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麝香鼠安新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471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麝香鼠安新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给麝香鼠安新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给麝香鼠安新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给麝香鼠安新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给麝香鼠安新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麝香鼠安新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麝香鼠安新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麝香鼠安新家在观察与发现中寻找新路径(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说过以养老鼠为业的,有个名叫王振英的人不仅以养老鼠为业,还一干就是20年,而且到现在还成了我们国家这一行业的领头人。他养的鼠也因为特别能帮人发家致富而被称为“金老鼠”。我们问他养鼠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最关键的是给它们做个好圈舍,有了好的圈舍,就等于养殖成功了一半。这就是王振英给金老鼠们精心盖的房子,布置好的家。每一个单元里,都有活动场,有游泳池,里边还有深深的鼠洞做卧室。这里住着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一家一家的老鼠,家庭成员数量不同,但每一家总要有一对鼠夫妻,有的家里只是夫妻两个,有的家呢,是夫妇两个拖儿带女一起生

2、活。看起来其乐融融。(采访)现在虽然说我们养了20年了,但是我们这个窝改造了也十多次了,比原来刚开始引进的那个窝,现在的产量经济效益提高了好多。养一对麝香鼠,一年就能产仔鼠20多只。原来刚一开始养的时候,一年也就能产到个七、八只就不错了。再一个就是麝香。原来提取麝香也就是3克5克,后来提高到8克。现在最高的能达到15克了。“金老鼠”学名叫麝香鼠,雄性鼠在发情期,能分泌类似麝香的一种香料来吸引母鼠。经科学检测,麝香鼠产的这个香料成份,跟林麝产的大致相同。目前,由于林麝是濒危保护动物,它们的麝香已被列为禁品,所以麝香鼠香料成了最理想的替代品。麝香鼠产香多了,养鼠的人就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现在,王振

3、英的麝香鼠养殖技术在全国同行业当中算得上是领先的,甚至还有国外的朋友慕名来跟他学习。而王振英把自己20年来养麝香鼠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主要归因于他对鼠窝的成功改造。(采访)我们对窝的改造,麝香鼠住进去以后舒服了,住得很舒服,也就是说很适合它的生物学特性,这样一来,它住得好了,吃得好了,产仔多了,产香多了。如果圈舍建造是麝香鼠养殖的关键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使养殖成功一半,那何乐而不为呢。因为这麝香鼠的确浑身都是宝,它除了能产麝香,还能贡献高质量的皮毛,它毛皮细软,光泽性好,不容易沾水,它贴身的青色绒毛几乎密不透水,有软黄金的美称,是制作高档裘皮服饰的好原料。青根貂的俗名也就是由此而来。除此以外

4、,麝香鼠的胡须能做牙签,粪便因为有驱蚊功能可以做蚊香,甚至它的尾巴里还可以提取出天然的手术缝合线。(主持人)这麝香鼠浑身都是宝,但是也得养得好才能真正得到好收效。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说的就是这养殖业的风险比较大。王振英20年成功养殖麝香鼠,他总结出的头条经验就是成功改造了鼠窝。我们下面就从头到尾,听他讲讲这前前后后的故事。最开始,王振英他们到国外考察,了解到青根貂皮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是个创业的好项目,就想办法从加拿大引种开始了养殖,并且学习了养殖技术。但当时他们自己没有经验,不了解麝香鼠,学来的养殖技术也只是个皮毛。从国外引过来这个种,人家比较保守,人家又不告诉我们成套的这些个技术,具

5、体怎么养啊,怎么防病啊,怎么建这个圈舍啊,不去告诉,只是让我们去看,看到的那个只是很简单的东西。(采访)就这样,王振英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依葫芦画瓢地大体仿照国外的样式,建起了圈舍,养起了麝香鼠。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比方说什么疾病啊,都来了,肠炎啊,巴氏杆菌啊,等等,一系列的病,都在我们这里发生了。王振英说这些疾病通常是由于圈舍不卫生造成的。他带我们来看以前曾经用过的圈舍。乍一看,有游泳池,有活动场,还有通道通往后边休息的地方,跟现在的圈舍也差不多。王振英说问题出在水池上。这是个平底儿、四四方方的水池,活动场和休息室都座落在水池的上面。因为这个麝香鼠排便都要在水里边进行,它把粪便都排到水里边

6、,这个水就脏了,可是这个水脏了以后,这个脏东西都落到水池子下边了,由于这个水池子底是平的,在后边在水池子下边就是一层粪便,你把这个水放完了以后,它这个粪便都在水池子下边,你还要人工去打扫,很费工,并且你打扫不干净。(采访)费力去打扫了,效果还不好,不干净的池水给麝香鼠带来了疾病。怎样能够避免这个问题呢?王振英想到野外的麝香鼠经常活动在河流湖泊的岸边,自然的水边多是斜坡。就这样,他把原来平的水池底改成了这样的一个斜坡,效果就很不一样了。利用水的压力,很科学地把这些粪便草这些脏东西用水的压力都压到最下边,它这个脏东西都上不来了,这样上边的水是很干净的。到放水的时候,把下边这个放水口打开,利用水的压

