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6155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遗传分化的主流。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在性状表型、生理生化以及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

2、些差异使得籼粳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1种重要途径。亚洲栽培稻发生籼粳分化的可能机理主要有选择压力、渐渗杂交以及非连锁基因或性状之间的非随机组合等。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分化机理中图分类号 S511.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157-03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2个典型亚种,分别代表了栽培稻中具有一定生殖隔离的2个基因库(gene pool)。它们在地理分布、形态、生理生化以及DNA分子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阐明籼粳分化的本质,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3、利用的研究基础。1籼粳亚种的地理分布籼粳亚种的分布与纬度和海拔密切相关。籼稻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而粳稻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但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区或者旱地也有分布。在我国,素有“南籼北粳”之说,籼稻主要分布于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粳稻则主要分布于华东太湖流域,华北、西北、东北等温度较低的地区以及南部热带、亚热带的高地。而我国云南地区地理和生态环境变化极大,籼稻和粳稻在该地区均有大范围的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海拔地带性。以海拔1 4001 600m为界,761400m以籼稻为主,而1 600m2 700m以粳稻为主,中间则为籼粳交错区(曾亚文等,2001)。2籼粳亚种间的遗传分化籼粳亚

4、种在漫长的栽培驯化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先民就能够从水稻的表型上区分籼稻和粳稻。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更新,水稻籼粳分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水稻的籼粳分化是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2.1籼粳亚种形态性状的分化籼粳亚种的性状和细胞形态均有明显的分化。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叶色、叶形、株型、叶毛、颖毛形态以及耐热、湿、光性、抗病性等方面(丁颖,1983),且常常被用来作为判别籼粳属性的标记。Kato等(1928)发现利用杂交亲和性可以判别水稻的籼粳属性,并最先利用此标记将亚洲栽培稻区分为籼粳两大亚种。Oka等(1958)将籼粳差异的4个典型性状

5、进行量化,写成了籼粳亚种的判别函数X=K+0.75C0.22H+0.68Ph。程侃声(1985)创立了“形态指数法”,利用个性状将水稻分级记分,以区分绝大多数籼、粳品种。该法由于简便快速、准确率高,目前在籼粳分类和育种亲本的选育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利用形态标记来判别籼粳属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观性较强,而且很难量化。Oka也指出,仅用少数形态性状来判别籼粳属性是存在争议的。籼粳亚种的细胞形态差异不大,但Shinohara(1962)发现二者的核仁数量不同。此外,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也存在巨大差异(王才林等,1998)。2.2籼粳亚种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差异同工酶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籼粳分化的研究由表

6、型性状深入到蛋白质水平。目前,已经发现大约有40多个同工酶位点在籼粳亚种之间的分布具有差异,且许多同工酶位点上存在非随机组合现象(Sato et al,1991)。Morishima等(1990)发现,粳稻的同工酶位点中多具有Acp-12、Cat-12、Est-21、Pgi-12等位基因。才宏伟(1993)则在酯酶Est-10位点上发现粳稻、籼稻和野生稻各具其特异的等位基因,指出10A和11A分别是粳稻和籼稻标志带。段中岗等(2005)利用改良的聚丙稀酰胺电泳法又发现了Est-3、Est-4、Est-x和Pox-x 4个新的籼粳分化位点。将同工酶量化为判别函数也可以有效鉴别籼粳属性。Sano(

7、1992)采用6个同工酶位点(Cat-1、Acp-1、Pgi-1、Pgi-2、Pox-2、Est-2)的Di平均值Di=Fi/(Fi+Fj)将同工酶量化为X2(X2=Di/6)来鉴别籼粳属性。X2X1的为籼稻,X2X1的为粳稻(X1=4.0)。孙新立等(1996)提出用6个能有效鉴别籼粳的同工酶位点(Amp-2、Cat-1、Mal-1、Acp-1、Acp-2、Est-10)的Dj值Dj=Fj/(Fi+Fj)计算出每份材料的Pj值(表示水稻材料属于籼粳的可能性),可有效判别籼粳属性。2.3籼粳亚种在DNA水平上的分化籼粳亚种在DNA水平上的分化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在细胞质DNA和细胞核

