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濯水风雨廊桥西段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者佚名来源发布时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濯水风雨廊桥西段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者佚名来源发布时环评报告.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本情况 表1项目名称濯水风雨廊桥西段扩建工程建设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怀东联系人张洁联系电话13908272371邮政编码409000通讯地址重庆市黔江区西山路749号建设地点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立项审批部门黔江区发改委批准文号黔江发改委函2015207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E4819 其他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总投资4000万元环保投资200万元投资比例5 %占地面积64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934.2平方米评价经费/年能耗情况煤/电/ 万度油/ 吨天然气/ 万m3用 水情 况(万吨)分 类年用水量年新鲜用水量年重复用水量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合
2、计/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黔江区是渝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武陵山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生态宜居城市。根据重庆市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2012-2020),黔江区将构建“一心、一轴、两区、多点”的城乡空间结构。一心:即黔江城区,打造成为武陵山片区和渝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一轴:即依托319国道的平坝集中地区,培育全区城乡产业和人口集聚发展轴。两区:即依托319国道东西两侧丘陵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资源,培育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涵养为主的两大片区。多点:即构建以濯水、石会、阿蓬江、马喇和石家等五个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地区服务中心体系。关于城乡特色产业发展一体化布局,规划指出,黔江区将打造城乡休闲旅
3、游体系,其中濯水镇将重点开发濯水古镇、蒲花暗河,发展休闲购物、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续表1根据黔江区濯水古镇的总体规划,现将已建成的濯水风雨廊桥西面进一步扩展延伸至濯水古镇西面蒲花河储备地。风雨廊桥西段扩建后,将与一期风雨廊桥构成统一整体,形成长达约600米的风雨廊桥。本次廊桥的实施对于促进区域开发和加强濯水古镇与蒲花暗河景区之间的联系,促进阿蓬江两岸地块的旅游发展与建设,进一步提升濯水古镇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重庆市黔江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在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投资4000万元建设“濯水风雨廊桥西段扩建工程”项目。拟建项目于2015年6月2日获得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重
4、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濯水风雨廊桥西段扩建工程立项的批复黔江发改委函2015207号,并于2015年12月11日获得重庆市黔江区规划局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00114201500028号)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500114201500036号)。根据国家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等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建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黔江区环保局以“渝(黔江)环评通2016031号”下达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我公司受业主委托后,根据相关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 原有风雨廊桥概况黔江濯水古镇原有风雨廊桥横跨于阿
5、蓬江上,长303米、宽5米,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桥梁主体采用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砼结构,塔、亭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3 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濯水风雨廊桥西段扩建工程(2) 建设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 建设性质:改扩建(4) 行业类别:其他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5) 建设地点: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6) 建设规模:拟建廊桥采用直桥和拱桥相结合的方式,共分为三段,全长约297米,第一段廊道长91米,第二段廊桥长112米,第三段廊道长94米,桥面宽8米,其中第二段为跨河拱桥,第一、三段均为旱桥。(7) 建设周期:
