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181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测量仪器适用专业:(中职)应用电子学 时:72学 分:4一、 引言本课程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是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为以后的电子技术基础等相关课程打下基础,从而更好的学习后面课程。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主要是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电子技术课程。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我校中等专业学校培养计划,结合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

2、作能力,使学生加深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务实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特别是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和应用打好良好的基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电子技术仪器的使用和故障问题。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电子测量的内容、特点和测量方法。 理解误差的来源、表示方法和分类。 掌握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和数据处理。 了解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能阅读电子测量仪器说明书,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 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 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2、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在电子产品设计和维修中,能

3、熟练使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相关测量工作。3、职业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四、内容标准(一)第一单元单元名称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参考学时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测量及其意义2.了解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3.了解测量方法的分类 4.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5.掌握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有效数字1. 了解了解电子测量特点2. 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3. 懂的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有效数字,能堆测量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1. 了解电子测量仪

4、器的重要性、精确性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1.电子测量的意义和特点2.测量方法的分类 3.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4.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有效数字技能要点本课程教学介绍。介绍电子测量在以后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标以及参考书籍,和学习方法。考核评价让学生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数据处理中出现的误差情况。(二)第二单元单元名称电子电压表参考学时6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掌握电子电压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1.会正确使用电子电压表2.会正确读出电子电压表读数3.完成实验报告。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1

5、.模拟式交流电压表2.数字电压表 3.数字多用表4.电压表的选择和使用考核评价让学生动手做测量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三)第三单元单元名称信号源参考学时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掌握函数发生器的组成方案2.了解函数发生器产品介绍1. 掌握基本概念、概述 2.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技术特性。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1. 正弦信号 2.函数发生器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

6、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四)第四单元单元名称电子示波器参考学时6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2.掌握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特点、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1. 学会示波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2.会正确使用示波器3.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1.示波测试2.通用示波器 3.数字存储示波器 4.示波器的选择和使用5.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

7、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五)第五单元单元名称电子计数器参考学时8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 了解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性能2. 掌握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原理3. 掌握通用电子计数器的组成1. 会正确使用电子计数器2.掌握电子计数器的误差,能对误差进行分析1. 学会分析误差的产生并解决产生误差的因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1.通用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2.通用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原理3.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4.E312A型通用电子计数器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

8、总成绩80%。(六)第六单元单元名称频域测量仪器参考学时8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 扫描仪典型产品介绍2. 掌握扫描测量法、频率特性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3.了解频谱分析仪典型产品介绍1. 掌握频域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频谱分析仪的主要工作特性1. 学会运用特点分别各种典型产品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知识要点1.频率特性测试仪2.频谱分析仪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七) 第七单元单元名称电子元器件参数测量仪器参考学时1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掌握电子元

9、器件的使用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学会集总参数元件简介、万用电桥、Q表1.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2. 学会运用测量的相关知识到实际的生活中。知识要点1. 电子器件特性及参数测量仪器2.集总参数元件测量仪器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八)第八单元单元名称逻辑分析仪参考学时1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 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2. 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3. 了解逻辑分析仪的基本组成,功能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掌握逻辑分析仪的使用1.让学生逻辑分析

10、仪了解。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3.树立就业的信心。知识要点1. 逻辑分析仪与电子示波器的比较2. 逻辑分析仪的工作过程3.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九)第九单元单元名称智能仪器参考学时8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 了解智能仪器的特点2. 了解智能仪器的工作举例1.培养学生的口才能力,和观察能力。2.让学生学会使用身边的智能仪器1.让学生对智能仪器有更深的了解。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3.树立就业的信心。知识要点1. 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2. 智能仪

11、器使用范围和特点3. GPIB系统的组成考核评价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五、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基本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实验、实训才能达到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可在实训室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理念。 (3)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新技术,能紧跟技术发展潮流。 (4)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充

12、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良好的工程规范,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索能力。 (二)考核评价建议 (1)改革评价手段和办法,加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办法相结合。 (2)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实践环节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三)教材编写建议(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通过测量误差,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

13、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4)教材内容要能及时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5)编写内容的组织应以任务组织、项目驱动的原则,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训操作等,便于组织教学。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台等。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是的环境中磨炼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编写实训指导手册和电子实验题目,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七、编制说明1本课程由 开发2执笔: 3审核:4时间:系部意见: 教务处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