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64204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油烧碱工艺技术规程1.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油启明星氯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离子膜烧碱工艺技术规程(仅供参考)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2月目录一、产品说明4二、原料与辅助材料的主要性质及质量规格要求:5三、生产说明11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18五、三废排放标准及环境保护19六、主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结构图19七、安全生产说明23一、产品说明1、 产品名称 烧碱又名火碱,苛性钠,学名氢氧化钠,分子式NaOH,分子量40。2、 产品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离子膜烧碱离子膜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粘状液体,30%液碱20时比重1.328g/l,50%液碱20时比重为1.525g/l。 固体烧碱是白色不透明的固体或微带颜色有光泽、质脆

2、的固体,易溶于水,放出167kJ/kg的溶解热,水溶液显强碱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钠,20时比重:2.13,溶点:318.4,沸点:1390。 烧碱与各种酸类起中和作用,生成盐和水,能与许多物质生成氢氧化物,与油脂生成肥皂。 烧碱的腐蚀性极强,能烧伤皮肤、眼睛及毛织物,熔融态烧碱对玻璃、陶瓷、铁器、含硅物质及(有空气存在时)白金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有使钢材形成碱脆作用,从而降低钢材强度,唯对镍、银等金属腐蚀较弱。3、离子膜烧碱质量标准离子膜烧碱质量标准按GB/T11199-2006要求,具体如下表:级别指标( % )优级一级合格试验方法型型型型氢氧化钠32.032.02

3、9.032.029.0GB4348.1碳酸钠0.040.060.060.060.06GB4348.1氯化钠0.0040.0070.0070.010.01GB4348.2三氧化二铁0.00030.00050.00050.00050.0005GB4348.3氯酸钠0.0010.0020.0020.0020.002GB11200.1氧化钙0.00010.00050.00050.0010.001GB11200.3三氧化二铝0.00040.00060.00060.0010.001GB11200.2二氧化硅0.00150.0020.0020.0040.004GB11213.4硫酸盐(以Na2SO4计) 0

4、.0010.0020.0020.0020.002GB11213.6分析方法:标准GB209-2006中规定。3.1. NaOH含量测定按GB4348.12006规定。3.2. Na2CO3含量测定按GB4348.12006规定。3.3. NaCl含量测定按GB4348.22006规定。3.4. Fe2O3含量测定按GB4348.32006规定。4、产品的规模4.1 设计规模:4.1.1 液碱规模(折100%烧碱): 年产100的烧碱2万吨。5、烧碱的主要用途烧碱广泛用于造纸、人造丝、有机合成、纺织、医药、冶金、石油、染料、肥皂及其它化学工业和各种工业部门。6、产品的包装、贮运方式及注意事项6.

5、1 液体烧碱用汽车槽车或火车槽车装运,应定期清洗干净。6.2 工业用氢氧化钠运输时防止撞击,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得影响产品质量。6.3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必须配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万一被碱烧伤时,首先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送医院医治。二、原料与辅助材料的主要性质及质量规格要求:1. 原盐原盐,又名食盐,学名氯化钠,分子式NaCl,分子量58.44。1.1. 原盐的主要物理性质 : 1.1.1 盐在通常情况下呈半透明立方结晶或白色结晶,有潮解性,含镁越高潮解性越大。 1.1.2 真比重2.1631(20时),假比重0.71.1。 1.1.3易溶于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

6、,但幅度平缓,而溶解速度却随温度的增高而大大加快。 1.1.4 熔点:780820。1.2 主要化学性质: 1.2.1 氯化钠属于强酸强碱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1.2.2 能与浓硫酸反应: H2SO4+2NaCl=2HCl+Na2SO4 1.2.3 能与硝酸银(AgNO3)发生沉淀反应 NaCl+AgNO3NaNO3+AgCl1.3 氯化钠的质量标准海盐主要指标要求如下:、NaCl93 、CaO0.2% 、MgO0.3% 、SO42-0.8%、水不溶物1.0% 、水份4.2%粉盐主要指标要求如下:、NaCl98% 、Ca2+:0.020.05% 、 Mg2+:0.040.05% 、SO42-

