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6279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濉溪县鸿源煤化燃用焦炉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环境影响报告环评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一、污染气象分析 根据濉溪县气象站近二十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本地区污染气象。1、温度全年平均气温为14.8,濉溪县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见表1和图1。表1 濉溪县温度变化统计表 单位: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温度0.93.28.315.320.725.327.326.522.016.19.03.014.8图1 濉溪县温度变化图从表1和图1可知,全年平均气温为14.8,其中夏季气温明显高于其余季节,其中以7月温度最高,平均为27.3,1月温度最低,平均为0.9。2、风速濉溪县平均风速月份变化统计见表2和图2,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统计见表3和

2、图3。表2 年平均风速的变化 单位:m/s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风速2.32.62.92.92.72.62.32.22.02.12.22.32.4图2淮北地面风速日变化和月变化图表3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m/s)小时123456789101112春季1.41.51.51.51.41.41.51.72.02.42.62.6夏季1.51.21.31.21.31.41.51.722.12.12.3秋季0.90.90.90.90.80.80.91.11.41.61.71.8冬季0.90.91.01.01.01.11.11.21.41.71.82.0小时1314

3、15161718192021222324春季2.62.62.62.52.11.71.41.41.31.41.41.3夏季2.32.32.32.32.21.91.61.41.31.31.31.4秋季1.91.81.81.71.61.310.90.90.90.80.8冬季1.92.11.91.71.10.80.80.80.80.90.91.0图3 淮北地面风速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图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该区域地面各月风速变化较为规律,春季风速最高,秋风速最低,一年中9月份风速最小,3、4月份风速最大;平均风速日变化较为规律,日出后风速逐渐增大,到中午达到风速最大,然后风速逐渐减小,到凌晨风速达到最

4、小,风速最小白天风速明显大于夜间,这说明该区域白天更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3、风向和风频濉溪县年均风频的月变化见表4,年均风频季节变化及年变化见表5。由表5绘出年、季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4)。表4 年均风频的月变化 单位:%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N775443366678NNE12121076551012111110NE1010977661012987ENE588777687655E357556785533ESE345567664422SE3466610754432SSE235669543323S4358891044454SSW656101091144455

5、SW656866732456WSW433442211344W211121111222WNW222221211223NW433332233344NNW764443244577C211816141514172026252523表5 年均风频的季变化及年均风频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年平均N5.3 3.3 6.0 7.3 5.5 NNE9.7 5.3 10.3 11.0 9.1 NE8.7 6.3 7.0 8.3 7.6 ENE7.7 6.7 7.0 5.0 6.6 E5.7 6.0 6.0 3.0 5.2 ESE4.7 6.3 4.7 2.3 4.5 SE5.3 7.7 4.3 2.7 5.0 SSE4.

6、7 6.7 3.3 2.3 4.3 S5.3 9.0 4.0 4.3 5.7 SSW7.0 10.0 4.0 5.3 6.6 SW6.3 6.3 2.3 5.7 5.2 WSW3.3 2.7 1.7 4.0 2.9 W1.0 1.3 1.3 2.0 1.4 WNW2.0 1.7 1.3 2.3 1.8 NW3.0 2.3 3.0 4.0 3.1 NNW4.7 3.0 4.3 7.0 4.8 C16.0 15.3 23.7 23.0 19.5 春季 夏季 秋季冬季 年图4 区域年、季风向频率玫瑰图由表5和图4所示,评价区域主导风向明显,评价区全年主导风为东东北(NNE)风,其风频在9.1%,其次

7、是NE风,其年频率为9.7%,该区域年静风频率较高,为19.5%,区域地面年平均风速为2.4 m/s。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参数1、预测因子根据工程分析,确定本次大气预测的预测因子为SO2、NO2、烟尘。2、预测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进行计算,本次评价的大气评价范围以本项目烟囱为中心,南北长5km,东西宽5km的正方形区域内。3、确定计算点本次计算点覆盖了整个评价范围,采用直角坐标网格进行预测,预测网格点的网格距为100m,评价区域内高浓度分布的嵌套网格点的网格距为50m。4、污染源计算清单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有组织点源参数见表6。表6 本

