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950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62 大小: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细完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 号: XYG201301 版本号: 2013-001 Xx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 xxxx 编 制 单 位 :安检部 编制时间:2012年12月25日 实施日期:2013年1月1日 目 录第一部分 XX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应急预案体系11.5 应急工作原则22 xxxx安全生产危险性分析32.1xxxx概况3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73 组织机构及职责83.1 应急组织体系83.2 指挥机构及职责94 预防与预警124.1 危险源监控124.2 预警行动19应急响应225.1 响应分级2

2、25.2 响应程序225.3 应急结束266 信息发布267 后期处置278 保障措施278.1通信与信息保障278.2 应急队伍保障27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88.4经费保障288.5其他保障289 培训与演练299.1培训299.2演练3010 奖惩3110.1 奖励3110.2 处罚3111 附则3211.1 应急预案备案3211.2 维护与更新3211.3 制定与解释部门3211.4 应急预案实施3211.5 附件:相关图纸32第二部分 XXXX专项应急预案341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4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4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51.3组织机构及职责361.3.1应急

3、组织体系361.3.2指挥机构及职责371.4预防与预警391.4.1 危险源监控391.4.2 预警行动421.5信息报告程序431.6应急处置441.6.1 响应分级441.6.2 响应程序441.6.3 处置措施45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62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72.1事故类型和灾害程度分析47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72.3组织机构及职责482.3.1应急组织体系482.3.2指挥机构及职责482.4预防与预警512.4.1 危险源监控512.4.2预警行动532.5信息报告程序532.6应急处置542.6.1 响应分级542.6.2 响应程序542.6.3 处置措施542.7

4、应急装备保障563 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6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56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563.3组织机构及职责563.3.1应急组织体系563.3.2指挥机构及职责573.4预防与预警603.4.1 危险源监控603.4.2 预警行动613.5信息报告程序623.6应急处置633.6.1 响应分级633.6.2响应程序633.6.3处置措施633.7应急装备保障644 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4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4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54.3组织机构及职责654.3.1应急组织体系654.3.2指挥机构及职责654.4预防与预警684.4.1 危险源监控684

5、.4.2预警行动694.5信息报告程序704.6应急处置714.6.1 响应分级714.6.2 响应程序714.6.3 处置措施714.7应急装备保障725 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25.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25.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735.3组织机构及职责735.3.1应急组织体系735.3.2指挥机构及职责745.4预防与预警775.4.1 危险源监控775.4.2 预警行动795.5信息报告程序805.6应急处置815.6.1 响应分级815.6.2 响应程序815.6.3 水灾事故处置措施81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36 机电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46.1 机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4

6、6.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846.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846.1.3组织机构与职责856.1.4预防与预警886.1.5信息报告程序886.1.6应急处置896.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906.2 主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906.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906.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926.2.3组织机构与职责926.2.4预防与预警966.2.5信息报告程序966.2.6应急处置976.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986.3 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996.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996.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996.3.3组织机构与职责1006.3.4预防及预警1046.3.5信

7、息报告程序1056.3.6应急处置1056.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067 矿井突然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077.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07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097.3组织机构与职责1107.3.1应急组织体系1107.3.2指挥机构及职责1117.4预防与预警1137.4.1 危险源监控1137.4.2 预警行动1147.5信息报告程序1147.6应急处置1147.6.1 响应分级1147.6.2 处置措施1147.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178 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188.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88.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188.3组织机构及职责1198.3.1应急

8、组织体系1198.3.2指挥机构及职责1198.4预防和预警1228.4.1 危险源监控1228.4.3 预警行动1228.5信息报告程序1238.6应急处置1238.6.1 响应分级1238.6.2 响应程序1238.6.3 应急行动1248.6.4 应急扩大1248.6.5 应急结束1248.6.6 处置措施1258.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259 避灾路线1269.1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避灾路线1269.2水灾事故发生后的避灾路线126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1271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71.1事故特征1271.2应急组织与职责1281.3应急处置1291.4注意事项1302 井下火灾

9、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12.1事故特征1312.2应急组织与职责1322.3应急处置1322.4注意事项1343 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353.1事故特征1353.2应急组织与职责1363.3应急处置1373.4注意事项1394 煤尘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04.1事故特征1404.2应急组织与职责1414.3应急处置1414.4注意事项1435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45.1事故特征1445.2应急组织与职责1455.3应急处置1455.4注意事项1476 机电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86.1事故特征1486.2应急组织与职责1486.3应急处置1496.4注意事项1497 矿井突然停电事故

