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8114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产品罐区施工组织设计.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1。0 编制说明1。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项目管理手册质量管理分册2。0版要求,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以“提供科学、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和指导工程检测的纲领性文件,一经批准必须认真执行,并在文件的指导下,按单位工程和专业特点编制施工方案和措施。1.2公司对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招标文件,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力求本质量检测计划及其施工检测方案切合施工实际,可操作性强。2.0编制依据中

2、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工程无损检测合同武汉乙烯工程项目管理手册质量管理分册2.0版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16-200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天津市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迪公司”)QHSE一体化管理手册宏迪公司项目管理手册3.0检测的依据和标准l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2009)549号l 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国质检锅 (2002)83号l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国质检锅2003248号l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 国质检锅2003249号l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部发(1996)2

3、76号l 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劳部发TSGR0002-2005(1993)370号l 常用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5616-2006l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2005l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T3323-2005l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113451989l 无损检测 伽玛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检测方法 GB/T165442008l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检收规范 GB502352010l 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l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评定统一标准 GB5025294l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

4、B50184-93l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93l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5 l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01-2002l 不锈钢、铝制料仓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312000l 石油化工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332003l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SH35142001l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35032007l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DL/T820-2002l 钢制承压管道对焊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DL/T821-2002第二章工程概况1。

5、0 工程简介1.1 工程名称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1.2 项目名称液体产品罐区1。3 建设单位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管理部1.4 装置建设地点装置位于武汉市阳逻长江大桥上游区域中国石化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厂区内.本装置布置在全厂中部8#路和10#路之间,紧邻装置东侧发展用地,它北侧是取水设施及净水场,南侧是机电维修、设备材料劳保库.1。5 项目简介球罐区共2个罐组,丁二烯及C4罐组,总罐容15750 m3;碳五罐组,总罐容6000 m3;球罐包括:3000 m3丁二烯球罐3座,1000 m3剩余C4球罐2座,1000 m3丁烯1球罐2座,650 m3液化燃料球罐2座,4

6、00 m3异丁烷球罐2座, 650 m3乙晴球罐1座,3000 m3碳五球罐2座,共计14台球罐安装;储罐区有8000m3拱顶罐2台,2000 m3二乙二醇拱顶罐2台,100 m3三乙二醇拱顶罐1台,100 m3多乙二醇拱顶罐1台, 1500 m3裂解燃料油罐2台,2000 m3C9内浮顶罐2台,2000 m3MTBE内浮顶罐2台,2000 m3二甲苯内浮顶罐2台,2000 m3甲苯内浮顶罐2台,3000 m3苯内浮顶罐3台, 1500 m3裂解油拱顶罐2台,共计21台安装.2。0工程范围划分该工程由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北京华夏石化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3.0 检测范围检测

7、范围包括本装置中的安装工程射线探伤、渗透检测探伤、磁粉检测探伤、超声波探伤、光谱分析.4.0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2月28日开工,2012年12月20日中交。5.0主要工程实物量球罐序号球罐名称容积(m3)主体材质壁厚(mm)台数单个球罐焊缝总长(米)1丁二烯球罐3000Q345R2834732剩余C4球罐1000Q345R2022743丁烯-1球罐1000Q345R2022744液化燃料球罐650Q345R3021965异丁烷球罐400Q345R1621556乙晴球罐650Q345R1811967C5球罐3000Q345R282473总计2175014储罐序号储罐名称容积(m3

8、)主体材质内径(mm)台数单个储罐总高(mm)1乙二醇储罐8000Q345R+Q235B280002158002二乙二醇储罐1000Q235B115002106503三乙二醇储罐100Q235B5200152004多乙二醇储罐10006Cr19Ni105200152005裂解轻燃料油罐1500Q235B135002115006C9储罐2000Q235B145002143507MTBE储罐2000Q235B145002143508二甲苯储罐2000Q235B145002143509甲苯储罐2000Q235B1450021435010苯储罐3000Q235B1700031585011裂解油储罐15