7、力把脏东西一下都排出去了。(采访)这样既给麝香鼠提供了干净的水源,疾病明显减少,还降低了成本。原来那个方池子,一个工人可以管对,这个池子干完了以后,一个人能管到对了。节约了很多的劳动力。并且还节约了水资源。水池的问题解决得很漂亮,但是鼠的产仔量和产香量还是维持在原来的低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采访)我们又咨询了好多专家,咱们国家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少,咨询完了以后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指导意见。那么怎么办,只有把它的习性了解透了,我们才能够把它养好。这样我们就到自然界里边,也就是说有野生鼠的地方去考察。河流湖泊池塘沿岸和沼泽地带,都是水陆两栖的麝香鼠喜欢居住的地方。王振英就到它们繁衍得比较兴盛的新疆波斯

8、腾湖,黑龙江兴凯湖以及浙江的一些河流沿岸多次去考察。麝香鼠主要是在晚上活动,又怕外界打扰,这样王振英他们只能选择在有月光的晚上来看鼠。其中一次难忘的经历给了他难忘的收获。(采访)蹲着蹲着的时候,来了一条蛇,来了蛇怎么办啊,如果这时候你动吧,这鼠才出来了,两个鼠正在戏耍正在闹哩,你一跑,肯定这鼠发现了,不再配种了,这怎么办啊,不敢动,这个蛇,在这个腿上蹭着,就过去了,很害怕的。冒着被毒蛇咬伤的危险,还一直坚守着不动,王振英发现啥了呢?它不是在水深的地方配种,它是在水边上水很浅的那个地方,并且母鼠还得着陆,就是说要伏在地面上,水底,它的身体要漂上来,水太深了以后配不上,水太浅了以后也不行,它就在这

9、个水正合适的地方,配种才能配好。(采访)这下,王振英就清楚他的麝香鼠繁殖率不高,原因还在水池池底上。麝香鼠在这个斜坡上,没有适合它配种的地方。水放满了以后,前边公分深,不能够配种,后边最里边有适合它的地方,可是又有石棉瓦在这里边挡着,这两个鼠到里边去了以后,又不能够配种,空间太小。(采访)他就把斜线形的池底又改成了抛物线形。这样,在出了活动场盖板外,原来的斜线池底开始变成很陡的弧线,而这个地方在水池灌满水的时候,水深刚好是10厘米左右,正好适合麝香鼠配种。另外,水池底的陡坡也有利于把脏东西都彻底赶到最深的水底,也就是离出水口最近的地方,而不是像斜坡形的池底那样还会有一些存留在斜坡上。并且,新水

10、池需要的水量也更少了。这样一来,水池不仅更加节水省人工,而且还更干净卫生,并且更提高了产仔率。但是王振英高兴的同时又有了新的烦恼。因为小鼠虽然出生的多了,但是活下来的并不多。(主持人)当时小鼠都是在这个两层楼的二楼上出生的。这也是当初王振英模仿着国外的做法盖起来的。但是跟加拿大不同,河北冬天寒冷多风,夏季炎热,薄薄的房顶和墙壁使得产仔室冬天寒冷,夏季酷热。娇嫩的初生小鼠接受不了这样的考验。那么是再琢磨着找更好的建筑材料给麝香鼠重新盖房子,还是换个思路,想想其他的方法?后来我们根据我们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比方说好多个养兔子的,养别的动物的那个,他都在地下。养兔子的那个,地下的那个窝,繁殖率是很强

11、的。(采访)麝香鼠野生状态下就是在地面以下打洞居住的,王振英把产仔室转移到地下,这又是个既省钱又讨好的巧主意。但这也只是给王振英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思路,他把产仔室搬到地下以后,又出现了鼠窝潮湿麝香鼠容易生病的新问题。这个时候,又是野外考察给他提供了宝贵的灵感。顺着堤走,你就会发现鼠的足迹,有爬的那些个迹象,或者鼠粪啊,这些个东西,发现了以后,就知道这块有鼠,就在那儿蹲下,等,一等就发现这个鼠从哪里出来,(采访)这一窝鼠从那个地方出来了,七八个十来个,都从这个地方出来了,另一个地方也是,它出来都是一个方向出来的,后来我们就考虑这里边是不是有窝。后来就顺着那个水下边去摸那个窝去,一摸,这个里边有洞,

12、就知道原来是水封洞。用水把洞口封起来,就好比是孙悟空的水帘洞,出入都要经过水,为自己的住处设置一道天然屏障,既安全又隔音还能调节窝里的温度,冬暖夏凉,麝香鼠真是聪明。王振英原来给麝香鼠建的窝就没有水封洞,方形的水池跟上边的窝没有什么紧密的联系。有了这个发现以后,他专门给鼠新做了水封洞洞口。这个水封洞对麝香鼠的生长,以及对解决它自己胆小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采访)当然,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更重大的发现还在后面。(采访)进入水封洞以后,没有想到它那个窝有那么复杂。它从水里边一个很深的地方一个水封洞,然后这个窝顺着这个地势就上来了,上来了以后大概离地面有3040公分吧,这么个地方,就是它的窝,并