6、12个月。(8) 工程投资:4000万元。4 项目组成具体组成情况见表1.4-1。表1.4-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主体工程拟建桥梁第一段为“古濮宛钟”,由廊道与钟楼构成,共4层。第二段为“蒲花彩虹”,跨河观景弧形廊桥(蒲花河大桥),共2层(局部夹层)。采用桥型为拱桥,实腹式箱拱结构,箱梁梁高1.2米,桥梁计算跨径78米,计算矢高13米,桥台采用桩基接U台。横断面:0.5m(防撞护栏)+7.0m(人行道)+0.5m(防撞护栏)=8.0m。第三段为“蒲花龙桥”,地面廊道,以曲线屋顶与现代格栅桥墩相结合,共3层。临时工程施工场地共设置2个施工场地,位于跨桥两岸,进行施工机械停放、材料加工
7、以及材料堆放等,施工现场不得设置搅拌站和预制场,材料全部外购。临时堆土场用于堆放开挖的表土、临时挖方以及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表土用于植被恢复,挖方全部项目回填,建筑垃圾需及时清运至建设部门制定地点。施工栈桥涉水河段施工采取筑岛便道和施工栈桥结合的方式。筑岛施工作桩基础施工平台,兼作施工便道。筑岛采用1:1放坡,并采用土袋护坡,防止水流冲刷。施工营地租用周边民房,不设施施工营地。泥浆循环下部结构施工采用承台平台施工,桥两岸分别设置1个5m3泥浆池。拆除工程桥梁涉水施工结束后,将施工便道、栈桥和筑岛、挡墙及路堤进行拆除,拆除后产生的废弃土石。环保工程生态恢复项目完工后清理施工现场,拆除施工机械,对
8、临时占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废水处理施工区设置临时排水沟,沉淀池。废气处理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对易起尘物料和临时堆场等采取覆盖篷布措施;车辆出场时进行冲洗;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尽量选择环境敏感点少的路线;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交通高峰期。噪声治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方式,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固废临时土方堆场表面毡布覆盖、周围设置围挡设施和排水沟,与施工场地周围设置的排水沟和沉淀池相连接;及时清运多余垃圾至建设部门指定地点处理水土流失施工场地和临时堆渣场周边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防止雨水冲刷;施工场地临河一侧设置围挡设施,禁止渣土、垃圾等进入河流。第一段风雨廊“古濮宛钟”总长91米,桥面宽8米,该段由廊道
9、与钟楼构成,针对麻柳坝规划广场设计上于中心设置重檐歇山顶式钟楼,钟楼两侧层层递退形成重檐廊道空间。钟楼与廊桥相贯通,立面形态起伏流线,造型独特,屋面回翼角向上起翘,造型雅朴。钟楼基座为长方形,平面采用了十字型布局,钟楼整体高约26米,长15米,宽23米,两侧与木结构廊桥连接,分别设置了木楼梯从木廊道上至钟楼,楼梯上方采用叠坡重檐的屋顶。为便于室内空间的使用,基座内部为展示性空间,两侧连通廊道,南北两头各有突出的木结构阁楼,采用单面坡屋顶形式,山墙面为传统穿斗结构。钟楼从地面至顶部屋脊通高29米,基座上面有四面空透的圆柱回廊,楼分两层,重檐三层,楼体为木结构,供游人停留驻足,观赏风景。与建成风雨
10、廊桥游行连接,出入口采用歇山屋顶,廊桥突出木构建筑风貌,结构采用钢外包木,装饰采用大量木作装饰,屋面采用小青瓦屋面,大量瓦作屋脊装饰突出建筑顶部艺术美感。第二段风雨廊“蒲花彩虹”总长为112米,桥面宽8米,内河河堤段为78米,二层廊道部分长度为46米,檐口最低处为3米,进入景观亭通行17米可到达二层观景区。三层观景区总长度为14米,高度为6米,中心出檐长度为5.6米。该段为跨河桥,是由单拱桥体与曲直结合的桥身工程。本段桥为曲面的屋檐形式,整个屋檐分为四个部分,中心为三层的曲面歇山屋顶,两侧逐渐下降,檐角飞翘。在桥的两端入口处设置景观亭,起到视觉引导的作用。随着曲面的桥身加上曲面的披檐,让整个桥
11、身的立面层次更为轻盈。桥身、屋檐都为曲线的同时,直线元素廊道部分亦在其中,创造出全段中线条优美、空间叠加的段落。 第三段风雨廊“蒲花龙桥”该段总长94米,桥面宽8米,高15.2米。以曲线屋顶与现代格栅桥墩相结合,该段为双河场的地面廊道,连接蒲花河与规划道路。由于桥体本身曲面,高于地面标高,因此是观景的最佳视角点,视觉面可以延伸到四周,鸟瞰濯水全景。在方便观河景的同时,桥体本身也成为本区域的一个视觉中心点,汇聚各个角度的视觉效果。 桥体由于空间体量较大,为避免“空”的视觉感受,因此有重心,有节奏的控制桥体的装饰,在入口处、各重檐顶部、重檐底部作为重点装饰部分。入口景观亭采用歇山顶方式,使得景观亭
12、轻盈优美。各重檐顶部加入灰塑、檐口起桥。由于人的视觉常为至下而上的观察,因此注重檐口一下的结构,用真实的木料搭接穿斗结构,丰富檐下空间,同时落瓜、挂落、垂柱等木装饰也用于其中。为了保证娱乐活动的进行和视觉的通透性,创造行进过程中丰富有趣的空间体验,本段廊桥为单拱的弧形曲面桥。 本段廊桥分为三层,内部空间层次丰富。首层两侧与古濮宛钟段、蒲花龙桥段标高接拢,桥身中段起拱,二层的直线廊道与底层的弧形廊道在中间交汇,形成跌合空间,直线廊道两端的空间可以满足游客驻足观景、休闲娱乐的需求,通过底层上到三层,便到达一个相对私密的观景区域,游客可在此停留休憩,观濯水的全景,同时也形成一个被观景的对象。丰富多变