9、00Q235B13500211500总计49200216.0对检测质量要求l 无损检测指令执行率100。l 射线照相底片质量一次合格率不低于95。0,;底片评定一次准确率不低于98.0%(危险性超标缺陷不得错评和漏评);经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抽样复拍,射线检测部位符合率达到100.l 超声波检测一次准确率不低于90%。l 磁粉检测表面处理合格,探伤灵敏度和磁化工艺满足标准要求,磁痕评定与记录符合标准规定。l 渗透检测表面处理合格,探伤灵敏度和操作工艺满足要求,缺陷显示痕迹等级评定符合标准规定。l 检测报告符合交工技术文件要求,工程监理单位审查一次合格率达到100%.第三章 项目组织机构1.0项

10、目管理组织机构为了全面完成武汉石化80万吨/年乙烯工程检测工作,宏迪公司组建武汉检测项目经理部,建立项目质量、HSE保证体系和工程检测管理系统。检测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全面履行工程合同规定的所有职责,高标准、高质量、安全顺利地完成所承担的工程检测任务。检测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部项目经理:鄢洪波安全生产经理:史建荣技术负责人:高海东工程HSE部射线检测组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表面、超声波检测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2.0 项目管理人员配置和岗位职责2.1 项目管理人员配置为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所有职责,高标准、高质量、安全顺利地完成所承担的工程检测任务,项目管理人员配置

11、如下:总部设项目主管1人,项目技术总指导1人;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技术负责人1人,项目其他管理人员3人(其中:质量管理1人,材料管理1人,计划管理1人),现场管理人员4人。2。2项目主要人员岗位职责2.2.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公司总经理在项目的代理人,全权代表公司履行已签署的工程项目检测合同,全面完成项目目标,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是:1)参加公司与业主的合同谈判,熟悉合同条款,全面负责履行工程检测合同;2)贯彻执行国家、上级部门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公司制定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3)主持编制项目总体施工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计划组织工

12、程检测;4)主持项目生产、技术、质量、安全例会,参加业主/监理组织的生产协调例会;5)负责项目经营管理工作,组织编制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及资金收支计划,组织研究成本降低措施,负责现场签证工作;6)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进行监督、检查、考核,适时向公司总部报告项目情况;7)组织落实施工生产所需资源,监督、检查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情况;8)负责在项目上建立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并全面负责体系的正常运行;9)负责工程预、结算工作和内部分配工作。 2。2。2项目副经理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参与编制项目总体施工计划,组织分解月、季施工计划并组织施工,组织提出生产资源需求计划;2)组织召开项目生产例会,落实

13、施工计划进展情况,协调项目施工生产;3)负责交叉作业的协调工作;落实成品保护,搞好现场文明施工;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4)负责工程实物量进度报表,负责设备的使用、维修、大修的管理,统计设备台班使用情况;5)负责项目日常安全、消防、交通、工业卫生、职工健康、环保等各项管理工作;负责编制项目安全管理方案,辩识项目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预案,编制工作计划和安全管理及考核办法并监督实施情况;6)对项目进行有关HSE的监督检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负责组织每周一次的HSE检查,组织HSE例会,上报各种HSE资料;组织对新入场职工的HSE教育、参与各类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并统计上报;7)负

14、责项目后勤、卫生、保卫工作.2。2。3 技术负责人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项目技术和质量工作;2)负责项目质量体系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作业人员按规范、标准工作;负责编汇交竣工技术文件;3)负责组织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验收;4)负责确定项目质量控制点,提出技术攻关措施,并抓好落实;5) 定期组织召开项目质量例会,检查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6)负责项目工程质量信息和业主、监理等单位意见的收集、汇总、分析,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按时上报质量统计报表;7)参加项目质量事故或不合格品的调查、评审,并对其处理结果进行验证;8)组织编制器材采购计划,做好项目器材验收、入库、