7、:0.440.61%1.4淡盐水规格、NaCl 20010g/l 、 SO42-7g/l 、游离氯 0 、pH 9112. 纯碱纯碱,学名碳酸钠,分子式Na2CO3,分子量106。2.1 碳酸钠的主要物理性质 : 2.1.1 当有结晶水时,外观为白色结晶体,失结晶水后呈白色粉末状。 2.1.2 比重2.53(Na2CO3含量在98时),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2.2主要化学性质: 2.2.1能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2.2.2能与盐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2.3 碳酸钠的质量标准GB21080主要指标如下: 2.3.1 纯度9

8、8%。(总碱量以Na2CO3计) 2.3.2含氯化物量0.90%。 2.3.3含铁量31 4.3.2 含铁量0.01% 3.3.3含SO42-0.007% 4.3.4 含As0.00002。3.4 腐蚀性: 由于盐酸能与许多活泼金属反应,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包装盐酸,必须采用衬胶容器或塑料容器。4. 硫酸 硫酸学名硫酸,分子式: H2SO4,分子量98。4.1 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 : 4.1.1 H2SO4是一种无色透明呈油状的液体,当杂质含量高时呈褐色。 4.1.2 H2SO4比重1.84(98%20) 当H2SO4浓度为98%时,H2SO4浓度越高比重越大。 4.1.3 沸点与结晶温度:H2

9、SO4%结晶温度沸点(一个大气压) 7514.071为177.8574185.63803210.290+7.984为220.6386为231.259521.8306.398+0.1332.4 4.1.4 易溶于水呈强酸性。 4.1.5 浓硫酸能做干燥剂,具有强吸水性。4.2 主要化学性质: 4.2.1 能与碱起中和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4.2.2 H2SO4能与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3H2SO4 +Fe2O3Fe2 (SO4)3+3H2O 4.2.3 稀H2SO4能与许多金属起反应: H2SO4(稀)+FeFe SO4+H2 4.2.4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即能将

10、碳水化合物中的水份脱去,所以要谨防烧伤人体皮肤。4.3 H2SO4质量标准GB5342002,其主要指标要求浓度98%。4.4 腐蚀性: 5.4.1 浓酸对铁质设备腐蚀性很小,所以用铁质容器包装。5.4.2 稀酸对金属容器腐蚀严重,故不能用铁质容器包装而要用胶衬或塑料容器包装。5三氯化铁三氯化铁学名三氯化铁,分子式:FeCl3,分子量162.55.1三氯化铁的主要物理性质5.1.1.吸湿性强,能生成二水物和六水物。易溶于水、乙醇、丙酮,也可溶于液体二氧化硫、乙胺、苯胺。不溶于甘油、三氯化磷。水溶液呈现酸性。5.1.2三氯化铁是最常見的铁盐,极易潮解,潮解后成深棕色的液体,故容器必須密封。5.1

11、.3它的溶液呈酸性,不含游离氯的三氯化铁略有臭味,但不刺鼻,含有游离氯的三氯化铁就有激烈的惡臭味。5.1.4三氯化铁容易溶解于水中,它的水溶液里含有3价铁的阳离子Fe3+,3价铁盐的溶液为黃色或紅棕色。5.2三氯化铁的主要化学性质5.2.1三氯化铁的水溶液有酸性反应,這是因它被水解而部分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FeCl33H2OFe(OH)33HCl5.2.2三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被还原成氯化亚铁,并析出硫: 2FeCl3H2S2FeCl22HClS5.2.3.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鈉起作用,生成紅棕色的氢氧化铁Fe(OH)3沉淀,难溶于水。反应式如下: 3NaOHFeCl33NaClFe(O

12、H)35.2.4三氯化铁溶液与硫氰酸銨NH4CNS起反应,生成硫氰酸铁,将溶液染成血紅色。反應式如下:FeCl33NH4CNSFe(CNS)33NH4Cl5.2.5三氯化铁溶液与亚铁氰化鉀K4Fe(CN)6起反应,生成深蓝色普鲁士蓝沉淀(亚铁氰化铁)。反应式如下:4FeCl33K4Fe(CN)6Fe4Fe(CN)6312KCl5.3三氯化铁的子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工业水处理剂、电子线路图板的腐蚀剂、冶金工业的氯化剂、染料工业的氧化剂和媒染剂、有机工业的催化剂和氧化剂、氯化剂,以及制造铁盐、颜料的原料。5.4三氯化铁的包装及贮存三氯化铁的腐蚀性很强,所以盛器不宜用铜、铁、铝等金属,而宜用陶器或玻璃

