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煤矿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维煤矿应急预案.doc(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急预案编号:应急1 版本号:2014-1贵州鑫楚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纳雍张维煤矿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纳雍县张维煤矿颁布日期:2013年10月26日批准页 签发人: 2013年 月 日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6第一章 总则6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9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29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32第五章 应急响应35第六章 信息发布37第七章 后期处置38第八章 保障措施39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43第十章 奖 惩44第十一章 附 则45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48第一章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48第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59第三章 顶板事故应急预案68第四章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79
2、第五章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88第六章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95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106第一章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06第二章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9第三章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2第四章 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4第五章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6第六章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18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护职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3、。特编制纳雍张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纳雍张维煤矿煤矿发生的火灾事故、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冒顶片帮事故、提升运输事故、透水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矿实际,本应急
4、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大部分。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包括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对于本矿,其它危害较小,故本预案只附其中一部分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具体见图1-1-1。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瓦
5、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水害事故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图1-1-1 应急预案体系图1.5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协调专业救援力量发挥救援骨干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本矿主要负责人(矿长)的统一领导下,各救护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依靠科学,充分准备。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
6、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及时和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2.1矿井概况纳雍县张维煤矿位于纳雍县城以南,距县城约30 km,行政区划属纳雍县张家湾镇管辖,现有职工686人。贵州鑫楚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黄石工矿(集团)有限公司在贵州设立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8月根据贵州省煤矿资源整合的有关规定和当地纳雍县人民政府的支持,现贵州鑫楚能源开发有限司纳雍张维煤矿是原纳雍县张维一
