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6543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文件编号:AQKZ1222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应急预警和响应的指挥作用。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

2、护。 2.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居安思危,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 2.4、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安全事

3、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领导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消防环保科,负责制度起草、修订、落实及日常管理职责。 4、运行机制 4.1、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4.1.1、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潜在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生产安全事

4、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轮班级(较大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和班组级(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 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解除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可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警报器等进行发布;特殊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4.2、应急处置 4.2.1、信息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向当班班长、调度或部门负责人报告,当班班长、调度或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并向公司级领导和相关的职

5、能科室负责人报告。公司级领导或专业部门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以内必须向上级安监部门或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应急处置过程中,注意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2.2、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救援人员在报告事故信息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4.2.3、应急响应 4.2.3.1、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生产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3.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

6、相关规定。 4.2.4、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工作结束信息。 4.3、恢复与重建 4.3.1、善后处置 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部门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偿。 4.3.2、调查与评估 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4.3.3、恢复重建 根据事故恢复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4.4、信息的报告与发布 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按规定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

7、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信息的报告与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报告或发布、组织报道、接受采访等。 5、应急保障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1、人力资源 公司生产科、设备技术动力科、安全消防环保科、行政办公室、财务部、经营部是应急救援的专职队伍和骨干力量。安全消防环保科负责日常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各轮班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动员全员有组织地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5.2、财力保障 财务部负责落实应急救援

8、所需物资的资金投入。 5.3、物资保障 安全消防环保科负责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的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经营部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 5.4、医疗卫生保障 行政办公室负责联系就近医院,确保医院能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医疗卫生应急工作。 5.5、交通运输保障 行政办公室负责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5.6、人员防护 安全消防环保科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

9、况下员工安全、有序的疏散。 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6、监督管理 6.1、预案演练 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记录。 6.2、培训教育 由行政办公室牵头,安全消防环保科负责协助组织,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 6.3、责任与奖惩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和瞒报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6.4、本制度由安全消防环保科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