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869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直接详勘)重庆市 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四月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直接详勘)院 长: 总 工: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检 校: 审 核: 审 定: 重庆市 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四月目 录1前言11.1工程概况1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11.3勘察工作情况21.4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32地质环境条件5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52.2 气象水文62.3地质构造62.4地层结构72.5水文地质条件82.6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93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103.1工程地质分层103.2岩土参数的选用及建议134场地稳定性评价154.1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154.2地震

2、效应评价275 地基评价285.1地基均匀性评价285.2地下水作用评价285.3岩土层承载力评价295.4基础型式的建议295.5特殊性岩土评价296 结论与建议306.1岩土工程勘察结论306.2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议30附 图1、拟建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1000(NO.1)2、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NO.2-114)3、钻孔地质柱状图 1:100(NO.3-126)附 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附表1附 件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书 附件12、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附件23、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附件34、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 附件45、波速测井报告 附件56、地质工程测量资料 附件61

3、前言1.1工程概况由于xxxxxxxxxxxxxxx建设,xxx xxxxxxxxxxxxxx委托我院对其xxxxxxxxx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直接详勘)。xxxxxxxxxxxx包括主体xxxxxxxxx信息中心大楼及地下车库等,具体见下表1.1。 表1.1 拟建建筑物参数一览表建筑名称设计高程(m)层数高度m结构类型拟采用基础形式荷载(KN/柱)工程重要性xxxxxx信息中心大楼305.509F33.30框架结构独立柱基或桩基5000kPa二级地下车库296.50-2F-9.0 独立柱基或桩基二级配套用房305.501F3.3框架结构条形基础150kPa二级游泳池305.50周边环境的处置方

4、案:拟建建筑周边为市政道路及其他单位地块,在拟建场地北侧边坡,拟采用锚杆挡墙进行支护。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此次甲方要求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直接详勘,目的是以通过各种勘察手段,拟建物为勘察对象,详细查明各建筑物的岩土工程条件,并提出基础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各种岩土技术参数。由于勘察区北侧存在大于30m的边坡,故本次勘察的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场地复杂程度属二级,地基复杂程度属三级,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等级为甲级。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是:1、查明场地第四系土层类型、性质、物质组成及工程特性;2、查明基岩埋深及下伏基岩类型,岩性物征及风化层厚度;3、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种类、分布、规模和对工程的

5、影响;评价场地地震效应;4、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查明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的侵蚀性;5、对场地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提出有关方案建议;6、对建筑场地和地基进行综合评价,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及边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提出有关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1.3勘察工作情况1.3.1执行技术标准与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6、(DBJ50-043-2005)其他:现场踏勘的实际条件、合同、委托书及该工程设计方案。1.3.2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根据“规范”及委托书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本次勘察采用工程钻探为主,配合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物探、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等工作手段。1.3.3工作布置情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委托书的要求,经现场踏勘,结合该场地的工程地质特征,我院编制了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本次勘察属直接勘察,勘探线间距1540m、勘探点间距1530m。根据勘察区地形地貌特征,沿拟建场地西东向布置了6条剖面线,沿南北向布置了7条剖面,在勘察区西北部,根据边坡走向,西南至东北向布置了

7、1条剖面。共布钻孔28个,控制性钻孔深度进入预计基底高程以下中等风化岩层5.08.0m,一般性钻孔深度进入预计基底高程以下中等风化岩层下3.05.0m;采集中等风化岩芯样14组,物探测井3孔。1.4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1.4.1完成工作量野外工作始于2011年3月17日,投入XY100型钻机2台,至3月30日结束,野外工作时间共计13天。由于ZY3钻孔在现有农贸市场内,ZY14钻孔因青苗问题,均未实施,故完成钻孔26个,本次勘察钻探总进尺426.10m。2011年3月30日结束野外施工转入内业分析、整理。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2。表1.2 实物工作量统计项目工程地质调绘钻 探工程测量水文观测

8、室内试验声波测井钻孔进尺剖面钻孔岩样天然抗压饱和抗压三轴单位km2个mkm/条个孔组组组m/孔工作量0.008426426.101.9/1426261414777.3/31.4.2质量评述1、钻孔定位、剖面测量依据业主提供SW1和SW2控制点进行放线定测,采用尼康352L型全站仪施测,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坐标系统为重庆市独立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本次测量控制点详见表1.3, 精度满足要求。表1.3 控制点及引点成果表序号点号纵坐标X横坐标Y高程H备注1SW179357.73667206.727342.7162SW279337.46467150.131319.986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采用1

