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6322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16162003工业过氧化氢.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6162003 工 业 过 氧 化 氢 代替 GB 1616-1988 Hydrogen peroxide for industrial use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过氧化氢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该产品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清洁剂等。他广泛用于纺织、化工、造纸、电子、环保、采矿、医药、航天及军工行业。 分子式:H2O2 相对分子质量:34.02(按199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包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

2、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eqv ISO 780:1997) GB/T 6012002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20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2002 化学试剂 实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67819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19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nep ISO 3696:19

3、87) GB 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3 要求3.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3.2 工业过氧化氢应符合表1要求:表1 要求 项 目指 标27.5%30%35%50%70%优等品合格品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27.527.530.035.050.070.0游离酸(以H2SO4计)的质量分数/% 0.0400.0500.0400.0400.0400.050不挥发物的质量分数/% 0.080.100.080.080.080.12稳定度/% 97.090.097.097.097.097.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4、-06-13批准 2003-12-01实施 GB 16162003 表1(完)项目指 标27.5%30%35%50%70%优等品合格品总碳(以C计)的质量分数/% 0.0300.0400.0250.0250.0350.050硝酸盐(以NO3计)的质量分数/% 0.0200.0200.0200.0200.0250.030注: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游离酸、不挥发物、稳定度为强制性要求。4 试验方法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

5、/T 603之规定制备。 安全提示:标准所用盐酸、硝酸、硫酸及过氧化氢等化学品具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溅到皮肤上。一旦溅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治疗。4. 1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4. 1. 1 方法提要在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过氧化氢的含量。反应式如下: 2KMnO4+3H2SO4+5H2O2=K2SO4+2Mn2SO4+5O2+8H2O4. 1. 2 试剂和材料4. 1. 2. 1 硫酸溶液:1+15;4. 1. 2. 2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约为0.1mol/L。4. 1. 3 分析步

6、骤 用10 mL 25 mL的滴瓶以减量法称取各种规格的试样,质量分数为27.5 % 30 %的过氧化氢称取约0.15g0.20g;35%的过氧化氢称取约0.12 g0.16 g ,精确至0.0002 g 。置于一已加有100 Ml 硫酸溶液的250 mL 锥形瓶中。50% 70%的过氧化氢称取约0.8 g 1.0 g ,精确至0.0002 g ,置于25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用移液管移取25 mL 稀释后的溶液于已加有100 mL 硫酸溶液的250 mL 锥形瓶中。用约0.1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在30 s 内不消失即为终点。4. 1.4 结果计算 2

7、7.5% 35%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W1 ,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W1=VcM/2000100m=1.701Vc(1)m 50% 70%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W2 ,数值以%表示,按式(2)计算: W2=VcM/2000100m25250=17.01Vc(2) m 式中:V滴定中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 / L); GB 16162003 M过氧化氢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4.02);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4. 1.5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

8、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0% 。4. 2 游离酸含量的测定4. 2.1 方法提要 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为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中的游离酸,从而测定试样中的游离酸含量。4. 2.2 试剂和材料4. 2.2.1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约为0.1 mol/L ;4. 2.2.2 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4. 2.3 仪器、设备 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或0.01 mL 。4. 2.4 分析步骤 称取约30g试样,精确至0.01g。用100 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将试样全部移入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用氢氧化钠

9、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暗蓝色即为终点。4. 2.5 结果计算 游离酸(以H2SO4计)的质量分数W3 ,数值以%表示,按式(3)计算:W3=VcM/2000100m=4.904Vc(3)M式中:V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 / L);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硫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 g / mol)(M=98.08)4. 2. 6 允许差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彻底功能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1% 。43 不挥发物含

10、量的测定4. 3. 1 方法提要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试样在水浴上蒸干后经烘干恒重,从而测定不挥发物含量。4.3.2 试剂和材料 铂片或铂丝。4.3.3 仪器、设备 瓷蒸发皿:75mL。4. 3. 4 分析步骤 称取约20 g 试样,精确至0.01 g ,置于已恒重的盛有铂片或铂丝的瓷蒸发皿中,在沸水浴上蒸干后,于105 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重。 GB 16162003 4. 3. 5 计算结果 不挥发物的质量分数W4 ,数值以%表示,按式(4)计算:W4=m1m2100(4)m式中:m1经蒸发烘至恒重后的瓷蒸发皿、铂片或铂丝和残渣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烘至恒重后的瓷蒸发皿、

11、铂片或铂丝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4. 3. 6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4. 4 稳定度的测定4. 4. 1 方法提要 把一定量的试样置于沸水浴上,恒温一定时间,冷却后,加水至原体积,然后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4. 4. 2 试剂和材料4. 4. 2. 1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4. 4. 2. 2 硝酸溶液:3 + 5 。4. 4. 3 仪器、设备4. 4. 3. 1 烧杯:5 mL或10 mL ;4. 4. 3. 2 硬质玻璃瓶:50mL ,带刻度(可用硬质容量瓶代替);4