13、。三氯化铁的稀淡溶液,一般也可用水桶盛裝。贮运:三氯化铁的贮运应贮于干燥阴凉通风仓库,与易燃、可燃、还原剂等分开存放,严防水湿受潮,必须避免日光照射,因在日光下能变质。5.4三氯化铁执行标准:GB/T16212008工业三氯化铁三氯化铁的质量指标如下:项目( % )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氯化铁(FeCl3)含量 98.7 96.0 92.0 氯化亚铁(FeCl2)含量 0.70 2.0 4.0 不溶物含量 0.50 1.5 3.5 6、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学名次氯酸钠,分子式:NaClO分子量:74.56.1次氯酸钠的物理性质次氯酸钠通常为浅黄色液体,能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是不稳定的化合物。6.2

14、次氯酸钠的化学性质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6.3用 途:主要用于纸浆、纤维的漂白及环境卫生的消毒。6.4包装与贮存:塑料桶、槽车,使用单位可自备专用包装容器。置干燥避光处贮存。6.5执行标准:HG/T 2498-1993次氯酸钠溶液指 标项 目型型 型 有效氯含量(以Cl计) % 13.0 10.0 5.0 游离碱含量(以NaOH计) %0.11.0 0.11.0 0.11.0 铁含量 % 0.010 0.010 0.010 7.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学名亚硫酸钠,分子式: Na2SO3,分子量1267.1性能:俗称硫氧,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微溶于液氯、氨,是一种还原剂。7.2用途:可作为印染工业的

15、脱氧剂和漂白剂;感光工业的显影剂;造纸工业木质素脱除剂;纺织工业人造纤维的稳定剂;化工生产的还原剂;电镀处理等。7.3 包装、运输及贮存:(1)工业无水亚硫酸钠内衬塑料袋,外套熟料编织袋双层包装,内袋扎口(或热合),外袋应牢固缝口,袋上注明生产厂、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净重。每桶净重25kg或50kg。(2)为防止被空气氧化、受潮,不准与氧化剂、强酸混置一处。(3)运输时必须装在带篷车内,不得受潮或日晒。(4)本产品自出厂之日起,贮存期不得超过半年。7.4执行标准:HG/T 2967-2010 工业无水亚硫酸钠 指标名称工业级的指标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Na2SO3含量% 97.096.093

16、.0Fe含量% 0.0030.0050.02水不溶物含量% 0.020.030.05游离碱(以Na2CO3计)含量% 0.100.400.80Na2SO4含量% 2.5NaCl含量% 0.108.高纯盐酸高纯盐酸学名盐酸,分子:HCl,分子量:36.5。8.1外观: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性能:属无机强酸,有酸味,腐蚀性强,极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乙醚,能与许多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类、盐类起反应。8.2用途:本品供离子膜烧碱电解的阳极液PH值的调节,树脂塔的再生,医药 等高纯产品的生产应用,仍具有工业合成盐酸的通用用途。8.3包装与贮运:高纯盐酸用聚氯乙烯桶,陶瓷坛或专用槽车包装。贮运时, 不得与

17、有毒、有害物品混运或混贮。8.4执行标准:HG/T 2778-1996高纯盐酸指标指标名称 产品等级一等品合格品 总酸度(以HCl计) % 31.0 31.0 钙(以Ca计) mg/L 0.30 0.50 镁(以Mg计) mg/L 0.07 0.20 铁(以Fe计) mg/L 0.30 3.0 蒸发残渣 mg/L 25.0 50.0 游离氯 mg/L 20.0 60.0 9.离子膜碱离子膜碱为32%液体烧碱,分子式: NaOH,分子量:409.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9.2用 途:由于该产品含盐及其它杂质特低,除具有隔膜法氢氧化钠的通用性外,还用于制药、精细化工、轻纺、食品、

18、电力等行业。9.3包装与贮运:液体氢氧化钠产品须采用专用槽车或贮槽装运。运输用槽车必须用纯水清洗,运输过程严防撞击。贮存于干燥通风处,不能与酸类物质混放混运。10.无离子水无离子水质量标准电导:110-5cmFe: 0.03 ppmSiO2 0.3 ppm三、生产说明1、生产方法: 三门峡天成电化公司采用离子法生产烧碱。2、生产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2.1 盐水精制的原理 (1)次氯酸钠除菌藻类及其它有机物 盐水中的菌藻类被次氯酸钠杀死,腐殖酸等有机物被次氯酸钠氧化分解成为小分子。(2)碳酸钠除钙离子 在盐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其和盐水中的Ca2+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其反应式如

