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751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站泄漏应急演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氨站泄漏应急演习方案运行管理部2012年06月一、演习目的1.1 通过本次演习,提高运行人员在脱硝系统氨站(以下简称氨站)泄漏异常情况下的快速应急能力、正确的操作技能、现场事故处理能力。1.2通过本次演习,让运行人员加深了解系统、设备、工作介质(氨气)的特性,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规范操作,防范意识更加成熟。1.3学习公司应急预案,督促运行人员进一步掌握预案内容。1.4通过本次演习,考察运行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综合判断及指挥协调能力。1.5对本次演习中暴露出的预案和人员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评估和完善。二、假设事件氨站发生泄漏等安全事故。三、指导思想及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人身、

2、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 四、演习时间2012年06月 具体时间见通知五、演习地点集控室及氨站生产现场。六、演习内容机组正常运行,氨站发生泄漏,危及人身安全。脱硝系统跳闸退出。隔离泄漏源,应急处理。七、演习计划及程序1、演习人员:运行值2、监护人员运行值3、观摩人员安全监察部、人力资源部4、情景事件2011年06月,氨站泄漏。5、气象条件:晴天 风向:XX风,风力:X-X级。八、演习程序总指挥下达演习开始。演习现象出现九、演习现场规则演习规则是为确保演习安全而制定,对有参与人员职责、实际紧急事件、法规符合性、演练结束程序等事项的规定或要求。演习安全既包括参与人员的安全,也包括其他人员和设备的安

3、全。为保证演习纪律,规定如下:参加反事故演习的所有人员,必须按照演习总指挥的统一命令进行。事故演习中,演习人员通电话时,语前均冠以“演习”二字,如:“演习(姓名)操作汇报”,防止把演习命令作为实际调度命令进行执行。在演习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根据演习总指挥的命令及时退出反事故演习,以保证现场设备的安全。演习中提倡“示意、动口、不动手”。要做到“假戏真做”,但决不能“弄假成真”。演习人员严格按“演习方案”进行,演习人员不得影响现场工作。观摩人员必须在指定区域,以免干扰演习、影响生产。参加演习的全体人员要严肃认真,确实通过本次演习达到提高运行人员快速应变能力、正确的操作技能、现场事故处理能力的

4、目的。所有演习人员均要无条件服从指挥,执行指令。控制人员应仅向演习人员提供与其所承担功能有关并由其负责发布的信息,演习人员必须通过现有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置方案。演习过程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具有明显标志。十、演习小组职责及任务总指挥:高继洋1 )负责指挥整个演习过程。2 )掌握演习开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 )组织演习终止后后续工作,总结及评价。现场操作指挥:演习值长负责演习现象的发现、分析。制定处置方案并进行实施。机组正常运行,氨站氨罐发生泄漏,危及人身安全。脱硝系统跳闸退出。隔离泄漏源,应急处理。十一、演练结束,总结评价。 地点:生产现场会议室。演 习 流 程一、演练时间2011年06月二、演

5、练地点集控室及氨站生产区域三、演练内容事故前运行方式:机组负荷500MW;AGC投入;A、B、C、E、F磨煤机,两台汽泵运行;电泵联锁备用;除灰脱硫正常方式(除尘、脱硫PC分段运行,制浆、脱水系统正常运行)。燃油系统炉前循环备用。脱硝系统正常运行。演习现象:氨站出现大面积泄漏,危及人身安全;脱硝系统跳闸退出。四、处理方案1 氨站发生泄漏的安全预案1.1 氨站一旦发生泄漏安全事故时,发现人应立即向当值值长报告。1.2 值长应立即拨打火灾报警电话3119(本公司消防)或119(宣城市消防),同时向演习小组报告。汇报内容主要包括:泄漏事故的具体时间、部位、造成的危害、事故处理进行情况等。1.3 由演

6、习小组统一指挥,启动演习方案,各级人员明确处理职责,高度协调统一行动。1.4 氨站泄漏应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防止环境污染”的原则进行处理。人员被困时优先组织人力、工具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人员受伤时按照安规中有关规定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汇报公司领导组织车辆将伤员尽快送至医院进行救护。1.5 氨站发生泄漏后应紧急关断储氨罐供氨(液氨)阀、氨气缓冲罐供气(氨气)阀、至氨气蒸发槽的辅助蒸汽供汽阀,停止脱硝系统的运行,在值长指挥下进行脱硝系统的紧急停运的事故处理工作。事故现场拉好隔离带,并做好其他隔离措施。根据泄漏发生原因,尽快进行处理。1.6 液氨贮存罐发生泄漏1.6.

