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630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李儋元锡》公开课ppt课件教材.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韦应物(737-792或793)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十五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韦应物,“西楼望月”意象解读,“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借助 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 是表情达意最常用的方式,优秀的作品往往会

2、借助于意象。意象的反复使用,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有了特定的内涵。,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西楼”沉淀了怀人思乡、言情抒愁的意蕴,被多愁善感的唐宋文人作为一个美丽而哀伤的意象频频使用,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西楼”情结。唐宋诗词中的“西楼”意象解读 毛湛玉,诗人有何愁?,赏析:首联: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尾联: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为何从“花

3、”写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尾联: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质疑:诗人在这样的处境中极需友情安慰,诗人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意愿的?,两处落笔闻道欲来:对方关念自己 西楼望月:自己盼望对方”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颔联: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颈联: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

4、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知人论世,颔联: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颈联: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颈联 质疑:此联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和人生态度?,身多疾病思田里:终罢期结庐,慕陶真可庶。退官归隐(立身道)邑有流亡愧俸钱: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推山。为国效力(处世儒)进退两难,矛盾挣扎中体现诗人的人生态度,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若你是友人,该如何劝慰韦应物?,思 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