8、DNA水平上,运用RFLP、SSR以及SNPs等分子标记均已经揭示出籼稻和粳稻在基因组中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且籼粳分化是多位点发生的。2.3.1细胞核DNA的分化。高等植物的rRNA基因(rDNA)包括18-26S rDNA和5S rDNA,其基因间隔区(IGS)的长度和序列变化较大,可用于揭示关系密切的物种和亚种间的相互关系(Cordesse等,1990;Yi等,1997)。Cordesse等(1990)发现籼稻和粳稻18-26S rDNA的IGS长度差别较大,粳稻往往较短,而籼稻则较长。籼稻和粳稻的5S rRNA基因间隔区的长度也有较大差异,且各自具有独特的PCR扩增带型,可以用来鉴别籼粳亚

9、种(Yi等,1997)。在核总DNA水平上,利用RFLP、SSR以及SNPs等分子标记也揭示出籼粳亚种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Zhang等(1992)利用145个RFLP标记对26份水稻品种分析显示,籼粳亚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显著,且籼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刘克德等(1995)利用分化系数Gst来衡量籼粳分化的程度,并对87份云南稻地方品种的RFLP分析发现,籼稻和粳稻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变异,但粳稻的遗传变异比籼稻更为丰富,且不同染色体区段分化程度不同。孙传清等(1998)通过比较亚洲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细胞核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的差异,证实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分化的主流,且核

10、、质DNA的分化方向以一致为主。之后,孙传清(1999)提出TDj值,是与粳型基因出现频率正相关的量化值。研究发现,测试品种的TDj值,其呈双峰分布,表明大部分品种的籼粳分化是比较彻底的。SSR是第2代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多样性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樊叶扬等(2000)利用70个SSR标记分析籼稻和粳稻品种发现,36 个SSR标记可以区分籼、粳。对18 个籼粳品种进一步分析,在21个标记中有20 个在籼粳亚种间带型相异。朱作峰等(2002)利用30对SSR引物比较了5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34份不同省(区)的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籼、粳稻亚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籼、粳亚种内品种间的遗

11、传距离,并找到5个籼粳特异性的SSR标记。张建勇等(2005)利用208对SSR引物对93份材料进行分析,其中123对在籼稻和粳稻群体中检测到了多态性,并可以将所有的供试材料明显分为籼稻群和粳稻群。 随着水稻基因组计划(IRGSP)的完成,籼粳分化在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已经精确到了单个碱基的差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基因组中最常见的单碱基变异形式。水稻籼粳亚种间蕴含了丰富的SNPs。Nasu等(2002)利用3个粳稻品种、2个籼稻品种和1个野生稻品种,从417个DNA区段(约250 000bp)中发现了2 800个SNPs,平均每89个碱基就有1个SNP,且籼稻的SNPs频率明显大于粳稻。S

12、hen等(2004)通过比对粳稻日本晴和籼稻93-11的全基因组序列,共发现了1 703 176个SNPs和479 406个InDel,直接PCR测序验证发现SNPs的准确率为98.2%。Lisa等(2006)利用8份栽培稻和1份野生稻在基因组范围内发现了7 805个多态位点(含SNPs和InDel)。蔡星星等(2006)利用InDel标记对亚洲栽培稻和野生稻的研究发现,籼稻与粳稻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且含AA基因组的野生稻物种与籼稻品种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而非AA基因组的野生稻物种不存在明显的籼粳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

13、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分化。Feltus等(2007)将日本晴和93-11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SNPs。滤去可靠性差或可能重复的SNPs,保留下来的SNPs还有384 341个,InDels还有24 557个,随机抽样验证结果显示,准确度达79.8。2.3.2细胞质DNA的分化。籼粳亚种在cpDNA和mtDNA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分化。D