8、工程排烟情况种类污染源排气量(m3/h)污染物排放状况排放参数(m)排放时间速率(kg/h)浓度(mg/m3)排放量(t/a)高度m直径m温度燃料燃烧废气74952.03SO21.6121.5555.345245连续NO28.21109.43491烟尘0.1271.696.55、气象条件本次预测采用的气象条件为濉溪县气象台2013年全年逐日逐时的地面资料和环境保护部工程评估中心质量模拟实验室提供的2013年项目厂址附近MM5中尺度模拟数据,分辨率为27km27km。由于濉溪县气象台只一天仅观测4次云量(02时、08时、14时、20时),因此对这4次云量进行插值,可得到一天24小时的云量。6、确

9、定地形数据评价范围内地形采用9090m地形数据,评价区域地势北低南高,地形在1m60m之间,拟建项目最低烟囱基底标高为10m,最低烟囱高度拟为45m,即烟囱顶部标高为55m。以烟囱为中心5km范围内地形标高小于65m,从厂址地区地形标高,该地区属于复杂地形。预测中将评价区地形按各预测网格标高进行修正。7、预测模式本次评价预测模式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 -2008)中推荐的AERMOD模式,版本为07026。8、预测模式中参数的选取根据烟囱周围5km的地面特征,地表类型分为两个扇形区域,0180之间是城市外围的郊区,180360之间为长江水面。本次评价主要选取的地表特征参数见

10、表7。表7 预测模式中地表参数表序号扇区时段正午反照率BOWEN粗糙度10-360冬季(12,1,2月)0.352120-360春季(3,4,5月)0.142130-360夏季(6,7,8月)0.164140-360秋季(9,10,11月)0.1841三、预测内容1、全年逐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2、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平均浓度;3、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四、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1、 本项目贡献浓度预测结果分析(1)SO2

11、其中表8列出了各环境空气敏感点及区域最大浓度点的SO2预测贡献浓度值及占标率,并给出了所对应的最大浓度出现的时刻及日期。SO2在评价区域内各网格点小时、日均和年均值浓度分布见5、图6和7。以网格点出现最大值为典型小时气象条件、典型日气象条件,SO2在典型小时和典型日气象条件下浓度分布见图8和图9。表8可知,SO2区域最大小时贡献浓度为0.006539mg/m3,占标率为1.31%;区域最大日均贡献浓度为0.003659 mg/m3,占标率为2.44%;区域年均贡献浓度0.00035mg/m3,占标率为0.58%。因此由SO2最大1小时、日均和年均的浓度可以看出,本项目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表

12、8可知,各关心点SO2 1小时地面最大预测浓度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且占标准比例较低。各关心点的SO2最大地面1小时平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在0.11%0.39%之间;各关心点的SO2最大日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在0.09%0.61%之间;各关心点的SO2年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在0.01%0.06%之间。因此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各关心点的影响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表8 SO2贡献浓度预测结果序号点名称点坐标浓度类型出现时间(YYMMDDHH)贡献浓度(mg/m3)评价标准(mg/m3)占标率%1濉溪中学24,712,6421小时131211100.0005260.50.11日平均1312

13、230.0000630.150.04全时段平均值0.0000030.060.012龙泉寺-7,771,6161小时130922180.0012550.50.25日平均1303090.0002010.150.13全时段平均值0.0000240.060.043梁庄村-1,663,1401小时130906070.001460.50.29日平均1309080.0004390.150.29全时段平均值0.0000450.060.074戚码头-2218,-31911小时131030080.0005830.50.12日平均1301190.0000330.150.02全时段平均值0.0000030.060.0

14、15朱楼村-1280,-10721小时131030080.001970.50.39日平均1301190.0004460.150.3全时段平均值0.0000350.060.066翟庄254,-25391小时131130090.0009220.50.18日平均1309260.0001810.150.12全时段平均值0.0000120.060.027网格-100,0-100,0-100,01小时130730240.0065390.51.31日平均1303290.0036590.152.44全时段平均值0.000350.060.58图 5 各网格点SO2小时最大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6 各网格点SO2日