7、1 液氨贮存罐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关断泄漏液氨贮存罐的进、出氨阀,关闭储氨罐的进出、氨阀。关闭供氨气主阀,暂停脱硝系统的运行。1.6.2 启动氨罐水喷淋系统,投运氨稀释槽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1.7 供氨管道发生泄漏1.7.1 供氨管道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关断与泄漏管道相联的进、出氨阀,关闭液氨贮存罐的进出、氨阀,关闭供氨气主阀,暂停脱硝系统的运行。1.7.2 启动氨罐水喷淋系统,投运氨稀释槽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

8、。1.7.3 采用胶布对泄漏部位进行临时的包扎。1.8 进入氨站(或泄漏部位)处理事故时必需使用正压式呼吸器和防护眼镜,较大泄漏时还应穿上防化服,电气设备上灭火时还应防止发生人身触电。1.9 进入氨站(或泄漏部位)后,人体尽可能处于上风位、尽可能蹲身或匍伏前行。除非万不得已,不允许爬上储氨容器及其周边的构造物。1.10 氨站泄漏安全事故应根据发生事故的地点、原因等尽快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1.11 所有参加现场处理的人员,在进行抢险工作时应正确使用相关防护用具,注意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事故危害暂时得不到控制或有扩大趋势,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应注意服从统一指挥,配合做好人

9、员的紧急疏散工作。1.12 氨站泄漏安全事故应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工具将重要设备转移或隔离保护起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1.13 氨站泄漏安全事故处理后应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下一步进行安全事故原因调查及事故损失评价等工作。1.14 氨站泄漏安全事故处理后应组织安全、生产等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评估等工作,同时应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如周围环境大气、水体、土壤中含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恢复方案。1.15 氨站泄漏安全事故处理后,对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整改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1.15 卸氨过程发生联接管道脱落卸氨过程发生联接管道脱落,应立即停止压缩机的运行

10、,及时关断液氨槽车的出氨阀,关闭储氨罐的进、出氨阀,关闭供氨气主阀,暂停脱硝系统的运行。关断液氨槽车的出氨阀时,应防止肢体受冻。启动氨罐水喷淋系统,投运氨吸收罐装置,减少氨气向外扩散。如向外泄漏的氨气量很大,应采用消防车(栓)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抑制氨气向外扩散。1.16若引发火灾事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破等事故还应按照公司预案相关专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2 人身急救措施2.1 通则无论何种场合,首先要把事故中毒者运到无氨气的安全场所,在20左右的房间内保持安静,并尽快联系医生接受治疗。对神志不清的患者,千万不要从口中喂食。如果患者能够饮用饮料,应给以大量的

11、0.5%柠檬酸溶液或柠檬水。2.2 对皮肤的处置立刻脱去全部脏衣服,将受损的部位用水冲洗10分钟以上。接着如果可能的话,用柠檬汁、柠檬酸、2%醋酸或2%的硼酸水冲洗,最后,再一次用清水洗净。千万不要在受伤部位涂软膏之类的药。要用布把伤口盖上,并用硫代硫酸钠饱和溶液使布湿润。2.3 溅入眼部的处置立刻用充足的清水不断地一边洗眼,一边让医生诊断。如果要用5%的硼酸水来冲洗,在准备硼酸水的过程时段里也必须用水不断地洗眼。重要的是,力求尽快地将局部的氨完全除去,这对今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2.4 吸入体内的处置如呼吸停止的话,马上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为了不伤及肺,最好用口对口呼吸法 (从口中向伤者口中