13、的空间层次增加了行走过程中的趣味性及观景视角的多样性。5 主要设计标准及参数(第二段跨河廊桥)1、桥面宽度:8m2、设计荷载:人群-4.0KN/m23、环境类别:类4、设计安全等级:一级5、设计基准期:100年6、设计洪水频率:1/207、通航:本桥按不通航设计8、桥面横坡:不设横坡9、抗震设防:本工程范围地震按7度构造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6 桥梁设计主要参数(第二段跨河廊桥)6.1 桥型布置根据蒲花河设计洪水位、现状河道驳岸、桥址地区地形条件以及方案批复意见,本次设计设置总跨度为78m的拱桥。采用1-78m实腹式箱形钢筋混凝土拱桥。拟建桥梁上跨蒲花河,蒲花河现状河底宽度约50
14、m,现状水位403.50m。桥梁分单幅布置,其横断面布置为0.5m(防撞护栏)+7.0m(人行道)+0.5m(防撞护栏)=8.0m。6.2 桥梁上部结构 主拱受力结构采用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拱,采用1-78m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箱拱,拱圈宽度8米,拱圈为圆弧拱,箱梁厚度1.2米,矢跨比1/6,为无铰拱。拱上采用砂砾石填料,填料侧面为混凝土结构挡墙。6.3 桥梁下部结构桥台为重力式台,承台桩基础,桩基直径为2.0m。台后填料为砂砾石,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6%。下部结构桩基采用机械钻孔桩,2.0米桩基嵌入完整中风化岩层不小于6.0米,基底岩层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6.
15、4 桥面现浇层桥面现浇层采用814cm厚C30钢筋混凝土,内铺一层钢筋网。7 排水设计雨水:因桥上有塔、亭等建筑物,桥面水量较少,少量雨水可通过桥面铺装层散排流入蒲花河。生活污水:由于该项目与巴茅岛及双河场的花海相邻,公共卫生间均规划统一考虑,本项目不考虑生活给排水的设计及接口预留。8 施工组织8.1 施工人员及工期安排项目预计建设高峰时最大施工人员数量为50人,施工建设周期为12个月。8.2 主要原料来源工程所需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均从当地购买,施工用水、电均由周边市政供给。8.3 施工营地施工营地依托周边居民生活区,不再新增占用临时用地。8.4 施工道路本项目各施工点均有乡村道路连接
16、,施工便利。9 拆迁安置本工程沿线拆迁的建筑物主要以砖混楼房和砖房为主,建设项目用地须按法定程序办理用地手续,并依法对工程拟占用土地的原所有者和使用者进行补偿安置。表2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名称及年消耗数量:施工期原辅材料主要为钢筋、混凝土及木料,其消耗量分别约为1000t、5000m3、4000m3;服务期为游客活动过程中使用的电等,该项目预计耗电量每年约为10万kwh。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黔江濯水古镇原有风雨廊桥横跨于阿蓬江上,长303米、宽5米,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拟建项目位于原风雨廊桥西侧,连接原风雨廊桥并跨越蒲花河。项目地块属于道路广场用地,项目所在地总体环境较好
17、,不涉及大气、地表水、土壤等方面遗留的环境污染问题。本项目建设期间,应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项目建成后,项目本身并不产生污染,仅有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通过设置的垃圾桶定期将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处理。工程施工使该工程段的水生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水体的自净作用,水质逐渐改良,水生环境将会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基本恢复,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水体各资源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33.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3.1.1地理位置黔江区位于渝东南中心,靠近武陵山腹地,地处渝鄂边区结合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
18、82810856,北纬2942952,东临湖北省咸丰县,西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接湖北省利川市。全境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90公里。拟建项目位于黔江区濯水镇,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3.1.2地形、地貌、地质黔江区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北东方向展布褶皱断裂明显。主要构造有阳洞背斜、濯河坝背斜、筲箕滩背斜、八面山背斜 和郁山背斜,出露岩层以震旦系变质岩系为基底,到白垩系为止,接受了厚达数千米的巨厚沉积岩系的淀积。黔江区地形地貌受地质拼迭的控制,山脉走向多与构造线方向一致,为北东西南走 向。从东至西,灰千梁子、五福岭、麒麟盖、八面山、
19、山塘盖和贾角山等山脉近于平行,形成岭谷相间地貌。境内大部分地区以低中山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 积的85%,丘陵面积约占10%,其中5%的面积为河谷平坝与山间盆地。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岭谷相间,地势东北高,西南部低,最高峰灰千梁子主峰海 拔1938.5米,最低点为黑溪河谷马斯口,海拔320米,相对高差达1618.5米,一般为5001000米,层浅中切割中、低山地形。沿北东南 西向谷地发育主干河流,沿西北南东向谷地分布其支流。主支流在平面上呈棱格状展布。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项目抗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经岩土工