19、下: Ca2+ + CO32- CaCO3 为了将Ca2+除净,碳酸钠的加入量必须超过反应式的理论需要量,本工艺碳酸钠的过碱量300500mg/l。 (3)氢氧化钠除镁离子 利用碱盐水中的NaOH,使其和盐水中的Mg2+反应,生成不溶性的Mg(OH)2沉淀,其反应式如下: Mg2+ + 2OH- Mg(OH)2 为了将Mg2+除净,NaOH的加入量必须超过反应理论需要量,本工艺氢氧化钠过碱量为100300mg/l。氢氧化钠过量太高会造成硅酸盐的溶出,应采用盐酸中和过高的氢氧化钠,确保前反应槽内的氢氧化钠过碱量为100300mg/l。 (4)去除有机物、不溶性机械杂质 由于工业原盐中存在各种杂质

20、,随化盐过程进入盐水中,盐水中的菌藻类、腐殖酸等天然有机物被次氯酸钠氧化分解成为小分子,最终通过FeCl3的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在预处理器中预先除去,一部分不溶性机械杂质也被同时除去。 2.3、电解原理:当直流电通过电解质的水溶液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这是由于离子运动在电极上放电的结果。在电场作用下,阴离子向阳极运动并放电,阳离子向阴极运动并放电。在用离子交换膜工艺生产烧碱时,阳极和阴极之间装上选择性渗透阳离子交换膜。在盐水循环经阳极室,烧碱循环经阴极时,电解得以完成。阳极室放出氯气,阴极室放出氢气,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式如下: 阳极:2Cl-2e=Cl2 阴极:2H2O+2e=H2+2OH阴极:N

21、a+OH-= NaOH 阴阳极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在阳极室,氯化钠电离成Na+和 Cl-。Cl-的电荷迁移到阳极放电而生成氯气。同时,Na+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在阴极室,H2O变成H2和OH ,OH和Na+反应生成NaOH。 总反应式:2NaCl+2H2O 2NaOH+H2+ Cl23、生产工艺流程简述3.1盐水工序:3.1.1一次盐水工序 来自界外的淡盐水、回收二次盐水和盐泥压滤系统的滤液,以及补充的生产上水流入配水槽V1207AB用于化盐,其中部分淡盐水在1#折流槽V1201中与氯化钡溶液(同时加入盐酸)混合反应后流入澄清桶V1206澄清去除硫酸钡,澄清后的淡盐水流至配水槽V1207A

22、B,硫酸钡盐泥至盐泥压滤系统。化盐水去化盐桶V1208AB中化盐,化完盐通过2#折流槽V1202流入前反应槽R1201,在2#折流槽V1202内加入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溶液,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菌藻类、腐殖酸等有机物则被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游离氯氧化分解成为小分子有机物。然后用加压泵P1203AB将前反应槽内的粗盐水送出,在气水混合器V1204A中与空气混合后进入加压溶气罐V1216再进入预处理器F1201,并在预处理器进口管道上的文丘里混合器V1203中加FeCl3。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自流进入后反应槽R1202AB,同时将碳酸钠加入后反应槽R1202A底部,盐水中的钙离子与碳酸钠反应形

23、成碳酸钙沉淀,充分反应后的盐水进入中间槽V1218,盐水经过滤器进液泵打入过滤器F1202AB。滤清液流入3#折流槽V1205再到过滤精盐水贮槽V1222AB,3#折流槽V1205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和盐酸,过滤精盐水送入二次盐水工序。过滤器截留的滤渣和预处理器的排泥均排入盐泥压滤系统。膜运行一定时间后,为了保持较高的过滤能力和较低的过滤压力,须用15%盐酸进行化学再生。盐泥罐中的盐泥浆再用盐泥泵P1207AB分别打入板框压滤机M1201AB脱水,滤饼用拖车运出界区,滤液流入滤液槽V1220,再用泵P1208打入配水槽。3.1.2二次盐水工序二次盐水工序目的是进一步除去盐水中的钙镁离子,使盐水质