7、矿与相邻的坐窝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扩建而成,获得张维井田的开采权;原坐窝煤矿距张维镇1km;原纳雍张维煤矿工业场地位于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村,占地面积3km2,至六枝纳雍公路4.5km。原坐窝煤矿位于整合后井田的西部,原张维煤矿位于整合后井田的东部。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颁发的纳雍县张维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31796),该矿属于股份制企业,矿井生产规模0.3Mt/a,矿区面积3.0312 km2,井田东西长约4.0km,南北宽约0.8km,开采标高由+2040米至+1400米标高,矿区范围共由11个拐点坐标构成,有效期10年。 截止2007年矿井保有地质储量为16.68Mt(
8、不含采空区煤柱)可采储量9.5Mt,矿井服务年限为22.6a。该矿采用平硐开拓,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开采煤种为无烟煤,主要可采煤层为6-3、8、 16,20煤层,首采区域位于井田东部(原张维侧)F1断层以西区域的上组煤,上下山开采,设11采区上、下山。后期,接替开采首采区对应的下组煤,下山开采,设21采区下山。再后期,以21采区下山作为下水平的集中下山,该下山落底井田下界+1480m水平;设+1480水平大巷,向西延伸,上山开拓西部块段;设+1708m水平大巷向东延伸,下山开拓F1断层以东块段。)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用三采一准的作业形式,三班采煤,一班检修准备,边采边准
9、。顶板支护:由于各煤层厚度差异较大,很难共用同一种型号的单体液压支柱。6-3煤回采工作面,设计选用DZ25-25/100单体液压支柱(额定工作阻力250KN)作为工作面支护,支撑高度1.7m2.5m;其他煤层采煤工作面,推荐选用DZ16-25/80单体液压支柱(额定工作阻力250KN)作为工作面支护,支撑高度0.98m1.6m;配套HDJA-1000型的金属铰接顶梁;3-4排控顶,排距1.0m,柱距1.0m。最大控顶距4m,最小控顶距3m。在放顶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打成戗柱、丛柱(一窝三柱)、木垛切顶。在煤壁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打成贴帮柱进行支护,贴帮柱柱距1.6m。在上、下安全出口20米范围内采
10、用单体液压支柱打成托梁加强支护。工作面超前支护均采用DZ25-25/100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供水系统:地面生产、生活用水由小坝水库引入,采用“除铁-除锰-消毒”的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35 m3/h。处理后清水池(半地下式,2座。)的一部分水采用变频供水机组、消防泵通过给水管网供地面各用水点,清水池的水另一部分流入井下消防洒水储水池(地下式,2 座)供井下各用水点。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矿井与纳雍县矿山救护队签订了救护协议。2.1.1设施、设备情况2.1.1.1运输、提升设备 本矿采用平硐开拓。井下原煤从主平硐由3t底卸式矿车运至地面卸载站,卸载后通过给煤机到原煤上仓带式输
11、送机。矸石从各个掘进工作面经轨道作斜巷或轨道下山,运至1708m轨道运输石门,由电机车拉出平硐至矸石山。材料由电机车牵引材料车下井。人员由行人通道下井。矿井平硐开拓,无主提升设备,采区仅安装2台调度绞车(DJ-11.4)作辅助提升。大巷运输配有5台CDXT-5蓄电池电机车。材料运输:地面主平硐、轨道运输石门轨道运输斜巷顺槽掘进头或采煤工作面;顺槽设有调度绞车拖动。掘进矸石:掘进工作面轨道运输斜巷主平硐、轨道运输石门地面。掘进煤:按进入主煤流考虑,具体是,掘进煤翻斗矿车翻入运输上山采区煤仓3t底卸式矿车地面卸载站。回采煤:采区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输顺槽可伸缩胶带运输机采区煤仓3t底卸式矿车地面卸载
12、站。根据生产规模和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及方案审批意见,井下轨道运输石门(大巷)运输电机车选用X86140-KBT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2台工作,1台备用。蓄电池电机车上设置车载式瓦斯断电仪以便在瓦斯超限时切断机车电源。井下大巷主运输(运煤)经计算每台8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4辆3侧底卸式矿车;井下大巷辅助运输运矸经计算每台8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23辆1固定式矿车,均能满足制动距离及其它各项要求。 本矿井采区布置一条带式输送机11采区运输下山带式输送机,该输送机带宽为B=800mm,运量Q=300t/h,带速V=2.5m/s,角度a=13,输送机长度L=560m,输送机
13、胶带的最大张力Smax=103.25kN,配用防爆电动机功率200kW,输送机选用ST1250,B=800mm阻燃防撕裂钢丝绳芯胶带, 矿井其它主要运输设备:(1) MP16A型和ZP6-10平板车;(2)SGB-420/30、SGB-420/40刮板运输机;(3)JD11.4型调度绞车;设计推荐矿井11采区下山提升设备采用JKYB-1.6/1.5型单滚筒单绳缠绕式液压防爆提升机。提升容器:XRC15-6/6 一头一挂,U1.1m3型矿车3辆;提升速度 v=3.0m/s;最大静张力 Fjmax=45kN,配用电机型号、规格YB系列6极660/1140V 132kW 额定转速 n=980 r/m
