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6130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某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摘要1.1 项目名称 新疆 XX 地区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1.2 建设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XX 地区农科所1.3 建设地点 XX 市 XX 路 12 号 XX 地区农科所1.4 建设年限 2011 年-2012 年1.5 建设规模 建成 260 亩集小麦、玉米、甜菜、向日葵、油菜、籽用瓜、红花、大豆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示范展示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综合试验基地。其中农作物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田 160 亩,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田 100 亩。1.6 产品方案 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推广的科学依据,它包含有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展示、示范等多个过程,对来源于

2、各科研、教学、种子管理、种子企业等单位多年选育、引进的优良、抗病、丰产新品种进行统一、科学、规范的试验,客观鉴定出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最适宜推广的区域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方法,使新品种的生产水平远远高于当前使用品种,从而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满足市场需求。1.7 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 440 万元,按国家项目投资规定 1:0.1 比例,其中申请国家投资 400 万元,地方配套 40 万元。 -试验田基本建设投资 74.44 万元,占总投资 16.92。 -土建工程投资 150 万元,占总投资 34.09。 -仪器设备投资 30 万元,占总投资 6.82。 -农业机具 39.25 万元,占

3、总投资 8.92。 -实验数据处理设备 6.4 万元,占总投资 1.45。 -种子加工设备 13.66 万元,占总投资 3.1。 -其他辅助工程 92.25 万元,占总投资 20.97。 -示范推广费 4 万元,占总投资 0.91。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投资 30 万元,占总投资 6.82。 共需投资:440 万元。 XX 地区农科所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资金使用分配表 投资额(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 单位 任务量 单价(元) 中央财政 地方配套 小计 资 金 资 金 合计 440 400 40一、土建工程 1100 150 150(一)实验室 37.5 37.5 1.种子实验室 平方米 1

4、00 1500 15 15 2.土化实验室 平方米 60 1500 9 9 3.恒温培养室 平方米 50 1500 7.5 7.5 4.植物生理实验室 平方米 40 1500 6 3(二)考种室 平方米 50 1500 7.5 7.5(三)挂藏室 平方米 100 1500 15 15(四)展示室 平方米 200 1500 30 30(五)农机库 平方米 100 1200 12 12(六)生产资料库 平方米 100 1200 12 12(七)种子仓库 平方米 300 1200 36 36二、田间工程 74.44 64.44 10(一)土地平整与改良 亩 260 140 3.64 3.64(二)滴

5、灌设施 亩 260 800 20.8 13.8 7(三)机井(含配套设施) 眼 1 150000 15 15(四)温室 座 2 100000 20 17 3(五)网室 亩 1 100000 10 10(六)防鸟网 亩 50 1000 5 5三、仪器设备 89.31 89.31(一)质检、土化仪器 台、件 49 30 30(二)试验数据处理设备 台、件 8 6.4 6.4 1、台式电脑 台 4 6000 2.4 2.4 2、笔记本 台 2 10000 2 2 3、照相机 台 1 10000 1 1 4、摄像机 台 1 10000 1 1(三)种子加工设备 套 1 136600 13.66 13.

6、66(四)农业机具 39.25 39.25 1.中型拖拉机 台 1 332000 33.2 33.2 2.播种覆膜机 台 1 8000 0.8 0.8 3.中耕施肥机 台 1 20000 2 2 4.旋耕机 台 1 10000 1 1 5.秸秆粉碎还田机 台 1 8000 0.8 0.8 6.油葵脱粒机 台 1 1000 0.1 0.1 7.玉米脱粒机 台 1 1500 0.15 0.15 8.打药机 台 1 12000 1.2 1.2四、其他 92.25 92.25(一)田间道路 千米 2 200000 40 20(二)围墙 千米 2000 250 50 40(三)防护林及隔离带 米 15

7、1500 2.25 2.25五、示范推广费 40000 4 4六、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0 30(一)项目管理费 5 5(二)设计、监理、招标费 13 13(三)可研编制费 2 2(四)预备费 10 101.8 运行费用 本项目属于农业试验生产类,区域试验区位于 XX 地区农科所试验基地内,试验由 XX 地区农科所农业技术人员负责执行,区试站每年运行费用预计 15 万元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资料购置、水电暖、人员工资、农机具燃料及维护、交通、科研等方面。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区试站农产品收益、新品种展示示范、技术指导收入,以满足区试站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综上依靠承担区域试验财政拨款及作物产出品销售完全可以

8、使项目顺利运营,不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1.9 效益分析 1.9.1 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区域试验站每年可承担玉米、小麦、大豆、甜菜、油菜、油葵等农作物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新品种展示、示范任务,通过有计划的对新品种定点试验,可以引进、筛选、推广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有效提高试验质量,降低不成功试验的次数,能够为新品种的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加速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防止盲目引进和任意推广新品种造成的“多、乱、杂”而给予生产带来损失,同时可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品种结构调整,提高品质,增加品种类型,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促进辐射带动当地及北疆

