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9-5-19,谢谢观赏,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作课人:博才中学 阳烨,1,2019-5-19,谢谢观赏,需掌握的字的读音几乎(j)光纤(xin)趋势(q)芯片(xn)挠头(no)聘用(pn)着眼点(zhu)弥补(m)胆怯(qi),2,2019-5-19,谢谢观赏,注意下列加粗字的写法与日俱增(俱:都、全,不要写成“具”)聘用(右上部为“由”)辩证(不要写成“辨”)按部就班竞争(注意和“竟”字形的区别),3,2019-5-19,谢谢观赏,词语积累无穷无尽:没有穷尽;没有限度。归根到底(也可作归根结蒂、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与日俱增:都、全。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创
2、新: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辩证:辨析考证;合乎辩证法的。文中取第二个意思。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着眼:从某方面观察、考虑。,4,2019-5-19,谢谢观赏,背景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90年代,越来越多的世界组织和国家关注创新,关注“国家创新体系”。1994年,世界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国家创新系统项目”,对多个国家的创新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1998年10月4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公布了题为知识促进发展的9899年度报告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中国家需要知识更甚于需要资本。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
3、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9年12月杨振宁博士紧密联系中国的国情,就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5,2019-5-19,谢谢观赏,文中的几位科学家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六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与李政道教授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
4、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促成了此后几十年物理学界对对称性的关注。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1971年以来杨振宁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工学院、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许多很有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著有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等。,6,2019-5-19,谢谢观赏,富兰克林(17
5、061790)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他的父亲原是英国漆匠,富兰克林排行第八。由于家境贫困,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两年书。但他酷爱阅读,而且阅读范围极广,既有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通俗读物也有著名科学家的论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通过自身的努力,富兰克林在不到三十岁时,就已经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
6、年,已经七十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重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7,2019-5-19,谢谢观赏,为了避免雷电对人类的伤害,他制成了第一根避雷针。在数学方面,他创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在热学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可以节省四分之三燃料,被称为“富兰克林炉”;在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戴上这种眼镜既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也可看清远处的东西。他和剑桥大学的哈特莱共同利用醚的蒸发得到负二十五度(摄氏)的低温,创造了蒸发制冷的理论。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
7、不少成就。,8,2019-5-19,谢谢观赏,爱因斯坦(18791955)A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1905年在物理学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沦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15年建成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
8、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9,2019-5-19,谢谢观赏,爱迪生(18471931)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76年春天,爱迪生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
9、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像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10,2019-5-19,谢谢观赏,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取得了对电灯研究的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
10、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了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别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1889年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11,2019-5-19,谢谢观赏,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
11、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秘诀”在于他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而且具有超乎常人的从事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发明工厂”,把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里面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共100多人,爱迪生的许多重大发明就是靠这个集体的力量才获得
12、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12,2019-5-19,谢谢观赏,文章主旨世纪之交,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溯源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13,2019-5-19,谢谢观赏,本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9段),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说明出现许多新事物的原因。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12段),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展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第1段,引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话,说明随着人类知识
13、的增长,新发明会屡屡出现。第2段,承接富兰克林的话。列举近两百年来出现的新事物,说明近两百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几乎无穷无尽。,14,2019-5-19,谢谢观赏,第二层(第39段),分析出现新发明、新事物的原因。第3段,自问自答,以设问句承接上一部分,提出这一部分的说明重点:近两百年来产生这么多新事物的原因是工业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4段,在举例中,通过列举数字,将“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率,和“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作比较,有力地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第5段,通过引资料、举例子、列数字,形象地说明了科技发展之快。第35段,总体上说明了
14、一个观点:近两百年来产生这么多新事物,出现这么多新发明的原因是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15,2019-5-19,谢谢观赏,第6段,提出世界是由科学、工业、经济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推动着前进的,并对此进行解释。第一句,提出本段说明的重点,阐释科学、工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句,解释科技和工业的关系。第三句,举统计学的例子说明科学研究与经济的关系。第四句,对上述说明做小结,指出一个主要的观点“科技、工业、经济这三个相互连锁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第五句,承接上句,推测科技、工业、经济这三者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第六到第九句,举人类寿命可能延长的例子,说明科技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不
15、可思议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第7段,从过去50年的发展中得出一个更重要的结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16,2019-5-19,谢谢观赏,第8段,举半导体方面的例子说明上述结论。第68段,分说。具体说明工业发展如何促进了生产力。其一,科学、工业、经济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的前进。其二,基本原理(科技)转化为工业(生产力)的速度在这50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第9段,总说,由分说部分得出结论。用分号分别指出三个结论。由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到生产力、自然科学的发展,再到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得出三个层次的结论,照应分说部分的分析。最后一句,表达对这些结论的信心。,17,20
