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人物及成就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人物及成就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时期人物头衔代表作(观点)意义(影响)中国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朱熹神话起源说,中小学原则中提出“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子全书论学提及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对孔子所提的启发式教学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未开其意,发,未达其辞。法国利托尔诺(社会学家)生物起源说英国沛西能(教育学家)生物起源说美国孟禄(教育学家)心理起源说 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基础上提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西汉(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专制的文教政策,并明确提出以儒家的经书和德
2、才为标准选拔官吏;设立“太学”,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意大利维多利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代表“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尼德兰埃拉斯莫斯(教育家)“人文主义”代表最先提出“班级”一词法国拉伯雷“人文主义”代表法国蒙田“人文主义”代表法国保罗朗格朗(教育家)最早提出并最早论述了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出版)中国(春秋末期)孔子(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学说核心“仁”,主张“有教无类”对象,修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书。道德教育居首位述儿中提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育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偶反,则不复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3、的教育家。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中国孟子“性善论”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在人伦关系上,又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内发论的代表:万物皆具有备于我人性有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个人本位论代表中国荀子“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以儒经为教学内容,即“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外铄论代表:“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
4、辞让亡焉”社会本位论代表中国墨翟(墨家)“兼爱”“非攻”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方面:“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学习上重视量力而为;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中国道家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根据“道法自然”反儒,主张培养“上士”和 “隐君子”,提倡“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教学原则中国乐正克(孟子学生)学记全文1229字(收入礼记)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师生关系等。 教学相长“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之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
5、,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豫时孙摩,豫,预防;时,及时;孙,循序;摩,观摩 启发诱导“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长善救失 主张“学不躐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古希腊苏格拉底(哲学家)以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产婆术”分三步:一为苏格拉底的讽刺,二为定义,三为助产术。启发性原则的代表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工具。教育无用论代表,社会本位论代表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
6、在19世纪达到高潮。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家)继承力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政治学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和谐教育。论灵魂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古罗马昆体良(教学法大师)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一些阐述,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
7、一部教学法论著。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家)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教育观点: 泛智教育,及教育的思想,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世界图解 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 教学原则,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教学原则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教育学的巩固性原则”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的最大的贡献之一:确立班级教学制度及理论。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
8、前,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法国卢梭爱弥儿“性善论”者,认为教育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为自然”,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个人本位论代表,儿童中心论代表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此书的开篇第一句。德国康德(哲学家)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万能论代表 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1774年哥尼斯堡开设教育学讲座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讲座。瑞士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灵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个人本位论代表,形式教育论代表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
9、号的教育家德国特拉普1779年就任哈勒大学教育学教授世界上第一位教育学教授英国洛克(哲学家)“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漫话中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内容(体育、德育、和智育)及方法。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外铄论代表,形式教育论代表对18世纪英国的家庭教师教育和学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赫尔巴特(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普通教育学主要观点: 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心理学。其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科技说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教育目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教育性教学原
10、则,在西方教学时尚,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教学四阶段论,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社会本位的代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18世纪,他进一步设计和实施了班级教学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他的学生席勒将其四阶段论发展为五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旧中心。美国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又译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年,文中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1、。教育观点: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及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此外还提出“学校即社会” 教育的目的,从“教育即生活”中引出他的 “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从做中学,是一种经验的方法,思维的方法和探究的方法“五步探究教学法”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正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外在”的目的。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加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设计教学法”是杜威首创,后由他的学生克伯屈加以改进并大力推广。机能主义代表人物。德国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比纳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能力测量美国霍尔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内发论的代表人物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
12、一吨的教育”,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过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复演说)。美国桑代克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教育心理学(1903年)1913年-1914年,该书扩充为三卷本教育心理大纲提出了学习三大定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学习的过程-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三大定律 教育意义:桑代克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相同要素说)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之父” 联结-试误说的教育意义:1.是从动物实验中推导出来的2.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
13、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并鼓励学生尝试,从错中学,这样获得的知识才牢固 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的准备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 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的练习(练习律) 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效果。德国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 美国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马