15、均最大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7 各网格点SO2年均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8 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SO2区域小时贡献浓度等值线(2013年7月30日24时)图9 典型日气象条件下,SO2区域日均贡献浓度等值线(2013年3月29日)(2)NO2其中表9列出了各环境空气敏感点及区域最大浓度点的NO2预测贡献浓度值及占标率,并给出了所对应的最大浓度出现的时刻及日期。NO2在评价区域内各网格点小时、日均和年均值浓度分布见图10、图11和12。以网格点出现最大值为典型小时气象条件、典型日气象条件,NO2在典型小时和典型日气象条件下浓度分布见图13和图14。表9可知,NO2区域最大小时贡献浓度为0.03334

16、4mg/m3,占标率为16.67%;区域最大日均贡献浓度0.01866mg/m3,占标率为23.32%;区域年均贡献浓度0.001864mg/m3,占标率为4.66%。因此由NO2最大1小时、日均和年均的浓度可以看出,本项目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在标准范围内。表9可知,各关心点NO2 1小时地面最大预测浓度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且占标准比例较低。各关心点的NO2最大地面1小时平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在1.34%5.02%之间;各关心点的NO2最大日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在0.18%2.8%之间;各关心点的NO2年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在0.04%0.6%之间;因此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各关心点

17、的影响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表 9 NO2贡献浓度预测结果序号点名称点坐标浓度类型出现时间(YYMMDDHH)贡献浓度(mg/m3)评价标准(mg/m3)占标率%1濉溪中学24,712,6421小时131211100.002680.21.34日平均1312230.000320.080.4全时段平均值0.0000160.040.042龙泉寺-7,771,6161小时130922180.00640.23.2日平均1303090.0010260.081.28全时段平均值0.0001270.040.323梁庄村-1,663,1401小时130906070.0074450.23.72日平均1309080.

18、002240.082.8全时段平均值0.0002410.040.64戚码头-2218,-31911小时131030080.0029740.21.49日平均1309240.0001470.080.18全时段平均值0.0000150.040.045朱楼村-1280,-10721小时131030080.0100440.25.02日平均1309240.0018780.082.35全时段平均值0.0001620.040.46翟庄254,-25391小时131130090.0047020.22.35日平均1309260.0009220.081.15全时段平均值0.0000570.040.147网格-100

19、,0-100,0-100,01小时130730240.0333440.216.67日平均1303290.018660.0823.32全时段平均值0.0018640.044.66图 10 各网格点NO2小时最大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11 各网格点NO2日均最大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12 各网格点NO2年均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13 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NO2区域小时贡献浓度等值线(2013年7月30日24时)图14 典型日气象条件下,NO2区域日均贡献浓度等值线(2013年3月29日)(3) PM10其中表10列出了各环境空气敏感点及区域最大浓度点的PM10预测贡献浓度值及占标率,并给出了所对应的最大

20、浓度出现的时刻及日期。PM10在评价区域内各网格点日均和年均值浓度分布见图15和图16。以网格点出现最大值为典型日气象条件,PM10在典型日气象条件下浓度分布见图17。表10可知,PM10区域最大日均贡献浓度为0.000289mg/m3,占标率为0.19%;区域年均贡献浓度0.000029mg/m3,占标率为0.04%。因此由PM10日均最大和年均的浓度可以看出,本项目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表10可知,各关心点PM10 日均地面最大预测浓度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且占标准比例较低。各关心点的PM10最大日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在0%0.02%之间;各关心点的PM10年均浓度所占相应标准的比例

21、在0%0.01%之间。因此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各关心点的影响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表10 PM10贡献浓度预测结果序号点名称点坐标(x或r,y或a)浓度类型出现时间(YYMMDDHH)贡献浓度(mg/m3)评价标准(mg/m3)占标率%1濉溪中学24,712,642日平均1312230.0000050.150全时段平均值00.0702龙泉寺-7,771,616日平均1303090.0000160.150.01全时段平均值0.0000020.0703梁庄村-1,663,140日平均1309080.0000350.150.02全时段平均值0.0000040.070.014戚码头-2218,-3191

22、日平均1309240.0000020.150全时段平均值00.0705朱楼村-1280,-1072日平均1309240.0000290.150.02全时段平均值0.0000030.0706翟庄254,-2539日平均1309260.0000140.150.01全时段平均值0.0000010.0707网格-100,0日平均1303290.0002890.150.19-100,0全时段平均值0.0000290.070.04图15 各网格点PM10日均最大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16 各网格点PM10年均值贡献浓度等值线图 17 典型日气象条件下, PM10区域日均贡献浓度等值线(2013年3月29)2

