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5967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铸作业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目录1一、总 则11.目的12.适用范围1二、火灾事故1(一)火灾事故应急预防预案1三、大包岗位事故3(一)钢包滑动水口机构粘钢3(二)钢包滑板失控或穿钢4(三)大包回转台故障5(四)低温冻流5(五)钢包钢水突然大喷6四、中包岗位事故7(一)引锭早脱7(二)引锭脱不开8(三)开浇漏钢8(四)塞棒故障9(五)浸入式水口穿孔、开裂10(六)中包漏钢11(七)连铸拉钢突然停电事故12(八)结晶器溢钢13(九)水口结瘤13(十)煤气泄漏14五、出坯区生产事故15(一)火焰切割机故障15六、连铸作业区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15一、总 则1.目的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造成的危害,提

2、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特编制本预案。2.适用范围连铸作业区所属班组和岗位人员。二、火灾事故(一)火灾事故应急预防预案1. 事故原因1.焊接、气割作业未清理现场易燃易爆物品。2.吹扫气源使用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做气源。3.高温金属作业区域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4.在易燃气体和可燃气体区域动火作业。2. 应急处置程序2.1事故报警发生火灾害事故后,当班机长立即向连铸作业长报告,连铸作业长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要向上级报告,事故较轻则组织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事故较严重要立即报告上级,由上级领导决定是否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现场急救1.将烧烫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火灾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

3、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2.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医院急救。3.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调度和附近医院赶到现场急救。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急救措施,同时通知调度和附近医院赶到现场抢救。5.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2.3应急处理措施 1.发生火灾后,立即上报主管领导。2.紧急疏散火灾现场人员。3.迅速利用现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自救。4.电工立即切断电源,确保电路安全

4、并通知相关部门切断煤气、氧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以免发生更大的灾害。5.抢险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现场严禁烟火加强通风。6.煤气泄漏:100以下的煤气管道泄漏,缓慢关闭就近阀门,切断气源;100以上的煤气管道泄漏,关闭就近阀门2/3保持正压,用干粉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煤气隔断装置、压力表或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8.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对爆炸地点应加强警戒,设警示牌专人监护,在爆炸地点40 m以内不应有火源。3. 预防措施1.加强灭火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随时可用好用;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5、定期进行应急预案学习及演练;3.在火灾易发区悬挂安全警示标志,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4.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处应设立禁火标志、并设立专人检查。5.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动火令制度。三、大包岗位事故(一)钢包滑动水口机构粘钢1.事故原因1.保护套管有冷钢或开浇过猛。2.保护套管有裂纹。3.保护套管挂不正。2.事故处理1.粘钢较轻,不影响继续浇注时,浇注完本炉钢水后立即更换滑动水口机构。2.粘钢严重,滑动机构无法动作时,(1)如果钢包注流跟不上中包浇注速度,适当烧眼,可降低拉速浇完本炉钢水,但长时间低拉速时,下炉钢水到达必须更换下炉钢水,下炉钢水没有到达必须停止浇注;同时要防止低速浇注出现低温冻流事故。(2)

6、如果钢包注流超过中包浇注速度,根据情况,提高拉速。待中包注满后转出钢包,将其余钢水注入事故钢包,防止中包溢钢烧坏设备。3.事故预防1.摘挂水口时要配合好,保证水口挂正。2.水口内的冷钢必须彻底清理干净。3.钢包开浇时不能过猛,宜半流开浇,待引流剂流出后,立即将水口插入钢水中,防止钢水二次氧化。4.挂好保护套管后必须确认机械手手柄打在上升位。(二)钢包滑板失控或穿钢1.事故原因1.液压站故障、电器控制故障等造成滑板自动关闭。2.检修将进、出油管接反,转包时的自动连锁为关闭状态,造成自动转包时滑板始终处于打开状态且无法关闭。3.滑板装配不当、滑板有缺陷,造成滑板穿钢。4.烧眼时操作不当,将滑板烧穿

7、。5.油缸活塞杆没有装在卡槽内,导致油缸动作未完成。2.事故处理1.如因液压站故障、电器控制故障等原因造成滑板自动关闭。应立即通知维检人员进行处理,故障消除后立即打开滑板烧眼继续浇注,当中间包钢水重量小于8吨后仍然没有恢复,必须停浇,防止结晶器下渣造成漏钢事故。2.检修更换油管后大包工必须确认开关动作正确,方可使用。在无法判断故障原因时,立即使用事故驱动将钢包转出。3.只要发生滑板穿钢,应立即使用正常驱动或事故驱动将钢包转出,不可继续浇注。 3.事故预防1.烧水口前,一定要确认滑板已经全部打开,否则不允许烧眼;判断滑板是否打开可通过油缸活塞伸出长度,是否容易打火等方法判断。2.严格执行岗位操作

