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501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路征占林地可研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使用林地可 行 性 报 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二一二年七月项目名称: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主管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发改委建设单位:阿拉尔市城市建设管理处报告编制负责人: 宫海霞 (注册咨询工程师)报告编制组成员: 李 娟 (工 程 师)姬 玲 (助理工程师)魏小红 (工 程 师)代 伟 (助理工程师)审核:李向阳 (注册咨询工程师)校核:刘自春 (注册咨询工程师)报告编制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资 质:林业、农业乙级发证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2、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证书编号:工咨乙13520060025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概况11.2 拟使用林地概况31.3 报告编写依据3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及项目背景52.1 项目的由来及提出52.2 项目区自然地理62.3 社会经济条件82.4 项目区森林资源概况82.5 拟建项目的位置8第三章 项目区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103.1 调查对象、范围及方法103.2 调查结果103.3 森林资源分析评价12第四章 使用林地对环境的影响134.1对森林资源的影响134.2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34.3 对生态效能的影响134.4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14第五章 综合评价155.1 工程建设

3、使用林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155.2 项目建设对环境和林业发展影响评价155.3 效益分析165.4 项目建设综合评价16第六章 保障措施186.1 政策保障186.2 技术保障186.3 水土保持及植被恢复保障措施186.4 资金保障19第七章 可行性结论20第八章 相关说明21附 件:附件1、项目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附件2、项目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附件3、工程拟使用林地各项补偿费用估算附件4、关于下达师市2012年第二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计划的通知,师发改发2012180号附件5、关于同意阿拉尔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项目立项并开展相关前期工作的通知,阿发改函20128号附 表:附表1、占用林地

4、分权属、面积、蓄积统计表附表2、占用林地分权属各地类面积统计表附表3、占用林地分权属、起源、林种、优势树种各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附表4、林地补偿费估算表附表5、林木补偿费估算表附表6、安置补偿费估算表附表7、征占林地植被恢复安置费估算表附 图:附图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图附图3、项目拟占用林地现状图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使用林地1.1.2 项目性质项目性质:新建1.1.3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阿拉尔市城市建设管理处1.1.4 项目批准单位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项目,由新疆生产

5、建设兵团农一师发改委批准,批准文件关于下达师市2012年第二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通知,师发改发2012180号。1.1.5项目建设目标拟建的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青松路至希望路)路段总长为3200m,红线宽度为36m,其中:机动车宽度为15m,非机动车道宽10m,绿化带宽11m。项目建成后,将完善阿拉尔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阿拉尔市龙泉路行车道窄,道路未设置非机动车道,机非混行、杂乱无章等问题。满足阿拉尔市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增强阿拉尔市引资能力和宜居条件,优化城市布局,培育其竞争力。1.1.6 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总投资为300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道路建设。资

6、金全部来源于阿拉尔市本级财政资金。1.1.7 项目建设期限建设工期4个月,2012年8月开工建设,11月底竣工。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线路勘测、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等前期工作。1.1.8 拟使用林地规模使用林地面积为2.2040hm2。1.1.9 项目提出的过程及前期的准备情况根据农一师发改委于2012年5月23日下发关于下达师市2012年第二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通知师发改发2012180号,批准该项目的实施。根据使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地单位申请使用征用林地或者临时使用林地,应当提供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7月,受阿拉尔市城市建设管理处委托,

7、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承担了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工作。1.1.10 项目建设的意义工程建成后,完善了阿拉尔市的城市路网,改善城市整体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区块的城市化建设,更好地形成城市框架;对城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拟使用林地概况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项目占用阿拉尔农场五连龙泉路北侧的农田牧场防护林,占用小班数共计6个,使用林地总面积为2.2040hm2,使用林地类型为永久使用,地类为有林地和宜林地,其中:有林地2.1040hm2,宜林地0.1000hm2。需采伐

8、林木3138株,林木蓄积840.9m3。1.3 报告编写依据1.3.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04-29;(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8号2000年1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08-29;(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06;(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85-07-06;(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11-08;(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992-03-0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

9、01-01。1.3.2 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办法、文件(1)国家林业局使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2)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3)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3139号);(4)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通知(林资发2002237号);(5)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273号);(6)国家林业局关于执行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资发2002275号);(7)自治区计委、财政厅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

10、新计价房2001500号);(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印发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整地拆迁补偿标准的通知(新国土资发【2009】131号);(9)关于同意自治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批复(新政函2010323号);(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公布实施自治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通知(新国土资发【2011】19号)。1.3.3 项目文件1、关于下达师市2012年第二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计划的通知,师发改发2012180号;2、关于同意阿拉尔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项目立项并开展相关前期工作的通知,阿发改函20128号。第二章 项