9、:500比例尺,采用仪器法结合标志地形地物定点的方法圈定地质界线,了解岩土层分布范围、规模、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程度,实测岩层、节理裂隙产状、分布特征等。平面成图比例尺为1:500。3、钻探机械采用XY-100型钻机,机器状态良好。钻探严格按钻探规程及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土层回尺进尺控制在1.0m以内,基岩回尺进尺基本控制在2.0m以内,精度控制在0.01m。第四系全新统土层采用无水或小水量钻进。素填土采取率65%,粉质粘土采取率65%,基岩强风化层采取率70%,中等风化层采取率80%,均符合规范要求,钻探质量优良。4、现场地质人员跟班编录,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时指导施工。地质资料按要求收集准

10、确、及时、齐全、可靠。各项资料在野外均进行了自检和互检工作。5、在场地内采取了抗压试验样,三轴试验样。所有样品按规范要求采取、封包,岩石样品试验由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测试。各项测试成果均按规范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粉质粘土由于薄、扰动过大,同时考虑到粉质粘土分布局限性,故未采集土样,其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地区经验值。6、水文工作中对全部26个钻孔进行简易水文观测。7、本次勘察报告编制中,制图软件采用工程地质勘察CAD1.0版(编制单位: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院)。8、本次勘察的外业见证单位为xxxxxxxxxxxxxxxx地质工程勘察院重庆分院,见证人员跟班见证,见证程序合符规定。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

11、作是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和我院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进行,结合勘察区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手段采用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钻探、工程物探、采样测试、水文地质测试等多种手段综合勘探、综合评价。野外钻探、物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均按相关规程严格操作,地质人员跟班编录,原始资料真实可靠,所有原始资料经自检、复检验收合格,在成果整理过程中,对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认真研究,注意点、线、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勘察报告内容翔实可靠,通过本次勘察已查明。对勘察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均已查明,并提出了设计参数和合理建议,对施工阶段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各项工作自评

12、质量合格,基本达到详细勘察精度要求。经内业分析、整理后提交的成果报告,能满足详细勘察要求。2地质环境条件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xxxxxxxxxx信息中心大楼位于xxxxxxxxxxx农业园区,南侧为xxxxxxxxxxxxx实验小学,西侧为xxxxxx路,场地地理坐标X=8816099400,Y=6705067400。勘察区原属剥蚀丘陵地貌。勘察区场地地势北部山包顶峰高,四周低。最高点高程345.00m,最低位于东部沟谷中256.51m,相对高差88.49m。地形坡角一般为1323。局部人工开挖形成的陡坎及陡坡地段达7580。原始地貌大量被人工改造,在该地块北侧,有高度最大达25m的岩

13、质边坡。东侧边坡最高达34m,已采用抗滑桩+锚索支护,并且用肋柱锚杆护坡。场地斜坡、边坡现状稳定,未发现破坏变形迹象。总体上场地地貌、地形条件较复杂。2.2 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空气湿润、冬季湿暖、夏季炎热、春季多雨、四季分明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72,极端最高气温41.9(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8(1975年2月15日);多年无霜期349天,雾日平均3040天;降雨主要集中于每年59月,多大雨或暴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6%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区内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86.3mm,最大日降雨量178.3mm(1971年6月1日),历

14、史年最大降雨量为1357.7mm(1986年6月3日),年平均降雨日为168天。2.3地质构造据区域资料,勘察区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属龙王洞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产状:11225,区内无断层通过。经调查,勘察区岩体中发育3组构造裂隙: L1:27565,间距0.52.5m,走向延伸1.02.5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无胶结,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L2:19072,间距1.02.0m,走向延伸1.03.0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无胶结,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L3:11075,间距1.03.0m,走向延伸1.01.5m,张开度13mm,裂面平直,无胶结

15、,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岩体属中厚巨厚层状结构,强风化岩体完整程度属破碎,中风化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综上所述,勘察区地质构造简单。2.4地层结构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区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和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及泥岩组成,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2.4.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1)素填土(Q4ml):杂色。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其中硬杂物粒径20800mm,含量约占全重的1530,稍湿、松散稍密,为抛填堆积,填龄两年。主要分布于平地,北部山包有零星分布,呈现出平地厚,山包薄的分布规律,层厚0.40m(