8、规程,提高操作水平。3.加强设备巡检及维护。(三)大包回转台故障1.事故原因1.因电器、液压、机械故障,大包回转台自动、手动均不动作。2.事故处理1.因电器、液压、机械故障,大包回转台自动、手动均不动作时,如钢包正在浇注,大包工应立即通知机长联系检修人员。同时继续浇注,待大包即将浇注结束时。2.大包工使用事故驱动将钢包转至事故钢包位,由维检人员查找事故原因,并进行处理。3.事故预防1.加强设备管理。2.严格执行巡检等操作规程。3.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四)低温冻流1.事故原因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钢水温度低而形成。2. 事故处理1.若发现钢水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通知调度下一炉钢水按上限控制钢水温度,下

9、包钢水及时到站,以保证能连续浇铸,适当提高拉速。2.向中包和钢包内加适量覆盖剂。3.适当增加测温次数,根据实测钢水温度,调整拉坯速度。4.更换大包过程中,烧保护套管冷钢的速度要快,尽可能不因此而影响拉钢速度,保证大包及时开浇。3. 事故预防1.通知调度对于低于目标温度的钢水,拒绝浇注。2.增加测温次数,增加覆盖剂加入量,适当调整拉速。3.有中包冻流危险时,在下炉钢水已经到站时可提前浇铸下炉钢水,本炉剩余钢水回炉处理。(五)钢包钢水突然大喷1.事故原因因钢液脱氧不良或钢液含氢超量,造成钢液内气体瞬间排出,发生大喷事故2. 事故处理1.发生大喷事故后,当班机长迅速通知调度,并立即疏散岗位人员。 2

10、.值班作业长组织岗位人员尽快恢复生产,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3.事故预防1.提高炼钢操作水平,避免出过氧化钢水,遇钢液含氧高时,根据钢水含氧量进行脱氧。2.铁合金、脱氧剂、增碳剂等要保持干燥,新钢包、新中间包烘干烤透。3.钢包座到连铸旋转平台后,要及时盖上钢包盖。4.有大喷预兆时,大包工快速关闭大包水口同时通知连铸平台所有操作工远离。避免人员受伤。5.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四、中包岗位事故(一)引锭早脱1. 事故原因1.冷却钢粒太多,造成坯头与引锭头间隙太大。2.结晶器、弯曲段、扇形段对弧不良。3.开浇拉速过快。2. 事故处理发现铸坯不走,而引锭杆继续行走,应立即停浇该流。当班机长立即组织岗位人

11、员对卧坯进行处理,并尽快恢复该流生产。3. 事故预防1.加强设备点检、维护,确保对弧良好。2.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3.加强引锭杆对中。4.提高中包工开浇操作水平。(二)引锭脱不开1.事故原因1.引锭头密封不良,有粘钢。2.引锭头有严重裂纹,引锭头渗钢。3.由液压、电气、机械等多种原因导致脱锭辊不动作或动作异常。2. 事故处理1.降低拉速,对脱引锭进行处理;脱离后手动将引锭链收起,通知平台恢复正常拉速。若处理时间超过5分钟,进行卧坯处理。2.无法脱引锭时。用事故割枪将铸坯和引锭头分开后按卧坯处理。3. 事故预防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引锭头密封良好;2. 加强设备巡检,确保拉矫机等其他设备运

12、转良好。3.提高中包工开浇操作水平。(三)开浇漏钢1.事故原因1.起步过快。2.开浇起步升速过快。3.二冷段有残钢卡住坯壳。4.上引锭所用物料夹杂物过多漏钢。5.塞引锭头料太潮。6.保护渣成分不合格。2.事故处理立即关闭塞棒,停止该流浇注。清理完残钢后二次送引锭重新开浇。3. 事故预防1. 加强中包工开浇操作技术水平。2. 开浇前做好准备工作。3.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四)塞棒故障1.事故原因1.跑棒;2.垫棒;3.上水口及塞棒侵蚀严重;4.塞棒断裂、脱落;2.事故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1.如发生垫棒,可根据情况瞬时提高拉速,减少中间包铸入结晶器钢流,在此期间反复开关塞棒。如都不

13、起作用,则应立即打盲板,进行停浇处理,防止溢钢。2.当钢包开浇后,钢水随即从中间包流出,可打开塞棒,按正常开浇。3.发现塞棒粘钢及时通知机长,下炉钢水温度按上限控制,严格控制钢水成分,但不允许进行烧氧。4.在正常浇注情况下,当结晶器内液面急剧下降、上升,试棒情况无改变,可判断为塞棒脱落、断棒。如果液面急剧上升,关棒和适当提高拉速后,液面仍上升,应果断打盲板防止溢钢。如结晶器液面急剧下降,适当降低拉速,试棒几次,结晶器液面没有明显变化,立即打盲板停浇处理。3.事故预防1.加强中包塞棒装配和烘烤后的检查;特别是塞棒烤偏后要重新调整,烘烤前后将中包异物清理干净。2.保证中包烘烤温度、塞棒烘烤温度和钢

