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6373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工业用氢氧化钠 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工厂 地 址:南京市和燕路560号 邮 编:210038 电 话:(025)5315414-01357 应急电话:0532-3889090 填写日期:2003年元月1日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工业用氢氧化钠;烧碱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n hgdroxide;Caustic Soda企业名称: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工厂地址:南京市和燕路560号邮编:210038电子邮件地址:Nanjing Chem Nanjing Chem.Com传真号:5302204企业应急电话:02553154

2、1401357(02463)技术说明书编码:NHC013生效日期:2003年元月1日国家应紧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混合物R化学名称:氢氧化钠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氢氧化钠 30 131073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燃爆危险:不会燃烧、遇水或水蒸气大量放热。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3、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会燃烧,遇水或水蒸气大量放热。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经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雾状水、砂土扑救。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周围设立警告标志,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

4、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以大量水冲洗,稀释后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收集在收集器内,回收或无害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理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防毒面具,戴全封闭式防护眼镜,穿防腐材料制作的工作服,戴橡皮手套。避免与易燃、可燃物、酸类接触。倒空的容器中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应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2mg/m3监测方法:

5、化学滴定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呼吸系统防护:防止碱雾吸入呼吸系统,使呼吸系统和咽喉灼伤。眼睛防护:戴全封闭式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腐蚀工作服。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蓝色液体。闪点(): 熔点():318.4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1.3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0.13/739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

6、、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不能发生。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无资料。急性中毒:无资料。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慢性中毒:无资料。刺激性: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致突变性:无资料。致畸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生物富集性: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中和法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82001UN编号:1823包装标志:碱性腐蚀品。包装类别:包装方法:钢制容器。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实行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其划为第8.2类碱性腐蚀品。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件:无填表时间:2003.元.1填表部门:南京化工厂安全环保部数据审核单位:技术信息部修改说明: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