12、. 4. 3. 3 硬质玻璃瓶和烧杯的钝化处理:将洗净的硬质玻璃瓶和烧杯注满氢氧化钠溶液,放置1h,再用水充分洗净后,注满硝酸溶液,放置3 h,然后用水充分洗净,最后用过氧化氢试剂洗净。4. 4. 4 分析步骤 将试样加入到硬质玻璃瓶中至刻度,瓶颈上部依次紧套上滤纸和聚乙烯塑料薄膜,用烧杯盖在瓶口上,然后置于100水浴中(瓶内的液面应保持在水浴水面以下),加热5h,迅速冷却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摇匀。按4.1的规定继续测定。4. 4. 5 结果计算稳定度W5 ,以百分数表示,按式(5)计算:W5=W1/ W1(或W2/W2)100 (5)式中:W1(或W2)4.1中测定的过氧化氢含量 ,% ;

13、W1(或W2)中测定的过氧化氢含量,% 。4. 4. 6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大于0.8% 。4. 5 总碳含量的测定4. 5. 1 方法提要 试样中的含碳物质(有机碳和无机碳)在催化剂三氧化二铬和钯石棉的作用下,于900的氧气流中均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此二氧化碳由氧气流带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测定其总碳含量。4. 5. 2 试剂和材料4. 5. 2. 1 苯二甲酸氢钾;4. 5. 2. 2 三氧化二铬; GB 16162003 4. 5. 2. 3 钯石棉;4. 5. 2. 4 碱石灰;4. 5. 2. 5 无水氯化钙;4. 5. 2. 6 盐

14、酸溶液:1+2。4. 5. 3 仪器、设备4. 5. 3. 1 红外线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4. 5. 3. 2 恒温干燥箱:0 300;4. 5. 3. 3 氧气:钢瓶装;4. 5. 3. 4 管式电阻炉:0 1000;4. 5. 3. 5 半导体冷阱;4. 5. 3. 6 微量注射器:50L ;4. 5. 3. 7 石英管;4. 5. 3. 8 干燥管;4. 5. 3. 9 硅橡胶垫:厚度5 mm 。4. 5. 4 分析步骤4. 5. 4. 1 催化剂的制备 取数克三氧化二铬于瓷蒸发皿(或小烧杯)中,用少量二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以下均同)浸湿,使粉状三氧化二铬粘合在一起,在小型压片机上成型

15、,然后粉碎成3mm 4 mm的不规则颗粒,于900下焙烧2 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备用。4. 5. 4. 2 填装石英管 按照仪器说明填装,将干燥清洁的石英碎片、三氧化二铬触媒、钯石棉依次装入管内,要求填装紧密均匀。最后将与石英管直径大小相同的硅橡胶垫塞好,并用细铁丝固定好,以防高温下气体压力剧增而弹出。将装好的石英管放入管式电阻炉内。4. 5. 4. 3 碳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2.125 g在110下干燥2 h的苯二甲酸氢钾,置于1000 mL 容量瓶中,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刻度。用移液管移取上述溶液0 mL、5 mL、12.5、25 mL、37.5 mL分别置于5个50 mL容

16、量瓶中定容。即浓度为0 mg/L、100 mg/L、250 mg/L、500 mg/L、750 mg/L的碳标准溶液。4. 5. 4. 4 测定a) 按红外线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使用说明开启仪器,控制氧气流速为200 mL/min,稳定4 5h, 使仪器处于工作状态;b) 开启半导体冷阱的冷却水和电源,控制冷阱温度在12 15范围之内;c) 开启管式电阻炉,是温度恒定于900;d) 工作曲线的绘制:用微量注射器刺过硅橡胶垫向石英管内分别注入15L 不同浓度的碳标准溶液,得到与标准溶液相应的峰值,以碳含量(mg/L)为横坐标,峰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e) 试样中总碳含量的测定:用微量注射器将1

17、5L试样注入石英管中,仪器显示出相应的峰值,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总碳含量。4. 5. 5 结果计算GB 16162003 总碳的质量分数W6 ,数值以%表示,按式(6)计算:W6=T10-3100=T0.1(6)式中:T试样测定显示的峰值在工作曲线上查出总碳含量,mg/L ; 试样的密度,mg/L 。4. 5. 6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5% 。4. 6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4. 6. 1 方法提要 在碱性条件下,硝酸盐与2,4苯酚二磺酸显黄色,于405 nm 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4. 6. 2 试剂和材料4. 6. 2. 1

18、铂片或铂丝;4. 6. 2. 2 碳酸钠溶液:10g/L ;4. 6. 2. 3 氨水溶液:2+1 ;4. 6. 2. 4 2,4-苯酚二磺酸溶液; 制备:在置于冰水浴中的1000 mL烧杯中, 用350 g硫酸溶解50 g苯酚,然后边搅拌边加入102 mL质量分数为30%发烟硫酸,再放入沸水浴里加热2 h 。4. 6. 2. 5 硝酸盐标准溶液:1 L溶液含有50 mgNO3 。 制备:称取0.815 g于120 130干燥至恒重的硝酸钾,溶于水,移入1 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用移液管移取25mL溶液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4. 6. 3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