11、目区基本情况及项目背景2.1 项目的由来及提出阿拉尔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中南部,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经8030至8l58,北纬4022至4057之间,东邻沙雅县,西依阿瓦提县,南北靠阿克苏市,东北接新河县。阿拉尔市是农一师的核心垦区,垦区由农一师七团、八团、九团、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十四团、十五团、十六团等10个农牧团场和塔里木灌区水利管理处、水利水电工程处及阿克苏市托喀依乡和托海牧场(乡场合一)等单位组成,行政区域总面积约4196km2。阿拉尔市是一个新兴城市,为逐步完成城市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先行。现阶段阿拉尔市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不合理,已有道

12、路设施较为落后,部分道路行车道较窄、路面发生严重的盐胀和冻胀,还有部分城区道路未设置非机动车道(包括主干道),机非混行、杂乱无章、路面凹凸不平,已不能满足近期和远期建设项目的需要。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把城市中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的连接起来,使城市各部分之间有便捷、安全的交通联系,同时对城区建设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龙泉路为阿拉尔市城市北扩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由于拟建道路所处的新疆阿拉尔市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城区路网骨架已基本建成,但根据阿拉尔城市发展规划,今后城区需北扩,扩建后道路工程要先行,本次建设工程中,龙泉路为城区北扩后的一条重要城市次干路,必将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

13、的影响。因此,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本项目。2.2 项目区自然地理2.2.1地理位置阿拉尔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中南部,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经8030至8l58,北纬4022至4057之间,东邻沙雅县,西依阿瓦提县,南北靠阿克苏市,东北接新河县。阿拉尔市行政区域总面积约4196km2,其中城区规划控制面积879.85km2,建成区面积33km2,阿拉尔市是农一师的核心垦区,垦区由农一师七团、八团、九团、十团、十一团、十二团、十三团、十四团、十五团、十六团等10个农牧团场和塔里木灌区水利管理处、水利水电工程处、新农开发公司、塔河种业公司及阿克苏市托喀依乡和托海牧场(乡场合一)

14、等单位组成。2.2.2地形地貌阿拉尔市市域范围主要为农一师塔里木灌区,灌区地形受天山和塔里木河的影响北高南低,沿河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程10001047m,大区地形平坦,微区起伏严重,多沙丘冲沟。以塔里木河为界,塔里木灌区分为塔南、塔北两大灌区,塔北灌区属冲积平原与天山南麓山前洪积平原相接地带,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地形北高南低,地势沿塔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纵坡1/10001/3000。塔南灌区属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冲风积平原,地形南高北低,沿塔河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纵坡1/30001/6000。土壤质地轻,灌区大区地形平坦,微区起伏,多河丘、古河道遗迹。本项目工程建设地点处于塔南灌

15、区。2.2.3气候条件项目区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温较差悬殊等特点,据阿拉尔中心气象站资料:(1)光照和太阳辐射:灌区年均日照时数为293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6%,太阳辐射611.16KJ/cm2。(2)气温:年均气温10.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5.0,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8.4,10有效积温4000以上,95%保证率为4168,无霜期209天。(3)相对湿度:平均相对湿度为51%。(4)降水和蒸发:灌区平均年降水量47.3mm,年均蒸发量2044.6mm,是降水量的43倍。(5)风向和风速:常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1.8m/

16、s,最大风速m/s。(6)冻深:最大冻土深度78cm。(7)灾害性天气:多为沙尘暴干热风,冰雹、暴雨、春旱等。2.2.4水资源项目区属塔河干流冲积平原。表层地下水径流与地表水径流基本相似,由西向东折向南沿地形坡降方向流动。塔河在缓慢相对沉降的地质环境中,历经漫长地质时期的迁移摆动,使水流携带的大量泥沙物质得以堆积。据石油钻井数据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厚度达500m以上。构成统一的松散层孔隙水赋存场所和空间。300m以上均为中上更新统冲湖积粉细砂、中细砂层夹多层厚度约0.54m的粉土、粉质粘土层。因此,含水层岩性基本一致,其透水性、富水性变化不大,分布均匀。据钻孔揭露和抽水试验成果,塔河干流上游地层结

17、构简单,地下水类型单一,大部分为潜水,局部具有承压水特性,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4L/s.m,渗透系数29m/d,属中等富水区。2.3 社会经济条件2.3.1人口状况农一师阿拉尔市总人口16.99万人,总户数5.26万户,农村人口0.37万人。年末从业人数4.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3万人,第二产业0.46万人,第三产业0.74万人。2.3.2国民经济状况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12.8%;第二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增长29.8%(工业增加值9.36亿元,增长39.3%);第三产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2.3%。

