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904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火灾事故 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新瑞金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保证我矿职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根据河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瑞金煤业的实际情况,特制订郑新瑞金煤业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一、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组长: 吴彦舍 副组长: 董明陶 王同安 高习武 刘广伟 成员: 姜福囤 王 恩 杨春法 冯金泉 窦旭广 张永强梁怀军 薛建华 李振权 范广伟 潘 岗 娄和建 2、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国瑞公司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

2、和应急救援经验。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3、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是矿井事故处理的第一指挥者,在事故现场协同事故单位第一责任者,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制订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4、 事故应急救援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参与制订和落实营救遇难人员及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救援操作。二、应急处理程序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迅速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

3、利用最近、最便捷的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报告。若火势较小,容易控制,且无爆炸危险(如火灾未发生在巷道高冒区、采空区),则现场人员应利用供水管路、灭火器或其他可能利用的工具直接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在进行灭火;油类(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若火势规模较大不能直接灭火时,调度室要命令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同时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启动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向国瑞公司调度室汇报_召请矿山救护队-派遣侦查小分队进行灾情侦察、人员救治-进行灾害的初步评估-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救援方案-救援队现场抢险救灾直至灾情消

4、除、恢复正常生产。三、现场处置措施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现场发现人员首先要尽最大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通风系统、风流情况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并立即通过电话等手段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矿长汇报。 同时现场遇险人员要按照如下要求积极展开应急避灾自救工作。 1自救互救 1)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应采取的应急自救措施 (1)在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了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在附近工作的人员。 (2)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地点及灾难程度

5、、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援队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抢救。 (3)抢救时,要及时切断灾区内的电源并迅速设法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4)火势不大时,在判断无爆炸危险的前提下,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力量将火直接扑灭。 (5)如果火灾范围大或火势猛烈,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或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命令行事。 (6)当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时,要立即进行自救和沿避灾路线组织人员撤出。 2)在有烟雾的巷道里的避灾自救 (1)在有烟雾的巷道里,停留避灾或是建立避灾场所的可能

6、性一般不大,应当采取果断措施迅速脱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 (2)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必须及时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捂湿毛巾)。 (3)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避免深呼吸和急促呼吸。如果巷道内通风机没有停止运转,要充分利用风筒内的新鲜风流和压风管路空气等条件。在没有自救器或是自救器的使用超过了有效保护时间时,可切断或打开压风管路的阀门或利用有风(但必须是新鲜无害)风筒呼吸;在避灾硐室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条件供风送气,既能供人呼吸和延长避灾时间,又能提高避难场所的空气压力,防范有害烟气的侵袭。 (4)烟雾对人身安全的影响,除了烟气的特性(如烟气的浓度、成分、颜色、温度及刺激性的大小等),周

7、围环境的特点(火的性质、范围、火势大小、距火源的远近、通风状况、巷道的断面及坡度等),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和体质条件。尤其是当精神上处于恐慌紧张的状态时,人的呼吸、心跳就会加快、容易疲劳、抵抗能力、行动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都会降低。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动失常。无论在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能惊慌,不要狂奔乱跑。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同时还要善于根据感觉和观察迅速辨认方向及自己所处位置与周围巷道之间的关系,要善于根据风流的大小和方向、烟气的来源及温度的高低等,判断火灾的大体方位和情况,以便做出决定,迅速通过捷径脱离危险区。 (5)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

8、要这样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6)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壁或管道前行,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7)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害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则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可能会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使为了加快撤退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

9、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8)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改善自己的感觉,或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2现场处置具体措施 1)外因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1)外因火灾比较直观,初期火势较小,容易控制。除采空区、巷道高冒区等有爆炸危险的火灾外,现场人员应充分利用防尘供水管路、灭火器或其他可能利用的灭火工具,直接灭火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如果火灾规模较大,现场人员不能直接扑灭火灾时,应尽快将火灾的地点、性质、范围等情况向调度室

10、汇报,并积极组织受火灾威胁区域的人员沿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3)调度室接到井下火警报告后,立即通知灾区人员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根据事故的地点、性质、规模等,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并及时通知矿救援队和有关领导指挥组织救援。 (4)矿长应积极组织矿救援队营救援区人员,并采取风流控制措施,控制烟流流向和火势蔓延,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灭火方案。 (5)电气设备着火灭火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来不及切断电源或未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或沙子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油类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6)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范围等情况,确定调整通风系统方案。 (7)在进风井口附近、井筒、井底车场

11、和井底车场直接相通的大巷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全矿井反风措施。全矿反风应注意对原有火区、采空区瓦斯流向影响的分析。 (8)采区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积极方法直接灭火短路通风或局部反风;采掘工作面发火,用直接灭火方法扑灭不了时,应用隔绝方法进行封闭。 (9)采区火灾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张挂风帘、减风或局部反风方法来处理。一般情况下主要通风机都要保持正常运转。 (10)在营救灾区人员和灭火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的危害。 (11)当井下火灾规模较大,无法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火区的灭火措施。封闭时应采取在火源的进、回风侧同时封闭;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可以采用先封闭火