14、ally等(1990)发现籼粳亚种具有不同的cp DNA限制性内切酶模型,且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普通野生稻具有粳稻品种的叶绿体型。Ishii(1991)则发现,籼稻和粳稻的cpDNA之间存在3个突变,使得籼稻的cpDNA比粳稻多或者少了0.1kb的片断。孙传清等(1998)对mtDNA的RFLP分析发现,籼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Ishii(1991)在粳稻和爪哇稻之间、籼稻品种之间以及非洲栽培稻之间没有观察到mtDNA的变异,他推断mtDNA在栽培稻分化过程中是保守的。虽然关于亚洲栽培稻mtDNA分化的报道不是很多,但现有资料均表明,mtDNA分化的主流仍是籼粳分化。3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的机理亚

15、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是普通野生稻已属公认,但是普野在演化为栽培稻之前是否存在籼粳分化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目前,对栽培稻籼粳分化机理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3.1选择压力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植物体自身也可造成选择,如不同的花粉传播和竞争、基因型之间遗传速率或丢失率的差异等。选择的结果是导致群体间基因频率的差异。王象坤(1998)等提出生态环境的选择压力是导致籼粳分化的重要原因。曾亚文等(1999)的研究也认为,云南稻种的籼粳分化与温度、纬度和海拔等生态条件密切相关。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籼粳分化过程中起到了确定籼粳分化的方向、积累和扩大籼粳分化的范围和程度的作用,而人工选择加上生态环境

16、的自然选择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单纯的自然选择(杨忠义等,2007)。Gao等(2008)指出,由于粳稻的生存环境单一,因此较籼稻受到更多的选择压力,并经历了更为严重的瓶颈效应(Bottleneck Effect),从而导致其在驯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的大量丢失。3.2渐渗杂交Harlan(1966)在Anderson杂交说基础上指出,野生显花植物与其周围近缘种发生渗交杂交(introgreesion hybridi-zation)产生大量变异而导致物种的分化;但是水稻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野生稻种之间天然渗交的几率极小。Akihama等(1972)通过对印度野生稻的研究发现,在隔离较好的分布中心野生稻

17、的形态变异要小很多,他推测渗交应该是在演化或驯化之后发生的。因此,渗交应该是栽培稻籼粳分化的次级原因。3.3非随机组合分化彻底的籼粳品种常常表现出并不连锁性状或基因间的非随机组合现象,非随机组合值的大小反映了群体的分化程度。Allard(1996)利用同工酶标记系统研究3个物种的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表明环境大的变迁总是与群体内多位点基因型逐渐的重大重塑相伴随。他认为,选择加上遗传漂变产生非随机组合现象,是适应性进化最主要的遗传基础和进化动力。综上所述,变异是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的基础。这些变异由突变或者渐渗杂交产生,并随着稻种向不同地理-生态环境的传播和驯化而进一步分化,而隔离又使这种分化得到

18、进一步的维持和加强,最终导致籼粳分化。弄清水稻籼粳分化的本质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和水稻育种研究的基础,也是揭示水稻演化历史的重要证据。现代生物学研究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分子标记的大量运用,使得水稻籼粳分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籼粳分化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阐明这一现象还需要长期大量深入的研究和其他自然学科的交融渗透以及考古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相信未来更多交叉学科的融合和新技术的问世必将为这一研究领域打开新的视野。4参考文献1 才宏伟.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及Est-10位点的RFLP等位D.北京:北京农业大学,1993.2 蔡星星,刘晶,仇吟秋,等.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DNA插