9、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新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品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9.2 生态效益 新疆是个独立的农业区,在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时,一方面要研究其特殊规律,另一方面要扬长避短,从我区生态系统脆弱、植被覆盖率低,干旱风沙盐碱危害严重的特点出发,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在农业区内,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结构和作物布局,实行宏观、微观相结合、远近期相结合、开发治理相结合、土地用养相结合,对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十分必要的。1.10 编写依据 1、农业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 2、新疆“十一五”农业规划; 3、国家种子工程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 4、

10、XX 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5、2001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 。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必要性 新疆以农业为主,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历届党政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在农村改革的带动下,新疆的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连续多年夺得农业丰收。新疆的棉花、粮食、甜菜、油料等生产是我区的传统优势项目,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我国加入 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给新疆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

11、由于新品种推广速度慢,优良品种的供应不足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工作滞后,是导致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慢的关键。建立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可通过统一规范的试验管理,有效降低试验失败率及误差,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推广速度,从而有效解决优良品种供应不足问题,进而完善我区农作物新品种创新体系,切实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贡献,推动我区良种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区域试验站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加强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的需要 品种区域试验是指通过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对新育成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根据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结合抗逆性鉴定和品质结果,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是评

12、价品种的科学依据,也是品种审定推广品种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目前,区域试验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的重视,试验质量较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试验点试验田不固定,部分试验人员不固定,试验管理水平不一致,达不到试验要求,影响试验质量等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建设高标准的区域试验站,培养一批试验科技人员,确保区域试验统一化规范化。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摆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农产品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现在新疆农作物主栽品种在品质上已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有下滑的趋势,急需引进、筛选鉴定适合当地推广的名优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要。 三

13、是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育种手段的提高,特别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农作物品种的生命周期缩短,品种更新换代加速。而任何一种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必须通过严格的区域试验,而高标准、统一规范的区域试验站建成后将减少试验失败率及误差,大大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推广速度,从而效解决优良品种供应不足问题,满足市场对良种的需求。2.2 可行性 2.2.1 新疆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为南疆、北疆、东疆,其中北疆是重要的粮油糖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其天山以北的昌吉沿线是北疆种植经济作物的高产区,棉花、油料、玉米、小麦、甜菜等均有大面积种植。目前新疆 XX 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

14、,这几年已经成为北疆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在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有效经验,是自治区“粮食、棉花、油料、甜菜”重要生产基地。地区农科所多年来承担国家、自治区的农作物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试验,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充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实施后不仅能够促进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改善区域试验站生产条件,而且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北疆地区的粮、油、糖生产,对促进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增加农牧民收入水平以及巩固新疆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2.2 建设地点为 XX 地区农科所,该建设地点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现有土地 1200 亩,耕地 1000

15、 余亩,有足够的土地承担多组别,多类型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具有北疆农作物种植的代表性和辐射性。 2.2.3项目承担单位XX地区农科所具备区试站建设管理的技术能力。XX地区农科所现有农业科技人员36人,其中农业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11人,助理农艺师18人,农业技术员3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搭配合理。该建设单位长期从事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指导、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工作。XX地区农科所取得各类获奖农业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科技奖励成果14项。而且,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快得到转化应用。共推广新品种60多个,其中优质高产多抗品种46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

16、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区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 、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农科所已建立“XX盆地科技示范园”“自治 、 、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新疆小麦育种家XX基地”“设施农业实训 ,重点开展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一大批成熟农业高新技基地”术成果,开始实现产业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换代,一批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成功,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5年全面更新换代一次的目标,促进了我区粮油等农产品的全面增产结束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丰富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目前,科技进步对我区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 已完成了优质红花、硬粒小麦、双低油菜、地膜甜菜、优质新技术创新

17、项目 36 项,其中省部级协作项目 21 项,地市级项目 7 项,与企业合作项目 8 项,由本所参与完成的协作项目有 5 项获自治区农业厅工作奖,有 1 项获国家科委扶贫办工作奖,有 15 项获地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有 3 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有5 项分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至四等奖,有 7 项获地区级科技进步奖,有 3 项成果已予以登记。几年来撰写试验总结 200 余份,并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这些试验总结和论文不仅使XX 地区农科所的科研工作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的结合起来,指导了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民,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 2.