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242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96亿元,增长2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增长29.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9亿元,增长36.2%。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8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7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23亿元,增长28.6%。2.4 项目区森林资源概况阿拉尔市林地总面积182181.93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2265.31hm2,疏林地1601.13hm2,灌木林地90501.5hm2,未成林造林地8657.99hm2,无立木林地6997.12hm2,宜林地52158.88hm2。活立木蓄积量2069291m3,其中:有林地蓄积182

19、0149m3,疏林地蓄积38643m3,四旁树蓄积206630m3,散生木蓄积3869m3。2.5 拟建项目的位置经现地勘察,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阿拉尔农场五连龙泉路北侧。表2-1 使用林地坐标表序号林班小班起点坐标终点坐标横坐标纵坐标横坐标纵坐标110-4952247944923735233714492301210-9552338044922885235784492276310-9652357844922765237224492253410-10052372944922145241454492202510-8352469544921855241824492237610-1035249344492

20、1815254484492125第三章 项目区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3.1 调查对象、范围及方法3.1.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项目建设拟使用的林地,占地类型以农一师阿拉尔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项目建设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为依据,为有林地和宜林地。有关技术标准均按照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原林业部森林资源采伐更新作业调查设计规程及相关规定执行。3.1.2调查范围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需使用的林地,全部为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3.1.3 调查方法本次外业调查,由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组成员和阿拉尔市城市建设管理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调查组对占

21、用林地进行了面积、树种、林种、地类等因子的现地调查,利用GPS定点调查的方法,在调查的林地内进行实测林分覆盖度。3.2 调查结果3.2.1 拟使用林地现状项目区共使用林地2.2040hm2。(1)拟使用林地按林地权属划分该项目需使用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2)拟使用林地按地类统计该项目拟使用林地地类为有林地和宜林地,其中:有林地2.1040hm2,宜林地0.1000hm2。(3)拟使用林地按林种统计该项目拟使用林地林种全部为农田牧场防护林。(4)拟使用林地按树种统计该项目拟采伐林木3138株,其中胡杨1540株,新疆杨1598株。3.2.2 项目区内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及古树名木项目区属于人类活动

22、频繁区域,野生植物资源相对稀少。经实地调查,项目涉及区域内未发现有古树名木和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3.2.3 项目区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项目区域内很少有野生动物活动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生长和繁育,项目实施范围内无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的。3.2.4 拟使用林地的四项补偿费用按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273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委员会、财政厅新计价房2001500号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项目建设拟使用林地补偿费用总计1256760.00元,其中林地补偿费385920.00元;林木补偿费121640

23、.00元;安置补助费578880.00元;森林植被恢复费170320.00元。3.3 森林资源分析评价项目所在区域位于阿拉尔农场五连龙泉路北侧,使用林地林种为农场农田防护林,拟占用有林地面积2.2040hm2,树种为胡杨和新疆杨,龄组为幼龄林、中龄林和过熟林。地类为有林地和宜林地。所占用林地仅占阿拉尔市林地资源的0.012,对区域森林资源的影响是级微小的。第四章 使用林地对环境的影响4.1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本项目建设中会使占用林地小班受到损坏,而导致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的减少。经现地调查,工程使用林地面积2.2040hm2,仅占项目区域林地面积比例较小,项目建设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是局部面积的减少和所

24、有者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对森林资源不会造成大的破坏,影响只是局部的、暂时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可向用地者收取植被恢复费,通过异地造林的方式对使用部分的森林资源进行补偿,能够最大限度弥补项目建设对项目区森林资源的影响,保证项目区整体森林资源的稳定。4.2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项目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范围,且建设区域位于阿拉尔市城区阿拉尔农场五连龙泉路北侧,人员活动频繁,区域内野生动物活动极少,不涉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因此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甚微,并且考虑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少占林地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拟建项目是属于市政道路建设,不存在外来物种侵

25、入。对生物多样性影响非常小。4.3 对生态效能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实施,乱砍滥伐得到有效禁止,区域内森林植被恢复较快,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生态较好。拟建项目占用的林地地类为2.1040hm2有林地和0.1000hm2宜林地,所占项目总面积比例较少,所以,项目使用林地对区域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效能影响较小。项目建设期间,建设单位需按国家森林、环境保护等要求尽可能降低对沿路的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的破坏,施工完成后道路周边的绿化及植被恢复可使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4.4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道路建设与运输会给周围自然环境造成

26、多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于市政道路建设,建设期间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施工机械及运行期的汽车噪音、粉尘、汽车尾气和废弃物等。对项目区域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和空气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及运行期的汽车噪音对项目区域内的野生动物栖息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一定的减震降噪措施,在野生动物活动较多的区域应设置野生动物保护牌和禁鸣标志等,尽量减免噪音对野生动物栖息的影响。在施工区域配备洒水车从而降低粉尘污染,通过环境保护减缓措施和施工期的结束,这种影响将会逐步减轻。第五章 综合评价5.1 工程建设使用林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项目立项依据充分,建设条件完全具备,规划选择科学合理,设计