15、保管及发放工作;9)负责项目设备仪器的计量管理工作。2。2.4 质量管理1)熟练掌握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检测方面的标准和法律、法规;2)负责项目技术和质量工作及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工作;3)指导作业人员按规范、标准工作;4)填发报告、编汇交竣工技术文件;5)填发有关报表;7)落实质量控制点,提出技术攻关措施。2.2。5 检测人员1)按照标准、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开展检测工作;2)认真填发记录,及时反馈质量信息;3)保持设施环境,维护设备仪器并保障其正常运行;4)拒绝不恰当干扰,维护检测结果的真实性。第四章 工程检测总体部署1。0项目施工指导思想武汉石化80万吨/年乙烯工程,是中石化的重点工

16、程。工程量大,工期紧,技术含量高,针对其特点,我公司将本着“质量至上、持续改进,以向客户提供客观公正的检测结果和优质的服务为己任”的质量方针,充分发扬我公司“团结、拼搏、务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和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利用公司总部在工程所在地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在人员、技术、机械设备和管理上的雄厚优势,采取科学的管理体系,高速优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检测任务。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以实现合同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目标为中心,以技术和管理为保障,贯彻GB/T190012000、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体系,选配高素质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照业主要求合理组织,精心进

17、行施工检测,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目标、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达到业主要求,确保业主满意,赢得社会赞誉。2.0施工准备2.1 施工准备工作程序签定施工合同项目管理人员进场机具、人员、临设、方案开工报告。2。2 资源准备2。2。1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工程开工前20天组织项目部人员进场,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建立各岗位人员的施工责任制。2。2。2 检测作业人员准备.根据工程需要,并针对工程检测特点对进场的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确定检测人员的进场时间。2.2.3检测材料准备。开工前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自购材料进行考察订购,签定材料购货合同,明确材料品种、规格及质量要求等,并

18、安排好材料的进场时间、检验、试验和储存等工作.2。2.4检测设备的准备。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特点,确定检测设备及数量,并提前做好设备的维修、检测工作和检测仪器的校准、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性能完好.2.3技术准备2.3.1标准准备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拟定有关规范、标准,并予以配齐,以确保现场施工依据的齐全与正确。2.3。2合同交底在工程合同签订以后,由公司有关部门就合同条款内容,对项目经理进行有关工期、质量、安全、经济结算进行交底,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员进行上述内容交底。2。3。3编制质量检测计划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详细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合同规定工期及质量要求对本施

19、工组织设计进一步细化,编制实施性质量检测计划。2.3.4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应向所有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并要结合具体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要保证所有检测人员明确检测方案。2.4 现场准备进场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与业主联系,对现场施工平面布置进行科学地的规划,安排好现场临时设施的建造和工具棚的摆放位置。 并安排好生活设施。3.0人力资源配备3.1人力派遣计划工程正式开工前10天,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全部就位,开始工程检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1) 与业主及相关方的衔接和沟通,了解其具体施工部署、基本检测实物数量,合理安排各种资源;

20、2) 项目生活区、作业区的布置就位,完全达到开工条件;3) 根据业主的施工网络计划,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工程检测周、月计划. 工程正式开工前7日,各类检测人员和检测器材全部就位,开始全面进入各项检测工作的准备,为工程检测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3.2 检测人员需求计划根据本标段施工特点,该标段工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的工作量包括地下管道的检测等。第二阶段:球罐、储罐安装准备阶段本阶段球罐、储罐安装工作开始,项目部将配备足够的检测人员,配合施工单位的检测工作,做好安装前原材料检验工作。第三阶段:球罐、储罐安装阶段球罐正式开始安装,由于检测工作量加大,所需的人力资源增

21、加。第四阶段:试压阶段。该阶段大量的检测工作基本完成,但该阶段仍将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保证试压前后的表面检测工作。根据各阶段不同的任务特点,各阶段高峰期的检测人员需求如下:人员需求计划图3。3项目主要检测人员表(见附件1)4。0检测装备投入计划根据所承担工程检测需求,项目主要机具派遣计划如附件2。5。0人力、物力资源相关要求 5.1 人员资质要求5.1.1 无损检测底片评审、报告签发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级及以上资质人员担任;全自动超声波检测人员还应持有经业主认定的专业培训合格的岗位证。5。1.2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或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级及以上资格人员操作,