16、19-5-19,谢谢观赏,第二部分(第1017段),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科技发展及教育哲学上的差异,鼓励人们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这一部分也分为两层。第一层(第1013段),说明“科”和“技”的关系。第10段,用“在这种情况下”承接上文,由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和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谈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这一层的说明重点:多用“科”还是多用“技”,对个人、学校、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第11段,举1921年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的例子。第12段,由上段的例子得出结论:由于着眼点不同、价值观不同,对“科”和“技”重视、关注程度也不同。爱迪生从事
17、实际的发明,更注重生活中的实际;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更注重“科”。第13段,得出结论,对“科”和“技”孰轻孰重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实际上,也是告诉读者这个问题应因人制宜,因校制宜,因国情制宜。,18,2019-5-19,谢谢观赏,第二层(第1417段),分析说明中、美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第14段,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问题:中、美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存在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第15段,分析问题。着重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中、美在教育哲学上存在的异同,提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只是它们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19,2019-5-19,谢谢观赏,美国教育哲学、中国教育
18、哲学相同点:都能鼓励创新不同点:适应对象及效果美国教育方式:对学习成绩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中国教育方式:对学习成绩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较有益处。也可以成才,而且成才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美国学生学习方式:跳跃式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但知识不可避免的会有漏洞,但可以弥补中国学生学习方式: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20,2019-5-19,谢谢观赏,第16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说明中、美在教育哲学上存在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产了不同的效应。第17段,得出结
19、论:由于中美两国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存在差异,所以对于不同对象的学生,应根据受教育背景的不同,区别对待。,21,2019-5-19,谢谢观赏,1为什么在这两百多年间能产生这么多的新事物呢?归根到底,很简单,是因为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自问自答。问,承上启下;答,表明要说明的观点。这种设问的形式既起到了自然过渡的作用,又使文章显得很亲切,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两百年尤其是近一百年、五十年来,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前进的:科学带动了工业,工业则带动了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22,2019-5-19,谢谢观赏,这句话可分为两部分,
20、冒号之前的部分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两百年尤其是近一百年、五十年来,世界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推动着前进的”;冒号之后的部分,具体解释这三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用图来表示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本段阐释的一个重点。3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会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容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会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会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会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将会持续下去。我想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可以很自信地讲的话。,23,2019-5-19,谢谢观赏,这句话从三个方面阐明了作者提出的结论。每一个方面用分号分开。第一方面讲“更新的事物将会层出不穷”,补充说明即使是“一些今天
21、不容易想到的东西”也会出现,可见新事物的出现是没有限度的。第二方面讲生产力和自然科学将会大大的提高和发展,和第3第5段说明的内容相呼应。第三方面讲“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将会持续下去”,和第6段的内容相呼应。同时,在提出结论时,作者都用到了“将会”,说明这些结论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推断,但这种展望和推断不是没有根据的,作者又用了“自信”一词,表明自己对这些结论充满了信心。这种信心来自于前文作者充分地说明和论证。,24,2019-5-19,谢谢观赏,这个故事要描述的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人,他们的着眼点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所以会发生刚才那个故事。这句话是对上一段的例子总结。爱迪生,作为一
22、个发明家,他更注重创造发明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所以在“科”和“技”之间,他更注重后者。爱因斯坦,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他更注重科学理论的思考研究。所以在“科”和“技”之间,他更注重前者。,25,2019-5-19,谢谢观赏,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这句话,说明了中美两国在教育哲学上的异同点。从“都能够”上可以看出相同点在于“鼓励创新”,从“不过”可见,下面将要叙述的是相反方面的内容,即不同点“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26,2019-5-19,谢谢观赏,写作特点:1思路清晰,过渡自然。2以问的形式提示观点,引
23、起下文。3语言平和、亲切。,27,2019-5-19,谢谢观赏,课后练习:(一)1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具体而言就是科学带动了工业,工业则带动了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推动着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整个世界不断发展。2文中的观点是:“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一些,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但根据我国在教育哲学上的特点,和我国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我国尤其需要创新意识。而“科”和“技”应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28,2019-5-19,谢谢观赏,(二)差异在于这两种教育哲学在够鼓励创新方面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具体内容见“
24、结构分析”第15段表格。(三)不要局限于附文中所谈的“经费”和“传统”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关键”来谈。,29,2019-5-19,谢谢观赏,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能否去掉,为什么?1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而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_2这两百年尤其是近一百年、五十年来,世界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推动着前进的。_1不能。因为“近”和“接近”都是表示约数的词,使所列的数字更具准确性。2不能。“关联”是指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三个环节是科学、工业和经,30,2019-5-19,谢谢观赏,指出下面的语段中出现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我可以随便
25、举个例子: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2,可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供全美国人食用,还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去。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2有力地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31,2019-5-19,谢谢观赏,为什么在这两百多年间能够产生这么多的新事物呢?归根到底,很简单,是因为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个变化是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我可以随便举个例子:一百年以前,世界的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今天,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2,可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供全美国人食用,还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
26、去。1选段以_ 的修辞手法提出了说明的重点_2为了阐释清楚说明重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分析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3文中加粗的“只”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_4“不仅还”提示最后一句话是_关系的复句,它起到_的作用。,32,2019-5-19,谢谢观赏,1设问 两百年来产生这么多新事物的原因在于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分析见结构分析“第4段”。3“只”,强调了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之低,并和下文他们粮食产量之高形成更为鲜明的对比,突出“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4递进,强调美国粮食产量之高,突出“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33,2019-5-19,谢谢观赏,博才中学 阳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