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6137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8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6页
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业).浦东农网.doc(1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浦东新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汇编(种植业部分)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二月目 录01、大蒜生产技术规程102、香葱生产技术规程303、韭菜生产技术规程404、塌菜生产技术规程605、青菜生产技术规程706、杭白菜生产技术规程1007、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1308、小白菜生产技术规程1509、娃娃菜生产技术规程1810、番茄生产技术规程2011、茄子生产技术规程2312、辣椒生产技术规程2513、结球甘兰生产技术规程2814、花菜生产技术规程3015、丝瓜生产技术规程3216、冬瓜生产技术规程3418、毛瓜(节瓜)生产技术规程3619、黄瓜生产技术规程3820、南瓜生产技术规程402

2、1、苦瓜生产技术规程4222、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4623、毛豆生产技术规程4924、刀豆生产技术规范5025、豇豆生产技术规范5226、蚕豆生产技术规程5527、扁豆生产技术规程5728、萝卜生产技术规程5929、豌豆苗生产技术规程6130、荠菜生产技术规程6331、芹菜生产技术规程6432、生菜生产技术规程6733、莴笋生产技术规程7034、油麦菜生产技术规程7335、菠菜生产技术规程7536、香菜生产技术规程7637、蕹菜生产技术规程7738、茼蒿生产技术规程7939、紫背天葵生产技术规程8140、草头生产技术规程8341、雪菜生产技术规程8542、芦笋生产技术规程8643、苋菜生产技术规

3、程8944、马兰生产技术规程9145、马齿苋生产技术规程9246、茭白生产技术规程9347、荸荠生产操作规程9548、慈姑生产操作规程9849、水芹生产技术规程10050、杏鲍菇生产技术规程10251、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 10552、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10953、高温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11354、草菇周年生产技术规程 11555、草菇地棚栽生产技术规程 11956、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12157、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2358、姬菇生产技术规程 12559、真姬菇(蟹味菇、白玉菇)生产技术规程 12860、金福菇生产技术规程 13161、草莓生产技术规程 13362、桃子生产技术规程

4、13663、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14264、梨树生产技术规程 14765、柑桔生产技术规程 15166、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 15467、西瓜生产技术规程15868、崩瓜生产技术规程16369、甜瓜大棚栽培生产技术规程16670、哈密瓜大棚栽培生产技术规程16871、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7072、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17473、大米加工技术规程17674、附录1蔬菜生产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18075、附录2上海市蔬菜作物农药重点推荐品种名单 181大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大蒜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大蒜的生产。2

5、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012007 无公害食品 葱蒜类蔬菜NY 52282004 无公害食品 大蒜生产技术规程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6、NY 50102002)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4 生产技术4.1 播前准备4.1.1 茬口 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年3年。4.1.2 施肥原则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4.1.3 施基肥 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 000kg5 000kg,氮肥(N)3kg5kg、磷肥(P2O5)6kg8kg、钾肥(K2O)6kg8kg。4.1.4 整地做畦(垄)土壤耕翻后耙细整平,按照当地种植习惯做平畦、高畦或高垄。平畦宽lm2m;高畦宽60cm70cm,高8cm10cm,畦间距30cm35cm;

7、高垄宽30cm40cm,高8cm10cm,垄间距20cn25cm。4.1.5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秋播大蒜应选抗寒力强、休眠期短的品种;春播大蒜应选冬性弱、休眠期长的品种。4.1.6 种蒜处理4.1.6.1 种蒜的选择与分级精选具有品种特征,肥大圆整,蒜瓣整齐,无病斑,无损伤的蒜头,淘汰夹瓣蒜。选择无伤残、无霉烂、无虫蛀、顶芽未受伤的蒜瓣,按大、中、小分级,分别用于播种。4.2 播种4.2.1 播种时间一般于8月中下旬播种。4.2.2 播种密度及用种量根据栽培目的、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确定播种密度。播种密度株行距为520厘米。每667m2播种25 000株60 00

8、0株,用种量100kg150kg。4.2.3 播种方法先在栽培畦一侧开沟,深3cm4cm,按株距播种,将蒜瓣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然后覆盖3厘米的细土。有条件可再覆盖一些稻草和枯死的瓜藤,以保持土壤疏松。再按行距开第二条沟,用沟土覆盖第一条沟,依此顺序进行。播完后耙平畦面,浇水。4.3 田间管理4.3.1 出苗期大蒜幼苗出土3d5d不能自行破膜出苗的,应人工辅助破膜扶苗露出膜外,并用湿土封好出苗孔;先覆膜后打孔播种的地块,幼苗2d3d不能自行出土时,应人工辅助放苗扶苗,并用湿土封好出苗孔。4.3.2 幼苗期大蒜幼苗长出3片叶后,浇一次促苗水,并中耕除草。4.3.3 花芽、鳞芽分化期秋播大蒜在翌春