14、水温度.3.加强中间包内衬检查,避免上水口和塞棒严重侵蚀,发生塞棒脱落的严重事故。4上棒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原因造成塞棒损伤。(五)浸入式水口穿孔、开裂1.事故原因1.耐材质量差。2.同一渣线浇铸时间过长。3.钢水成分不良,对水口侵蚀加剧。4.水口使用前烘烤不良。2. 事故处理1应立即将自动拉钢改为手动拉钢以防漏钢或者喷溅伤人。并立即更换烘烤完毕的备用水口。2.发现水口有裂纹,应立即更换水口,不允许敞开浇注。3. 事故预防1.根据水口材质合理的控制水口的使用炉数。2.防止同一渣线使用时间超过要求。3.如果钢水成分不良时,可适当降低水口使用炉数。4.保证水口使用前按规定烘烤良好。(六)

15、中包漏钢1. 事故原因1.中间包耐材质量差,侵蚀过快。中包涂抹料烘烤后裂纹严重。2.钢水衔接紧张,多次中包低液面开浇,对中间包内衬耐材侵蚀严重。3.中间包下渣量大,渣线部位侵蚀严重。4.中间包使用炉数超过规定炉数。2. 事故处理1.发生中间包漏钢时应先减小大包滑板开度,视漏钢部位、程度做相应处理。如漏钢部位较高,可降低中间包液位继续浇注并联系换包。漏钢严重有人身伤害危险或损坏设备危险时要果断停止浇注。2.如决定停浇,立即关闭中间包塞棒,将中间包车开至烘烤位。3. 事故预防1.浇注过程中经常查看中包外壳是否发红,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2.钢包换包时,特别是包龄后期,在大包连浇低液面时观察中包耐材情

16、况,发现包衬脱落及早更换中间包或停浇。3.涂抹层烘烤后发现裂纹严重严禁使用。(七)结晶器溢钢1.事故原因主要原因有中间包水口扩径钢液不能控制;拉矫机故障停机;拉矫机打滑;顶坯等。2.事故处理1.立即关闭塞棒,停浇该流。2.溢钢轻微时,立即处理该流溢出钢水,清理干净后,拉出铸坯,准备该流二次送引锭。3.溢出钢水较多时,进行停机操作。开出中间包,按卧坯处理。3.事故预防1.加强设备巡检。2.结晶器液面不能太高,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3.加强操作防止顶坯。(八)水口结瘤1.事故原因1.钢水温度太低。2.钢中酸溶铝含量过高。2.事故处理1.根据水口结瘤情况立即准备水口,做好更换准备。2.更换后水口,如

17、果继续结瘤,液面波动大,且不能保证正常拉速情况下,组织停浇。3.做好全保护浇铸工作,采取有效保温措施。3.事故预防1.严格控制钢水铝含量。2.做好全保护浇注。3.控制好浇注温度。(九)煤气泄漏1.事故原因煤气阀门关闭不严,报警装置失灵等原因。2.事故处理1.煤气泄漏,当班机长立即组织疏散岗位人员,切断煤气阀门,发现有岗位人员中毒后,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通知调度并向上级领导汇报。2.联系救护车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治疗。3.事故预防1.每班有专人定期检查煤气阀门、法兰是否有泄漏现象并进行确认。2.班组安全员每天检查煤气报警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报警器出现故障立即更换或修复。3.按规程要求进行点燃

18、煤气,杜绝先开煤气后点火的做法,防止人员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生。4.岗位作业人员进行烘烤时要随身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器。五、出坯区生产事故(一)火焰切割机故障1、事故原因1.发生电气、机械故障无法割断铸坯。2.氧枪不对中、割速太快、割嘴回火烧坏、常明火熄灭、打火晚等原因导致铸坯割不断。3.割嘴堵塞或损坏没有发现,导致无法割断铸坯。4.火焰切割机压下块不能自动抬起。5.因氧气、燃气压力波动,介质管道、流量调节阀、防回火装置等原因造成铸坯局部割不断。2.事故处理1.用事故割枪进行切割,同时抓紧联系相关人员恢复,通知平台降低拉速,如果短时间无法恢复有造成卧坯危险时,应果断停浇处理。2.压下块不能自动抬起时,立即通知当班机长进行处理。3.确认无法切割时,使用手动切割。4.每次换浇次、检修时必须清理、更换割嘴,检查介质管道、防回火装置等是否堵塞。5.发生局部特别最边部割不断时会发生铸坯跑偏现象,发生跑偏时立即通知平台降速,使用天车将铸坯吊正,来不及吊正时停浇处理。6.定期检查煤气、氧气防回火装置、割嘴及管路是否正常,以确保火焰切割正常。六、连铸作业区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见连铸作业区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