12、源进风侧,后封闭火源回风侧的封闭顺序;一般不得采用先回后进的封闭顺序。封闭火区应采取措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窒息和瓦斯爆炸事故。 (12)井上、下设有消防材料库,处理事故使用后,必须及时补齐消防材料。(消防材料配备情况见附表)2)内因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1)发现自燃现象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矿领导汇报,自燃程度严重或危及人员安全时,要撤出所有受威胁区域人员。 (2)调度室及时通知通风部门、矿有关领导和国瑞公司总调度室,自燃程度严重的及时组织救援队抢险救援。 (3)发现自燃后,通风部门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查找漏风通道,并利用气体分析、红外探测

13、、钻孔探测等手段,判断确定火源位置。 (4)确定火源后,要采取消除火源、向高温点注浆、压注凝胶、注惰化气体等手段,使高温点得到控制,直至消除隐患。 (5)发现自燃征兆后,应及时布置束管监测点,气体、温度测点,分析发火地点的气体成分及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6)对发火地点应采取均压措施,减少向发火地点供氧。 (7)自燃达到冒烟程度时,要有专人检查瓦斯情况,有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 (8)当其他措施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 3)扑灭不同地点的火灾应急处置措施(1)井口建筑物火灾。进风井口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首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气体及火焰窜人井下。立即反转风流或关闭井口防

14、火门,必要时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按照矿井灾难预防和处理计划引导井下人员升井;在井口建筑物灭火时,应请消防队参加灭火工作。 (2)井筒中的火灾。在进风井口、井筒中发生火灾时,为防止有害气体进入井下巷道,必须反风或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回风井筒发生火灾时,风流方向不应改变。应当减少风量,防止火势增大,撤出井下受威胁人员,由处理事故指挥部决定其灭火方法(以不能引起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危险为原则)。 (3)井底车场火灾。由于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大巷风量大,风速高,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发生火灾后蔓延速度较快,直接威胁全矿井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使水泵房、电缆线路、带式输送机等主要设备处于火灾之中。所以这些地点发

15、生火灾时要求:矿救援队应用最大的人力、物力、直接灭火,防止火灾蔓延;进行反风或风流短路,不使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侵入工作区,并减少火区风量,采取人工观测和束管监测系统相结合,严密监视瓦斯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将受影响的采区防火门关闭,减少灾区范围。 (4)机电硐室火灾。机电硐室一般位于进风区空间较小,橡胶电缆及油质易燃,火势发展快,不及时扑灭,烧毁电器设备,烟雾扩散后给采、掘工作面造成很大威胁。所以机电硐室的火灾,要尽一切力量直接灭火。在处理过程中,要首先切断电源,关闭防火门,用干粉灭火装置或其他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硐室在矿井总进风巷道时,应逆转风流或使风流短路。着火硐室位于矿井采

16、区总进、回风流的两巷道联接处,可能的情况下,采取短路通风或局部反风。两个出口与大巷相连的硐室着火时,需先在出口处挂风障,从进风侧灭火或同时在进出口挂风障。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5)采掘工作面火灾。采煤工作面因电器设备故障或违章爆破等原因造成火灾时,一般要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从进风侧进行灭火,并果断有效地利用灭火器和防尘水管将火扑灭。不论在工作面任何地点起火,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应迅速戴好自救器,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新鲜风流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是撤退。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在戴好自救器的情况下,也可

17、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不可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地外撤。 掘进巷道由于电器设备故障或违章爆破等原因造成火灾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果断的措施将火扑灭。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严禁随意停风机,并根据瓦斯情况适当控制风量,防止瓦斯积聚。如果掘进巷道起火,首先应尽一切可能设法穿过火源,迅速撤离到火源的进风侧或盘区新鲜风流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是撤退。四、 信息报告与处置 (1)设立事故报告接警专用电话设在调度室,应急救援机构办公室为调度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和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电话(见附表)。

18、(2)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别、损伤情况和事故的简要经过。 (3)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要及时向值班矿领导、总工程师和矿长汇报,矿长及时向国瑞公司汇报。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原因、事故类别;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况等,必要时附事故现场简图。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以及事故区域的巷道、通风系统和风流情况及瓦斯浓度,以及与汇报人员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井下消防材料库明细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黄土k

19、g2002风筒节53水泵台14铁镐把25铁锨把56沙子立方27撬棍个28水龙带米10098公斤干粉灭火器台810手锯个111监控线米30012麻包或编织袋布包条20013风机台114木板615普通消火水枪个1平地消防材料库明细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胶鞋双602手电个603麻袋条20004铁镐把255铁锨把506沙子立方207铲车部28钩机台194寸泵台210管子节3011电缆米20012雨衣件5013钢丝绳m20014胶管m6015倒链台1168公斤干粉灭火器台20郑新瑞金(新密)煤业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瑞金煤业2012年11月22日会审措施名称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会审时间:会审地点:主持人会审部门职务会审意见及签字通风科机电科生产科安检科调度室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总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