10、现场处置方案1507.1事故特征1507.2应急组织与职责1517.3应急处置1517.4注意事项1548 地面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558.1事故特征1558.2应急组织及职责1558.3应急处置1568.4注意事项1569 预案的贯彻执行及有关技术资料15810.1附件一:煤矿抢险救灾指挥部成员、职务、职责和通知方法15910.1.1附件二:XXXX辅助救护队成员资质和通知方法16210.2.附件三:XXXX辅助救护队装备表16210.2.1附件四:井上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明细表16410.3附件五:XXXX应急响应程序16510.4附件六:XXXX井下灾变后人员统计及救援人员入井控制方法166

11、10.5关键的路线、标示和图纸16610.6与本预案衔接应急预案16610.7有关协议16610.8煤矿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文件16710.9煤矿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文件16710.10煤矿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要素评审意见表。167第一部分 xx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矿井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使之能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稳定。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

12、事故扩大,特制定xxxx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煤矿安全规程(2012年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73号)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xxxx2013年生产实际,在经过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

13、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x井上下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1.4 应急预案体系1.4.1综合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对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可起到应急指导作用。1.4.2专项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或危险源而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xxxx制定的专项预案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水灾事故

14、专项应急预案机电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突然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4.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具有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的特点。通过应急演练,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xxxx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主要包括: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机电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矿井突然停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地面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5、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伤害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和兼职救援队伍的辅助作用及群众队伍的基础作用。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行动:在矿长统一领导下,全矿各职能科室和各区队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各区队要编制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措施,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机制,自救互救,安全抢险。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险,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线路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险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或使

16、事故扩大。1.5.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预防和应急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报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加强演练,在实战中要能够调得动、用得上、救得下。1.5.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预防、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预警水平,应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2 xxxx安全生产危险性分析2.1xxxx概况2.1.1

17、矿井概况xxxx2.1.2xxxx安全避险“六大系统”2.1.2.1井下监测监控系统xxxxx2.1.2.1.1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监控中心站xxxxx监测分站xxxx传输设备xxxxx各类传感器的使用数量、备用量及总量xxxxx2.1.2.1.2束管监测系统xxxxx观测点布置xxxxx束管路数xxxx2.1.2.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xxxxx2.1.2.3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已建立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有1个额定人数10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和3台额定人数8人的KJYF-96/8型移动救生舱及额定人数15人的临时避难硐室。矿井为入井人员配备有ZH30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30分钟。永久避

18、难硐室设在一水平主运输大巷与在一水平辅助运输大巷之间与两大巷以通路相连.设计额定避险人数100人。目前永久避难硐室已经投入使用。 移动救生舱:矿井在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和辅运顺槽各1台,距离工作面1000m以内。在掘进工作面自开口800m, 距离切眼位置1000m以内设置一台移动救生舱或临时避难硐室。2.1.2.4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压风管路经主斜井向井下供风,目前管路已按有关要求敷设至井下采、掘工作面,并在距离采、掘工作面最近地点设置供气阀门。矿井在xxxx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xxxx综放工作面辅运顺槽、xxxx运输顺槽及xxxx辅运顺槽内各安装4组ZYJ矿井压风自救装置,ZYJ矿井压风自救装置供

19、气压力0.30.7MPa,每组设有6个呼吸面罩(距采面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工作面回风巷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为6台。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6台,然后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6台。2.1.2.5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已建立供水施救系统。地面工业场地建有1座容量为21000m消防水池,矿井井下消防洒水与供水合用一趟给水管路,其水压、水量能满足要求。矿井在xxxx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及xxxx综放工作面辅运顺槽、xxxx运输顺槽及xxxx辅运顺槽各安装2组KGS-2矿井供水施救装置,装置供水压力