20、程地质勘察,项目建设用地内未发现土坡变形、开裂等不稳定现象存在,土体现状稳定,基岩未发现滑坡、泥石流、断层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区域稳定性良好。3.1.3气候、气象黔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暖夏热、湿度大,冻寒期短,无霜期达11个月,且春夏之交多暴雨,7至9月时有伏旱、秋旱出现。最冷为12月,最热为78月,年均日照1240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731423.9mm之间,多年平均雨量为1213.0mm,雨季降雨(58月)约为全年降雨量的70%。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5.8,多年平均气温15.4,最大风速18.0m/s,多年平均风速3.0m/s,主导风向为NE。3.
21、1.4水文黔江区内河流众多,大小溪流密布全境,以八面山为分水岭。东南为阿蓬江、诸佛江支流,西北为郁江支流,均属长江水系乌江支系。河网密度为0.42km/km2。阿蓬江又名叫濯河、唐崖河,发源于湖北省利川,经咸丰县朝阳寺,由县坝乡入境,流经舟白镇、冯家坝、濯水、两河镇后进入酉阳,于酉阳县龚滩注如乌江,区境流长约90公里,流域面积1583km2,占全区幅员面积的65%。区域内落差108m,平均比降1.2。河床一般呈“S”形,宽5070m,水深12m,滩上水深0.51.0m,沱深25m。阿蓬江流域径流深637.6mm,径流量10.10亿m3,根据濯河坝水文站记,阿蓬江最大流量8250m3/s,最小流
22、6m3/s,历年最高水位45.62m,最低水位29.9m,年际水位变幅15.72m。蒲花河,又名太极河,为黔江区境内阿蓬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在太极场镇以上主流叫石钟溪,在太极场镇附近接纳了右支流泉塘河之后至河口叫太极河。其主要支流有金溪河、泉塘河、新安溪、母猪洞河。主流石钟溪发源于山塘盖下的白土乡大河坝,由西向东流经石钟、太极、濯水,在麻柳咀汇入阿蓬江。河道全长35km,全流域面积325km2,平均比降9.36,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29m3/s。3.1.5植被、生物多样性黔江区植被具有渝东南湿润森林植被区,常绿阔叶林植被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植被种类多,主要乔木有42科、81属、146种。
23、区境内生活的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4类,23目,69科,147种,其中属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有黑金丝猴、红腹角雉等12种,植物有红豆杉、珙桐等。项目场址无植被。周边主要为马尾松、柏香及灌木,野生动物稀少,种类及组成相对简单,除有一些啮齿类动物外,偶有一些小型动物如黄鼬等出没,没有珍稀保护动植物。3.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3.2.1 行政区划及人口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渝东南边陲,东经1082810856,北纬2942952。东临湖北省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省利川市。东西相距45公里,南北相距90公里,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辖6个
24、街道办事处,12个镇,12个乡,218个村(居)委。201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5.0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同比下降0.1。全区非农业人口24.57万,农业人口30.48万。3.2.2 社会经济2015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2.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值 19.03 亿元,增长 4.9%;第二产业增加值 111.77 亿元,增长 9.6%;第三产业增加值 71.75 亿元,增长 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9.455.235.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 44099 元,比上年增长 8.9%。 3.2.3 科教文化、医疗卫生 2015
25、 年底,黔江区共有 195 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 10.85 万人。全区学前 3 年毛 入园率 80.2%,普惠幼儿园占比 77.9%;小学入学率 100%;初中入学率 98%;高中阶段毛 入学率在 93%以上,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均居渝东南第一。 至 2015 年底,黔江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84 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 9 个,妇幼保健院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乡镇卫生院 24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 个。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数 3691 张。其中:医院床位 2793 张,乡镇卫生院床位 458 张。共 有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3383 人,其中:执业医
