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453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文坛的“苏黄唱和”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 宋 文 坛的“苏 黄 唱 和”,程 效,1,谢谢观赏,2019-5-19,苏轼(东坡 1037-1101)与黄庭坚(山谷 1045-1105)是北宋文坛两大巨擘。苏黄均博学多识,于诗文词赋、书画哲思都堪称天纵之才,两人酬答唱和本身就具备着很强的影响力。,2,谢谢观赏,2019-5-19,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又使这种影响力大为扩张发散,从而产生强大的磁场效应,形成了以苏黄为中心的大批量的作家群体,共同开辟和引领着一个时代文化走向高潮。,3,谢谢观赏,2019-5-19,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苏、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二人以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文艺术作品,展现出

2、了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另类“清明上河图”。,4,谢谢观赏,2019-5-19,一、苏轼、黄庭坚两位兼负着文坛扛鼎重任的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历经十多年的相知、订交,到北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终于在汴京相逢,从此亦师亦友、相知相交,在诗歌创作上以苏、黄并称于世。,(一),5,谢谢观赏,2019-5-19,表面上看,苏黄面对面唱和的起止时间约四年,即元祐元年(1086)两人同时抵北宋京城任职,到元祐四年(1089)苏轼被排挤出朝廷、再度出知杭州这段时间。,6,谢谢观赏,2019-5-19,但实际上唱和的时间远不止这四年,苏黄唱和还应包括元丰元年(1076)两人正式订交到相逢的前十年,加上后面

3、从元祐四年到苏轼去世(1101)的后十六年时间。所以,放大的苏黄唱和总时间数应是三十年。,7,谢谢观赏,2019-5-19,前十年,京城四年,后十六年,以书信方式唱和 这里添加说明字,这里添加说明文字,这里添加说明文字,经常聚会见面唱和 主要以书信唱和,主要以书信唱和,公元1076-1086,公元1089-1101,公元1086-1089,8,谢谢观赏,2019-5-19,苏黄两人政治上同声相应,学问上相互砥砺,可谓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结下了上承李、杜(李白、杜甫),下启辛、陈(辛弃疾、陈亮)之终身不渝的友情,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不同凡响的灿烂篇章。,9,谢谢观赏,2019-5-19,二

4、、“元祐之交”不仅促成了苏、黄“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还促成了大批文学俊彦聚集在苏黄的旗帜下,他们聚集京都、交汇思想,讲道论艺,诗酒娱乐;或在馆阁史局修史作文,立本儒学、濡染释道;,10,谢谢观赏,2019-5-19,或公暇之余、切磋诗文,鉴书赏画,游集宴乐,酬唱赠答;或呼朋唤友,郊野寻芳,山中赏月,踏雪寻梅,湖上泛舟、寒江垂钓。总之,通过丰富多彩和不拘一格的文化艺术活动,造就了北宋文坛又一空前繁荣的文化盛况。,11,谢谢观赏,2019-5-19,一、“苏黄唱和”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标榜以文治国、修文偃武的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政治“积冗”,军事“积弱”,经济“积贫”,而科技、

5、文化登峰造极的朝代,也就是说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极不平衡和非常奇特的时代。,(二),12,谢谢观赏,2019-5-19,一方面,北宋虽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事实力不强,与辽国、西夏对抗时长期处于劣势。经济上虽然十分繁荣,但北宋政府经常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繁荣的朝代之一。,13,谢谢观赏,2019-5-19,中国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出现在北宋,历史学家黄仁宇说:“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

6、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14,谢谢观赏,2019-5-19,北宋的文学艺术也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正如黄庭坚的修水晚辈同乡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无论文化人才还是文化成果,北宋都可以和历史上任何时代媲美。,15,谢谢观赏,2019-5-19,北宋的皇帝文质彬彬,诗词、书法、绘画无所不通,宋仁宗赵祯、宋微宗赵佶还是公认的艺术大家;北宋的文人士大夫知识渊博,出口成章,著述丰富;北宋的百姓读书成风,举止有礼。北宋的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独具一格,与唐诗并峙为双峰,北宋还开创了理学,在哲学领域出现了“北宋五子”。,16,谢谢观赏,2019-5-19,北宋是文人得

