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744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氨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 目的当氨区及脱硝系统发生氨泄漏事故时,为能迅速有效的动用公司资源进行事故抢修,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将降低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特制定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氨区、脱硝系统泄漏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 适用范围预案适用于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内部氨区、脱硝系统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及人员伤害的应急管理。3 氨区设施概述公司氨区设有90m3氨水储罐2台,日常氨水(浓度25%)储量为20-80t,常压。氨区设有卸载泵模块一个、氨水输送模块一个、PLC控制柜一个。氨区设有紧急喷淋洗眼器一套和喷洒水管一条。4 氨水的危

2、险性分析及事故类型4.1 危险性分析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接触下列物质能引发燃烧和爆炸:三甲胺、氨基化合物、1-氯-2,4-二硝基苯、邻氯代硝基苯、铂、二氟化三氧、二氧二氟化铯、卤代硼、汞、碘、溴、次氯酸盐、氯漂、有机酸酐、异氰酸酯、乙酸乙烯酯、烯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醛类。腐蚀某些涂料、塑料和橡胶。腐蚀铜、黄铜、青铜、铝、钢、锡、锌及其合金。4.1.1 氨水是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的危险化学品,当人体吸入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

3、度氨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4.1.2 当中毒者出现轻度中毒症状时会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4.1.3 当中毒者出现中度中毒症状时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4.1.4 当中毒者出现重度中毒症状时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4.1.5 氨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可能引发燃烧爆炸。4.2 事故类型4.2.1 氨水泄漏4

4、.2.1.1 氨水在充装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或误操作造成泄漏。4.2.1.2 储罐、管道及附件因腐蚀损坏造成泄漏。4.2.1.3 运行巡视不到位或检修质量问题,造成设备漏泄。4.2.2 储罐爆炸因高温、雷击、过量储存或其它不可抗力引发储罐爆炸。4.2.3 运行和检修定期工作不到位,造成氨区设备损坏,使氨区不能正常运行。4.2.4 氨水输槽车运输量超限或设备维护不当,发生泄漏,爆炸起火。5 预防措施5.1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危化品管理法律法规,储存及使用前办理储存、使用许可证。 5.2 氨区、脱硝系统操作人员(检修、运行)必须经过危化品管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同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公司每年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5.3 储存氨水容器,必须进行定期容器检验。5.4 系统安装的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满足存储氨水氨气的需要,严禁使用红铜、黄铜、锌、镀锌的钢、包含合金的铜及铸铁零件和备件。5.5系统应定期进行严密性试验,确保系统不发生泄漏。5.6将氨系统阀门等设备作为重要设备加强检修和巡视,确保系统无泄漏。一旦发现泄漏,立即进行可靠隔绝,并进行抢修。抢修应在氨气检测装置无报警后进行。5.7 SNCR脱硝工程的钢结构厂房、氨水储存装置、电控设备都设有有效的防雷接地装置,以免因雷击造成事故。5.8 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量(85%)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5

6、.9 氨系统设有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装置等设施。5.10 氨区配备必要的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静电服、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必须的防护用品和急救药品。5.11 事故抢修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同时应避免氨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接触。5.12 对喷洒水管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当有微量氨气泄露时运行人员可用喷洒水管向空中喷洒水雾,对氨气进行吸收,减少氨气污染。5.13 氨区周围50m内严禁烟火,如确需动火,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5.14 加强氨区管理,氨区大门上锁,由熟料车间负责,严禁人员随意出入

7、氨区。5.15为确保氨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生产技术部门应明确运行、检修部门管辖范围和操作分工,运行检修部门应明确定期工作标准,企业文化部应明确氨区疏散地点。5.16 熟料车间制定标准巡检路线、标准启动前综合检查卡、标准综合操作卡,检修部门做好综合检修作业程序文件,从而规范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行为,避免发生误操作和习惯性违章。6 应急处理预案6.1 事故报告程序6.1.1当发生氨气泄漏时,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值班长,报告泄漏部位、泄漏程度及现场情况。6.1.2 值班长立即按照公司紧急事件处理程序将泄漏情况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应急救援各专业小组组长。6.1.3 应急救援各专业小组组长立即通知专

8、业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现场抢修、备品备件、安全警戒、人员救护等准备工作。6.2 应急处理程序6.2.1 值班长在报告事件的同时立即组织运行人员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同时启动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6.2.2 事件处理组组长立即组织运行和维修人员对泄漏设施进行隔离和抢修。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防化服、橡胶手套、橡胶雨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使用专用器材和工具。6.2.3 安全保卫及灭火救援组组织消防车向泄漏部位喷洒雾状水,配合事件处理组进行现场抢修。6.2.4 在泄漏无法控制时,立即向地方消防部门报警并请求支援,地方消防部门到场后,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立即将漏泄

9、点、泄漏原因、泄漏情况、采取措施情况及周边建筑、人员情况向消防部门汇报,并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切断氨泄漏点周边电源和取消任何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防止发生氨气火灾或爆炸事故。6.3 紧急疏散措施6.3.1 当氨泄漏无法控制时,安全保卫及灭火救援组立即组织警卫力量疏散、转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的应急疏散地点,并立即在上风处设置200米隔离区。6.3.2 当氨泄漏无法控制时,对外协调及通讯组立即将泄漏情况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周边群众的紧急疏散工作,同时做好应对新闻媒体的工作。6.4 人员救护措施6.4.1 当发现有人员出现流眼泪、头晕恶心、轻度昏迷、呕吐心慌、甚至昏

10、迷、休克等中毒症状时,人身伤害救护组成员应迅速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清新处,为中毒人员吸氧并送当地医院抢救。6.4.2 当抢修人员皮肤接触氨气造成皮肤伤害时,人身伤害救护组应立即除去受害人受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皮肤或用3%的硼酸溶液冲洗;当抢修人员眼睛受到氨气的伤害时,人身伤害救护组立即翻开受害人上下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20分钟,并送医院急救。6.5 抢修完成后对氨区其它系统进行检查,确认无泄漏点和其它隐患时可按要求恢复氨系统正常运行。6.6 抢修工作完成后,安全环保部立即组织各生产部门(或配合地方安监、环保、消防部门)对此次泄漏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 6.7 公司组织善后处理组对受伤人员及家属进行慰问和补偿,组织财务保险组对设备损失进行清查及保险理赔。6.8 安全环保部将事故调查报告及事故处理情况、善后处理情况及时报地方安监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备案。根据实际情况,公司每年组织修编一次氨系统泄漏应急预案,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