14、in,提升距离:提人时:Ht1=516m,提矿车时:Ht2=550m ,提升钢丝绳选用20NAT619S+FC1570ZS型钢丝绳,主要技术参数:绳径:d=20mm,钢丝绳单位长度质量为Pk=1.47kg/m,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Q=202kN。本矿采区采用串车提升方式,每次提升U1.1m3型、1t、600mm轨距固定式矿车3辆,或XRC15-6/6型,15人座斜巷人车2辆。 11采区下山采用串车提升方式,升降人员时采用XRC15-6/6型斜巷人车,每辆人车可载15人,人车自重1750kg,一次提升串一头车一尾车。提升矸石及下放材料时采用U1.1m3型矿车,矿车自重600kg,一次串矿车3辆。
15、在矿井11采区下山巷选用提升机JKY-2/1.5B型单滚筒单绳缠绕式矿用液压防爆提升机1台,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1采区下山采用串车提升方式,升降人员时采用XRC15-6/6型斜巷人车,每辆人车可载15人,人车自重1750kg,一次提升串一头车一尾车。提升矸石及下放材料时采用U1.1m3型矿车,矿车自重600kg,一次串矿车3辆。提升距离:提人车:Ht1=609(m),提矿车:Ht2=634(m) 提升钢丝绳选用24NAT619S+FC1570ZS型钢丝绳,主要技术参数:绳径:d=24mm,钢丝绳单位长度质量为Pk=2.12kg/m,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Q=298kN。最大静张力 Fjmax=
16、60 kN,提升速度 V=3.0 m/s ,配用电动机选用YB系列6极电动机1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额定功率 N=185 kW,额定电压 V=660/1140 V,额定转速 n=980 r/min。一次提升循环时间:提人时 T人=478 (s),提矿车时T车=518 (s) 2.1.1.2通风设备、设施1、主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初期为中央边界式通风系统,即以主、副平硐进风,回风斜井回风;后期形成分区通风,即以主、副平硐进风,张维和坐窝两个回风斜井回风,回采考虑两个回采工作面或一个机采面。根据各个时期通风机的计算风量和负压,风井配FBCDZ-8-23B(原BDK-8-No23B)型矿用隔
17、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台工作,台备用),每台通风机配用专用防爆电动机2台,电机容量为2160kW,电压为660V,且备用通风机能在10min内开动。通风机配有风机参数(风量、负压、温度)测试仪及打印机,实时监控风机的运行状况。井下各掘进工作面均配有局部通风机以满足用风要求,保证了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方式通风,利用轴流式通风机反转的方法反风。通风机安装在矿井回风斜井地面。目前主要通风机运行稳定、良好。采用风机反转反风,配有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监测监控设备等配套附属装置,并实现“双回路“供电。 2、回采及掘进工作面通风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有利于瓦斯的排放,可见,矿井通风系统是合
18、理的。矿井投产1个炮采工作面,工作面配风量15m3/s。工作面运输顺槽进风,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工作面采用“U”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单独配风,通风方式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风机型号2BKJ(211kw),乏风直接引入回风巷,无串联通风。井下采区变电所等机电硐室均设在进风流中,风量由调节风门控制,风量3m3/s。通风线路为: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中新鲜风流:主平硐(行人通道)+1708m水平轨道石门轨道运输斜巷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乏风流自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斜风排出地面。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中新鲜风流:主平硐(行人通道)+1708m水平轨道石门11采区中车场掘进工作面,乏风流自掘
19、进工作面掘进巷道回风上山回风斜风排出地面。3、通风设施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测风站、密闭、防爆门等。在主要进回风巷间安设正反向风门,构筑数量、位置、质量基本符合要求。矿定期进行了巡查、维护。测风站选择在断面规整、支护完好地点,设有甲烷、风速、温度等传感器,设置地点符合要求。密闭设置:主要用于封闭采空区、老巷等,但部分密闭未设观测孔且密闭质量不好、反水孔或措施孔。防爆门:设置在回风井上口,为铁板、胶质结构,无漏风现象。矿定期进行了巡查、维护。2.1.1.3排水设备矿井为平硐开拓,井内水自流外排,无排水设备,在顺槽低洼地点配备污水泵,采区涌水自流入+1590m采区下部车场水仓,由水泵抽排到+17
20、08m轨道运输石门,再自流出矿井。型号2(1/2)PW,在+1590m,11采区轨道下山下车场附近设置矿井采区排水泵房,排水管路沿11采区轨道下山敷设至+1708m水平轨道运输石门。由矿井正常涌水量50m3/h,最大涌水量为80m3/h,总排水高度118m,轨道下山倾角13,排水管路长度570m。在11采区轨道下山下车场+1590m标高设置水仓,容量按8小时正常涌水量计算为850=400m3。设内、外水仓,其总长度100m,断面为半圆拱形,断面积为6.5m2,均采用锚网喷支护。矿井主排水设备选用MD100256型矿用耐磨离心式排水泵3台,配用YB2系列2极660/1140V 55kW矿用隔爆电
