷防火涂料或其他防腐油漆,应封闭无脱落。颜色发暗、有浮锈出现迹象时,应及时更新。d.储槽的安全附件应齐全、灵活可靠,无变形渗漏。定期对计量仪表进行校验,确保计量准确。e. 储槽灌装系数应严格控制在设计规定值下,不得超装。f.应加强火源的管理,严禁烟火带入,对设备需进行维修焊接,应经安全部门确认、准许,并有记录。机动车在罐区行驶,须安装阻火器,必要设备安装防火、防爆装置。尾气处理系统故障预防措施对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对布袋除尘系统和排气管道应经常检验其气密性。电厂应注重净化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燃烧烟气达标排放,将烟尘排放水平降低到最小程度。其它在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