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801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支睾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扁形动物门:吸虫 trematode 绦虫 tapeworm 线形动物门:线虫 wireworm 授课教师:任红斌,医 学 蠕 虫,clonorchis sinensis Cobbold,1875 又称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脏胆管内,可引起胆道系统的慢性疾患即华支睾吸虫病或称肝吸虫病,可引起肝肿大、上腹部隐疼、疲乏等症,严重时可造成胆管炎、胆囊炎、胆道阻塞及肝硬化等症状。,一、形态,成虫:形似葵花籽。虫体大小为(1025)mm(35)mm。虫体具两个吸盘。该虫为雌雄同体。,肝吸虫卵,虫卵平均大小为 29 m17 m,形似芝麻粒状。有一卵盖,卵盖与壳体交接处有肩峰,另一端通常可见到一

2、小棘,卵壳厚薄均匀,内为一成熟的毛蚴。整个虫卵为黄褐色。,二、生活史,生活史复杂,共需3个宿主。终宿主除人以外,还有动物猫、犬、鼠、猪等(保虫宿主)。人兽共患寄生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感染期:囊蚴。感染方式:经口食入含囊蚴的鱼、虾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内。,成虫,螺蛳,毛蚴,胞蚴,雷蚴,尾蚴,鱼 虾,囊蚴,经口感染,人体肝胆管,卵,伴有无性增殖,肝吸虫生活史示意图,三、致病机理,病理改变主要发生在肝内二级胆管,病变程度视感染轻重而异。轻度感染虫数较少时,一般无明显病理变化。重度感染虫数 常在千条以上,文献报告尸检发现虫数最多达21000条。,由于虫体的代谢产物、分泌

3、物及机械性刺激,胆管内壁上皮细胞发生脱落和增生,胆管壁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管腔相对变小,并有大量腺体增生。胆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脂肪变性、萎缩、坏死,最后形成胆汁性肝硬化。,成虫和虫卵堵塞于胆管内,胆汁滞留,引起阻塞性黄疸。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囊炎。陈祖泽(1997)统计1315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合并胆囊炎79例,占60,而3915例非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胆囊炎发生率为o8,差异非常显著。虫卵、死亡虫体碎片、脱落的胆管组织等可为胆石核心。,四、临床表现,一般潜伏期约为12个月,轻度感染者多无症状,仅在粪便中发现虫卵。患者多缓慢起病,表现为上腹不适,腹痛、腹胀、轻度

4、腹泻、食欲减退、疲倦无力、肝区隐痛、肝脏轻度肿大,以左叶为主,质多偏硬,有压痛。感染重者伴有头晕、消瘦、浮肿、贫血等症。无免疫力重度感染者可在一个月左右出现急性症状,如寒战、高热、肝肿大伴压痛、黄疸,部分患者脾肿大。数周后急性症状消失而进入慢性期,表现为乏力、消化不良、肝脾肿大伴压痛等。,重度感染者在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有些患者可并发阻塞性黄疽、胆囊炎、胆管炎及原发性胆管肝癌等。儿童华支睾吸虫病大多起病缓慢,多数的年龄与身高、体重不相称。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肝脏肿大、慢性不规则腹泻等症状。,五、诊断,症状和体征 凡来自本病流行区,有生食或半生食鱼虾习惯,且伴有肠胃不适

5、、胆道系统症状者应疑为本病。,实验诊断,病原诊断 粪检查获虫卵可确诊。粪检可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或浮聚法等。也可用十二指肠胆汁引流在胆汁中查虫卵。免疫诊断 检测方法很多,可选用23种同时检测更有辅助诊断价值。常用的有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其它检查 病人可呈贫血状,嗜酸性粒细胞增加,重者可达1040。肝功能指标可出现异常。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病毒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原发性肝癌、肝片型吸虫病以及异形吸虫病等相鉴别。,六、流行,地理分布 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主要流行于亚洲诸国。我国目前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而动物的感染地区更广,感染率比人群高。夏

6、秋季本虫的感染率最高。,流行环节,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及保虫宿主。保虫宿主以猫、犬等为主,其次为猪、鼠等。传播途径:本虫为经口感染,主要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囊蚴的鱼虾所致。习食型、嘻食型、误食型。易感人群:人群对本虫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人群的饮食习惯。凡喜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者皆可能感染此虫,各地区感染率的高低与此有密切关系。感染者以青壮年者多见。,七、防治,治疗吡喹酮:首选药物,具有疗程短、疗效高、副反应轻的特点。用法为15 mg/kg.d25 mg/kg.d,每天3次,服12 d。治疗后3个月粪卵阴转率达90以上。六氯对二甲苯:治愈率高,但副作用大。用量为50 mg/kg.d150 mg/kg.d,分两次服用,疗程410 d。,预防,普查普治:及时发现病人,及时治疗。切断感染途径。加强卫生宣传:使居民区的居民改变生食或半生食鱼虾的习惯是预防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加强粪便管理:不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作为鱼饲料,厕所与鱼塘分离,建立无害化厕所等。治疗或杀灭保虫宿主:加强对家畜的防治及灭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