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5961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摘要:本文由豆豆相传批量上传(关于豆豆相传,请访问:) | 名称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 大小32768 时间2010/4/17 7:55:04 编辑2010/4/17 7:55:05关键词:豆豆相传 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类别:其它蓝莓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蓝莓生产的基地选择、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蓝莓产区的蓝莓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2、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基地选择 3.1环境要求 基地应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距离公路50m以外,周围3km以内没有工矿企业的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或上游的污染)区域,环境要求符合GB/T18407.2的规定。 3.2生态要求 阳光充足,冬季7.2以下的低温450h850h以上,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通气良好、有机质含量2%,土壤PH值在4

3、.05.5之间。 3.3土壤改良 土壤PH值大于5.5时必须采取措施降低PH值,常用方法是施放硫磺粉或硫酸铝,土壤PH值达6时,每667平方米施入硫磺粉90kg或硫酸铝540kg,将其均匀撒入全园土壤,深翻15cm混匀,同时还可利用松针、锯木屑和烂树皮等酸性基质掺入施用,效果更佳。 4建园 4.1品种 选择适宜本丘陵地区的兔眼蓝莓,南方高丛蓝莓等品种。兔眼蓝莓建园需配制授粉树。一般蓝莓种植园中需定植3个以上的品种。 4.2整地 基地经耕翻作畦后,按株行距兔眼蓝莓2.5m1.5m、南方高丛蓝莓1.5m1.0m,挖50cm50cm50cm定植穴或50cm50cm定植沟。 DB/T2005 4.3填

4、充物与基肥 苗木种植前,每667平方米定植穴或定植沟中防入松针或锯木屑等酸性基质300kg500kg。基肥可以不施,或用土杂肥,每667平方米1000kg。 4.4栽植 4.4.1苗木质量 选择经两年培育的苗高50cm以上,主茎直径0.6cm以上的壮苗,其苗木分枝多,枝条粗壮、根系发达。植株无病无伤的健壮苗木。 4.4.2栽植 在早春枝芽萌动前(2月初3月初)或秋季停止生长后(11月中旬12月底)进行,栽植时应在沟穴内基肥上面填入20cm熟土,苗木根系切忌与肥料接触,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5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5.1.1清耕法 砂壤土栽培一般中耕深度以5cm10cm为宜,耕作工具高

5、度一般不超过15cm。每年从早春到8月均可进行,每年清耕23次为宜,入秋以后清耕对越冬不利。 5.1.2生草法 采用行间生草、行内除草,具有保持土壤湿度,提高果品量的作用。 5.2施肥 5.2.1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平衡施肥。按NY/T496执行。 5.2.2肥料种类 以用营养全面的农家肥和有机复合肥为主,有机复合肥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通常为1:1:1。 5.2.3施肥方法 5.2.3.1对土壤比较疏松或沙质土壤采用全园撒施法; 5.2.3.2对土壤和黏土采用沟施或穴施,沟、穴深度一般壤土为10cm,黏土为15cm20cm; 5.2.3.3叶施,在对土壤施肥的

6、同时,根据果树缺乏某种元素症状,通过叶面喷施含某元素肥料作为一种补充施肥方式。 5.2.4时间 每年施入2次肥料,在开花前后(4月中旬5月上旬),第二次在果实采收结束后(8月下旬9月中旬)进行。 5.2.5数量 第一次以速效肥为主,可用腐熟菜饼每667平方米50kg,加40%的优质复合肥每667平方米20kg。第二次以有机肥为主,腐熟农家肥每667平方米10001500kg,加40%的优质复合肥每667平方米 30kg。 5.3水分管理 DB/T2005 一般情况下,采穗圃和幼年果园应始终保持最适宜的水分条件:达到果园中最大水量在60% 70%,成年果园和盛果期在果实发育阶段和果实成熟前应减少