20、0. 10.5 MPa,起始水产量400L/min,设有6个吸嘴。2.1.2.6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矿井已建立通信联络系统。调度室内安装KJ101型调度机作为煤矿行政通讯、生产调度总机。行政办公室、生产科室、区队及设备机房均安装电话,井下各生产点、胶带输送机转载点、中央变电所及机电硐室安装本质安全型电话机。实现井上下的通讯。主要灾害有水、火、瓦斯、顶板、煤尘和机电运输等。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可能发生的矿井灾害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辅助运输)等。2.2.1井下生产区域内主要危害分析瓦斯:矿井属于瓦斯矿井,2012年瓦斯鉴定结果为:全矿井最大瓦斯绝对涌出量1.33m3/min,相

21、对涌出量为0.20m3/t。通过加强管理,能实现瓦斯不超限,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瓦斯燃烧、爆炸事故,经分析确定瓦斯为矿井危险源。煤尘:经鉴定,各煤层爆炸指数在32.8839.60%之间,均具有爆炸性。井下放炮作业、采掘工作面、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皮带运输及转载点均产生煤尘,煤尘超限遇高温火源可能发生煤尘燃烧、爆炸事故,经分析确定煤尘为矿井危险源。顶板:巷道顶板岩性差异明显,稳定性差,顶板层理、节理发育,互层间粘接性差,遇水易发生软化离层;直接顶厚度0-10m,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层理发育,并且顶板岩性沿走向及倾向变化较大,加之构造较为发育,因此各采掘面均有发生顶板冒落事故可能,经分析确定顶

22、板为矿井危险源。火灾:井下使用电、气焊,胶带机、电缆、电气设备和存放的油脂均有可能引发矿井外因火灾。开采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短,采空区漏风、盲巷封闭不严、局部冒顶区及浮煤长期堆积都有引发矿井内因火灾的可能,经分析确定火灾为矿井危险源。水灾:井田地形沟谷纵横,地表采空塌陷等导致地表水可能通过裂隙进入采空区;周边小煤窑的积水情况不明;采空区积水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经分析确定水灾为矿井危险源。机电运输:矿井机械化程度高,机电设备多,胶带、电缆敷设线路长,存在设备伤人、胶带断裂伤人事故;矿井突然停电:全矿井突然停电会使主要通风机停转,井下无风造成瓦斯积聚、超限,可能引起瓦斯爆炸或

23、人员撤离不及时造成缺氧窒息事故;排水设备不能运转,造成淹井事故,经分析确定机电运输为矿井危险源。辅助运输:我矿辅助运输为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存在防爆无轨胶轮车带病运行、无证驾驶、超员超载驾驶、超速行驶伤人事故。综上所述,矿井主要受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和机电运输(辅助运输)等事故的危害。2.2.2 地面生产区域内的主要危害分析压力容器爆炸:地面生产区域有锅炉、空压机、风包,同时库房内存有氧气、乙炔瓶等压力容器,操作使用不当时,容易发生爆炸。地面火灾:地面办公楼、两堂一舍、文体中心等人员集中场所,存在较多点火火源;工业广场范围内的车间、车库、材料库房、加油站等,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发生火灾事故。3

24、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信息发布组现场抢险救灾组技术救援组物资供应、资金保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和后勤保障组安全监察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讯号(灾区)事故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设立事故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xxxx(矿长)副总指挥:xxxx(总工程师)矿长不在家时,由总工程师担任总指挥。指挥部成员:xxxx(生产副矿长) xxxx(机电副矿长) xxxx(安全副矿长) xxxx(行政矿长) xxxx(行政矿长) xxxx(生产技术部部长) xxxx(安检部部长) xxxx(通风部部长) xxxx(调度主任) xxxx(机电部部长)xxxx

25、(矿辅助救护队长) xxxx(采购部部长) xxxx(HSE经理) xxxx(财务部部长)xxxx(保安部主管) xxxx(综掘队队长)xxxx(综采队队长) xxxx(洗煤厂厂长)xxxx(综合部经理) xxxx(防爆胶轮车队队长)职责: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发生事故后,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进行分工协作,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负责组织全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应急演练工作。3.2.2 设立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xxxx兼任,联系电话:xxxx-9008。职责:负责承办指挥部交办的有关事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信

26、息处理、资料整理等工作;负责做好应急救援记录和录音。3.2.3 指挥部下设九个工作组(1)现场抢险救灾组组长: xxxx成员:矿辅助救护队、xxxx、xxxx、xxxx职责:由生产副矿长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工作,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组织现场抢救,处理突发灾变。(2)技术救援组组长:x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职责: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抢险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组织抢险救灾。工程部负责提供与抢险救灾相关的图纸、资料,组织救灾队伍,参与救灾抢险及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通风部负责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和恢复,关注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对风流、风量、有