9、天气转暖,越冬蒜苗开始返青时浇一次返青水,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氮肥(N)2kg3kg。以后每8dl0d浇一次水。春播大蒜浇水、追肥应相应提前。4.3.4 蒜薹伸长期浇水每5d6d进行一次,蒜薹采收前3d4d停止浇水。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氮肥(N)3kg5kg。4.3.5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每5d6d浇一次水,蒜头采收前5d7d停止浇水。蒜头膨大初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氮肥(N)2kg3kg、钾肥(K2O)2kg4kg。5 病虫害防治5.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5

10、.2 防治方法5.2.1 农业防治5.2.1.1 选种选用抗病品种或脱毒蒜种。5.2.1.2 晒种播前日西种2d3d。5.2.1.3 加强栽培管理深耕土壤,清洁田园,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年3年。有机肥充分腐熟,密度适宜,水肥合理。5.2.2 物理防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利用银灰地膜避蚜;每2hm24hm2设置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采用11十3十0.1的糖十醋水十90敌百虫晶体溶液,每667m2放置3盆4盆诱杀成虫。5.2.3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每667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mL80mL;或BT乳剂2kg3kg防治葱蝇幼虫和叶枯病。 5.2.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

11、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生产中严禁使用的农药品种详见附录1;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及方法详见附录2上海市重点推荐农药品种(蔬菜)。6 采收6.1 蒜薹蒜薹顶部开始弯曲,薹苞开始变白时应于晴天下午及时采收。6.2 蒜头 植株叶片开始枯黄,顶部有2片3片绿叶,假茎松软时应及时采收。7 生产档案7.1 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7.2 应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香葱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葱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香葱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12、。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012007 无公害食品 葱蒜类蔬菜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4 生产技术4.1 播前准备4.1

13、.1 茬口 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年3年。4.1.2 施肥原则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4.1.3 施基肥 每亩施用腐熟、细碎有机肥3000公斤或膨化腐熟后的鸡粪1000公斤以上;4.1.4 整地做畦土壤耕翻后耙细整平,按照当地种植习惯做成15米宽、810米长的畦。4.1.5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品种。4.2 播种育苗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间距10厘米,覆土152厘米厚;每亩用种24公斤,要防止地下害虫危害,播种前用辛硫磷拌过筛细土撒在床面,也可用敌百虫拌炒香的麦麸制成毒饵,在傍晚撒在播后的苗床上,浇足底墒水。4.

14、3 移栽定植。播种后4050天即可移栽,每810株一穴,行距1220厘米,穴距810厘米,宜浅不宜深,以46厘米为宜,及时浇定植水。也可播种后不经移栽直接采收。4.4 田间管理。出苗前后与移栽成活后土壤不能干旱,宜小水勤浇,幼苗13叶期和移栽缓苗后控制浇水,中耕松土12次,以促进根系生长,以后一般710天浇水一次。若基肥施用偏少,或采收期过长要追肥12次,每亩施用腐熟膨化鸡粪300公斤,撒于行间并及时中耕,如开穴施用效果更好。后期根部应培土12次。夏季温度高、光照强,要搭棚架覆盖遮阳网。5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生产中严禁使用的农药品种

15、详见附录1;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及方法详见附录2上海市重点推荐农药品种(蔬菜)。6 采收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及市场行情况适时采收。7 生产档案7.1 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7.2 应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韭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蔬菜韭菜的生产基地建设、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以及采收要求,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韭菜的生产。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

16、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012007无公害食品 葱蒜类蔬菜NY/T 5002-2001无公害食品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的规定。4 生产技术4.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4.2 播种时间从土壤解冻到秋分可随时播种,但夏至到立秋之间,因天气炎热,雨水多,对幼苗生长不利,故播种可分为

17、春播、夏播和秋播。4.3 育苗4.3.1用种量每667m2用种4kg6kg。4.3.2 种子处理可用干籽直播(春播为主),也可用40温水浸种12h,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催芽(夏、秋播为主)。4.3.3 催芽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2次,60%种子露白尖即可播种。4.3.4整地施肥苗床应该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燥地块,宜选用砂质土壤,土壤pH值在7.5以下,播前需耕翻土地,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7m2撒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5 000kg,或