22、射线操作人员必须还持有环保部门考核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无证人员不能上岗操作.5。2 检测设备材料要求检测设备及材料在数量上必须满足项目建设工程需要,在使用功能上要满足施工技术要求。检测的材料(胶片、显定影药、增感屏、像质计等)其质量必须满足规范技术要求.第五章 检测技术方案1。0 总则1.1 人员资格和职责总要求:1) 从事检测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只有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检测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方可独立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检测工作。2) 检测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5。0,并每年检查一次。从事渗透检测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3) 检测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检测

23、基础理论,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知识.4) 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实事求是,坚决抵制降低工程质量的行为.5) 认真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延长仪器使用寿命。6) 检测人员应保护好被检设备。1。2 设备总要求1) 检测组应满足设备(仪器)使用和贮存环境条件要求.2) 检测人员须持有相应检测方法的级或级资格证方能独立操作设备(仪器),并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3) 对设备、仪器、标准试块实行建帐保管。4) 设备(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每台设备应有挂牌进行状态标识.5) 操作者每日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对运行中发现问题提交设备员鉴定处理后使用.6)涉及到计量检定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射线

24、设备应有合法的使用许可证。7)无损检测设备应轻拿轻放,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震、抗震工作。对标准试块应注意防锈、防尘工作。每次使用后,应擦试干净,涂上黄油等防锈剂.1.3检测流程不合格委托(指令)检测结果接受委托(指令)准备工作实施检测签发报告合格签发返修单返修无损检测流程图1。3.1 委托(指令) 各类检测均由监理按武汉石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部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无损检测监理指令卡(委托书)。项目部应严格按照指令卡的要求进行检测。1.3.2 接受委托(指令)项目部由专人接受委托,审核委托是否填写清楚。委托接受人应逐一落实检测部位并进行标识。1。3.3 准备工作1.3。3.1项目技术人员按照每

25、一类检测对象,依据合同文件、委托书、检测标准、通用工艺等技术资料,编制检测工艺卡,确定技术参数,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用于指导检测人员开展检测工作。1.3。3。2项目副经理负责依据检测工艺或工艺卡,做好设备、仪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和检测人员的配备工作,并负责就现场检测条件(如检测时间、水源、电源、通风、照明、梯架平台等)及工序配合与客户、施工单位等联系,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1。3。4 实施检测1。3。4。1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24小时后方能进行检测。在实施现场检测前,检测人员应检查焊口表面情况和检测时机,确定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若

26、不符合,立即向现场监理反馈。待处理合格后,方可实施检测.1.3。4。2在现场检测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和工艺文件等,客观、公正地检测。射线透照时,必须按要求办理射线作业审批手续,实施安全防护,保证射线作业安全进行。1.3。4.3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受检件的保护和做好各种检测记录。1。3。5 检测结果的评定1。3.5。1检测结果应由持有相应项目的级或级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评定,并有检测责任工程师进行审核,避免缺陷错评或漏评.1。3.5.2如判定不合格时,应由评定人员填写焊缝返修通知单交监理通知返修。1。3.5.3 对于按比例抽查检测时,如果发现不合格时,应按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扩探,扩探

27、部位和数量由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执行。1。3。6 检测的反馈1。3.6.1完成当天委托的检测后于次日17时以前,将无损检测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监理和承包商.并将底片及时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复评。1。3。6。2 焊缝需要返修处理的,应出具返修通知单。通知单应详细注明返修处理位置、缺陷性质等信息。返修完成由监理委托进行复检。1。3.6。3 无损检测结果通知单的格式和内容执行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SH/T3543-2007)的要求。1。3.7 检测报告1。3。7。1检测报告的格式执行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3503-2007)标准。报告应由级以上资格的人员编制。