26、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935 人。3.2.4 交通、邮电、旅游2015 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 5088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 100 公里。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 403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1%,公路旅客运输量 1072 万人,下降 13.5%。 2015 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 3.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0.37 亿元, 增长 5.5%;电信业务总量 3.33 亿元,增长 4.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6.03 万户;移动电话 用户 46.9 万户;互联网用户 9.53 万户。 2015年全区接待游客达到668.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全年实现
27、旅游总收入26.43 亿元,增长 37.7%。3.2.5 生态建设全年森林覆盖率 56%,比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3.15 万亩。完成 造林绿化 11 万亩。其中,人工造林 7 万亩,封山育林 4 万亩。巩固优质桑园面积 10 万亩, 新栽蚕桑0.667万亩。建义务植树基地31个,完成义务植树125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95.5%。3.2.6 濯水古镇、蒲花暗河旅游开发濯水古镇至2009年开街以来,先后获得“中国最具魅力名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民族风情创意产业发展基地”等荣誉。2010年古镇接待37.62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0.85万人次;2011年接待
28、43.23万人次,境外游客1.69万人次;2013年,旅游人数达到53.14万人次,境外游客为3.68万人次;2014年,濯水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迅速,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高,游客数量日益增加,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蒲花暗河景区于2012年1月开业接客,通过不断完善景区旅游配套等基础设施,不断扩大宣传营销,蒲花暗河近几年经营情况步步攀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日益显现,美誉度和知名度日益提高,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12年景区接待32.18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0.79万人次;2013年接待39.66万人次,境外游客1.79万人次,2014年,旅游人数达到52.7
29、6万人次,境外游客为3.65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8663.78万元,净利润达到986.55万元。环境质量现状 表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 环境空气本次环境空气现状评价采取引用现有监测数据的方法进行,引用“蓬水古城基础设施项目”的现有监测资料,监测时间为2015年2月1日7日,监测点距离拟建项目0.5km,为临近评价区域的近三年的有效数据。(1)监测情况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TSP、SO2、NO2。监测时间连续监测7天,每天监测日均值。监测布点选取“蓬水古城基础设施项目”Q-2监测点,位于拟建项目南侧居民区。监测分析方法按照环
30、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的方法进行。(2)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其计算公式为:Pi=Ci /Si式中:Pii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3)监测结果及评价环境空气监测统计结果及单项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见表4.1。表4.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m3监测点监测项目日均值浓度占标率Pi值标准Q-2TSP0.1000.1050.330.350.3SO20.0110.0280.070.190.15NO20.0130.0240.160.30.08由表4.1可知,项目区TSP、SO2
31、、NO2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好。2 地表水(1)现状监测本次评价引用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2016年4月对阿蓬江濯水下游断面的例行监测数据(选取常规监测因子)进行评价。(2)监测方案监测断面:阿蓬江濯水下游;监测因子:pH、COD、BOD5、NH3-N、TP、石油类;监测时间:2016年4月6日。(3)评价方法与标准阿蓬江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执行III类水域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模式如下: = pH的标准指数为: = 7.0 7.0式中