27、害气体进行分析处理,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他措施。(3)机电物资供应保障组组长:xxxx成员:xxxx、xxxx、xxxx及机电部、采购部、胶轮车队其他人员。职责:采购部根据作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调集抢险救灾所需要的设备、物资的供应。机电部负责救灾过程中机电设备的供应、抢修和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抢险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以及负责井上、下供电系统正常运行及机电设备,排水设备安装、抢险等有关工作。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供应,防爆胶轮车队保证及时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4)警戒保卫组组长:xxxx成员:xxxx及保安部全体成员职责:负责在各大门口、井口设岗警戒,疏散群众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

28、作,不得有闲杂人员围观。(5)医疗救护及后勤保障组组长:xxxx成员:xxxx、xxxx、xxxx及医务室人员。职责:保证抢险资金及时到位,负责现场伤员急救,负责联系外部医疗救援。负责受伤、医疗、救援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接待有关人员,负责医疗救护车辆的组织、安排工作。(6)安检组组长:xxxx副组长:xxxx成员:xxxx、xxxx及及全体安检员、井口检身工职责:负责统计入井人数、升井人数和被困人数,迅速汇报矿救灾指挥部。按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配合矿山救护人员的救护工作及撤离事故现场人员,监督检查救灾方案的实施情况。监管矿灯发放室及井口检身房。(7)善后处理组组长:xxxx成员:x

29、xxx、xxxx、xxxx。职责:负责伤员家属安抚及其他善后处理工作。(8)事故调查组组长:xxxx成员:xxxx、xxxx、xxxx。(9)信息发布组组长:xxxx成员:xxxx,xxxx3.2.4 联络方式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表一。职责:按照指挥部的应急救援进展情况和统一要求,客观、公正的对外发布各种信息。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由职能部门及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从全矿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人、机、物、环”各方面因素进行的危害辩识,对每一个危险源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管理程序要求逐项分工落实进行监测监控。瓦斯监测监控方式、

30、方法及预防措施: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对全矿各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一氧化碳、烟雾、风速、温度及主要通风机的负压、电机运转参数、局部通风机和其他设备的开停实施连续监控。特殊工种及安全管理人员随身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作业地点及特定位置的瓦斯含量情况,瓦检员对瓦斯含量进行定期巡检,并填写巡检记录,专业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煤尘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在采煤工作面两顺槽及掘进巷道的相应位置设施防爆水棚及净化水幕,由瓦检员对巷道煤尘进行定期监测,并设置煤尘监测管理牌。并由责任区负责人定期对巷道进行冲洗降尘。顶板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在采煤工作建立矿压在线监测系统,对顶板压力进行实时监测,

31、在顺槽巷道及掘进巷道中安装顶板离层仪,定期观测顶板活动情况,并设施管理排版,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数据的观测、记录、整理、分析,以及矿压的预测预报。火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安设CO检测仪、温度传感器,特殊工种及安全管理人员随身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实时监测采空区及附近温度及CO含量情况;在易自燃物料如油脂及电缆、电气附近放置灭火器、消防栓、沙箱等灭火器材;井下工作面及两顺槽内严禁动火作业。运输皮带温度、烟雾等保护系统完好、有效。水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井下水灾:完善水文地质资料,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对现

32、场涌水量进行观测。矿井完善排水系统,确保井下发生水灾时,水泵的工作能力能够满足排水的需要。地面水灾:掌握矿井所在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井口标高要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完善地面工业广场的排水系统,设置排洪沟。 机电运输灾害监测监控方式、方法:皮带运输运输:完善皮带运输的综合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过流保护,双向拉绳开关保护,速度开关保护,纵向撕裂保护,两级跑偏开关保护,煤流信号保护,堵煤开关保护)。辅助运输:驾驶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检查车辆外观,察看车身、机体、轮胎等有无变形、损坏部位,如有异常及时汇报进行处理,行车速度严格按照井下限速的相关规定(具体内容详见防爆无轨胶轮车操作规程