7、宠的朝代,是文化人的天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17,谢谢观赏,2019-5-19,到了北宋中后期,以王安石为首的一批改革家,为了改变长期积累下来的政治、经济危局,实行以所谓理财为核心、寻求富国强兵之道的熙宁、元丰变法。,18,谢谢观赏,2019-5-19,由于变法改革多项内容的急功近利和所用非人,从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大臣的激烈反对,并形成了旷日持久的新、旧党争和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苏、黄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并被划入旧党阵营,两人的官职起伏、身世浮沉都打上了这一特定时代烙印。,19,谢谢观赏,2019-5-19,比如,两人都对王安石的

8、变法多持反对意见,属于划入“元祐党人碑”的保守派人士,在变法的新党得势时,两人屡遭打击和贬谪,然而,旧党占上风执政时,苏黄似乎也讨不到好,原因是两人对保守派不问青红皂白,全部废除新法也多持异议,并且在任地方官时,对新法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举措,力所能及地予以推行。,20,谢谢观赏,2019-5-19,所以,无论新党执政、还是旧党得势,总体上,他们都是两头不讨好,甚至卷入党同伐异的旋涡中而不能自拔。由此说明苏黄均是正直的良臣和道德高尚的谦谦君子,故在政治黑暗的时代无法实现远大的抱负,只能在文化艺术领域而担当扛鼎重任,此是时势使之然,也似乎是历史的选择。,21,谢谢观赏,2019-5-19,二、“苏黄

9、唱和”的主要内容:1、思想交汇。苏黄均博学多才,诗文歌赋、书画、词曲凡所涉猎,均卓然为大家。两人不仅是文学艺术大家,还是胸怀济世救民抱负的思想大家。他们在京城第一次相逢和思想碰撞,即达成了要振兴大宋文学,须先对熙、丰以来的王学流弊予以重新检讨和拨乱反正,才能开创大宋朝文学艺术新局面的共识。,22,谢谢观赏,2019-5-19,苏轼的府邸类似一个后世的“文化沙龙”,学者名流常常在此聚集,谈艺论道,不时迸发出思想火花。从苏黄的学养和道德情怀可看出,在儒学居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儒、道、佛兼容、通融是宋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宋朝文人的文化结构大都有此特质,苏、黄及门下弟子亦然。,23,谢谢观赏,2019-

10、5-19,他们都是本于儒学又濡染道、释的,身处江湖,则以居士自命,以道艺处士自期;居庙堂之高,则以自由人格自重,以通晓佛理自慰。苏、黄的友情和默契,就在于他们政治思想、人生观、宇宙观的相同或相近,才能做到所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24,谢谢观赏,2019-5-19,2、学理砥砺。在文学理论和创作主张上,苏、黄均认为宋代文化处于登峰造极唐代诗文之后,不能无所作为的学唐趋唐,而是要通过艰苦探索而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25,谢谢观赏,2019-5-19,苏轼主张诗文创作关注现实,主张要“有为而作”、“重以意为主”,为了使诗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提出诗词需“自是一家”的创

11、作主张。黄庭坚认为诗歌创作应该循序渐进,从书本知识的积累入手,提出著名的“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诗歌创作的法则。,26,谢谢观赏,2019-5-19,3、诗词酬唱。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京城四年期间,两人唱和诗词有近百篇之多,内容大都是研习儒学本旨、道统禅机和诗书画鉴赏内容。如元祐元年春,山谷作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东坡依韵和作和黄鲁直烧香二首之后,两人似乎意犹未尽,又再作再和二首、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二首。,27,谢谢观赏,2019-5-19,又如苏轼作送杨孟容且“自谓效黄鲁直体”,而山谷有次韵子瞻诗句妙一世表示逊谢;东坡为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山谷皆次其韵苏、黄唱和,既实