32、: 为i 污染物在 j 监测点处的单项污染指数;为i 污染物在 j 监测点处的实测浓度(mg/L); 为 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pH的单项污染指数;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在j 监测点处实测pH值。(4)监测评价结果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2。表4.2 地表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pH无量纲监测断面监测指标监测值标准值指数Sij阿蓬江濯水下游断面pH8.17690.585COD10L20/BOD50.840.2NH3-N0.5151.00.515TP0.0900.20.45石油类0.010.050.2由表4.2可以看出,阿蓬江
33、濯水下游断面中,pH、COD、BOD5、NH3-N、TP、石油类各因子均未超标,其评价指数小于1,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3 声环境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处于待开发区,环境噪声源主要为社会生活噪声及交通噪声,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取实测监测数据进行评价。(1)监测情况监测项目:等效声级监测时间、频率监测时间为2016年7月7日8日,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测1次。监测布点共设置1个监测点,位于项目西侧场界。监测分析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2)监测结果及评价噪声现状监测结果汇总于表4.3。表4.3环境噪
34、声监测结果统计表监测时间测点位置监测结果(dB)昼间夜间2016.7.7本项目西侧场界49.839.72016.7.845.240.5噪声标准2类:环境噪声昼间60dB,夜间50dB。由表4.3可知,项目区选取的各噪声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声环境现状质量较好。由此,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能满足2类声功能区标准要求。4 生态环境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阿蓬江湿地公园)地处重庆市黔江区和酉阳县境内,北起舟白街道与湖北省咸丰县交界处,南至酉阳县大河口电站,宛如一条玉带蜿蜒其境,其中心地理坐标东经 1084603,北纬 29181
35、6,距黔江城区 26 公里、酉阳县城 42 公里,至龚滩古镇、百里乌江画廊 36 公里,离重庆市区 346 公里。公园范围土地总面积 2785.2 公顷,其中黔江区 2519.3 公顷,酉阳县 265.9 公顷。其林地面积 918.8 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 769.8 公顷,宜林地面积 145.0 公顷,苗圃地面积 4.0 公顷。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按舟白电站、鱼滩电站、箱子岩电站和大河口电站蓄水常水位高程以上确定公园范围,濯水和两河口中心区域按实际需要划定。具体为:舟白街道与湖北省咸丰县交界处至舟白电站段按高程 475 米划定;舟白电站至鱼滩电站段按高程 450 米划定;鱼滩电站至箱子岩电站段
36、按高程 425 米划定;箱子岩电站至大河口电站段按高程 425 米划定(包括南溪河段)。其中濯水中心区域范围为:濯水大桥西侧开始沿 425 米高程自北过龙潭向西到达蒲花暗河口,西北方向经 618.0 米高程、558.1 米高程、681.1 米高程、748.1 米高程折返沿 425 米高程经 659.1 米高程、651.4 米高程、672.2 米高程向北沿原有公路与濯河大桥相接。两河口中心区域范围为:北自箱子岩电站沿 425 米高程向南经两河西大桥,沿 425 米高程向东进入细沙河到达阿蓬江镇界折返沿 425 米高程到细沙河口向北沿 488.0 米高程、482.1 米高程、463.3 米高程、4
37、26.0 米高程再接 425 米高程到达箱子岩电站大坝。公园红线范围总面积 2785.2 公顷。此外,考虑到阿蓬江湿地公园边界至阿蓬江两岸第一道分水岭的区域范围分布着大面积林地资源,这些林地资源对阿蓬江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规划该区域范围为阿蓬江湿地公园的外围保护地带,面积 12813.8 公顷。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以河流湿地占优势的湿地,其湿地类型多样,有河流湿地(永久性河流、泛洪平原)、沼泽湿地(地热湿地、淡水泉湿地)和人工湿地(稻田、淡水养殖池塘)等 3 大类 6 型。永久性河流中有长达 3 公里的暗河河段。阿蓬江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 1706.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1.3
38、%。湿地面积中,天然湿地(河流湿地)面积 1212.1 公顷,占湿地面积的 71.0%;人工湿地面积 494.4 公顷,占 29.0%。阿蓬江湿地公园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中区,园内计有湿地维管束植物 64 科 240 种(见附件),其中蕨类植物 4 科 7种,种子植物 60 科 233 种。 其中,中华蚊母为中国特有植物,原集中分布于我国长江三峡、武隆县芙蓉江和乌江流域,由于蓄水,该植物现仅分布于乌江流域,本湿地公园范围内有多处中华蚊母群落。阿蓬江湿地公园的湿地脊椎动物计有 44 科 137 种(见附件),其中淡水鱼类 15 科 79 种,湿地两栖动物 6 科 9