33、)等。地面压力容器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在压力容器上装设压力及温度表,随时掌握压力容器内部温度及压力;对压力容器要定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发可使用。地面火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在地面办公楼等地点安装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并与地面消防系统形成联动,确保发生火灾时,消防洒水系统启动。4.1.2 事故预防指导原则2013年xxxx紧紧围绕“本质安全矿井”建设,以抓好员工岗位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全员素质为切入点,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以提高工作质量,创精品工程为途径,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以抓好设备检修、维护、运行管理为手段,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以全面实施本安管理体系

34、,建设本质安全矿井,确立事故为零安全目标,规范、科学管理,堵塞漏洞、杜绝管理盲区,始终将瓦斯、顶板、机电、辅助运输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管理重点,以开展阶段性安全教育和专项整治为措施,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体系,保证矿井安全生产。4.1.3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1.3.1 对于顶板事故,现场跟班队长有第一时间处置权。4.1.3.2 根据现场情况,判断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灾情、原因、影响区域进行现场处置。如无第二次大面积顶板动力现象时,立即组织对受困人员进行施救,防止事故扩大。4.1.3.3 发生严重的顶板事故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所在单位值班报告事故灾情。4.1.3.4 现场救援人员必须

35、在首先保证巷道通风、后路畅通、现场顶帮维护好的情况下方可施救,施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顶板观察和监护。4.1.3.5 当出现大面积来压、通风不良、诱发瓦斯爆炸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到安全地点,并立刻汇报情况,等待矿应急救援指挥的进一步处置命令。4.1.3.6 对现场受伤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开展救助工作。被救出的人员身上有外伤时,将其抬到安全地点,脱掉或剪开衣服,先止血,缠上绷带。如果被救出的人受伤较重或有骨折,只要情况允许,要按骨折伤员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先包扎固定,然后正确搬运送医院治疗。如果救出的人员已失去知觉,或停止了呼吸但时间不长,可将其放平躺下,解开衣服和腰带,撬开嘴,取净嘴

36、里、鼻孔中的煤粉,用毛巾拉出舌头,进行氧气供氧或人工呼吸。若人员被困冒顶区里面无法脱身时,带班队长或班长首先组织现场人员撤退到顶板相对完整地段,稳定现场人员情绪,然后清点现场人员个数,确定是否有人或有几个人被冒落的煤矸埋住,同时利用一切可能手段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情况。若条件允许,现场人员要在带班队长或老工人的带领下组织自救;若现场条件恶劣,无法组织自救时,要选择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地点等待救援,同时有人不断发出求救信号。使用压风机通过供水管向被困区域提供新鲜风流;若无直通被困区域的水管或水管损坏无法供风时,考虑由地面直接打钻孔向人员被困区域供风、水和食物等,为组织抢救争取时间。通风系统恢复后,

37、指挥部根据现场顶板冒落情况,制订加强支护措施并实施,防止冒顶事故进一步扩大。抢救时,应认真观察冒落地点的顶板、两帮情况,如发现顶板、两帮有再次冒落危险时,要采取措施,由外向里逐步处理浮矸、浮煤,打好临时支柱,维护并清理好安全退路,防止抢救人员时再次冒落伤人。上述工作必须由跟班干部现场统一指挥。抢救被煤、矸埋住的人员,首先是先清理出人员的头部和胸部,清理口鼻污物,恢复遇险人员的呼吸条件。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小心地把遇险者身上的煤、矸搬开,把他救出来。如果矸石块大,无法搬开,可用撬杠,千斤顶等工具将大块矸石抬起来用木柱撑牢,再将人员救出(注意不可用镐刨或用铁锤砸打)。矿调度室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

38、矿领导及有关单位,做好事故抢救工作,并派救护车在井口待命,以便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抢救。4.1.4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1.4.1当井下任xxxx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进行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4.1.4.2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事故报告,必须询问火灾的地点、波及范围、人员情况等。立即按照“应急响应程序”通知矿长、值班领导及有关人员,并在矿领导到达前实施应急措施,首先通知所有受威胁地点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切断灾区电源和通知驻矿救护队,灾害区域必须保持正常通风。4.1.4.3 救灾总指挥核实灾区人员撤离情况