24、量达到离子膜电解槽的质量要求,该部分也称为螯合树脂吸附部分,包含了螯合树脂吸附单元、超纯盐水槽(V-154)及辅助设备。过滤后的盐水由一次盐水泵送到该部分,盐水通过板式换热器对盐水加热到60,加热以后的盐水被送到螯合树脂吸附部分,螯合树脂吸附系统包括三个吸附塔(T-1500A/B/C).平时三个塔中的两个用来吸附,另外一个用来再生。螯合树脂吸附系统由PLC自动控制。螯合树脂一旦失去交换能力将进行自动再生。按设计能力每24小时酸、碱和纯水被供给螯合树脂系统进行再生。31%的HCl加水稀释成4%的HCl然后被送到螯合树脂吸附塔。从电解槽出来的32%的烧碱加纯水稀释成4%的NaOH溶液然后被送到螯合

25、树脂吸附系统进行螯合树脂塔的再生。螯合树脂重复操作被粉碎后,被树脂捕集器捕捉。从螯合树脂吸附系统出来的超纯盐水被送到超纯盐水贮槽(V-154)然后用泵送到离子交换电解槽进行电解。3.2、电解工序: 精盐水从精盐水贮槽通过精盐水泵送到盐水高位槽,从高位槽流出的精盐水与纯水和循环淡盐水流量分配好以后被送到电解槽阳极室,在阳极室中氯化钠在溶液中电离成Na+ 和 Cl-,主要阳极反应为阴离子Cl-在阳极上发生氧化生成氯气,阳极室的Na+和水通过离子交换膜一起传输到阴极室.阴极室的水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H2 和 2OH-,Na+和OH-结合生成NaOH,为了调节阴极室中NaOH的浓度在NaOH循环

26、管中加入纯水,淡盐水和Cl2一起排放出阳极室外。阴极室中产生的烧碱和H2一起排放出阴极室进入碱循环槽。从碱液循环槽出来的循环碱经换热器冷却后进入碱液高位槽,从碱液高位槽出来的循环碱液用纯水稀释后重新加到阴极室中。循环碱液经过冷却器冷却到50以下用泵送到烧碱成品贮罐,生成的Cl2和H2被送到氯氢处理工序进行处理,生成的淡盐水除循环的一部分外被送到淡盐水脱氯工序,利用真空法除去其中的游离氯,然后被送到一次盐水配水槽。 3.3氯氢处理从电解而来的湿氯气温度约8085,经过水洗冷却塔(T-4001),被氯水直接冷却至3045后,再由第一、第二钛冷却器(E-4002、E-4003)对氯气进行间接冷却至1

27、215,冷却后的氯气经过除氯水雾器(V-4002)除去其中携带的水雾(钛冷器、除氯水雾器中冷凝下来的氯水进入氯水洗涤塔内)。由除氯水雾器出来的含少量水份的氯气依次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干燥塔(T-4002、T-4003、T-4004),用浓硫酸喷淋吸收氯气中剩余的水份,使氯气含水下降到100PPm以下。氯气从第三干燥塔出来后,由于其携带的酸雾会对后续设备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因此经过除酸雾器除去氯气中的酸雾,再进入氯气泵(P-4007)压缩后(0.25MPa),再送往液氯冷冻工序作进一步处理。 从电解来的氢气,进入氢气水洗冷却塔(T-4005)被循环冷却水喷淋降温至45以下,再通过氢压机(C-400

28、2)压缩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除去其中携带的水份后,然后进入氢气分配台送往盐酸和氯化氢岗位。 氢气洗涤塔(T-4005)冷却水溢流至水沟。喷淋水泵(P-4008a/b)将塔内的冷支水打入水冷却器(E-4010)内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再次进入冷却塔对氢气进行喷淋降温,如此往复循环。当氢气总管压力大于4.0KPa时,氢气将从氢气水封(V-4014)处突破水封,并通过氢气阻火器排入大气中。T-4005废氯处理塔流程,30%碱送入次氯酸钠循环槽(V-4007),同时加水将其配制成1820%的碱液。然后用碱液泵(P-4006a/b),将碱液打入废氯处理塔(T-4005)内并不断循环。3.4 氯化氢合成