23、、 本项目贡献浓度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通过对敏感点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本项目建成后的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即:本项目污染源贡献值+现状值=项目建成后的最终环境影响。(1)SO2根据一年366天的每日逐时气象资料,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各关心点最大日均影响浓度。以现状监测值中的最大浓度值作为各环境保护目标的背景浓度值,以各关心点的现状监测值的平均值作为区域最大网格点的背景浓度值,与计算得到的区域内各污染源预测的最大日均影响值相叠加,最后得到本项目实施后各关心点和区域最大网格点日均浓度预测值,预测结果见表11。由预测结果可见,在最不利情况下,最大网格点日均浓度占标率2.44%,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各关心

24、点日均预测浓度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叠加后的浓度的占标率17.32%18.12%之间。由此结果可知,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表11 SO2预测浓度叠加现状背景浓度结果 浓度单位mg/m3敏感点日均最大浓度背景浓度拟建项目贡献值双闪项目贡献浓度叠加浓度占标率(%)达标情况出现时间(YYMMDD)濉溪中学0.0260.000063/0.02606317.34达标131223龙泉寺0.0260.000201/0.02620117.43达标130309梁庄村0.0270.000439/0.02743917.59达标130908戚码头0.0260.000033/0.02603317.32达标13

25、0119朱楼村0.0260.000181/0.02618117.6达标130926翟庄0.0270.000181/0.02718118.12达标130926浓度标准0.15(2)NO2根据一年366天的每日逐时气象资料,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各关心点最大日均影响浓度。以现状监测值中的最大浓度值作为各环境保护目标的背景浓度值,以各关心点的现状监测值的平均值作为区域最大网格点的背景浓度值,与计算得到的区域内各污染源预测的最大日均影响值相叠加,最后得到本项目实施后各关心点和区域最大网格点日均浓度预测值,预测结果见表12。由预测结果可见,在最不利情况下,区域最大网格点日均浓度占标率0.08%,能满足相应标准

26、要求;各关心点日均预测浓度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叠加后的浓度的占标率27.68%33.65%之间。由此结果可知,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表 12 NO2预测浓度叠加现状背景值结果 浓度单位mg/m3敏感点日均最大浓度背景浓度拟建项目贡献值双闪项目贡献浓度叠加浓度占标率(%)达标情况出现时间(YYMMDD)濉溪中学0.0230.00032/0.0233229.2达标131223龙泉寺0.0230.001026/0.02402630.08达标130309梁庄村0.0220.00224/0.0242430.3达标130908戚码头0.0220.000147/0.02214727.68达标13

27、0924朱楼村0.0250.001878/0.02687833.65达标130924翟庄0.0250.000922/0.02592232.45达标130926浓度标准0.08(3)PM10根据一年366天的每日逐时气象资料,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各关心点最大日均影响浓度。以现状监测值中的最大浓度值作为各环境保护目标的背景浓度值,以各关心点的现状监测值的平均值作为区域最大网格点的背景浓度值,与计算得到的区域内各污染源预测的最大日均影响值相叠加,最后得到本项目实施后各关心点和区域最大网格点日均浓度预测值,预测结果见表13。由预测结果可见,在最不利情况下,区域最大日均浓度占标率0.19%,能满足相应标准要

28、求;各关心点日均预测浓度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叠加后的浓度的占标率87.33%98.02%之间。由此结果可知,本项目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表13 PM10预测浓度叠加现状背景值结果 浓度单位mg/m3敏感点日均最大浓度背景浓度拟建项目贡献值双闪项目贡献浓度叠加浓度占标率(%)达标情况出现时间(YYMMDD)濉溪中学0.1460.0000050.14600597.34达标131223龙泉寺0.1470.0000160.14701698.01达标130309梁庄村0.1250.0000350.12503583.36达标130908戚码头0.1310.0000020.13100287.33达标130924朱楼村0.1470.0000290.14702998.02达标130924翟庄0.1420.0000140.14201494.68达标130926浓度标准0.15专项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