12、现了心灵的沟通和艺术主张的互动,又开创了一种新的文风和诗韵。,28,谢谢观赏,2019-5-19,苏黄都为和尚画家作过题为惠崇春江晚景的诗,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名气很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29,谢谢观赏,2019-5-19,清朝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这是在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面上本来就没有画鹅。,30,谢谢观赏,2019-5-19,31,谢谢观赏,2019-5-19,黄庭坚作的题画诗:“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13、。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山谷称赞惠崇这幅画作画得太逼真了,山水扁舟竟诱发起诗人归隐之意,可谓丹青描秀色,人在画中游,就题画诗而言,山谷诗相比东坡题画诗并不逊色,若仅从绘画专业视角来看,山谷这首题画诗的观察、见识和领悟似乎还应在东坡诗之上。,32,谢谢观赏,2019-5-19,在词曲创作方面,苏轼开创了“豪放词”一派,千古称颂的佳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两首江城子等;黄庭坚也以独标一格的“清壮顿挫”而名世,并与“婉约词”大家秦观并称秦七黄九。,33,谢谢观赏,2019-5-19,黄词最有名的是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

14、?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此词在当时的京师汴梁,被当红歌妓演唱的次数甚至超过苏轼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4,谢谢观赏,2019-5-19,相比诗歌创作风格的取径不同,黄词有学习其师的痕迹。如山谷词念奴娇瑶草一何碧,明显看得出山谷在有意识地模仿东坡之作。如其中的“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之句,几乎就是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式的翻版。,35,谢谢观赏,2019-5-19,还有黄早年在北京任国子监教授时写的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一词,写铁骑射猎的边塞风光,格调遒劲,从中不难看出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投影。,36,谢谢观赏,2019-

15、5-19,黄词虽然稍逊色苏词,但黄的许多经典力作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试举山谷词阮郎归烹茶(独木桥体)为例,此词以一女子口吻,咏其与茶颇有因缘之一段爱情。,37,谢谢观赏,2019-5-19,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38,谢谢观赏,2019-5-19,对比看现代李叔同(弘一法师)非常有名的送别(双字体)词作,显然李叔同借鉴、模仿了山谷词虚写爱情念想的手法和意境,除体式稍微作改变外,连押韵也是一样的:,39,谢谢观赏,2019-5-19,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

16、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40,谢谢观赏,2019-5-19,4、研习书法。苏、黄均是闻名天下的书法大家,列名“苏、黄、米、蔡”四大家。一般认为苏轼的书法“尚意”,主张率性而为,直抒胸意;黄庭坚的书法“重韵”,主张典雅厚重,不落俗套。正因为两人书法风格的差异,导致彼此在互相欣赏的前提下,常常相互调侃戏弄。,41,谢谢观赏,2019-5-19,有一次,苏轼开玩笑对黄庭坚说:“黄九,你的字虽然清劲爽逸,但是有时笔势太过于清瘦,好像树梢上挂蛇一样。”黄庭坚一听,也半开玩笑地

17、对苏轼说:“大苏的字,天下人都叫好,我固然不敢妄加议论,但是我有时感觉到您的字有点墨痕褊重,就像石头压蛤蟆一般。”,42,谢谢观赏,2019-5-19,43,谢谢观赏,2019-5-19,44,谢谢观赏,2019-5-19,45,谢谢观赏,2019-5-19,两人言毕,都禁不住哈哈大笑。因为苏轼的书法字体“丰腴”,“石头压蛤蟆”的比喻非常生动形象;黄庭坚的书法字体“瘦长”,“树梢挂蛇”更是一针见血。,46,谢谢观赏,2019-5-19,苏轼最有名的行书寒食帖,公认名列天下行书第三;黄庭坚最有名的行书松风阁诗帖,名列天下第九。山谷草书实为宋四家第一,明代大家文征明认为黄应可称“草圣”,请看花气熏

18、人帖图。,47,谢谢观赏,2019-5-19,5、品茶弈棋。苏黄均精于茶道,东坡喜欢品北宋官茶“龙凤团茶”(据说本朝的团茶是一种干制的小茶饼,始制于丁谓任福建官员之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并在与黄庭坚等朋友应答中,写过20多首有关茶的诗词。,48,谢谢观赏,2019-5-19,黄庭坚一生以茶为载体的诗词多达64首,其中诗53首,词11首,在北宋文学家中名列首位。他认为家乡的双井茶甲天下,自谓“分宁一茶客”。连欧阳修也曾称赞双井茶为草茶中的极品。,49,谢谢观赏,2019-5-19,每逢苏轼过府造访,黄庭坚都会拿出珍藏的双井茶招待好友。东坡品茶性偏急,往往三下两下饮完了事;山谷