21、动机,排水设备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排水管路选用D1594型无缝钢管2趟,正常涌水期1泵1管运行,最大涌水期2泵2管运行。 2.1.1.4压风设备矿井现有一地面空压机房,安装有L-22/7型压风机2台,单台空压机容量为22m3/min。配Y型 380V,132kW电动机。空压机采用水冷冷却方式。地面空压机房至井下压风管路干管沿新主平硐敷设,为DN150低压流体输送管,井下支管路为DN100低压流体输送管。 2.1.1.5瓦斯抽放设备1、抽采管路系统根据矿井瓦斯抽出量及矿井的开拓布置情况,瓦斯抽采系统的抽采方式分为:1)采空区埋管抽采;2)工作面随采随抽。则地面瓦斯泵房的抽采设备为两种,
22、管路亦为两种。 1). 对于采空区埋管抽采管路的选择井筒及地面干管路选用DN250mm无缝钢管,井下干管路选用DN250mm复合材料管;采空区支管选用DN200mm复合材料管;老空区支管选用DN200mm复合材料管。2). 对于高负压管路的选择井筒及地面干管路选用DN300mm无缝钢管,井下干管路选用DN300mm复合材料管;工作面上下顺槽支管、备用面上下顺槽支管、煤巷掘进面支管均选用DN200mm复合材料管。 2、 抽采瓦斯设备选型1)对于采空区瓦斯抽采的设备选型本矿井用于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的设备选用2BE1 303型水环式真空泵2台,1用1备,转速472r/min,其配套电动机选用660V
23、 55kW矿用隔爆三相异步电动机。2)对于工作面及掘进头高负压瓦斯抽采系统设备选型本矿井用于低负压瓦斯抽采系统的设备选用2BE1 303型水环式真空泵2台,1用1备,转速660r/min,其配套电动机选用660V 75kW矿用隔爆三相异步电动机。瓦斯泵站总共布置有4台瓦斯泵位置,其中高低负压分别1台工作1台备用检修。真空泵采用闭路循环冷却系统,设置玻璃钢冷却塔和冷却水泵,水泵采用水位自动控制。 根据瓦斯抽放设备选型情况、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和煤矿安全规程(2006)要求,矿井抽放瓦斯设备,为一级负荷。其两回AC660V电源,均直
24、接引自风井变电所。抽放瓦斯站房内的电气设备、照明和其他电气仪表,均采用矿用防爆型。地面抽放瓦斯站的馈电开关,选用KB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真空馈电开关。电磁起动器,选用QJZ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真空电磁起动器。抽放瓦斯站房内,设置有瓦斯抽放管道流量计,用于检测抽放瓦斯量。在本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设有抽放瓦斯监测子系统。监测系统能监测抽放管道中的瓦斯浓度、负压、流量和一氧化碳参量,同时还应能监测抽放站内瓦斯泄漏,并能报警和断电2.1.1.6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纳雍县张维煤矿现已安装了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KJ95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由地面中心站(监控总站)、井上下系统中采用多CPU、高智能化的K
25、JF16A+KDW16分站14台(其中备用3台)监测监控分站构成。监测监控主机研华P4/20”LCD 2台,1用1备,设终端机2台,附属设备有数据传输接口装置、打印机、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语音报警装置等;配置5kVA交流稳压电源和2kVA/2h的UPS电源,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网络服务器1台, 12口交换机1台,用作矿领导、通风安全、调度等工作站的信息共享。在地面通风机房、地面瓦斯抽放泵站设有KJF16A分站及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KDW16型。在井下11采区井底,110601工作面进、回风巷,110602预抽工作面进、回风巷,采区绞车房变电所,水泵房变电所,掘进头均设有KJF16A分站及
26、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KDW16型。为了保证下井人员的安全,本矿选择KJ95N配套的KJF80人员定位分站19台(15用4备),主要在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安装在主平硐(新增)、行人通道(利用现有主平硐改造)、中车场、采煤工作面、预抽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出入口和分路位置,设有人员定位分站,实现井下人员等动态目标的定位跟踪管理。为保证井下人员、电机车等安全,矿井还设计配备了KJ69A型矿用移动目标安全监测系统。实现井下人员、电机车等移动目标的定位跟踪、实时监测查询、报警、统计考勤和信息联网功能,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电机车等移动目标的数量、分布情况和活动踪迹。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安装在主平硐(新增)、行人通道
27、(利用现有主平硐改造)、中车场、采煤工作面、预抽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出入口和分路位置。系统可与KJ95N型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共用地面中心站和传输网络。监测设备各设置地点和布置:结合本矿井的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矿井开拓布置及地面总平面布置、采区机械配备布置、井下巷道开拓布置及机电硐室、井上下供电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等,在地面主变电所、通风机房、井下变电所、井下排水泵房、井下水仓、工作面回风巷、回采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等地点设置测点。回采工作面传感器选型及配置:井下采区配有1个炮采工作面,1个预抽工作面,传感器选配如下:1、在工作面(距工作面10m处)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1个,其报警值为1