13、且它这个窝是网络式的,并且是交错着的。王振英发现,在这些错落有序的窝里,老鼠们是一家一家群居在一起的。参考着这些,麝香鼠就有了这种单元式的新家。从水封洞上来,这个单元是警卫室,公鼠会在这里为产仔的母鼠和刚出生的小鼠站岗放哨,护卫着全家的安全,其实这里守着水封洞口,不仅最不安全而且最潮湿,老鼠爸爸真算得上尽职尽责了。接下来的单元是活动室,王振英说,第一窝出生的小鼠主要在这里居住和活动。再往里走,就是一层层活动砖块垒成的总共有四层,都叫做产仔室,母鼠带着第二窝和第三窝新出生的小鼠住在里面。产仔室深度是.米这么个样子。也就是地下公分,地上公分。(采访)这里的四层每一层宽度有80厘米,四层的总长度就有

14、两米多。这样麝香鼠从水封洞上来以后,要经过曲曲折折比较长的一段路才会到窝的最深处。比原来的两层结构,显然是深多了。因为麝香鼠胆子比较小,它在这里居住就感觉着很安全。(采访)同时,麝香鼠从水封洞进来以后,要经过比较长的距离,才会到达窝的最深处,这就会使它在路上就能抖掉身上的水珠,保证窝的干燥。而且,王振英把鼠居住的空间加大,甚至有的鼠家庭成员更多一些,为了让鼠全家住得尽量宽敞,他会为它们专门准备5层的产仔室。这也是因为他有专门的考虑。麝香鼠生出来了以后,在50天之内必须要群居,这样对它的成活率会提高好多。(采访)可别小看这个,这也是王振英吃了教训才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麝香鼠生出来了以后,都是一个

15、群体,它的气味相同,互相是不咬架的。我们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会把这个麝香鼠生出来满月以后,就把这个麝香鼠分开饲养。因为我们为的是繁衍后代,为的是麝香鼠没有血缘关系,让它去优种优繁优育。我们就把不同的血缘关系配到一起来。把它放到一起以后,有的鼠它就咬架,(采访)不光是说咬架容易得病,容易咬死,并且对它的生长也起到很大的阻力的作用。现在,小鼠们跟着父母住在舒服的新家里,心里踏实,每天吃得饱喝得好,兄弟姐妹玩耍嬉戏,个顶个地都是精神头十足的小精灵鼠,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真是像王振英说的那样,顺应着麝香鼠的习性给它建造笼舍,它住得舒服了,生长、繁殖自然也就会让人省很多心。在当时有限的条件

16、下,拜野生麝香鼠为老师,王振英收获不小。但是,他同时也开动脑筋,发挥了人工养殖人为干预的优势,对鼠的顺利成长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主持人)小鼠喜欢跟它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王振英就做了大的单元房子满足它们的心愿。但是这些小鼠才刚刚天左右,也就是刚刚满月,又被主人给从出生的家里提了出来,转移到这样的铁笼子里。不知道王振英又想到啥了呢?鼠长到35天的时候,容易生病,就要把它拿出来进行笼养。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每只鼠的状况,这样就等于给这个35天的鼠起了一个小灶,再加上尤其是在7月,比较热,拿出来以后通风啊,这个鼠的成活率提高了好多。(采访)虽然离开了父母和出生时的环境,但小鼠还是和原来的兄弟姐妹在

17、一起,而且从吃大锅饭转移到了单独吃小灶,每天还照样可以去水里洗澡游戏。虽然被分出来了,小鼠过得也还自在。虽然这样折腾了一番,但王振英还是节省了成本。我们来听听他算的这笔账。一个大笼子的成本块钱就够了,这里边可以养只鼠,每只鼠没有几块钱。可是如果你要做这个窝,就是做成水泥砖结构的这个圈舍,每一个窝需要块钱,总而言之,那个笼子还是成本要低。(采访)另外,饲料的成本也降了下来。它放到笼子里边以后,饲料的利用率高了,也就是在水池子里边争啊闹啊,最后把草啊扔到水池子里边了,浪费了。可是在笼子里边,给它多少草,都是干净的。它都能够吃完。(采访)看来,这又是一个既有效又省钱的好主意。再来看这些小鼠,吃过天的

18、小灶之后,就差不多有它父母那样大小了,抵病能力有所增强,这时候,王振英还要把它们送回出生的老家,也就是它们父母的身边。不知道经过了这一个多月,小鼠和鼠家庭还会互相友爱吗?这个鼠家庭群居,就是这个习性。一窝的这个同住到一起它就不会咬架,什么时间都不会咬。隔上一个月隔上两个月,再放回去,还是不会咬的。(采访)小鼠重新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继续茁壮成长。很快,它们就有个月大了,就算已经长成大鼠,需要男婚女嫁,再住进一处主人给安排好的水封洞、单元式房子,安下家来自己过日子了。(主持人)安居下来的麝香鼠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老鼠,王振英现在也经常被人称为“鼠王”,一来是因为他本就姓王,二来更主要的,是因为他这年来养麝香鼠养得很成功。有要取得成功的决心,肯吃苦,肯动脑筋,“鼠王”就这样养出了“金老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