16、ZY25)3.20m(ZY19)。(2)粉质粘土(Q4el+dl):褐黄色。由粉粒和粘粒组成,无包含物。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呈可塑状。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包西侧,分布零星,层厚0.50m(ZY1、ZY4、ZY5、ZY12、ZY13)1.00m(ZY16)。2.4.2基岩(J2S)(1)砂岩(J2s-Ss):黄灰色、灰白色、灰绿色。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中粒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带岩石较完整,不易折断,锤击声较清脆,岩芯呈柱状。(2)泥岩(J2s-Ms):紫红色、深灰色、深绿色、灰绿色。由粘性矿物组成,泥质结

17、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岩石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带岩石较完整,岩石手不能折断,锤击声哑,岩芯呈柱状。该层分布广泛,为勘察区主要岩层。各孔岩土层厚度及标高统计于附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2.5水文地质条件2.5.1 水文地质环境分析:勘察区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其存在规律分析如下:地层条件:勘察区沿线地表大部分由第四系土层覆盖。素填土属透(含)水层,其中的块石粒径不均匀,孔隙大,有利于水的赋存。粉质粘土属隔水层。下部为砂岩和泥岩,砂岩具微透水性,泥岩为相对隔水层。补给条件:勘察区周边临近区域无地表水体,与区域河流无水力联系。

18、综上:勘察区地下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补给。赋存条件: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素填土中,局部出露于地表,该地段雨季多形成临时性滞水; 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中,主要接受上部滞水补给。排泄条件:大气降水后,多形成地表径流沿场地内次级冲沟向场地东侧冲沟汇集后排入低洼地带。综上,地下水运移模式为大气降水降至地表下渗,部分在素填土中形成上层滞水、局部形成小范围潜水,部分继续下渗沿素填土底界面向东排泄。由于场地地势相对较高,排泄条件好,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场内地下水贫乏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5.2 勘察期间水文地质工作:钻探施工过程中,对每个钻孔终孔水位和终孔后24小时水位进行

19、了水位观测、并在全部钻孔结束后进行了统一的第3次观测,发现全部钻孔基本无水位恢复,由此判定场地内地下水贫乏,结合周围场地情况,综合判定,其对砼具有微腐蚀性。场地素填土局部地区素填土较厚,孔隙较大,雨季时有一定储水条件,雨季施工时应注意及时排水。2.5.3 综合水文地质环境分析及本次勘察期间的水文工作判定:勘察区内不存在地下水,在素填土内部在预计存在一定量的“上层滞水”,其来源为降雨。据环境地质判定:地下水及土体对钢筋砼具有微腐蚀性。2.6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据收集资料、地表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成果:勘察区内及相邻区域未发现断层、滑坡、崩塌、泥石流、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3岩土参数的分析与

20、选用3.1工程地质分层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可能利用或涉及的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素填土层或粉质粘土层、砂岩、泥岩。砂岩采取了3组抗压样,2组三轴样,2组抗拉样;泥岩采取了11组抗压样,5组三轴样,5组抗拉样。3.1.1土层勘察区出露土层有第四系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素填土分布较广,钻探揭露厚度0.40m(ZY25)3.20m(ZY19)。素填土层不均匀,属无规律堆填,结构松散稍密。素填土中大粒径块石含量较少,块石间间距小,不均匀,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建议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天然重度18.50KN/m3(经验值),综合摩擦角30(经验值)。当压实系数在0.95以上时,基底摩擦系数取0.2

21、5(经验值)。粉质粘土层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包西侧,厚度0.50m(ZY1、ZY4、ZY5、ZY12、ZY13)1.00m(ZY16)。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20.00kN/m3(经验值),粘聚力取20Kpa(经验值),内摩擦角值取15(经验值),基底摩擦系数取0.25(经验值)。3.1.2基岩根据室内岩土测试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如下公式进行数理统计:平均值: 标准差:变异系数: 标准值: 式中:fi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数据;n数据的个数;rs修正系数。本次勘察采取中等风化砂岩样3组、泥岩样11组,进行室内岩石饱和及天然单轴抗压强度试验;采取中等风化砂岩样2组、泥岩样5组

