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6164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学论文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特优航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水稻特优航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水稻特优航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水稻特优航号产量结构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对水稻特优航1号产量诸因素进行生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成特优航1号产量的4个主要因素与产量均呈正向相关。4个产量因素是相互制约、相

2、互统一的整体,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而依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产潜力比较有限。因此,要提高特优航1号的产量,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力争增加每穗粒数和顾及结实率和千粒重。栽培上,必须采用以培育壮秧、合理稀植、合理管水、科学施肥以及病虫综合治理等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充分发挥增产潜力。关键词 特优航1号;栽培技术;产量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 S511.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190-01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本试验在秀屿区笏石镇坝津村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早稻品种为特优航1号,该品种系福建省稻麦所用龙特甫A与航1号

3、配组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福建省农业厅将其列为超级稻示范推广主要新品种。1.2高产栽培技术(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秀屿区2007年早季引进特优航1号,在2月下旬初播种,4月上旬插秧,秧龄40d左右。培育壮秧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秧地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高的地块。推广软盘育秧或湿润秧,要严格控制播种量,大田用种量15.0018.75 kg/hm2,软盘育秧的大田用561孔的塑盘450495盘/hm2,湿润秧田播种量150kg/hm2左右,做到稀播匀播、促进分蘖;强调薄膜覆盖,防寒保温,防止烂秧,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稀植。本试验栽植规格以16.5cm30c

4、m或27cm16.5cm,插20.2522.50万丛/hm2,丛插单本,若单株带蘖少的可插双本,以提高成穗率,减少纹枯病,形成高产群体结构。(3)科学施肥。施肥上要求早追肥,促分蘖争穗数,增施钾肥促壮秆大穗,防倒伏;基追肥占总肥量80%,中后期看苗酌情施肥占20%,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据田间调查,特优航1号目标产量9.7510.50t/hm2,一般需纯氮178.5186.0kg/hm2、纯磷79.584.0kg/hm2、纯钾186195kg/hm2,其比例10.440.461.021.07。(4)合理管水。掌握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促蘖,够苗烤田、孕穗及扬花期浅水勤灌,灌浆期干干湿湿,防止

5、断水过早。特别要注意插后1820d或苗数达220.5229.5万株/hm2时及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穗大粒多。(5)病虫害防治。做好“三虫三病”,即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螟虫、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工作,尤其是纹枯病和稻飞虱,可采用30%爱苗及25%阿克泰新农药进行防治,确保稳产高产。1.3调查内容在特优航1号收割前,采用对角线法取样,分别调查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2结果与分析2.1特优航1号产量结构表现表1显示,特优航1号不同的种植户,其产量水平有一定差异,同时每公顷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结构上表现也有所差别。2.2多元线

6、性回归及通径分析表1数据经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特优航1号产量(y)水平与有效穗数(x1)、每穗粒数(x2)、结实率(x3)、千粒重(x4)均呈正相关性,各构成因素对产量贡献率(rp)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达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对提高产量的贡献率合计达到84.1%;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达显著正相关,其中千粒重对产量贡献率为16.0%,而结实率则比较稳定,对增产有一定负面影响。由此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有效穗数及每穗实粒数均可极显著性地提高产量,而直接通过增加千粒重对提高产量比较缓慢。2.3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为

7、了消除各构成因素之间由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而造成的混淆,明确各构成因素对产量线性效应的显著性,准确地描述产量对结构的依赖关系,对本试验结果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经剔除x3后,建立了产量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1 116.009+0.004x1+2.915x2+23.793x4。各偏回归平方系数的F测验结果均达极显著(决定系数R2=0.994,DF=3,F=310.382,P=0.000),只有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线性效应达显著水平,而且这3个因素的偏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它们对产量都是正效应。为了进一步明确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这3个构成因素对提高产量贡献的大小进行

8、了通径分析(见表3)。3个主要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这表明有效穗数对提高产量的作用是最大的。各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加强对产量的效应。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通过其他2个因素对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小,说明对提高产量的影响主要还是来自自身的作用,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起间接作用。由上述结果可知,有效穗数与产量的关系不论是相关系数还是直接通径系数都是最大的,而间接通径系数则相对较弱,这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每穗实粒数则次之,而依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产潜力比较有限。该杂交稻组合属于多穗型。显然,提高产量的主攻目标应

9、是穗多穗大,从而形成较多的单位面积总粒数。据田间调查,特优航1号产量要达9.7510.50t/hm2合理群体的结构是:有效穗数232.5240.0万穗/hm2,每穗粒数152160粒/穗,结实率94%96%,千粒重2930g。3小结(1)要提高特优航1号产量,首先要确保单位面积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力争增加毎穗粒数,而依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产潜力比较有限。特优航1号产量达9.7510.50 t/hm2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有效穗数232.5240.0万穗/hm2,毎穗粒数152160粒,结实率94%96%,千粒重2930g。(2)特优航1号早季栽培,插植规格以30cm16.5cm或27cm16.5

10、cm为宜,插20.2522.50万丛/hm2,丛插单本,若单株带蘖少的可插双本,以提高成穗率,减少纹枯病,形成高产群体结构。(3)特优航1号目标产量9.7510.50t/hm2,一般需纯氮178.5186.0kg/hm2、纯磷79.584.0kg/hm2、纯钾186195 kg/hm2,其比例10.440.461.021.07。施肥上要早施分蘖肥,穗肥要视长相酌情施用。(4)特优航1号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群体密度大,栽培上要掌握插后1820d或苗数达220.5229.5万株/hm2时及时烤田,中后期纹枯病和稻飞虱要及时防治,确保高产稳产。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11、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

12、.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

13、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