28、%CH4;断电值为1.5%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安电气设备,复电值为1%CH4。在炮采工作面(距工作面10m处)设置粉尘传感器。2、在工作面的回风巷(上部顺槽尾部距上山巷15m处)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1个,其报警值为1%CH4;断电值为1%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安电气设备,复电值为1%CH4。在工作面的回风巷(上部顺槽尾部距上山巷);风速传感器。3、在工作面的进风巷(距工作面10m处)设置高低浓度瓦斯传感器1个,其报警值为0.5%CH4;断电值为0.5%CH4、断电范围为进风巷内全部非本安电气设备,复电值为0.5%CH4。4、在炮采工作面上隅角安
29、设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浓度1.0。5、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设置馈电传感器,顺槽带式输送机设置烟雾传感器及滚筒下风侧1015m处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CO。2.1.1.7供电设备设施1、供电电源及电压张维煤矿地处贵卅省纳雍片区境内,距该矿井较近的35kV变电所有:水东乡35kV变电所,距该矿井约22.7km;张家湾35kV变电所,该变电所己有2回35kV电源,1回取自安顺110kV变电站,另一回路取自纳雍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为412.5MVA;距该矿井约4.5km;以上35kV变电所,电源可靠,能满足该矿井生产及安全供电要求。矿井原已有1回主供10kV电源取自张家湾
30、35kV变电所,导线LGJ-70,距该矿井约4.5km保留。另原已有1回备用10kV电源取自水东乡35kV变电所,导线LGJ-95,距该矿井约22.7km;虽然该电源线路为矿山企业专用线,但由于备用电源线路距该矿井较远,为了确保该矿井安全、生产供电要求,建设单位应抓紧在矿井投产前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矿井备用10kV电源的有关问题。经矿井用电负荷统计计算,全矿井用电设备装机总台数175台,其中工作台数156台;设备安装总容量为4138.2kW,其中工作容量为3381.2kW。 2、送变电工业场地采用两回10kV电源供电,在矿井工业场地建1座10kV变电所。在矿井工业场地内东侧设一座10kV变电所(利
31、用原己有变电所进行扩建),10kV配电装置及0.38kV配电装置大部分为利用已有设备,采用室内布置方式,10kV及0.38kV供配电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设备选用固定式高压开关柜,内装ZN28-12型真空断路器。低压配电屏选用GGD型。(1)地面供电1)、矿井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矿井变电所以10kV向井下(2回)、风选设备(1回)、电容补偿(2回)、风井(2回)、场前区箱变(1回)、动力变压器(2回)供电。矿井变电所设2台动力变压器为S11-M-500/10 10/0.4kV 500kVA,正常时2台同时运行,负荷率为0.63。以380V双回路向筛分车间、风选车间、矿灯房、压风
32、机房等动力负荷供电,以380/220V单回路向机修间、坑木加工房、矸石山绞车、场前区箱变(备用电源)等动力负荷及室内外照明供电。2)、前区箱式变电站在场前区设1座箱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与矿井10kV变电所设1回380V联络线,保证一、二级负荷双电源供电) ,箱式变电站设1台动力变压器为S11-M-315/10 10/0.4kV 315kVA,负荷率为0.85。以380V双回路向生活供水、消防泵及水处理泵房、生活污水处理、控制及信号等动力负荷供电,以380/220V单回路向锅炉房、食堂等动力负荷及室内外照明供电。3)、风井10kV变电所供配电系统在风井设1座10kV变电所,变电所内设2台动力变压
33、器为S11-M-630/10 10/0.69kV 630kVA,正常时1台运行、1台备用,负荷率为0.88。以660V双回路向通风机房、瓦斯抽放站等动力负荷供电,另在变电所内设2台变压器(每台50kVA)高压柜,以380/220V双回向通风机房及单回路向(除瓦斯抽放站外)室内外照明供电。(2)井下供配电 1)、井下负荷及下井电缆选择井下用电设备装机台数60台,设备安装总容量为1689kW,正常涌水时工作台数57台,设备工作容量为1388kW;最大涌水时工作台数58台,设备工作容量为1520kW。下井电缆的选择:根据井下采掘设备配备情况及开拓方式,确定采用10kV电压向井下供电。经计算,下井电缆
34、选用3回YJV22-10kV 350 型下井电缆,下井电缆沿主平硐其中2回直接引至中央变电所,另1回直接引至采区绞车房变电所。当1回下井电缆故障时,另外2回能够保证井下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用双电源供电,电源引自地面10kV不同母线段。采区绞车房变电所亦采用双电源供电,电源1回引自地面10kV母线段,另1回引自中央变电所。井下高压电缆采用MYJV-10kV、MYJV22-10kV型煤矿用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它低压电力电缆分别选用MYP-0.66/1.14、MY-0.38/0.66、MZ-0.3/0.5、MCP-0.38/0.66型煤矿用阻燃橡套电缆。2)、井下中央变电所