28、射线、超声检测报告的审核人员,必须具备RT或者UT级资格。1.3.7.2 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编制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并加盖无损检测专用章后生效。2。0射线检测技术方案2.1射线检测流程图(见下图)2。2 检测器材的选用1)检测设备的选择根据被检工件的规格和检件位置选择不同的检测设备。尽可能选用X射线机进行检测。若选用射线进行检测时,应优选Se75进行检测。2)胶片的选择用X射线检测应不低于T3类的胶片,射线检测具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时不得低于T2类的胶片。3)增感屏的选择选用铅箔增感屏,增感屏厚度应符合下表所示:辐射源铅箔厚度(mm)前屏后屏X射线0.030。03射线Ir-1920.10.1

29、Se750.10.1射线检测接受委托检测前准备检测实施资料管理明确法规和技术标准人员资格确认设备材料选择和确认编制工艺和工艺卡工作环境和工件状况确认工件划号和标记像质计和标记摆放固定胶片散射线防护按确定工艺参数曝光操作过程记录暗室处理及过程记录底片评定并记录检查委托单内容设备材料型号的选择设备材料的检定有效期的确认按工艺规定检测操作底片审核返修复探报告整理和签发底片资料存档2.3主要检测技术1)透照方式射线检测从透照方式选择,单壁透照优于双壁透照,内透法优于外透法,中心透照优于其它方式。对于直径在500mm以下的管道焊缝,可采用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进行透照。直径在500mm以上的管道焊缝,尽可能

30、采用单壁中心透照。外径De89mm的管道焊缝应尽量采用X射线透照,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2)检测技术等级:一般选择AB级。3)表面状态要求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焊道及其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外观尺寸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否则应做适当修整。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24小时后方能进行检测。在实施现场检测前,检测人员应检查焊口表面情况和检测时机,确定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若不符合,立即向现场监理反馈。待处理合格后

31、,方可实施检测。4)标识摆放l 识别标记:被检工件焊缝的底片上均应贴有下列铅字识别标记: a 产品编号(管线号)、b。 焊缝号(焊口号)、c。 透照厚度、d. 搭接标记、e。 焊工号、f。 透照日期、g。 像质计、h。 检验人员代号、i。 返修标记R1(扩探标记K)。l 定位标记:采用数字标记(1.2.3)作为搭接标记,如需要也可放置中心标记( ),当局部透照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域透照标记。l 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所有标记的影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l 源全景曝光时,至少在北极区、赤道区、南极区附近的焊缝上沿纬度等间隔地放置三个像质计,在南、北极

32、的极板拼缝上各放置一个像质计。l 源全景曝光时,像质计上半球置于胶片侧,像质计无法全部置于源侧,因而应通过对比试验,来修正应识别丝号。底片的标记布置按下图所示:位号管线号(设备号)规格拍片日期焊缝号片号焊工号位号管线号规格拍片日期焊工号焊缝号片号5)曝光量的选择l X射线探伤机的曝光参数应根据探伤机曝光曲线图进行选择。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的推荐值为:AB级射线检测技术不小于15mAmin。当焦距改变时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的推荐值进行换算。l 射线曝光时间应根据源强度、焦距、材料种类、透照厚度、胶片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但应保证总的曝光时间至少应不小于输送源往返所需时间的10倍。l 球

33、罐或储罐使用X射线机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制作一个用于支撑X射线机的工作架,以便将焦距固定住.球罐本身的直径与壁厚之比值很大,可以按平板焊缝对待。按有效长度的2倍确定焦距为600mm。l 源全景曝光时焦距即球罐半径。6)散射线的防护l 透照场内若存在木块、竹片、砖瓦等物件,它会产生反向散射,散射会随着射线能量降低而愈加强烈,当工件置于地面,应尽可能采用铅皮进行屏蔽.l 为有效防止背散射线,应在暗袋背面放置一块厚12mm的铅皮,防止胶片受到杂向散射。7)一次透照长度的确定a) 单壁透照一次透照长度(包括纵缝透照、环缝外透照和环缝周向透照)l 纵缝透照 纵缝透照一次透照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3=2