29、3.4.1 氯化氢合成 来自电解工序的氢气,经氢气缓冲罐、阻火器,和电解送来之原氯以1.05:1l.1:1的摩尔比,进入二合一合成炉的三套式灯头,进行燃烧合成氯化氢气,温度很高的氯化氢气经炉体夹层冷却水冷却至300左右,再经夹层冷却水箱冷却到100150,后进入石墨冷却器冷却至常温,然后经缓冲罐稳压并分离冷凝酸,然后利用系统压力送至聚氯乙烯合成工段,途中设有酸雾分离器分离冷凝酸。3.4.2 合成盐酸由电解工序来的氢气,经氢气缓冲罐、阻火器与电解送来的液化尾气或部分原氯,以1.l:l1.l5:l的摩尔比,通入装有灯头的合成炉进行燃烧合成氯化氢气,温度很高的氯化氢气经炉体夹层冷却水冷却至300左右

30、,再经夹层冷却水箱冷却到100150,后进入石墨冷却器冷却至常温,再进入降膜吸收塔,与尾气吸收塔进来的稀盐酸液并流而下,盐酸溶液从降膜吸收塔顶部吸收管内成膜状流下,氯化氢不断溶解于稀酸溶液中而成为成品盐酸。氯化氢的溶解热借降膜吸收塔外冷却水带走,生成的盐酸流入盐酸贮槽。降膜吸收塔内未被吸收的氯化氢气体,从降膜吸收塔底部返回到盐酸尾部吸收塔,被由塔顶喷淋下来的注加水逆流吸收而成为稀盐酸。尾部塔中溶解热借水汽化吸收而除去。蒸发的水分与废气一同被塔顶水流泵抽入汽液分离器,进行水气分离,废气排入大气,酸性水入循环水池。3.5液氯:原料氯由氯氢处理工序以氯气压缩机压缩至O.10O.18MPa(表压),经

31、原氯捕集器V4601除去其中酸雾沫,再经原氯分配台X4601,分配一定数量氯(根据氯平衡情况决定)直接进入氯气液化器E4601,一部分通过氯气热交换器E4602与液化未冷凝尾气换热后,进入液化器管程,在氯气液化器E4601内氯气与螺杆机压缩后经节流冷却的氟里昂(壳程)间接交换热量,被冷凝成液氯,氯气液化器E4601冷凝的液氯及部分未冷凝的气体一并进入液氯相分离器V4602,气体部分(废气)汇同氯气液化器E4601尾气口排出的废氯送盐酸工段生产盐酸,液体部分则进入液氯计量槽V4603ABC计量,再根据需要用液氯液下泵P4601压送包装工段包装。 4、工艺控制一览表4.1一次盐水工艺控制指标名称检

32、测项目检测点控制指标一次盐水NaCl(g/L)3#折流槽出口3055Ca2+Mg2+(mg/L)3#折流槽出口1Fe2+Fe3+(mg/L)3#折流槽出口0.1SO42-(g/L)3#折流槽出口5SS(mg/L)3#折流槽出口1.0游离氯3#折流槽出口0粗盐水配水温度配水槽5560过纯碱后反应槽0.30.5g/lNaOH2#折流槽0.10.3g/lSO42-2#折流槽5 g/lNaCl前折流槽3055g/l附:一次盐水质量指标NaCl 300-310g/l Mg2+ + Ca2+ 1mg/lFe2+ + Fe3+ 0.10mg/l SO42- 5g/lSS 1.0mg/l 游离氯 0PH 90

33、.5序号指标名称指标检测地点检测次数备注1NaClO20g/l树脂塔出口一次/周2Ca2+、Mg2+20ppb树脂塔出口一次/周3Sr0.5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4Ba0.5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5SiO25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6Al0.1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7Fe1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8I0.2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9Ni0.01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10Mn0.01ppm树脂塔出口一次/周4.2螯合树脂吸附岗位工艺控制指标附:二次盐水质量标准NaCl 300315g/l PH 90.5Ca2+ Mg2+ 小于20ppb Sr2+ 小于50ppb4.3电解工艺控制指标序号

34、指标名称指标检测地点检测次数备注1出槽淡盐水浓度20010g/l电槽淡盐水出口管一次/天2出槽NaOH浓度32.032.5%电槽碱出口管一次/天3成品碱浓度32.132.4%成品碱罐一次/天4成品碱含盐40ppm成品碱罐一次/天5冷碱温度50成品碱冷却器一次/天6氯气压力200250mmH2O电槽氯气总管1次/小时7氢气压力300350mmH2O电槽氢气总管1次/小时8H2/Cl2压差380420mmH2OPdICA-20021次/小时9槽温8188TIA-2009一次/班10循环淡盐水PH值20.5阳极液循环泵后一次/班11氯气纯度98%离子膜氯气总管一次/月12氯含氢0.05%离子膜氯气总