35、设计拟在矿井主排水泵房附近设置中央变电所。变电所高低压均采用两段分列运行方式。变电所供配电设备选用6台PBG49-10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和2台KBSG-400/10 10/0.69kV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共3个出线回路,2回分别向中央变电所变压器供电,另1回向采区绞车房变电所供电;低压侧电压等级为660V,选用6台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KBZ型矿用隔爆型自动馈电开关(分开关设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和3台QJZ型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作为低压配电装置,出线共6回,分别向井下主排水泵、防跑车装置等机电设备供电。3)、采区绞车房变电所采区绞车房变电所设置在采区绞车房附近。变电所高低压均采用
36、两段分列运行方式。变电所供配电设备选用9台PBG49-10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和3台KBSG-500/10 10/0.69kV及1台KBSG-200/10 10/0.69kV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共6个出线回路,所内变压器及下山带式输送机供电。其中2台KBSG-500/10 10/0.69kV变压器分列运行,且互为备用,以低压660V向提升机及110601工作面运输顺槽和工作面配电点供电,选用了10台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KBZ型矿用隔爆型自动馈电开关(分开关设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作为低压配电装置,出线共7回;1台KBSG-500/10 10/0.69kV变压器以低压660V向11060
37、1工作面回风巷以及3个普掘面和1个岩巷掘进面配电点供电,选用了6台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KBZ型矿用隔爆型自动馈电开关(分开关设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作为低压配电装置,出线共5回;以及1台KBSG-200/10 10/0.69kV变压器作为局部通风机的专用变压器向3个普掘面和1个岩巷掘进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选用了5台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KBZ型矿用隔爆型自动馈电开关(分开关设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作为低压配电装置,出线共4回。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的实际情况,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均采用矿用隔爆型。2.1.1.8通讯系统设备矿井的对外通信可以就近接入附近的电信网。中国
38、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通信网路均已覆盖本区。1)行政管理及生产调度电话在工业广场办公楼内设置行政管理及生产调度电话站。选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容量为128线,供各岗位用。 在采掘工作面及与其有直接联系的环节之间设置直通电话。矿井配置无线对讲系统,供矿山救护队及相关人员使用。2)井下移动通信系统另外,为井下流动人员安全报警、及时处理井下意外情况等,选用KDLT型矿井漏泄无线通信系统。井下设备均为防爆电气设备。 2.1.2邻近生产矿井及井田内废弃老窑及采空区的情况说明本区煤矿开采历史悠久,民采老窑较多,据调查,矿区内在煤组露头部位,2004年以前有生产小窑,多在秋、冬两季以当地村民开采为主。主要开采
39、3、6-3、8、16、20号煤层。开拓方式一般以沿煤层倾向掘进,后平巷开采,锹镐作业,油灯照明,人力运输,自然通风,简易支护,系土法开采。一般开采时间不长,开采不深。现均已依法取缔或被整合。矿井利用平硐开拓,16、20煤层在平硐标高以上部分基本上已开采完毕,开采时顶板管理方式均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空区没有明显区域标示,其中涌水量等情况不明;在原坐窝和原张维矿被整合后,应加强钻探放水工作,留足防水保护煤柱,预防老窑水的危害。1、存在问题(1)矿区周边老窑和小煤矿开采时间虽较长,但在2004年底已政策性关闭,未实测老窑和小煤矿采空范围,另外老窑调查的资料大部分为储量核实时期调查的资料。(2)勘
40、探阶段未设计启封钻孔,其封孔质量未得到验证。(3)本次勘探未做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矿区浅部老窑较多,要加强老窑水探查,大气降水、老窑水可能通过冒裂带等途径大量进入矿井,特别在沟谷地带。2.1.3矿井地质本井田地质构造属中等复杂类型。地层沿走向形成舒缓褶皱,沿倾向倾角变化较小。F1断层为目前发现的较大断层,在本矿断距为30 m左右,构造岩以碎屑岩为主,正断层,北西盘下降,南东盘上升。此外,区内还有发育次级小断层及小褶曲,断层断距一般35 m。地质构造属中等类型。2.1.4水文地质本矿区位于水公河向斜东翼,为单斜构造。区内溪沟发育,地形起伏较大。矿区内山势走向呈南东向,总体地势南东高,北西低,中山地