18、商品有机肥15002000kg氮肥(N)2 kg(例如尿素6.6kg),磷肥(P2O5)6kg(例如过磷酸钙60kg),钾肥(K2O)6 kg(例如硫酸钾12kg),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深翻入土。4.3.5 播种将沟(畦)普踩一遍,顺沟(畦)浇水,水参后,将催芽种子混23倍沙子(或过筛炉灰)撒在沟、畦内,亩播种子4 kg5 kg,上覆过筛细土1.6cm2cm。播种后立即覆盖地膜或稻草,8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4.3.6 播后水肥管理出苗前需2 d3 d浇一水,保持土表湿润。从齐苗到苗高16cm,7d左右浇一小水,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氮肥(N)3kg(例如尿素6.6kg)。高湿

19、雨季排水防涝。立秋后,结合浇水追肥2次,每次每667m2追施氮肥(N)4kg(例如尿素8.6kg)。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天气转凉,应停止浇水,封冻前浇一次冻水。4.3.7 除草出齐苗后及时拔草2次3次,或采用精喹禾灵、盖草能等除草齐防除草子叶杂草,或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0%除草通乳油(100g150g)/667m2,对水50kg喷撒地表。4.4 定植将韭苗起出,剪去须根选端,留2cm3cm,以促进新根发育。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与叶面蒸发的平衡。在畦内按行距18cm20cm、穴距10cm,每穴栽苗8株10株,适于生产青韭;或按行距30cm36cm开沟,沟

20、深16cm20cm,穴距16cm,每穴栽苗20株30株,适于生产软化韭菜,栽培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4.4.1 定植后管理4.4.1.1 水分管理:定植后连浇两水,及时锄划23次蹲苗,此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状态,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涝,当日最高气温下降到12以下时,减少浇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土壤封冻前应浇足冻水。4.4.1.2 施肥管理:施肥应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度的情况,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苗35cm以下,每667m2施10%20%腐熟粪肥500kg;苗高35cm以上,每667m2施30%腐熟粪肥800kg,同时加施尿素5kg10kg,或加施复合肥5kg,天气干旱应加大稀释倍数。每

21、次收割后,把韭茬挠一编,周边土锄松,待2 d3 d后韭菜伤口愈合、新叶快出时进行浇水、追肥,每667m2施腐熟粪肥400kg,同时加施尿素10kg、复合肥10kg。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需进行一次培土,以解决韭菜跳根问题。5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虫害以韭蛆、潜叶蝇、蓟马为主;病害以灰霉病、疫病、霜霉病等为主。5.1 物理防治糖洒液诱杀:按糖、醋、洒、水和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每667m2放置1盆3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种蝇类害虫。5.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生产中严禁使用的农药品种详见附录1;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及方

22、法详见附录2上海市重点推荐农药品种(蔬菜)。6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生育期适时采收。7 建立生产档案7.1 建立无公害生产档案。7.2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塌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塌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塌菜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23、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03-2008 无公害食品 白菜类蔬菜NY/T5214-2004 无公害食品 普通白菜生产技术规程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的规定。4 生产技术4.1栽培季节。塌菜一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育苗,苗龄2530天,12月至翌年3月陆续采收上市。4.2 品种选择。品种有小八叶、中八叶、大八叶等品种。4.3 播种育苗。塌菜一般都进行育苗移栽。

24、苗床宜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播种前深翻炕土10一15天,每667米 2施入腐熟人畜粪水10001500千克作基肥,整细耙平。苗床宜1.5米开厢,沟深2530厘米。播种要求均匀,适当稀播。播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土,浇足底水,再盖遮阳网保湿防暴雨,约23天后出苗。齐苗后要及时间苗,防止徒长,培育壮苗。当幼苗具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4.4定植。定植前深翻炕土710天每 667米2施入腐熟人畜粪水20002500千克作基肥。一般畦宽1.5米,早熟品种如“上海小八叶”等种植6行,株距2025厘米;中晚熟品种如“京绿5号”等种植5行,株距2530厘米。定植后施足定根清粪水,以利成活。4.5 肥水管

25、理。加强肥水管理是保证丰产优质的主要环节,定植后根据天气情况合理浇水,促进缓苗。缓苗后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清粪水或每667米2施5一7千克尿素,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叶片生长。冬季地温低,生长慢,应减少追施次数,开春后,及时追施粪水或尿素23次,并适当浇水,促进叶片迅速生长。5 病虫害防治。塌菜的主要病害为病毒病,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等。5.1 农业防治合理安排轮作,清洁田园。5.2 物理防治频振式灭虫灯杀灭成虫、防虫网防虫。5.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生产中严禁使用的农药品种详见附录1;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及方法详见附录2上海