39、种,湿地爬行动物 4 科 7 种,湿地鸟类动物 15 科 31 种,湿地哺乳动物 4 科 11 种。湿地脊椎动物中不乏珍稀濒危种类,大鲵、水獭、普通鵟、苍鹰、红脚隼、红隼、鸳鸯等 7 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农村生态系统,物种稀少、单一,工程区内植被主要以农作物以及人工种植的其他树木为主。5 主要环境敏感点和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拟建项目位于阿蓬江湿地公园中的濯水服务管理区规划范围内,项目的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周边居民区,本项目敏感点分布见表4.5。表4.5 本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明细序号敏感点名 称方位执行标准与项目距离(m)高差(m)敏感点特征受影响人数1
40、1#居民处西噪声:2类大气:二类10022户,约66人22#居民处南噪声:2类大气:二类150060户,约180人环境保护目标如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项目营运期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该区域环境不因本项目运行而恶化,保护项目周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保护目标:拟建项目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阿蓬江。要求水质不因拟建项目的建设而改变水域功能,确保评价段水质基本维持现状,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噪声保护目标:要求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噪声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活动,区域声学环境无较大改变。固废废物:营运
41、期生活垃圾及时清运,禁止随意倾倒。生态环境:尽量减轻水土流失,确保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现状。评价使用标准 表5分 类大 气水噪 声其 它环境质量现状TSP、SO2、NO2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昼夜噪声未超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 418-2016)中“表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42、B8978-1996)一级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值: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评价区属环境空气二类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扩建跨桥跨越蒲花河,蒲花河最终流向阿蓬江。根据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89号)、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24号),阿蓬江属类水体。(3)噪声环境标准根据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90号),项目区环境噪声分别执行
4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续表5表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Nm3 浓度污染物浓度限值(二级标准) mg/m3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NO20.200.080.04TSP/0.30.2表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 单位:mg/L控制项目CODBOD5NH3-N石油类III类标准2041.00.05表5-3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LeqdB(A)标准类别昼 间夜 间2类6050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施工期污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车辆、
44、设备冲洗废水,施工期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其中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水依托周边农户旱厕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施工车辆、设备冲洗废水经施工临时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不外排。(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施工废气包括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 418-2016)中“表1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黔江区属于其他区域)。运行期间无生产废气排放。(3)噪声排放标准建设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表5-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污 染 物pHSSBOD5COD氨氮动植物油石油类一级69702010015105表5-5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mg/Nm3序号污染物项目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与排气筒高度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