35、管一次/月13氢气纯度99.5%电槽氢气总管一次/月4.4淡盐水脱氯工艺控制指标序号指标名称指标检测地点检测次数备注1脱氯盐水PH值91AIA1602一次/一班2脱氯盐水ORP值500mvAIA-1604一次/小时4.5氯氢工艺控制指标序号分 析 项 目控 制 指 标检 测 点检测周期1入干燥塔H2SO4浓度98%浓硫酸贮罐每批入干燥塔H2SO4灰分0.1%2出第一干燥塔填料段H2SO4比重1.701.75g/cm3P-4002a/b1天3氯气纯度85.0% 氯气泵出口开车时4氢气纯度98.0%氢气总管开车时5干氯含水100PPm氯气泵出口1天6NaClO(以有效氯计)10%T-4005塔底排

36、放时含碱(以NaOH计)0.12.0%7配碱浓度1820%次钠钠循环槽1天4.6氯化氢合成4.6.1盐酸合成部分序号控制地点控制项目控制时间控制指标备 注l氢气总管氢气纯度1次4小时98%(体积)分析工分析2氢气总管氢气压力经 常O.060.10MPa3氢气水分离器排放积水2次班放 尽4氯气总管氯气纯度1次小时60(体积)分析工分析5氯气总管氯气含氢1次小时3.5(体积)分析工分析6氯气总管氯气压力经 常O.020.12MPa7合成炉视镜火 焰经 常青白色8合成炉出口HCl压力经 常O0.04MPa9合成炉出口温 度经 常350以下10石墨冷却器入口温 度经 常10015011石墨冷却器冷凝酸

37、排放经 常无积酸 4.6.2盐酸吸收部分序号控制地点控制项目控制时间控制指标备 注12345稀酸管注加水水流泵水流泵盐酸贮槽稀酸温度吸收水量废水含酸水 量盐酸含量经 常经 常经 常经 常1次/2小时3060适 量0.1%以下34t/h31.05%31.65%分析工分析4.6.3 氯化氢合成部分序号控制地点控制项目控制时间控制指标备注1氢气总管氢气纯度次/2小时98%2氢气总管氢气压力经常0.050.08MPa3氢气水分离器氢气水分排放2次/班放净4氯气总管氯气纯度次/小时95%5氯气总管氯气压力经常0.100.18MPa6氯气总管原氯含氢次/2小时0.5%7合成炉视镜火焰经常青白色8合成炉出口

38、氯化氢压力经常0.06MPa9合成炉出口氯化氢温度经常35010石墨冷却器入口氯化氢温度经常10015011石墨冷却器冷凝酸排放经常放净12氯化氢缓冲罐冷凝酸排放次/2小时放净13氯化氢总管氯化氢纯度经常94%14氯化氢总管氯化氢含氯经常0.002%15氯化氢总管氯化氢温度经常4016冷却水上水管温度经常3017冷却水上水管压力经常0.20MPa18合成炉冷却水出口温度经常4019夹套冷却水箱出口温度经常4020冷却水循环池PH值经常6.57.5分析工分析4.7液氯4.7.1氯气液化: 表7序号控制地点控制项目控制指标控制频率备注1原氯总管原氯压力0.100.18MPa经常试行2原氯总管原氯纯

39、度95%(体积)8次/班分析工做3原氯总管原氯含氢0.5%(体积)8次/班分析工做4原氯总管原氯含水0.04%(重量)1次/天分析工做5原氯捕集器废酸排放放尽1次/天6废氯分配台废氯压力0.12MPa经常7废氯分配台废氯纯度60%(体积)8次/班分析工做8废氯分配台废氯含氢3.5%(体积)8次/班分析工做9氯气液化器液化温度-15-258次/班即机组吸气温10液氯计量槽压力0.3MPa经常11液氯计量槽贮量20t/台经常12液氯系统清洗清洗干净1次/半年13包装场液氯纯度1次批99.6%14包装场液氯含水1次批0.0415纳氏泵硫酸浓度经 常85以上分析工分析16液氯容器充填系数经 常l.25kg117液下泵出口压力1次/小时1.101.52MPa 4.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