34、ftan式中:L3-一次透照长度 mm; f-沿射线束中心测定的工件射线源与受检工件近源侧表面之间的距离mm;-横向裂纹检出角 =cos-1(1/K); 对AB级:K1。03,则L30.5f。l 环缝单壁内、外透照根据所选用的透照方式和射线检测技术等级,由公式计算或由JB/T4730.2-2005标准附录D查得透照次数。 l 环缝周向透照源置于圆筒形或球形容器的中心,一次曝光检测整条环缝或球形容器的所有焊缝,焦距为D/2+2mm,当胶片长300 mm时,一次透照长度为250mm.b) 双壁单影一次透照长度焦距一般为F=(150200)+DO mm,且满足最小焦距的要求。透照次数可根据K值和透照

35、方式由公式计算或由JB/T4730。2-2005标准附录D查得。c) 小径管双壁双影透照l 透照布置当 T(壁厚)8mm且 g(焊缝宽度)Do /4时,应采用双壁双影透照布置。不满足上述条件或椭圆成像困难时可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l 透照次数当T(壁厚)8mm且g(焊缝宽度)Do /4且T/ Do0。12时, 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相隔90透照2次。当T(壁厚)8mm且g(焊缝宽度)Do /4且T/ Do0.12时, 采用倾斜透照方式椭圆成像,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当T(壁厚)8mm时,采用垂直透照方式重叠成像,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当g(焊缝宽度)Do/4时,采用垂直透照方式

36、重叠成像,相隔120或60透照3次.8)贴片、屏蔽l 用磁性贴片夹或其他工具贴片,尽量保证整个胶片与被检焊缝紧贴(但不得使胶片因受压受折而损坏).l 应使胶片暗袋的中心对准射源束中心,以保证胶片曝光量均匀。l 当背散射比较严重时应在暗袋背面衬以12mm厚的铅皮以阻挡散射线。l 为监测背散射和无用辐射,可适当在每个暗袋后背贴附“B”字的铅标记,该标记影像不得叠加在焊缝影像上,并离焊缝边缘5mm以上.2.4暗室处理2。4。1 药液显、定影液宜采用胶片生产厂推荐的配方配制,配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配方程序依次将各药品加入,并要等前一种药完全溶解后方可加入其后的药。2)配制时的水温不宜超过5

37、2,除非是配方规定要用更高的温度。3)显、定影液在配制后应存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2。4。2显影处理1)显影过程中应不断翻动胶片或摆动洗片架,特别是开始显影的一分钟内。2) 不得用缩短时间来弥补曝光过量或用高温显影来弥补曝光不足。3)不得采用在红灯下观察来估价底片黑度或控制显影时间。2.4.3 中间水洗显影完毕后,应将底片放入水中漂洗10秒钟,再放入停显液中摆动2030秒钟,然后再将底片放入定影液中。2。4。4定影处理1) 定影时间为胶片通透时间的2倍.2) 定影过程中要经常翻动胶片。3)定影液温度不宜过低,否则易造成定影不透,但是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易使乳膜松软脱落,一般应控制在202。 发

38、现定影液陈旧,应及时更换。2。4.5 最终水洗:底片应在流动水中冲洗。2。4.6干燥分为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热风干燥温度应以35为宜,最高不允许超过50。干燥时悬挂底片要相互隔开.为防止干燥过程中产生水渍,应先将底片上水分滴干后进行干燥,或在水洗后浸入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中,先水溶后再进行干燥。2。4.7采用自动洗片机处理自动冲洗时,应精确设置控制胶片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等工序传送速度及药液的补充的参数,还应准确调节显影温度和冲洗周期,以获得良好的冲洗效果。药液使用期限和更换根据药效决定.2.5底片的评定3.1。5。1底片质量应满足标准要求方予以评定1)底片黑度: AB级:2.0D4.0