26、市重点推荐农药品种(蔬菜)。6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生育期适时采收。一般定植后4050天即可陆续采收上市。7 建立生产档案7.1 建立无公害生产档案。7.2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青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青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青菜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7、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GB 8868 蔬菜塑料周转箱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03-2008 无公害食品 白菜类蔬菜NY/T5214-2004 无公害食品 普通白菜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Y/T5214-2004 无公害食品 普通白菜生产技术规程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农家肥料系指含有人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它们不应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

28、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泥肥等。4、要求4.1青菜产地的选择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的规定。4.2育苗4.2.1品种的选择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种子,如矮抗青、新场青、华王等。4.2.2苗床准备4.2.2.1苗床选择苗床必须选择符合4.1的要求,前二茬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苗床:大田为1:56。4.2.2.2播前深耕播种前30天左右,在前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投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T/667m2,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2025cm。4.2.2.3二次旋耕

29、在播种前2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机械旋耕;播前15天左右,进行机械平整,平整后每667投入三元复合肥1020kg(N:P:K为15:15:15下同)和硫酸钾510kg,进行第二次旋耕。4.2.2.4机械开沟播种前10天左右,开沟,畦宽1.2m,沟宽30 cm,沟深25cm;每15m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cm,沟宽30cm,要求二次成型;然后人工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4.2.1.5土壤消毒播种前34天,用辛硫磷0.4kg或乐斯本0.2kg+多菌灵0.6kg/667m2均匀喷施畦面进行土壤处理,喷施后人工精细平整畦面。4.2.2.6盖籽泥的准备播种前2天左右,按园土:糠灰为6:4的要求,3

30、m3/667m2用量配置,盖籽泥颗粒不大于0.2cm,每立方米加0.2kg多菌灵,拌匀,盖上农膜,备用。4.2.3播种育苗4.2.3.1精整畦面用六齿耙拉平畦面,土壤颗粒不超过0.3cm。在夏末初秋,(上海地区一般在8月上、中旬)到10月上、中旬,都可播种;播前一天苗床浇足水(或雨后二小时泥湿深度10cm左右)。4.2.3.2种子处理剔除霉籽、瘪籽、虫籽等,选用优良的饱满的种子最好或包衣种子,非包衣种子用适乐时(0.4%)常温下拌种。4.2.3.3精细播种每667m2苗床需种量150g750g左右,定量定畦均匀撒播,然后覆上盖籽泥,厚度为0.3cm,用二层遮阳网覆盖畦面。4.2.4苗期管理4.

31、2.4.1出苗期管理播种后3天4天,出苗达到60%70%时,应及时用小环棚支起遮阳网,同时拔除苗床杂草。发现少量病苗时,应及时拔除病株、撒干土去湿,防止病害扩展。4.2.4.2成秧期管理A:炼苗对于8月中旬到9月上旬播种育苗的需要炼苗:当小白菜长到一叶一心期,逐步炼苗(在晴天9:3014:00覆上遮阳网,其他时间不覆盖,但依据天气预报,在暴雨前应盖上遮阳网,当苗达3叶期时,不再覆盖),在9月中旬以后播种的苗不需要炼苗。B:水分管理保持适度墒情(土壤含水量60%左右),不足时应补水,雨时无积水。C:合理施肥在3叶期,依据长势(若苗弱、苗小、叶呈淡黄色)施尿素(2.53kg)/667m2。D:病虫

32、发生与防治注意观察小菜蛾、菜粉蝶、甜菜夜蛾、菜螟、蜗牛、野蛞蝓、霜霉病、炭疽病、软腐病、病毒病的发生,药剂防治参见表1。4.2.5壮苗标准叶片45张,苗龄30天左右,无病虫害,叶色清秀,根系发达。4.3定植4.3.1大田准备4.3.1.1大田选择大田必须选择符合4.1要求,前二茬未种植十字花科类作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地。4.3.1.2深耕定植前10天左右,在前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投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T一3T/667,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20cm25cm。4.3.1.3二次旋耕在定植前3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机械旋耕,旋耕后立即进行机械平整,平整后每667投入三元复合肥2025