22、,进行室内岩石天然三轴压缩强度试验;采取中等风化砂岩样2组、泥岩样5组,进行室内岩石天然抗拉强度试验。勘察区地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3.1、表3.2、表3.3。表3.1物理力学性质(抗拉、抗剪)统计表岩石 名称岩样 编号抗拉 强度 (Mpa)抗剪强度()C(MPa)砂 岩ZY15-11.8042.309.131.681.55ZY26-11.5840.708.952.011.78统计数n622平均值(fm)1.7341.5018.08标准差0.17变异系数 0.098标准值fk1.59泥 岩ZY20.9339.353.840.900.93ZY80.9239.693.940.970.92ZY1

23、20.8039.013.860.830.78ZY15-20.6542.303.720.750.63ZY180.7239.013.660.650.69统计数n1555平均值(fm)0.8039.873.80标准差0.12变异系数 0.148标准值fk0.75表3.2 砂岩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砂岩编号力学性质单轴抗压强度(Mpa)软化系数天然饱和ZY15-142.333.40.7937.429.540.532.0ZY2240.932.70.8042.534.041.733.4ZY26-137.529.60.7938.930.746.436.7统计数n993平均值(fm)40.9032.440.79标

24、准差2.812.30变异系数 0.0690.071标准值fk39.1431.00表3.3 泥岩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泥岩编号力学性质单轴抗压强度(Mpa)软化系数天然饱和ZY216.210.90.6714.69.815.510.4ZY414.710.00.6818.112.316.811.4ZY616.811.30.6714.09.417.811.9ZY817.211.50.6716.611.114.39.6ZY1015.010.10.6714.29.517.111.5ZY1216.811.40.6818.912.917.511.9ZY15-218.212.20.6716.411.014.19.4

25、ZY1616.611.30.6818.612.615.510.5ZY1814.29.50.6715.110.118.012.1ZY26-217.511.90.6815.910.816.411.2ZY2714.29.50.6714.59.717.111.5统计数n333311平均值(fm)16.1910.920.67标准差1.481.03变异系数 0.0910.095标准值fk15.7510.603.2岩土参数的选用及建议3.2.1岩石力学指标根据声波测井报告(井2011331),砂岩强风化剪切波速平均值722m/s,完整性系数0.27,为破碎岩体;砂岩中等风化剪切波速平均值1178m/s,完整

26、性系数0.61,为较完整岩体。泥岩强风化剪切波速平均值672m/s,完整性系数0.26,为破碎岩体;泥岩中等风化剪切波速平均值1016m/s,完整性系数0.60,为较完整岩体。强风化基岩为破碎岩体,极软岩,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中风化砂岩软化系数为0.79,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1.00MPa,为较硬岩,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变异系数小;中风化泥岩软化系数为0.67,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0.60MPa,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变异系数小,统计结果可作为拟建场地内中等风化岩石物理力学指标。3.2.2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的选用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根据数理统计成果结合野外鉴定及相邻场地建筑经验综合

27、确定本场地地基岩层物理力学指标如下:(1)素填土:素填土中大粒径块石含量较高,块石粒径不均,颗粒级配不好。故建议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素填土未经处理不应选做持力层,当选做持力层时建议应进行人工处理,并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由现场试验确定。建议重度取18.50kN/m3(经验值),综合内摩擦角取30(经验值),当压实系数在0.95以上时,基底摩擦系数取0.25(经验值)。(2)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天然重度为20.00kN/m3(经验值),粘聚力取20Kpa(经验值),内摩擦角值取15(经验值),基底摩擦系数取0.25(经验值)。(3)强风化砂岩岩体:强风化砂岩:天然重度22.50k

28、N/m3(经验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取500kPa。基底摩擦系数取0.40(经验值)。(4)强风化泥岩岩体:强风化泥岩:天然重度23.50kN/m3(经验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取350kPa(经验值)。基底摩擦系数取0.30(经验值)。(5)中等风化砂岩岩体:中等风化砂岩:天然重度24.50kN/m3(经验值),天然抗压强度39.14MPa,饱和抗压强度31.00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取10230kPa。基底摩擦系数取0.55(经验值)。(6)中等风化泥岩岩体:中等风化泥岩:天然重度25.50kN/m3(经验值),天然抗压强度15.75MPa,饱和抗压强度10.60MPa,

29、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取3498kPa。基底摩擦系数取0.45(经验值)。表3.4 地基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地层天然重度(kN/m3)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天然抗压强 度(MPa)饱和抗压强度 (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基底摩擦系数()C(Mpa)素填土18.50(经验值)/300/现场检测确定0.25粉质粘土20.00(经验值)/180(经验值)0.25强风化砂岩22.50(经验值)/500(经验值)0.40强风化泥岩23.50(经验值)/350(经验值)0.30中风化砂岩24.50(经验值)1.5941.5018.0839.1431.00102300.55中风化泥岩25.50(