39、;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 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2)影像识别要求底片上的像质计影像位置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形象,在焊缝影像上,如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像质计指数钢丝影像,就认为是可识别的。不允许的影像底片有效评定区域不应有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缺陷或其它妨碍底片评定的伪缺陷。3)像质要求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应满足标准要求。2.5.2底片的评定1)底片评定由评片员负责,复评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2)底片评定标准应按指令要求执行。3)正确地识别射线底片上的影象,判断影象所代表的缺陷性质。对射线底片上的影象进行分析从以下方面:影象

40、的几何形状、影象的黑度分析和影象的位置等。2.6出具检测报告1)检测报告格式执行SH3503标准。报告一式六份,用计算机打印成页,格式不能随意更改。报告编号按项目统一编流水号,返修报告按原报告编号另发“R1”(R2)报告,扩探报告按流水号加“K”标记.2)报告上的技术数据必须填写完整,准确无误,不得有涂改。3)检测报告经评定、审核(RT-级人员)后,责任人必须钢笔签名(碳黑或蓝黑),加盖检测专用章后交检测负责人签名确认,监督抽检单位审核。3.0 超声波检测技术方案3。1超声波检测流程图(见下图) 超声波检测流程图接受委托检测前准备检测实施资料管理明确法规和技术标准人员资格确认设备材料选择和确认

41、编制工艺和工艺卡工作环境和工件状况确认仪器的调校绘制距离波幅曲线确定检测灵敏度缺陷扫查缺陷定量(位置和大小)操作过程记录缺陷评定检查委托单内容超声波仪器型号的选择设备材料的检定有效期的确认按工艺规定检测操作返修复探报告整理和签发检测资料存档探头、试块、耦合剂的选择灵敏度校核不符合超声波检测流程图3.2 检测器材的选择3。2.1 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探伤必须使用具有记录缺陷波功能的数字探伤仪器。3。2。2 探头的选择 斜探头的K值(角度)可按照下表的规定选取。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大K值探头.板厚T,mmK值8253.02.0(7260)25462.51.5(6856)直探头可按下表选用板厚T,

42、mm探头类型620双晶直探头2040单晶直探头3。2。3 试块的选择本工程采用的超声波检测标准主要有两个: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和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使用的试块如下:试块JB/T4730。3-2005标准GB1134589标准标准试块CSK-IACSKACSKACSKACB-ICB-CSK I B对比试块/RB1RB-2RB33.2.4耦合剂的选择耦合剂可采用甘油、浆糊、机油。使用时应注意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3.3检测技术等级3.3。1 A级检测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有关的支撑件和结构件焊缝检测;B

43、级检测适用于一般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对接焊缝检测;C 级检测适用于重要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对接焊缝检测.3。3。2不同检测技术等级的要求:检测技术等级厚度范围探测面探测方法使用探头 K值横向缺陷检测A846单面单侧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K3.0K 1。5/B846单面双侧K3。0 K 1.51. 可在焊接接头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接接头中心线成1020作两个方向的斜平行扫查,见图8。2. 如焊接接头余高磨平,探头应在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见图9。46120双面双侧直射波法K 2。0 K 1。0双面单侧或单面双侧K1.0和K1.5、K1.0和K2。0并用120400双面双

44、侧C846单面双侧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K3。0和K1.0、K2.5和K1.0、 K2.0和K1.0并用将探头放在与焊缝及热影响区上作两个方向的平行扫查,见图9。注:C级检测时应将焊接接头的余高磨平,对焊接接头两侧斜探头扫查经过的母材区域要用直探头进行检测.46400双面双侧直射波法K2。0和K1.0、 K1。5和K1。0并用3.4 表面质量和检验时机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象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焊道及其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外观尺寸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否则应做适当修整。无损检测必须在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24小时后方能进行检测.在实施现场检测前,检测人员应检查焊口表面情况和检测时机,确定其是否符合检测要求。若不符合,立即向现场监理反馈。待处理合格后,方可实施检测。3.5 校准和复核3.5.1校准:校准应在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探头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反射面,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