12、送入空气的方法)。当呼吸已变得很弱时,用2%硼酸水洗鼻腔,让其咳嗽。五、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5. 1 储氨罐及供氨管道(含液、气态氨)泄漏,引发大量的氨气对外扩散,造成人员中毒与伤亡、环境污染、构造物受腐蚀。5. 2 储氨罐及供氨管道(含液、气态氨)泄漏,产生爆炸,往往伴随火灾与氨气泄漏,并可能造成加热蒸汽、热水外冒,附近建筑物倒塌、人员中毒与伤亡和环境污染。六、事故应急救援具体通信联系方式6.1 火灾电话119或(本公司)31198.2 人员急救电话120或1106.3 当值值长电话3366或33776.4 运行部主任电话(办公电话)3301,(移动电话)13515633948/663

13、9486.5 主管生产公司领导电话(办公电话)3006,(移动电话)6667776.6公司氨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关联系方式七 附件:氨的特性1.1 氨的性质1.1.1 物理性质状态:气体(常温,常压),液体(常温,加压);颜色:无色;气味:使呼吸阻塞样的刺激味;比重:0.5692(气体,空气重度=1时)、0.676(液体,-33.4时);沸点:-33.4;融点:-77.7;燃点:651;爆炸限:与空气混合15-28%(体积)、与氧气混合14.8-79%(体积);蒸气压:4.379atm(437.9kPa)(在0时);溶解度:47.3克/100克H2O(在0时,1atm),34.6克/100克H

14、2O(在20时,1atm);临界温度:132.;临界压力115.5atm。1.1.2 化学性质1.1.2.1 可燃性液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黄绿色的火焰,燃烧后生成氮和水。1.1.2.2 引火性虽然引火的危险性较少,但要注意对火慎重。氨的燃点是651,通常不易燃烧,但在空气中,即使没有火源,当加热到该温度以上时也会立刻燃烧。1.1.2.3 爆炸性氨按一定的比例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的状态下,遇火源即刻爆炸。与其它可燃性气体相比较,虽然氨爆炸的范围比较窄,因此以认为爆炸的危险性较低。但一旦进入爆炸范围,那是极其危险的。故而对氨的处置必须十分慬慎。

15、另外,液氨与卤素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而爆炸、飞溅。腐蚀性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质零件。1.2 氨的危害1.2.1 氨是敏感性气体,很低的浓度即可被察觉,通常510ppm即可闻到臭气。1.2.2 即使很少量的氨,一进入眼睛,就会因刺激而流泪。一接触伤口,就会感到剧痛。1.2.3 即是极稀薄的氨气,持续吸入,也会引起食欲减退,并对胃有损害。1.2.4 浓度高的氨气,会直接侵害眼,咽喉等部位,引起呼吸困难,患上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1.2.5 液氨及高浓度的氨,一旦进入眼睛,不仅感到疼痛,而且会溶入泪水之中,侵害眼内部。这不仅要长期治疗,而

16、且可能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1.2.6 液氨如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烫伤,冻伤等症状。1.3 空气中的浓度症状1.3.1 5-10ppm可感到臭味。1.3.2 50ppm可工作达8小时,不会引起问题。1.3.3 400-700ppm刺激眼、鼻、喉的粘膜,引起损害。1.3.4 0.5-1%短时间的暴露其中,即会引起死亡。1.3.5 2.0%即使使用防毒面罩,但皮肤暴露也不能超过几秒钟,超过时引起严重伤害。1.3.6 5-10.0%即刻死亡。1.4 卫生预防措施1.4.1 呼吸道保护1.4.1.1 只有在明确了解氨气浓度在2%以下时,才可以不使用呼吸罐式氨用防毒面具。1.4.1.2 在氨浓度大于2%或者不清楚的情况下,必须穿戴送风式面罩,送入空气或者氧气,以供呼吸。1.4.1.3 当要进入密闭的,换气不良的场所时,在戴上呼吸保护器的同时,请另外安排一人(或多人)并穿戴好防护用具在外面作为警戒,以防不测。1.4.1.4 使用的气体面具和呼吸防护用具应定期检查,使用后要保持清洁以备后用。1.4.2 皮肤,粘膜的保护下列保护器具,适用于皮肤,粘膜及眼睛的保护。(1)棉比羊毛的防护性更好,所以使用木棉衬衫,裤子和内衣。(2)橡胶比皮革的防护性更好,所以使用橡胶靴子、手套、围裙和外衣。(3)护眼镜等。(4)急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