19、入缺失差异片段揭示的水稻籼粳分化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3):309-315.3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分类M丁颖.丁颖稻作论文选集.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74-93.4 段中岗,梁程邺.改良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籼粳分化的同工酶带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30-33.5 樊叶杨,庄杰云,吴建利,等.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水稻籼粳亚种J.遗传,2000,22(6):392-394.6 刘克德,张启发,张端品,等.云南地方稻种的遗传变异和籼粳分化J.植物学报,1995,37(9):718-724.7 孙传清,姜廷波,陈亮,等.几个光温敏核不育系

20、和恢复系DNA籼粳分化程度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5):1-8.8 孙传清,袁平荣,吉村淳,等.亚洲栽培稻的核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籼粳分化的比较研究J.作物学报,1998,24(6):677-686.9 孙新立,才宏伟,王象坤.同工酶基因数量化方法对亚洲栽培稻的分类研究J.作物学报,1996,22(6):693-698.10 王才林,宇田津彻朗,汤陵华,等.根据机动细胞硅酸体形态性状判别籼粳的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1998,12(4):207-214.11 曾亚文,李自超,杨忠义,等.云南地方稻种籼粳亚种的生态群分类及其地理生态分布J.作物学报,2001,27(1

21、):15-20.12 朱作峰,孙传清,付永彩,等.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基因多样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437-1441.13 ALLARD R W.Genetic basis of the evolution of adaptedness in plantsJ.Euphytica,1996(92):1-11. 14 AKIHAMA T,TOSHIMITSU K.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n wild rice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IndiaJ.

22、Preliminary Rept. Tottori Univ. Sci. Surv,1972(1):48-59.15 CORDESSE F.Ribosomal gene spacer length variability in cultivated and wild rice speciesJ.Theor Appl Genet,1990(79):81-88.16 DALLY A M,SECOND G.Chloroplast DNA diversity in wild and cultivated species of rice (Genus Oryza,section Oryza)Cladis

23、tic-mutation and genetic-distance analysisJ.Theor Appl Genet,1990(80):209-222.17 GAO L Z,INNAN H.Nonindependent Domestication of the Two Rice Subspecies,Oryza sativa ssp. indica and ssp. japonica,Demonstrated by Multilocus MicrosatellitesJ.Genetics,2008,179(2):965-976.18 International Rice Genome Se

24、quencing Project.The map-based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J.Nature,2005(436):793-800.19 ISHII D H.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loroplast,mitochodrial and nuclear genome differentiation in two cultivated rice species,Oryza sative and O.Glaberrima by RFLP analysisJ.Theor.Appl.Genet,1993(86):88-96.20 LIS

25、A M,RIEKO O,HARUKA M,et al.Genome-wide Searching of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mong Eight Distantly and Closely Related Rice Cultivars(Oryza sativa L.)and a Wild Accession (Oryza rufipogon Griff.)J.DNA Research,2006(13):43-51.21 MORISHIMA H,GLASZMANN J C.Current status of isozyme gene symbolsJ

26、.Rice Genetics Newsletter,1990(7):50-57.22 NASU S,SUZUKI J,OHTA R,et al.Search for and analysis of single nuc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leotide

27、 polymorphisms (SNPs) in rice (Oryza sativa,Oryza ruffipogon) and establishment of SNP markersJ.DNA Res,2002,9(5):163-171.23 SANO R,MORISHIMA.Indica-Japonica differentiation of rice cultivars viewed from variations in key characters and isozym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andraces from the Himalayan

28、 hilly areasJ.Theor Appl Genet,1992,84(3-4):266-274.24 SECOND G,WANG Z Y.Mitochondrial DNA RFLP in genus Oryza and cultivated riceJ.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1992(39):125-140.25 SHEN Y J,JIANG H,JIN J P,et al.Development of genome-wide DNA polymorphism database for map-based cloning of ri

29、ce genesJ.Plant Physiol,2004,135(3):1198-1205.26 ZHANG Q F,SAGHAI M A,MAROOF T Y,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detected by RFLP analysisJ.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2(83):495-499.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30、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1、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32、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