19、则习惯在细饮慢嚼之间品尝茶趣。黄有双井茶送子瞻,苏作次韵为谢以答。山谷取笑东坡为“牛饮”,东坡则说山谷是“老牛拉破车。”,50,谢谢观赏,2019-5-19,双方互不服输,有时又拿出围棋来再较高下。黄庭坚棋艺堪称在苏轼之上,赢多输少,常笑称苏为“臭棋娄子”;苏轼则狡辩说“棋为小道,胜固欣然,败亦可喜。”,51,谢谢观赏,2019-5-19,并坦承黄庭坚的弈棋二首呈任公渐是写围棋的绝妙好诗,但又说诗好未必棋高,论棋艺彼此则是半斤对八两,即便黄今天侥幸赢了一两盘棋,也是自己的疏忽所至,下次再来一定给你黄鲁直一点颜色看看。,52,谢谢观赏,2019-5-19,6、宴乐游集。如果双方都觉得饮茶、弈棋尚

20、不过瘾,不论是在苏府还是黄宅,都会命人上酒上菜,并取来大酒杯来比试酒量高低。苏轼酒性豪爽,但酒量不高,饮少辄醉,一醉则席地而卧,不一会便鼾声如雷。,53,谢谢观赏,2019-5-19,过一会儿醒过来,照样能谈笑风生,或咏诗作对,或即兴挥毫作画,而且往往能创作出传世的精品佳作。酒量大一些的黄庭坚见状常感叹:“非凡人,乃神仙中人也。”,54,谢谢观赏,2019-5-19,苏、黄不仅同是文学大家,在烹调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黄庭坚在北地为官多年,为让母亲适应北方的口味,学会了做面食,特别擅长做小笼包子。,55,谢谢观赏,2019-5-19,苏轼厨艺则更胜一筹,除了广为人知的东坡肘子、东坡饼外,苏学士还擅

21、长烧鱼,其烹制的鱼亦堪称一绝。有一次,苏轼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做好的鱼藏到了碗橱顶部。,56,谢谢观赏,2019-5-19,黄庭坚进门故意问道:“今天特来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蘇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问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回答说:“似乎也可以。”黄庭坚接着又问:“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57,谢谢观赏,2019-5-19,苏轼十分肯定地回答道:“那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吃了个哑巴亏,

22、只好拿出鱼让黄庭坚大饱口福。,58,谢谢观赏,2019-5-19,苏黄的交往唱和,既有诗文创作上的鸿篇巨制,也有生活中趣妙横生之小品俗事,友情加快乐和文人集群的密集交流,成为苏、黄京城同任朝官、密切交往相处的主旋律。以苏、黄为核心的文友之间诗酒唱和活动,往往流连胜景,他们经常结伴而行,足迹遍及京城内外的风景名胜和古迹。文化史上比较著名的有:,59,谢谢观赏,2019-5-19,西园雅集 北宋李公麟为此创作了传世名画西园雅集图,后世著名画家马远、刘松年、赵孟頫、唐寅、李士达、原济、丁观鹏等,都曾画过同一题材的画作。,60,谢谢观赏,2019-5-19,61,谢谢观赏,2019-5-19,礼部考试

23、锁院。所谓“锁院”,是北宋负责科举命题考试的考官的一项回避制度,规定“锁院”之日,众考官进入礼部试院即关闭院门,要直至三月初一考试结果出来。在此期间,考官不得回家住宿,不准会见亲友,活动范围只能在试院围墙之内,门口有禁卫严加把守。,62,谢谢观赏,2019-5-19,元祐三年正月,翰林学士苏轼奉命主持知贡举,同知贡举的有吏部侍郎孙觉、中书舍人孔文仲。黄庭坚、张耒、晁补之、李公麟、李昭玘、廖正一、蔡肇、陈轩、单锡等十五人参详、校定、点检试卷。,63,谢谢观赏,2019-5-19,一时天下举子凡4732人,并集太学应试。由于主考官和考务官均是闻名全国的学问艺术大家,在等待外面考试结束而集中在试院居