14、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苏联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称教师是“人力灵魂的工程师”苏联马卡连柯(教育家)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德育原则中“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是由马卡连柯成功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其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即“平行教育原则”班级管理的模式中的平行管理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家)教育学(1937年)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并极其重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
15、人物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是班级授课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该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中国杨贤江(教育家)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1930年)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接漏了就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美国鲍尔斯金帝斯阿普尔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代表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与权力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法国布厄迪尔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中国蔡元培(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教育论文,比较系统的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16、。“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1916年12月,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对北大全面改革,措施: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内容:改变学生的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学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性趣。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大学者,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1912年1月9日,中华民国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毛泽
17、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缩短了3年普通教育。“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中国黄炎培(教育家,爱国主义者)提出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理论。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把职业道德的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要有“利居众后,责扛人先”的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中国晏阳初“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
18、民教育;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中国梁漱溟“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思考”一生从事人类基本问题认为“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一、填空: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身边的书、橡皮、电灯、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中国4、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陈鹤琴二、问答:“活教育”思想体系 活教育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课程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活教育的方法 9、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19、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活教育的步骤7、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中国答:如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品种咖快灭绝,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
20、。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6、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美国布鲁纳(教育家)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大会,他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的探讨。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得典型代表之一苏联赞科夫(教育家)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
21、,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之一德国瓦根舍因(教育家、心理学家)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特点:体现基本性体现基础性体现范例性体现四个统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规律和原理基本程序:范例性地阐明“个”案-“类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的运用训练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之一瑞士皮亚杰(教育家、心理学家)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有两篇文章构成,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出了“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注1)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
22、泛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注2)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化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权威阶段(6-8岁)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可逆性阶段(8-10岁)不把准则看做不可改变的,儿时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公正阶段(10-12岁)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注1:特征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注重研究个体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注2: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
23、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病学家)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主义)创建者,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美国威尔逊(生物社会学家)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把“基因复制”看作是
24、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英国高尔顿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教育无用论的代表人物优生学的创始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美国格赛尔(心理学家)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通过了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美国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外铄论的代表人物“给我一打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类型的人。”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913年)行为主义特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试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行为主义的理论( “替代=联结”学说): 学习的实质,即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习惯形成所遵
25、循的规律,习惯的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引发了一场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它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德国施泰伦(心理学家)早期儿童心理学明确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共同用影响的“合并原则”,即“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辐和论(二因素论)代表人物美国吴伟士(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的乘积中国(北宋)王安石(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伤仲永仲永是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的典型例子。法国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代表人物美国科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论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进一步深化了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法
26、”进行研究,最典型的是“海因茨偷药”,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1.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2. 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1.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2.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1.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2.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3.苏联维果斯基(心理学家)“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敏感的接收教育的时候。)“最近发展区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1. 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创立了
27、“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 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 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概念 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两层含义1. 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学支架的应用。(支架式教学)德国法国福禄贝尔马利坦、萨特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美国赫钦斯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永恒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泰勒(课程理论家)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代表
