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体例规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280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稿件体例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稿件体例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稿件体例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稿件体例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稿件体例规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稿件体例规范一 书稿结构层次 书稿的层次一般分为结构层次、叙述层次。原则上我社只对书稿的结构层次进行规定。书稿的结构层次一般按级来划分。书稿的结构层次编排顺序应全书统一,层次分明,按“编章节”标示;用数字表示标题的顺序时,不同级别的标题应注意使用不同的数字符号。一般来说,一级标题用“一二 三”标示,二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三级标题用“.”标示,四级标题用“()()()”标示。另外,如果书稿为论文集,可根据情况做到各篇章结构层次的统一。如果有其他特殊情况,则可视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处理,但必须做到书稿结构层次合理,全书统一。二 引文出处、注释 本社出版物的引文出处、注释,原则上采用当页

2、页下注的方式;论文集可根据情况用章后注、文内夹注;一般不采用书后注及夹注。但无论采用何种注法,均应做到全书统一。中文书刊出处标引次序,除古籍、经典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应为著者(译者),书名,出版者,年份,版次,页码。如: (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版次),第页。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第期。 (作者):(文章名),年月日第版(报纸名)。 (国籍)(作者):(书名),译,出版社,(年份),版次,第页。(译文选自期刊、报纸,体例同、) 朝代(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第页。 (作者):(书名)卷(用汉字),版。(标引线装书) (作者):(书名),第页

3、,出版社,(年份)。(新出古籍的注释格式) (作者):(文章名),(书、刊名),(出版社),(年份)。 特例:篇章、作者的解释用“*”。 需注意,年份只用数字表示,不用写上“年”字,如年月日连用,则“年、月、日”三字应写全;如作者名之后有“著”、“编”、“编著”、“主编”、“编译”等词语时,则不再加冒号,作者姓名前有“见”、“参见”者也不加冒号。如: (作者)编(书名),(出版社),(年份),第页。 参见(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第页。 外文出处,保留原书编排风格,按原文项目次序排列,其中书名(刊物名)排斜体(俄文书名用正体排加书名号,刊物中的论文题目加引号用正体),编辑加工时在

4、原文书名下方划横线,加以标示,并允许文中见引注等编排。章末或书后所附参考文献标示项目及顺序大体相同,但字体要与正文有所区分,序号不用圈码。 原则上外文的注释应尽可能译成中文,将外文的原文标注在后,并用“()”括起。作者、书名、篇名应尽量译全。 1. 参考文献为书籍时,按照:作者名,书名(斜体),(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出版年代),引用页码。例如:Wendy Doniger, Splitting the Differenc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65. (1)参考文献为书籍中的某个篇章时,按照:作者名,“所引用篇章名”,所在

5、书籍的书名(斜体),ed. 该书编辑姓名(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代),引用页码。例如:Yamamoto,Tadashi,“Emergence of Japans Civil Society and Its Future Challenge.” Deciding the Public Good:Governance and Civil Society in Japan,ed. Tadashi Yamamoto(Tokyo: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1999), 97-124. (2)当两个引文出处一致时,第二个引文使用 “Ibid

6、.”代替。 2. 参考文献为期刊时,按照:作者名,“所引用篇章名”,期刊名(斜体)卷次(出版年代):引用页码。例如:Douglas D. Heckathorn,“Collective Sanctions and Compliance Norms:A Formal Theory of Group Mediate Social Contro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 (1990):370. “公元”在公元前的要写完整,公元后1000年以内的要用“公元”二字。帝王在位年代要标示清楚,如(10011008年在位)。三 书后“参考文献” 本社图书书稿末出现的“参

7、考文献”大都与“参考书目”相似。只是记录本论题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参考学习过的文献,并非一一在文内引用过。这不只是遵循学术规范,也是为读者提供深入学习的一种路径,是非常重要的。 我社图书书后“参考文献”的一般格式: 1. 专 著 (1)(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 (2)编或著(书名),(出版社),(出版年)。 2. 连续出版物 (1)(作者):(文章名),(刊名)年第期。 (2)(作者):(文章名),年月日(报纸名)。 注意: 1.“参考文献”不得有页码。 2.“参考文献”一般不加序号,如文献序号与正文中括注相对应的除外。 3.“参考文献”一般按类别分为古籍、专著、论文、外文资料

8、、原始链接等。 四 插 图 插图是图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分随文插图和单页插图两种。随文插图的位置要根据设计标注核对准确。要特别注意插图与正文内容的衔接问题,图的位置一般不要超前,按先看文后见图的原则编排,可以略微拖后,但不能超越本节范围。串文的插图,不论单双页一律放在版口。有说明文字的,一般排在图下或图的侧面,要特别注意核对图与文是否配套,防止张冠李戴。图中人物的左右应依读者立场来分。图的摆放应避免上下颠倒,这一点美术类图书(如篆刻作品)尤其应注意。跨页图必须双码跨单码。横置图一律朝向左侧,即反时针转90度。书内遇有多幅图时,每幅图均应标示图序和图题。图的顺序号应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二图,其图序为“图1-2”;图题则指该图名称。此外,还要防止图的反片。 图中的“注释”应为“说明”。文内避免使用“上图表明”等文字,应用“图1-1表明”或“(见图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