18、2.4 该项目得到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为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当地政府农业部门专门成立了以地区农业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地区农科所所长李金福担任,具体负责落实项目实施所需要的土地,环境保护部门评估,项目建设审批等。 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3.1 建设单位的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 新疆XX地区农科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县级农业事业单位,也是地区级科研单位。法人代表李金福,男,42岁,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长期工作在农业第一线,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3.2 单位发展简介、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XX地区

19、农科所是在1956年自治区组建的地区级XX科研基点组基础上于1959年初正式成立的。1985年后组建成XX地区农业科技开发中心,1990年又恢复为XX地区农科所。农科所是一个以农业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技术创新实体,农科所下设科研科、园艺科、生产推广科和办公室四个科室。主要承担国家、自治区的小麦、玉米、豆类、油料、甜菜、甜高粱、牧草、林果类等作物新品种的引种鉴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栽培技术研究及杂交育种等工作。 3.2.1、开展各种农作物(冬春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大豆、油菜、红花、食葵、高粱等)区内外新品种的引种鉴定、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试验工作、开展新

20、品种的引进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3.2.2、开展各种农作物(冬春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大豆、油菜、红花、食葵、高粱等)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 3.2.3、开展新型肥料的引进及使用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工作。 3.2.4、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新技术的试验研究。 3.2.5、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农药新剂型的引进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 3.2.6、开展园艺试验及繁育生产工作,负责苗木、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工作,建立优质苗木材料圃、采穗圃、示范圃、育苗圃;做好优质苗木快繁工作和开发工作。 3.2.7、开展各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生产

21、示范、高产开发、良种繁育及推广工作,建立新品种繁育基地;积极建设科技示范基地。 3.2.8、承担地区农业局、科技局下达的各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 3.2.9、承担国家及自治区农业应用开发研究协作攻关科研项目。 3.2.10、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 地区农科所先后培育了农作物新品种7个、新品系4个,品种有冬小麦塔农一号、塔农二号、塔农三号、塔农四号玉米塔玉一号、塔玉三号向日葵塔农101;品系有冬小麦253、161、7225、7615,其中7225加工的面粉曾被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面粉。合作选育出酸梅塔酸1号、塔酸4号、新籽瓜5号、裕红1号、石冬九号

22、等新品种。培育的品种获地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项;协作项目获地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自治区级工作奖7项,4项被自治区专家审定为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筛选出适宜XX盆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20余个;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有多篇获优秀论文特、一、二、三等奖。为XX地区农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培养了一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3.3 人员及其构成及承担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业绩 地区农科所现有人员编制65名,在职职工61人,各类科技人员36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11人,助理农艺师18人,农业技术员3人,技术力量雄厚,高中初级搭配合理。全所共有汉、维、哈

23、等六个民族,各族职工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亲如手足。3.4 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或专利技术及其获奖情况 地区农科所取得各类获奖农业科技成果20多项,其中科技奖励成果14项。而且,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快得到转化应用。共推广新品种60多个,其中优质高产多抗品种46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区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翟鲂团裨鍪铡壳埃农科所已建立 、 、“XX盆地科技示范园”“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新疆小麦育 、 ,重点开展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种家XX基地”“设施农业实训基地”开发。一大批成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开始实现产业化,推动了

24、农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换代,一批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成功,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品种5年全面更新换代一次的目标,促进了我区粮油等农产品的全面增产结束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丰富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目前,科技进步对我区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 每年完成优质红花、硬粒小麦、双低油菜、地膜甜菜、优质新技术创新项目36项,其中省部级协作项目21项,地市级项目7项,与企业合作项目8项,由本所参与完成的协作项目有5项获自治区农业厅工作奖,有1项获国家科委扶贫办工作奖,有15项获地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有3项获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有5项分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至四等奖,有7项获地区级科

25、技进步奖,有3项成果已予以登记。几年来撰写试验总结200余份,并在地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这些试验总结和论文不仅使XX地区农科所的科研工作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的结合起来,指导了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民,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与自治区农科院农垦科学院协作项目多个,主持单位分别获自治区与有关地市科技进步奖多个。每年全所撰写、试验研究总结数十个,农业技术推广与科普宣传文章十余篇其中许多篇获各种优秀论文特等一等二等奖,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宣传及时给基层的技术人员和农民给予了帮助和指导。 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方面,本所通过引种鉴定,共筛选出适宜XX盆地推广种植的农作物20个,其中甜菜3个,双低油菜新品种5个,红花新品种2个,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4个,玉米新品种3个,油葵3个,制定了甜菜、油菜、红花、优质小麦等作物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获得成果登记多项,其中“油料作物原原种基地建设及新品种 、推广”“新疆塔额盆地粮食低产区的高产开发”项目,已被审定为自治区级科学技术成果。冬小麦“石冬九号”选育项目,已被审定为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成果。 从2003年起,在农业局直接领导和关心下,依托自治区农科院强大的科技实力,积极开展了酸梅育苗嫁接,油葵、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