28、人物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年)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怎样有效组织学习经验(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根据目标评价课程。“课程评价之父”美国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需要层次理论”早期,他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需要
29、;后来他又补充了两个层次,即求知需要、审美需要。(注1)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满足而引起的注1需要层次图: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审美需要求知需要-成长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最基本、最原始)-缺失性需要法国德国德国法国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社会学之父/实证主义创始人美国巴格莱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英国斯宾塞(教育家)生活本位论代表人物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出现“课程”一词美国奥地利库姆斯伊凡伊里奇“非正规教育”概念“非学校化”主张非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清政府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30、)张百熙张之洞荣庆修订拟定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法国神甫拉萨儿(基督教兄弟会)1681年,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训练学校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世界上最在的师范教育机构中国(清末)盛宣怀1897年,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外院师范院为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外院为师范院的附属小学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献露;这里的课程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博比特课程(1918年)“活动分析法”(课程研究)为后来生性的课程目标模式提供
31、了方法论依据表示这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美国杰克逊班级生活(1968年)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一词美国布拉梅尔德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英国斯腾豪斯(课程理论专家)“过程模式”(课程设计)儒家思孟学派礼记中庸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苏联巴班斯基(教育家)教学过程最优理论德国第斯多惠(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民主主义教育家)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中启发性原则-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相创办莱茵教育杂志俄国乌申斯基(教育家)认为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中巩固性原则“复习是学习之母”人思想教育的对象(1868年)一书总结了当时的心理学
32、发展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美国加德纳(心理学家)提出并阐明的“多元智能理论”有力地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1999年提出的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智力)后来,又提出了第九种智力;即存在智力美国劳伊德特朗普(教育家)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由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英国贝尔兰喀斯特二人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创始的贝尔兰喀斯特制(导生制)中国明朝王阳明(教育家)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 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德语中尊重信任学生与
33、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英国彼得麦克费尔(德育学家)和她的同事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德育-体谅模式”美国班杜拉创立了“德育-社会模仿模式”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俄国巴甫洛夫(生理学家)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和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类:强、不平衡(不可遏制型);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弱(弱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美国冯特铁钦纳由其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冯特美国詹姆士安吉尔他们提出“意识流”的概念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詹姆士德国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
34、创始人之一德国苟勒“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学习心理迁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德国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美国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任务为教师只是一个 “方便学习的人”提出了“有意义学习”于1938年-1950年期间创立了一种独特的理论方法体系-来访者中心疗法(患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奈塞尔认知心理学(1967年出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标识德国艾宾浩斯(心理学家)1897年-1884年对遗忘进行研究,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提出了“遗忘曲线”最早对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人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
35、快后慢,先多后少,成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奥苏贝尔认为,以往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代的过程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 学习方法上: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类型,也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奥斯本(心理学家)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英国斯比尔曼(心理学家)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论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因素)特殊因素(S因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美国吉尔福特(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三维:内容、操作(代表智商的高低)成果形成的智力因素总共有150中(5x5x6)到1984年为止,人们已经发
36、现了其中的105种美国卡特尔(心理学家)按心智能力的功能上的差异,将人的智力分为: 流体智力-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晶体智力性格特征:表面特质、根源特质美国斯腾伯格(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 智力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核心作用)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智力情境亚理论 智力经验亚理论专家类型教师具备的三类知识:内容知识、教学法、实践知识法国西蒙(心理学家)1905年编制,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最早的智力测验编制者:比纳、西蒙美国推孟(斯坦福大学教授)对其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IQ)=智龄(MA)实龄(CA)x100推
37、孟统计智商百分比IQ名称百分比140以上天才1.3130-139120-129异常优秀3.18.2110-119优秀(中上or聪明)18.1100-10990-99中等23.52380-89中下(迟钝)14.570-79临界(近似于缺陷)5.660-6960以下智力缺陷20.7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医生)提出了人体内四中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黏液形成了人的性质罗马盖伦(医生)从体液说出发,加入人的道德行为,简化为四种气质类型(原组成了13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荣格性格类型中的内向型由其提出,认为多数人并非典型的内向型或外向型性格,而是介于
38、两者之间的中间型。美国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将性格特征分为:共同特质个性特质俄国卡普捷列夫(教育家、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1877年)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加涅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加工流程学习结构模式图(1974年)美国埃里克森(精神病分析学家)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美国赫尔曼威特金(心理学家)将认知方式分为两种:场依存型、场独立型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把人格动物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人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斯特菲激进建构主义代表鲍尔斯费尔德库伯社会建构主义代表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物海
39、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两种需要:理解世界控制环境首先提出了归因理论美国维纳(心理学家)将人经历过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将上述六种原因按各自性质,归为三个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隐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迈克夫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德国沃尔夫形式训练说代表人物美国贾德(心理学家)提出了概括化理论(经验美化说)1980年“水下击靶”实验格林诺提出了情境性理论安德森(认知心理学家)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
40、结阶段、自动化阶段美国梅耶(心理学家)提出了策略性知识美国米勒为解释短时记忆容量值常常会因材料的不同而出现较大波动,提出了组块美国布卢姆(教育心理学家)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美国普莱西程序教学的代表教学机器的发明者德国勒温(心理学家)群体动力的研究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人沃二帕系统脱敏法首创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RET)认知疗法的一种,又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创立申继亮采用内因理论的研究范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系列研究罗森塔尔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在小学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实验发现的心理现象福勒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关注学生布鲁巴奇认为教学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美国波斯纳(心理学家)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伍尔若将教师职业压力按性质不同分为五类:中心压力外围压力预期压力情境压力回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