39、及切断灾区电源的落实情况。4.1.4.4无论火情大小,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汇报;清点井下人员,控制人员入井。4.1.4.5 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4.1.4.6 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抢救遇险人员、检查有害气体浓度、侦察火情、扑灭火灾。4.1.4.7 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4.1.4.8主要进风巷火灾处理如果矿井进风巷中(如主斜井、主胶运大巷等)发生火灾事故,在不能及时将火灾扑灭时,立即组织进行全矿井反风。反风前必须撤出主斜井及皮带栈桥和原煤仓上的所有人员,由救灾总指挥及时下达反风命令。4.1.4.9采煤工作面火灾处理采煤工作面根据着火点不同,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40、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应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2)从进风顺槽口至回撤通道口着火,先将回撤通道风门打开进行短路,将有害气体直接引入回风巷排出地面,尽可能地缩小灾害范围,再采取直接灭火等措施进行灭火或进行封闭。(3)如果工作面着火,当火源的下风侧有遇险人员尚未撤出时,必须保持正常通风,以防火灾由富氧燃烧转化为富燃料燃烧,从而给撤退人员带来更大的威胁。采取直接灭火时,也不得减小风量,以防止灾区水煤气爆炸和烟流逆转伤人。(4)工作面回风巷着火,灭火时应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5) 对于采空区及工作面隅角发生火灾时,不能迅速扑灭,极易引发瓦斯爆炸,必须果断封闭灾区,采取联合灭火方

41、法。在封闭火区时,应首先建造防爆墙,然后在防爆墙掩护下建筑永久密闭。(6)独头巷道处理火灾时,保持巷道的正常通风,任xxxx人不准停止局扇运转,在确认人员已经全部撤出后,要在远离火区的安全地点建筑防爆墙,进行隔绝灭火。(7)灾区现场人员积极开展自救与互救井下不论任xxxx人发现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说明灾害地点、灾害性质、灾害范围、灾区人员情况等,如果火势较小,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组织灭火工作。如果火势无法控制时,迅速通知附近地点的工作人员,戴好自救器,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如果火势较大,阻断人员撤出通道时,受威胁人员不要惊慌,保持冷静,寻找高温烟流不易到达的硐

42、室进行躲避,用衣物等封堵硐口,防止烟雾进入。想办法通知抢险救灾指挥部人员躲避地点,耐心等待救援;如无法通知指挥部时,在硐室外挂设矿灯等明显标志,并不断敲击管路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的人员不要盲目行动,听从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合理使用矿灯、饮用水、食物等,相互帮助,团结协作。4.1.5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1.5.1瓦斯灾变处理要点为了有利于救人和保证救护队员本身安全,及时恢复通风系统、查明引起爆炸的原因,并制定救灾措施和防治二次爆炸的措施。4.1.5.2 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在灾区一旦发现残留火源,及时扑灭。4.1.5.3迅速修复被

43、损坏的通风设施,恢复灾区通风。4.1.5.4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伏卧底板或水沟内。迅速戴好自救器,头部要尽量放低、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眼,尽可能用衣物等盖严身体裸露部位。4.1.5.5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寻找最短路径进入新鲜风流中,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4.1.5.6无法逃离灾区时,应设法进入避难硐室,或在顶板坚固、支护完整、无有害气体,靠近水源的地方构筑临时避难所暂避,等待救援。4.1.6煤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1.6.1井下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和接到矿调度室电话通知撤退人员,应迅速组织自救与

44、互救,要立即打开自救器,由现场值班队长带领按照井下避灾路线牌板标识的避灾路线或根据具体情况现在最近的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设法通知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和事故进一步发展可能波及人员区域人员撤离。在撤离时设法切断电源。4.1.6.2无法撤退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等候营救。4.1.6.3矿调度室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员、升井人员和被困人员的数量及被困人员姓名,所处的位置。4.1.6.4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召请救护队。4.1.6.5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4.1.6.6保证主要通风机运转。派机电和通风人员值守风机房。4.1.6.7保证辅助运输运转,满足运输要求。4.1.6.8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火情、扑灭火灾。4.1.6.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4.1.7水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4.1.7.1应急处置措施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必须立即打电话报告矿调度室人员,然后报告本单位领导,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尽量了解事故地点及灾害程度,设法堵住出水点。如无法抢救,应沿着避灾路线,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退到涌水地点的上部水平或地面,而不能进入附近的独头巷道。4.1.7.2职工的自救与互救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在现场及附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