7、控制水分供应,果实采收后,恢复最适的水分供应,使园中保持水量恢复到60%70%,中秋至晚秋季节减少水分供应,以利于植株及时进入休眠。 6整形修剪 6.1时期 整形修剪的时期可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其修剪程度以冬季为主、夏季为辅。 6.2方法 6.2.1幼年树修剪 6.2.1.1对脱盆移栽的幼树仅需剪去花芽及少量过分细弱的枝条或小枝组。 6.2.1.2对不带土移栽的苗木,除去疏除花芽外,还需疏除较多的相对弱小枝条。 6.2.1.3对定植成活后第一个生长季,尽量少剪或不剪,以迅速扩大树冠和枝叶量。 6.2.1.4对前3年的幼树主要是以疏除下部细弱枝、下垂枝、水平枝及树冠内的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

8、为主,确保树高度2m,冠幅1.2m以上。 6.2.2成年树修剪 6.2.2.1疏除树冠各处的细弱枝和因结果而逐渐衰弱的弱枝,回缩因结果而衰弱并被新生枝组取代的优势枝组。 6.2.2.2回缩大枝先轻后重,即先回缩1/31/2,等回缩更新后的大枝再次衰弱时,加大回缩力度,剪去2/3,甚至从近地面处剪除。 6.2.2.3疏除病枝、枯枝、交叉枝,靠近的重叠枝。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交替用药,改进施药技术,降低农药用量。化学农药按GB4285、GB8321的规定执行。 7.2主要病虫鸟害 蓝莓主要病虫鸟害有叶片失绿症、叶

9、枯病、僵果病、食叶类刺蛾、蛀干类天牛、金龟子的幼虫、蛴螬、鸟类啄果等。 7.3防治方法 7.3.1人工防治 7.3.1.111月下旬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虫枝,清除杂草,消灭越冬的病虫。 7.3.1.212月份结合深翻冬剪,将土壤深翻20cm,消灭土壤中越冬的害虫。 7.3.1.3蓝莓果实成熟期,用防鸟网或稻草人、电驱鸟器、鞭炮等方式驱赶鸟类。 7.4.1化学防治 7.4.1.1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2001500倍液混合防治2次,2次间隔1015天。 DB/T2005 7.4.1.28月中下旬10月份,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和80%

1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或 2.5%溴氰菊脂乳油10001200倍液混合防治12次,具体根据田间病虫情况而定。 7.4.1.3化学防治必须做到:果熟期前20天采果结束期间不能用药;不能使用剧毒农药,不同农药应交替使用。 采收、包装、运输、贮存 .1采收 蓝浆果在花序中开花次序有先有后,果实的成熟期不一致,要分批采收,当果表面由最初的青绿色,逐渐变成红色,再转变成蓝紫色到紫黑色时即成熟,一般盛果期23天采收一次,初果和末果期46天采收一次。通常供鲜食、运输距离短且保藏条件好的在九成以上成熟期采收;供加工饮料、果浆、果酒、果冻等在充分成熟后采收;供制作果实罐头,在八成熟时采收,采摘应在早晨至

11、中午高温来到以前,或在傍晚气温下降以后进行,采摘时轻摘、轻拿、轻放,对病果、畸形果应单收单放。 .包装、运输 蓝莓果实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要遵循小包装、多层次、留空隙、少挤压、避高温、轻颠簸的原则,装果容器采用较浅的透气筐篓、纸箱、果盘等,鲜销鲜食果实选用有透气孔的聚苯乙烯盒或做成一定规格的纸箱,规格为每盒装果不超过1000克。加工用果实用大的透气型料筐或浅的周转箱、果盆等直接包装运输至加工厂。 8.3贮藏 在常温条件下,采收的果实存放保质期为23天,为延长贮藏期和供应时间,鲜果应进行低温贮藏或速冻后贮藏在-18以下。本文系用户使用豆豆相传FinDoc.CN批量上传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由用户自行上传,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豆豆相传FinDoc.CN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豆豆相传FinDoc.CN仅为批量上传辅助工具,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