24、住的一段时间,为打发时光,众考官创作了大量经典的诗文、绘画艺术作品。,64,谢谢观赏,2019-5-19,游览京师顺天门、金明池、西太一宫、大相国寺,参与的文人吟咏了大量诗文墨宝。此外,还有后来京城之外的杭州玲珑山奉佛礼禅、鄱阳湖口舟中偶遇等。通过书信唱和则多得难以计数。,65,谢谢观赏,2019-5-19,苏黄唱和的形式和内容远不止上述种种,而且除去汴京零距离的四年外,前十年、后十六年更多是远距离的、频繁的书信往来唱和,还有通过朋友带口信或熟人转述的方式实现思想和心灵的沟通。比如见之于洪迈容斋随笔记载的“苏黄杭州相会”:,66,谢谢观赏,2019-5-19,我们就从中得知山谷给来不及见面的朋

25、友陈季常留下了一封长信,并由此得知陈妻柳月娥为“河东狮”的一则趣事。在杭州畅游七天后,黄庭坚执意要北归返京。苏轼再三挽留道:“过几天黄州的陈慥(字季常)到访,与汝也算是老朋友,贤弟可否记得其妻柳氏为“河东狮”吗?正好我们一起接待他。”,67,谢谢观赏,2019-5-19,黄庭坚说,至今还记得东坡当年戏耍陈慥的诗句,并大声诵出:“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念完,两人忍不住相视一笑。黄庭坚临行时写了一封给陈季常的长信,请东坡转达。,68,谢谢观赏,2019-5-19,他的信引经据典,大意是讲娶丑女(电视剧河东狮吼中柳氏的角色是美女,纯粹是扯淡)也是男人之福。

26、象黄帝之于丑妃嫫母,齐宣王之于钟无盐,诸葛亮之于黄阿丑,他们自身都是帅哥美男,娶妻却并不以貌取人,实在是值得吾辈效法。一再劝陈氏要善待发妻柳氏,尤其是到了老年要注重药石养生保健,云云。,69,谢谢观赏,2019-5-19,一、“苏黄唱和”产生和延伸的文化意义 1、培养和造就大批量的诗、书、画一流的作家。,(三),70,谢谢观赏,2019-5-19,以苏轼为盟主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还有所谓“苏门后四学士”(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以及苏门四学士加上陈师道和李廌两人所称的“六君子”。,71,谢谢观赏,2019-5-19,进而形成以苏、黄为中心、名家数以百计的“蜀党

27、”学派,与程颢、程颐为领袖的”洛党”、以刘挚、梁焘为首的“朔党”互争意气,造就了北宋中后期特有的“学派”林立现象,特别是王安石变法以来形成的新、旧党激烈争斗、轮流执政的政局。,72,谢谢观赏,2019-5-19,以黄庭坚为宗师的“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名称的确立和流播,以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为标志,该派尊崇杜甫,推举黄山谷为开宗祖师,而列陈师道、陈与义以下的洪刍、洪炎、韩驹、徐俯、晁冲之、王直方、高荷等25人居其中,以及众多以师友关系为纽带,以相近创作倾向于基础的诗人群体。,73,谢谢观赏,2019-5-19,该派在诗坛的影响很大,特别在北宋晚期到南宋前、中期,诗坛几乎是江西诗派的一统天下,对

28、后世的影响甚大,我们不仅能在元曲调与明代前、后七子的诗歌中,窥见到“山谷体”的影子,而且直到晚清的“同光体”都能寻觅到“江西诗派”的遗韵,这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学者所公认的非常之独特文化传承现象。,74,谢谢观赏,2019-5-19,北宋中后期涌现了许多著名书法家和画家。书法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成就最高,被称为“北宋四大家”,另外,宋徽宗取众人所长独出己意创造的“瘦金书”也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75,谢谢观赏,2019-5-19,当时的知名画家早期有李成、郭熙、范宽、燕文贵、文同等名家和苏轼、李公麟、张择端、米芾、米友仁、赵佶(宋徽宗)等人,北宋中后期的山水画最能代表中国画最高的

