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如何跨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产业如何跨越.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旅游产业如何跨越 省委九届九次会议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全省的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湖北的旅游产业如何跨越式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市*区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旅游发展实际进行了思考。现将调查与思考的成果报告如下:一、旅游产业如何跨越将一般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实行倍加式增长*市*区环绕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旅游资源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十一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发挥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像抓工业经济一样抓旅游,紧紧围绕倾力打造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核心景区和全省旅游强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大力改善环境,强力整合资源,全力培育精品,着力形象宣传,有力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倍加式增长。2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区接待中外游客由130万人次上升到2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6.7亿元上升到13.7亿元,分别翻了一番。按照旅游业展的规律,人均生产总值在1000到3000美元之间,旅游产业呈加快发展,人均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以上,旅游产业呈爆发性增长。因此,区委、区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规划到2015年,接待中外游客由256万人次增加到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13.7亿元增加到3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区GDP的16%,占全省“十二五期末3000亿元的百分之一。接待中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再转个弯。二、旅游产品如何跨越将旅游资源
3、整合打造精品景区,实行集群式增长“十五”期间,*区的旅游产业处于是点状发展阶段,全区共建成对外开放景区(点)17个,各景区(点)小型分散,不成气候。在“十一五”期间通过资源整合,将全区17个旅游景区(点)整合为五大景区,即:三峡人峡风景区、三峡晓峰旅游区、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百里荒风景区和南津关大峡谷五大板块。形成了五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像工业生产一样实现了集群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区计划将“三峡人家”、“三斗坪旅游名星镇”、“黄陵庙景区”和“大老岭森林公园等旅游产品整合起来,建立一个“三峡旅游经济开发区”,即“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并享受*区工业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实行旅游产业大众化、
4、链条化、集约化、低碳化增长,像云南的*、*的桂林和四川的*那样整合式发展。三、旅游链条如何跨越将文旅脱节发展为文旅结合,实行渗透式增长文化是魂,旅游是形。旅游养身,文化养心。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只有将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才能提高旅游的品质和内涵,进一步吸引大众消费。“十五期间”,*区的旅游产业处于文旅脱节的状态,文化是文化,旅游是旅游,文化旅游两张皮。“十一五期间,*区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编排一首歌天下*美;一台戏*之歌;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一座楼*楼;一个纪念馆民间故事家刘德方纪念馆。同时,在“三峡人家”景区,还编排了两场体现巴文化和楚文化的文艺节目。“十二五”期间,*区计划拍
5、摄一部电视剧石牌保卫战;完善一个纪念馆*庙大禹纪念馆;打造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体验性,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四、旅游企业如何跨越将小型企业发展为企业集团,实行抱团式增长“十五”期间,*区的旅游企业小而散,样样有,样样拿不出手。“十一五期间,*区大胆引进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投资3.5亿元,开发“三峡人家”等旅游景区;引进*国贸集团投资2.1亿元开发三峡大瀑布景区和金狮洞景区;引进柳树沟磷矿投资1000万元开发南津关大峡谷。“十二五期间,将创造条件帮助三峡环坝集团在英国伦敦上市;同时将引进的*兴达公司开发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做大做强,引进浙*方兴业公司投
6、资1.2亿元兴建五星级涉外游船,引进*顿悟一泰投资公司投资3.6亿元兴建喜尔顿五星级大酒店。五、旅游品牌如何跨越将地方品牌发展为中国品牌,实行品牌发展战略“十五期间,*区的旅游品牌如“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 “大老岭”、“百里荒”、“南津关”、“*庙”等都局限在地方品牌,叫而不响,影响不大。“十一五期间,*区将“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大老岭”、“南沣关大峡谷、“百里荒”等旅游产品在全省、全国推介,使这些产品上升为省级品牌和国家品牌,大大提高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十二五”期间,*区拟将以上品牌打包整合为“三峡画廊精彩*”向全球推介,将中国品牌上升为世界品牌,像“活力广东、
7、“好客山东”、“神奇宁夏”、“北国风光”(黑龙江)一样叫响又叫座。六、旅游环境如何跨越将自然环境发展为生态走廊,实现环保式增长“十五期间,*区的旅游环境尚处于粗放阶段。“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9年,*区通过高标准规划、典型示范和奖励政策等措施,对 “*”、“宜巴”、“两金”、“普百”四条旅游主干线大力实施民居改造、生态家园、生态修复、旅游配套、景区升级等五项工程,把沿线生态走廊建设成“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和“道路硬化、环境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整体美化的生态文明景观带,共改造民居2800多户,使全长200多公里的生态旅游走廊成为“路在村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经验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