19、1 cm的比色池。4. 6. 4 分析步骤4. 6. 4. 1 试样的处理 用10 mL 25 mL的滴瓶以减量法称取的试样约1 g 2 g ,精确至0.01g ,置于100 mL烧杯中,滴加1 mL碳酸钠溶液,再加入一片铂片或铂丝,盖上表面皿,放入沸水浴中,加热大约30 min无飞溅后,用水冲洗表面皿及烧杯壁,再蒸发至干。加入2 mL 2 ,4-苯酚二磺酸溶液,摇动烧杯使残渣溶解,再在水浴中加热15min 20 min,冷却,加适量水,搅拌下加入7 mL 氨水溶液至黄色,再加5 10滴氨水溶液。将试样处理液转移至5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4. 6. 4. 2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一系列

20、的100 mL 烧杯中分别加入0.00 mL 、0.05 mL 、0.10 mL 、0.15 mL 、0.20 mL 、0.25 mL 、0.30 mL 、0.40 mL 、0.50 mL的硝酸盐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在405 nm波长下,使用1 cm的吸收池,以水为对照,测量吸光度。从工作溶液的吸光度中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以硝酸盐的质量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4. 6. 4. 3 测定将试样溶液在405nm波长下,使用1 cm 的吸收池,以水为对照,测量吸光度,同时测定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查出试样溶液和空白试验中的硝酸盐的质量。

21、GB 161620034. 6. 5 结果计算 硝酸盐(以NO3计)的质量分数W7 ,数值以%表示,按式(7)计算: W7=(m1m2)10-3100m=m1m2(7)10m式中:m1试验溶液中的硝酸盐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2空白试验溶液中的硝酸盐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4. 6. 6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值不大于0.001% 。5 检验规则5. 1 本标准采用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5. 1. 1 本标准所有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正常情况下,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5. 1.

22、2 本标准规定项目中的过氧化氢含量、游离酸、不挥发物、稳定度为出厂检验项目。5. 2 桶装产品每批不超过600 t 。用槽车装时,没槽车为一批。5. 3 取样方法5. 3. 1 工业过氧化氢用桶装时,取样桶数按表2 规定选取。用槽车装时,从没辆槽车中选取。工业过氧化氢用桶装时,用取样器从上、中、下三层按1 :3 :1比例取样。 表2 选取取样桶数的规定总的包装桶数选取的最少取样桶数1 10全部桶数11 491150 641265 811382 10114102 12515126 15116152 18117182 21618217 25419255 29620297 34321344 3942

23、2395 45023451 500245003N1/3(N为总的包装桶数) GB 161620035. 3. 2 用槽车装时,从没槽车中选取,用取样器从槽车的顶部进口按上、中、下部位1 :3 :1 比例取样。在顶部无法取样而物料较均匀时,可在槽车的排口取样。5. 3. 3 取样器应为玻璃或聚乙烯塑料制成。所取试样量不少于500 mL,混匀后装在经钝化处理的清洁、干燥的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瓶上粘帖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供当日检验用。5. 3. 4 生产厂可在储罐中取样,当供需双方发生质量争议时,以出厂产品中取样为准。5. 4 工业过氧化氢应由生产厂的质量

24、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每批出厂产品均符合本标准要求。5. 5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单元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则整披产品为不合格。5. 6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收到的工业过氧化氢产品进行验收,验收时间在两日内进行。5. 7 过氧化氢含量指标为出厂的保证值。在符合本标准储存运输的条件下:质量分数为2 7 .5 %的合格品保质期为一个月;其他规格等级产品六个月内含量降低率不大于4% 。5. 8 采用GB/T 125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6 标志、标签 6. 1 工业过

25、氧化氢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规格、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标准编号、GB 191中规定“向上”标志以及GB 13690中规定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不大于 40 % 的产品应有“ 氧化剂 ”标志,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大于 40 % 的产品应增加 “ 腐蚀品”标志。6. 2 每批出厂的工业过氧化氢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规格、等 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的编号。 7 包装、运输、储存7. 1 工业过氧化氢产品的质量分数在 50% 以下(包括50 %)的包装采用深色高密聚乙烯桶,每桶净含量不超过50 kg ;质量分数为 70%的产品采用50 kg 以下(包括50 kg)的钝化铝或不锈钢桶,或采用钝化不锈钢槽车。各种包装容器的盖上应有排气孔。7. 2 工业过氧化氢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光照射或受热,不能与易燃品和还原剂混运,如出现容器破裂或渗透现象,应用大量水冲洗。7. 3 工业过氧化氢的储存应符合GB 15603 中规定的要求。 GB 16162003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表 A1过氧化氢的质量/%密度(20)/(g/mL)27. 51.101301.111351.132501.196601.241701.288871.376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