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5942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硝氨区液氨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脱硝氨区氨水泄漏现场处置应急预案1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脱硫系统异常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2编制依据水泥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水泥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脱硝系统异常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4 应急处置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4.1.1 氨水泄漏突发事件发生后,巡检员发现应立即汇报值班长,值班长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4.1.2 运行人员在当班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规程进行前期处理。4.1.3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

2、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指挥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4.1.4泄漏事件造成人身伤害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造成火灾的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造成环境污染的启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2.1发生氨水泄漏事件时,现场人员注意观察风向标,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戴好防护面具,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1)在卸氨过程中要认真进行系统泄漏检测工作,发现有泄漏时立即停止卸氨工作,并进行处理,确保无泄漏时再继续卸氨工作。(2)当氨水发生少量泄漏时,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和防止接触氨气。处置人员应使用正压空气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

3、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堵漏处理工作。(3)如果是运输车辆泄漏,无法彻底消除时,应将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4)当氨水发生大量泄漏时,所有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并向上风向转移。并在泄漏区域周边150m处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严格限制出入。(5)迅速切断氨区附近火源、电源,如有灌装作业等操作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事故扩大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6)泄漏处置人员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尽可能先切断泄漏源。对联通的储存罐和系

4、统进行隔离,对泄露的系统和罐体应关闭相关的阀门及联系检修人员加装堵板等隔离操作,巡查、监视设备,做好现场的安全措施。(7)及时启动喷淋系统,加大氨气的吸收和稀释,防止大量氨气扩散,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8)处理事故时,启、停主要设备的重要操作必须有值班长、班长命令方可执行。(9)当因氨区、卸氨平台漏泄事故引主机运行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及时联系值班长确保主机运行安全。(10)发现有人吸入氨气立即将吸入者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维持呼吸功能,并送医院救治。(11)警戒区内要堵截一切火源,易燃易爆品区域应尽可能不开启灯具和动用电器,即使救援需要也必须禁止开启防爆灯具,要求使用防爆电器,以免产生火

5、花,迅速疏散受威胁的物资。4.2.2如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如下措施:(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进行防护。(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储罐火灾时,

6、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火灾距氨水储罐较近时,应及时启动喷淋系统对储罐进行降温保护。(5)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6)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4.2.3氨水中毒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一旦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并送医院救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7、。就医。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4)发现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时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并应请医生急诊治疗,以免发生意外。4.2.4氨气爆炸极限是体积含量在16-25%并有充足的氧时。有明火,在此浓度范围内氨将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发生氨气漏泄时氨库区30米以

8、内,严格禁止一切明火作业。4.2.5事故处理时应密切观察围堰废水处理池液位,及时进行中和排掉,避免废水池溢流。4.2.6参加抢险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带防护眼镜、穿防护服、戴橡胶手套,戴防毒面具等。在抢险过程中,参加抢险人员应站在上风口,防止氨气对人身的伤害。并通知消防队到场做好着火的扑救准备工作。4.2.7当氨水泄漏已被有效的控制并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理情况终止。4.2.8氨水泄漏应急处置结束后,要继续设置警戒线和警戒标志,对泄漏现场进行彻底清洗和检查,检测污染情况。现场污染未彻底清除前,无关人员禁止入内。4.2.9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应急救援总指挥

9、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4.3事件报告流程4.3.1值班长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氨水泄漏事件的基本情况、设备损坏情况以及故障设备隔离情况。4.3.2泄漏趋势无法控制时由应急组长决定请求辖区消防队及相关单位救援。4.3.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6附件附件1氨的理化性质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分子量:17.04 氨水相对密度(水=1):0.7067(25) CAS编号:7664-41-7 自燃点:651.11 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 沸点():-33.4 蒸气压:882kPa(20) 附件2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1、配备医疗用品 2%硼酸水、食醋2、配备事故处理器材防毒面具(4套)防护服(2套)雨靴(4双)毛巾(5条)1211灭火器(手推车型2只)、地面消防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