29、艺术水平。,76,谢谢观赏,2019-5-19,2、造极“文化盛况”于赵宋之世 北宋中后期文坛群星荟萃,明代学者宋濂称:“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在唐宋八大家中,只有韩愈、柳宗元为唐人,其余六人均为北宋人。”六人中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77,谢谢观赏,2019-5-19,北宋是一个诗的国度,更是一个词的国度。宋诗苏黄是中后期的两座高峰,不多赘说。宋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而北宋中后期词人众多,佳篇迭出,可以说是词的鼎盛时期。,78,谢谢观赏,2019-5-19,北宋词的繁荣发展得益于自上而下的推动,北宋皇帝个个爱词,北宋文官人人都是词人,

30、北宋民间写词成风,人际交往已经到了无词不欢的程度。当时著名词人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范仲淹、柳永、苏轼、秦观、黄庭坚、周邦彦、李清照等。,79,谢谢观赏,2019-5-19,3、推动史学出现经典巨著和理学的应运而生 北宋中后期在史学方面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其代表人物是与苏黄关系密切的欧阳修和司马光。黄还参与了温公史书的写作。,80,谢谢观赏,2019-5-19,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史籍与欧阳修有关,一部是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新唐书由欧阳修主持编写,新五代史则是欧阳修以一己之力私撰的。这两部史籍都是纪传体史书,这种体裁的史书以本纪和列传为主要内容。,81,谢谢观赏,2019-5-19

31、,新唐书最初由宋祁编著,因宋仁宗担心宋祁一人难以独自完成这项工作,所以又令欧阳修参与并主持修撰。二百二十五卷的新唐书,宋祁一人承担了其中三分之二的修撰。欧阳修作为主持人,对宋祁的劳动成果十分尊重,很少改动他的文稿,并坚持分别具名。,82,谢谢观赏,2019-5-19,新唐书体裁完整,既有本纪、列传,又有志和表。旧唐书无表,新唐书创撰宰相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和方镇表,不仅补了旧唐书之缺,对了解唐朝史书,也颇有帮助。,83,谢谢观赏,2019-5-19,新五代史在编撰方法上仿效史记,在写作上仿效春秋笔法,刻意简约文辞,以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因此删去了不少重要史料。但相对旧五代史而言,新五代史

32、取材广泛,叙事生动。,84,谢谢观赏,2019-5-19,加上欧阳修文笔简净,因而更有可读性。自成书后,读者无不称赞欧阳修的文笔好,其中的一些论赞尤为出色,如伶官传序、宧者传序等都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不朽之作。,85,谢谢观赏,2019-5-19,司马光的史学成就更高,他和太史公司马迁并称“两司马”,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和总结性作品。编年体史书的特点,是以时间为纲,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86,谢谢观赏,2019-5-19,资治通鉴共294卷,上起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之末(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史事。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该书“详于

33、理乱兴衰”,在取材上“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写作上文笔“飞动”,使人百读不厌,顾炎武把资治通鉴视为后世不可无之书。,87,谢谢观赏,2019-5-19,理学有“北宋五子”,北宋在哲学领域远超唐代,出现了一批理学家。理学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因理学家着重探讨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又称为道学。北宋初期,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实际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88,谢谢观赏,2019-5-19,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鼻祖,人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他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体系。张

34、载是程颢、程颐的表叔,人称横渠先生,他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的集大成者。他所作的砭愚、订顽(即东铭、西铭)影响深远。,89,谢谢观赏,2019-5-19,张载著有正蒙、理学经窟等,其理学体系较有体统性。程颢、程颐兄弟都曾从学于周敦颐,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是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为北宋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90,谢谢观赏,2019-5-19,程颐著作有易传,和程颢的著作合编为二程全书。邵雍是北宋最有创造性、自成体系的奇特思想家,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其理学体系集中体现在他写的巨著皇极经世书中。当然,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朱熹。,91,谢谢观赏,2019-5-19,谢谢!,92,谢谢观赏,2019-5-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