30、经验值)0.7539.873.8015.7510.6034980.45注:1、人工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现场实测为准。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6条规定对砂岩折减系数取0.334场地稳定性评价4.1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勘察区内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形成三处环境边坡和四处基坑边坡。边坡评价如下:1、拟建办公楼北侧的环境边坡BP1该边坡可细分为两段:下部(西段)为斜坡,上部(东段)为陡崖。(1)下部斜坡该段边坡为岩质斜坡(主要剖面14-14),边坡总长为56.5m。边坡高约为6.0017.20m,其中上部约0.50m是粉质粘土,下部5.5016.6

31、m为泥岩。坡向为258,坡角22。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体类型属类。图4.1 边坡BP1下部斜坡赤平投影图据赤平投影图(图4.1)分析:层面与边坡呈逆向,裂隙与边坡呈切向,裂隙与边坡顺向,故该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裂隙影响,但由于该边坡倾角22小于裂隙的倾角65,故边坡稳定性受层面和裂隙的影响小,而主要受岩石强度影响,边坡稳定。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5(经验值),破裂角取61。岩体内摩擦角32,粘聚力0.76MPa。(2)上部陡崖该段边坡为岩质边坡(主要剖面14-14),边坡长为60.2m,坡向为266,坡角78。

32、边坡高约为9.5014.80m,岩性为砂岩。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体类型属类。据赤平投影图(图4.2)分析:层面与边坡呈逆向,裂隙与边坡呈切向,裂隙与边坡顺向,故该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裂隙影响,边坡在暴雨或其他不利工况下,易沿裂隙产生局部滑移、崩塌破坏。图4.2 边坡BP1上部陡崖赤平投影图本次对沿裂隙滑移情况作了稳定性验算(平面滑动法)。计算公式如下:Ks边坡稳定性系数;岩土体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结构面的内摩擦角();A结构面的面积(m2);V岩体的体积(m3);结构面的倾角();本次验

33、算只考虑边坡沿裂隙滑移情况,通过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4.1),表明在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00,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表4.1 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14-14剖面)边坡高度H岩土体重度岩体体积V结构面倾角结构面内摩擦角结构面面积A结构面粘聚力c抗滑力下滑力稳定系数Ks14.824.551.07 652416.33 551133.58 1133.99 1.000 场地建筑红线外6.8m有一高压电塔,需要对之保护,则不能采取放坡处理,同时施工时不宜采用爆破方式。建议选用锚杆挡墙支护。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5(经验值),破裂角取62。岩体内摩擦角33,粘聚力3.62MPa。岩石与锚固

34、体粘结强度特征值取600kPa。2、自西向东贯穿拟建办公楼的环境边坡BP2该段边坡为岩质边坡(主要剖面6-6、 7-7、 8-8、 9-9、10-10与11-11),边坡总长为113.9m。边坡高约为4.5015.20m。以9-9剖面与边坡底界线交界处为分界点,西侧(6-6至9-9剖面)岩性为泥岩,东侧(9-9至12-12剖面)岩性为砂岩。坡向为212,坡角80。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体类型属类。据赤平投影图(图4.3)分析:层面与边坡呈切向,裂隙、的组合交线与边坡顺向,裂隙也与边坡顺向,故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裂隙、

35、的组合交线及裂隙的影响,在暴雨或其他不利工况下,易沿裂隙滑移、产生楔形体、掉块破坏。图4.3 边坡BP2赤平投影图本次对沿裂隙滑移情况作了稳定性验算(平面滑动法)。计算公式如下:Ks边坡稳定性系数;岩土体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结构面的内摩擦角();A结构面的面积(m2);V岩体的体积(m3);结构面的倾角();本次验算只考虑边坡沿裂隙滑移情况,通过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4.2),表明在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26,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表4.2 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10-10剖面)边坡高度H岩土体重度岩体体积V结构面倾角结构面内摩擦角结构面面积A结构面粘聚力c