33、kg(N:P:K为15:15:15,下同),硫酸钾510kg,再进行第二次旋耕。4.3.1.4机械开沟播前3天左右,开沟,畦宽1.2m,沟宽30 cm,沟深25cm;每15m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cm,沟宽30cm,要求二次成型;然后人工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4.3.2起苗起苗前2-3天,混喷保护性广谱灭菌剂与针对性杀虫剂一次,起苗前1天,浇足水分(泥湿深度10cm)。起苗时用小刀挑起,不伤及主根,按大(45片叶),小(34片叶)苗分级摆放,剔除劣苗,按级分别定植。4.3.3定植用小刀挖坑,把秧苗根埋入坑中,深度与根基相平,培实四周土壤,行距株距:1215cm1518cm,定植后浇

34、定根水1次-2次。4.4生长期管理4.4.1水分管理保持一定墒情(土壤含水量60-70),不足时补水,雨时不积水。4.4.2适时追肥定植成活后,浇活棵肥一次(尿素5kg667),每15天补充氮肥一次,每次尿素57.5kg667,收获前15天停止施肥。4.4.3中耕除草活棵后中耕除草一次,以后视情况再中耕除草一次。4.5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生产期间做好各阶段病虫的预测预报与田间调查工作。注意观察小菜蛾、菜粉蝶、菜蚜、菜螟、甜菜夜蛾、黄条跳甲、霜霉病、炭疽病、软腐病、病毒病等的发生。4.5.1农业防治合理安排轮作,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4.5.2物理防治频振式杀虫灯杀虫;复

35、盖防虫网防虫。4.5.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生产中严禁使用的农药品种详见附录1;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及方法详见附录2上海市重点推荐农药品种(蔬菜)。4.6采收与加工4.6.1采收4.6.1.1当小白菜植株单株重达到0.12kg0.16kg或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时, 可开始采收。4.6.1.2采收按按标准分批采收,用刀在根基部截断,放入塑料蔬菜周转箱内(蔬菜周转箱符合GB8868规定),在2小时内应运抵加工厂,装卸、运输时要轻拿、轻放。4.6.2加工A:整理把小白菜轻放在操作台上,每棵保留78片长成叶,除去多余外叶。B:除渍把小白菜放在清水中清洗

36、去泥渍、杂质等。C:分捡剔除黄叶、叶柄折断、抽苔、病虫害、机械伤等明显不合格小白菜。D:切根用刀在根基部把根茎切平,每切30棵后刀要放入500倍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4.7包装与贮藏4.7.1包装4.7.1.1包装条件符合SBT10158要求4.7.1.2按规格要求,每34株作为一束,用包扎带在距小白菜叶柄基部5cm处包扎,在每束小白菜外叶上,贴上商标,按照表2要求,把小白菜放入50cm40cm18cm纸箱中,用电子秤称重,每箱小白菜净含量为5kg,纸箱外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规格、株数、毛重、净重、采收日期等。4.7.2贮藏4.7.2.1贮藏须在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进行,严防曝晒、雨淋、

37、冻害及有毒物质的污染。4.7.2.2最佳贮藏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80,库内堆码应保持气流均匀流通,堆码时包装箱距地20cm,距墙30cm,最高堆码为10层。5 生产档案5.1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5.2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中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杭白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食品杭白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适用于浦东新区无公害杭白菜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

38、本规程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102002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03-2008 无公害食品 白菜类蔬菜NY/T5004-2001 无公害食品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Y/T5004-2001 无公害食品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 农家肥料系指含有人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物质的肥料。它们不应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农家肥料在制备过程中,必须经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

39、原菌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卫生标准。主要农家肥料有:堆肥、沤肥、灰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泥肥等。4 要求4.1产地的选择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的规定。4.2育苗4.2.1品种的选择品种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种子,如新四季、早熟五号等。4.2.2苗床准备4.2.2.1苗床选择苗床必须选择符合4.1的要求,前二茬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苗床:大田为1:56。4.2.2.2播前深耕播种前30天左右,在前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投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T/667m2,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2025cm。4.2.2.3二次旋耕在播种前2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机械旋耕;播前15天左右,进行机械平整,平整后每667投入三元复合肥1020kg(N:P:K为15:15:15下同)和硫酸钾510kg,进行第二次旋耕。4.2.2.4机械开沟播种前10天左右,开沟,畦宽1.2m,沟宽30 cm,沟深25cm;每15m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cm,沟宽30cm,要求二次成型;然后人工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4.2.1.5土壤消毒播种前34天,用辛硫磷0.4kg +多菌灵0.6kg/667m2均匀喷施畦面进行土壤处理,喷施后人工精细平整畦面。4.2.2.6盖籽泥的准备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