41、貌形态,有利于地下水、地表水排泄而不利于储存,因而本区地下水、地表水具动态变化大、储存量小等特点。(一)地层的含(隔)水性地层的含(隔)水性与岩性、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其中岩性对地层的富水性起主导作用。1、玄武岩玄武岩系二叠纪中期火山喷发经迅速冷却、凝固而形成,出露于矿区边界外缘以北,属含煤地层底板隔水层。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 l)矿区中部自东向西均有出露,呈平缓斜坡地貌,由粉细砂岩、泥岩、煤及少许灰岩等组成,一般厚度在306m左右。岩石裂隙部分发育但分布不均,且被方解石脉充填,属煤矿床直接充水的基岩裂隙弱含水层。3、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出露于矿区中部,呈连续条带
42、状分布,由硅质泥岩和灰岩组成,厚度一般31m左右,地貌上常形成陡坡,岩溶、裂隙均不很发育。该组地层上覆于龙潭组含煤岩系之上,为一相对隔水层。4、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一段(T1f1)本段呈条带状出露于矿区南部,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厚度一般为160220m,地貌上常呈陡坡形态,水公河谷地一带因侵蚀作用及靠近向斜轴部导致倾角变缓而呈缓坡和槽谷微地貌。局部不规则裂隙发育,大部分被方解石脉充填。5、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段(T1f2)本段地层呈宽窄不一条带状分布于矿区南部,岩性为灰色中厚层状构造、细晶质结构灰岩,厚度一般50102m。在矿区东部及西部水公河河床两侧形成陡坎地形。该段岩性单一,岩溶发育
43、。近地表处常形成孤峰、溶洞、洼地、落水洞等岩溶微地貌。本段为一强渗透性、易发生涌漏水的岩溶强含水层。6、第四系(Q)第四系零星分布于矿区北部河谷、山麓地带,岩性主要为残积粘土、坡积、冲洪积亚粘土、碎石组成,厚010 m,一般5m左右。区内出露面积小,约为0.78km2。无泉点。由于该层位分布零星,厚度小,因此无供水意义,为大气降水透水层。(二)断层富水性F1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走向4050,长度大于1000m,倾向310320,倾角7075,断距10100m,在本矿断距为30 m左右,破碎带以碎屑岩为主,为正断层,北西盘下降,南东盘上升,为一导水断层。(三)地表水及地下水动态变化1、地表水:矿
44、区以南的水公河及其支流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属山区雨源型河流。大气降水后,地表水的流量变化与降雨趋于一致性,即随降水量的增减而增减,滞后时间38小时不等,一般45小时多见。雨季降水丰富,溪沟、河流流量增大;枯季降水量减小,溪沟、河流流量随之减小,甚至干涸。2、地下水矿区内地下水对大气降水的反应就区内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而言,岩溶水的动态变化较基岩裂隙水明显迅速,岩溶水有补、径、排迅速、集中排泄的特点,而基岩裂隙水则较为迟缓,有耗时长、分散排泄的特点。(四)充水因素该矿区煤矿床具有其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床上部为硅质和灰岩组成的长兴、大隆组相对隔水层,底部为玄武岩隔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有矿床顶、
45、底部岩层相隔,因此对矿床充水的层位主要为含基岩裂隙水的煤矿床上部长兴、大隆组及含煤矿床自身地层。1、充水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积水、断层水、矿井直接充水层位裂隙水、矿井间接充水水源。2、充水通道:断层、风化裂隙及冒落裂隙、老窑。(五)水文地质类型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水充水矿床,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六)矿井涌水量根据地质报告,在张维煤矿现有规模(开采16、20号煤层)的情况下,利用比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12.2m3/h(293m3/d),最大涌水量29.1m3/h(698 m3/d);若考虑煤矿开采其6、8号煤层,或由于开采过程中岩石裂隙扩张、降雨充沛
46、等因素,涌水量将有所增大,参考现有矿井和相邻深部生产矿井的生产经验,矿井涌水量按平均50m3/h,最大涌水量80m3/h进行设计。2.1.5煤层及煤质1、煤尘爆炸性根据2006年8月13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贵州鑫楚能源开发公司张维煤矿井下6、8、16、20号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结论:6、8、16、20号煤层均无煤尘爆炸性危险。2、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2006年8月13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对贵州鑫楚能源开发公司张维煤矿井下6-3、8、16、20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分类等级均为级:不易自燃2.1.6煤层开采技术条件1、瓦斯2006年10月11日,贵州省动能煤炭技术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对纳雍张维一号井(即原张维矿)进行瓦斯等级鉴定,结论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94m3/t,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11m3/t;通过分析,矿井瓦斯来源主要为采空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