36、抗滑力下滑力稳定系数Ks15.224.537.53 721915.98 50896.96 874.59 1.026 西侧办公楼段(6-6至9-9剖面)将形成新的边坡BP4,支护措施详见本节第4部分。东侧砂岩边坡(9-9至12-12剖面)坡顶为二期用地,目前标高未定,由于坡高不高,建议采用临时性放坡进行治理,坡率1:0.75。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5(经验值),破裂角取62。岩体内摩擦角33,粘聚力3.62MPa。3、地下车库入口段环境边坡BP3该段边坡为岩质边坡(主要剖面5-5与6-6),边坡总长为34.1m。边坡高约为2.8014.30m。其中上部约0.30.5m为粉质粘土,下部为泥岩。

37、坡向为234,坡角76。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二级,边坡岩体类型属类。据赤平投影图(图4.4)分析:层面、裂隙、裂隙与边坡均呈切向,裂隙和裂隙的组合交线与边坡顺向,故该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裂隙和裂隙的组合交线影响,边坡在暴雨或其他不利工况下,易沿裂隙和裂隙的组合交线产生局部滑移、掉块破坏。本次对沿裂隙和裂隙的组合交线滑移情况作了稳定性验算(平面滑动法)。计算公式如下:图4.4 边坡BP3赤平投影图Ks边坡稳定性系数;岩土体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结构面的内摩擦角();A结构面的面积(m2);V岩体的体积(

38、m3);结构面的倾角();本次验算只考虑边坡沿裂隙和裂隙的组合交线滑移情况,通过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4.3),表明在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009,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表4.3 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5-5剖面)边坡高度H岩土体重度岩体体积V结构面倾角结构面内摩擦角结构面面积A结构面粘聚力c抗滑力下滑力稳定系数Ks14.325.556.68 612516.35 581275.02 1264.02 1.009 建议采用放坡进行处理,坡率1:0.75。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5(经验值),破裂角取61。岩体内摩擦角32,粘聚力0.76MPa。4、地下停车库北侧的边坡BP4地下停车库基坑边

39、坡(图4.5)以下有四段:北侧边坡BP4、东侧边坡BP5、南侧边坡BP6及西侧边坡BP7。图4.5 基坑边坡示意图边坡BP4为岩质边坡(主要剖面8-8),边坡总长为73.8m。坡向为195,坡角90。BP4分为两段:标高296.50-305.50m为9m高的地下停车库基坑边坡,标高305.50m以上为2.7023.50m高的环境边坡。以4-4剖面与边坡BP1底界线交界处为分界点,西侧边坡上部约0.30.6m是粉质粘土,下部13.8026.50m为泥岩;东侧边坡上部为砂岩,下部为泥岩。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边坡岩体类型属

40、类。图4.6 边坡BP4赤平投影图据赤平投影图(图4.6)分析:层面与边坡呈逆向,裂隙与边坡呈切向,裂隙与边坡顺向,故该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裂隙影响,边坡在暴雨或其他不利工况下,易沿裂隙产生局部滑移、掉块破坏。本次对沿裂隙滑移情况作了稳定性验算(平面滑动法)。计算公式如下:Ks边坡稳定性系数;岩土体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结构面的内摩擦角();A结构面的面积(m2);V岩体的体积(m3);结构面的倾角();本次验算只考虑边坡沿裂隙滑移情况,通过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4.4),表明在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为0.680,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表4.4 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表(8

41、-8剖面)边坡高度H岩土体重度岩体体积V结构面倾角结构面内摩擦角结构面面积A结构面粘聚力c抗滑力下滑力稳定系数Ks23.525.589.72 721924.71 501478.90 2175.85 0.680 由于该边坡较高且其北侧有环境边坡BP1,不具备放坡条件,故建议:开挖地下车库基坑边坡时,必须边开挖边支护,确保安全施工,最后以锚杆挡墙和加强的地下室边墙进行处理;上部环境边坡按72放坡后,采取锚杆挡墙进行支护。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标准值取55(经验值),破裂角取61。岩体内摩擦角32,粘聚力0.76MPa。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取600kPa。5、地下停车库东侧的边坡BP5该段边坡为岩质边坡(主要剖面1-1、2-2、3-3、4-4与9-9),边坡总长为63.9m。坡向为285,坡角90。边坡高约为9.1032.50m。以9-9剖面与环境边坡BP2底界线交界处为分界点:北侧上部为砂岩(局部地区表层有约1m的粉质粘土)、下部为泥岩;南侧上部为0.903.00m素填土,下部为泥岩。BP5分为两段:标高296.50-305.50m为9m高的地下停车库基坑边坡,标高305.50m以上为0.1023.50m高的环境边坡。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该边坡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边坡岩体类型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