27、中进行了多方案的分析论证和选优,施工设计已基本完成,各项措施均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技术标准。项目施工过程中将积极采用各种水保措施,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工程建设所使用的少量林地并没有给项目区的森林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和影响,因此工程建设使用少量林地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5.2 项目建设对环境和林业发展影响评价本项目在设计阶段、施工期阶段、营运期阶段的环境保护工程都做了规划设计,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以避免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域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对项目建设可能导致的水土流失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与分析,并设计了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方案,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美化绿化、取土场的临时

28、性防护、料场的临时性防护、风季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监测等,以避免项目建设对项目区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林地保护主要采取异地造林等植被恢复措施,尽量避免林地的损失和森林资源的减少。工程建设不存在制约性环境因子,对林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无明显的不利影响。针对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问题,已制定了具体的防治保护措施,并将保护费用列入了工程投资估算中。因此,从环境和林业发展角度分析,工程是可行的。5.3 效益分析5.3.1 社会效益阿拉尔市的道路刚刚起步,已有道路设施较为落后,部分道路车行道发生盐涨和冻胀,这对城市发展很不利,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完善阿拉尔市道路的连接,

29、改善城市道路运输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区块的城市化建设,更好地形成城市框架。所以阿拉尔市城区道路的新建和改扩建尤为重要、紧迫。同时项目的建设对于阿拉尔市的发展,繁荣区域经济,增进区域民族团结,促进垦区农、工、建、贸、商的迅速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5.3.2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为城区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的建设将为逐步完成城市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先行。随着阿拉尔市的建设,将带动阿拉尔市整个区域经济,项目建设能够直接带动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对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带动

30、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及师市党委的对阿拉尔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对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推动作用。5.4 项目建设综合评价(1)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政策的扶持,为项目的正式实施创造了机遇和条件。这些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二、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势必造成货运和客运交通量的迅猛增加,因此征占林用地修建阿拉尔市道路是切实可行的。(2)资金保障本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为本市财政资金。近几年阿拉尔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主要经济指标都在上升,有能力进行本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做到项目建设过

31、程中降低污染,减少对生态及环境的影响。(3)规划设计技术合理本项目是根据阿拉尔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和交通特点进行设计的,因此该工程在技术上是合理的。(4)基础设施及劳动力保障本项目所在地施工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地工程建设材料充足,具备实施该项目的施工条件。综上所述,本项目征占用林地占区域森林资源的比重较少,对区域生态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实施本项目既可以拓展场镇发展空间,改善城市的交通条件,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又改善投资环境,带动沿线经济的开发建设,促进场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此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第六章 保障措施6.1 政策保障项目相关的

32、环境影响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已由相关单位编制完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程序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城镇发展规划。6.2 技术保障阿拉尔市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造林作业设计,尽快完成植被恢复等造林措施,进行异地造林,以弥补因项目建设造成的林地和森林资源的损失,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林业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环境保护和造林技术可以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为依托,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障。6.3 水土保持及植被恢复保障措施项目区所在地阿拉尔市已经采取了异地造林的措施,进行了作业设计。以保林地资源不因被征占而受到影响。工程建设单位要

33、制订有关林地林木的管理办法,落实人员,明确职责,防止施工期间乱占林地现象发生,切实做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工程建设单位应按有关标准缴纳林地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安置补助费等使用征用林地的四项费用。森林植被恢复费必须专款专用,统一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前作好造林作业设计,植被恢复到位后,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应在项目区内或异地安排面积不少于2.2040hm2的植树造林,以恢复森林植被和森林生态环境,使森林的综合效益不因本项目使用林地后而降低。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必须100%处理后方可排放;施工单位应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加强管理,降低噪音和粉尘;认真做好垃圾清理工作。通过采取以

34、上措施,确保施工期间项目区周围有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料场开采和弃渣进行合理规划,尽量减少了开挖面,并采取相应的水保措施,搞好植树绿化,防止水土流失。6.4 资金保障本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阿拉尔市财政投资,完全能够保证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第七章 可行性结论本项目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为城区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拟建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施工设计充分体现了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在施

35、工方案选择、设计等方面,均考虑尽量少占林地,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护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对生态环境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拟建项目符合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程序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设计科学合理,技术措施得当。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使用部分林地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建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法定程序报批项目建设所需使用林地和林木采伐等相关手续。本次使用的林地属于永久性使用林地。在项目建设中需要临时使用林

36、地的,建设单位应及时与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联系,按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法规和管理办法,依法办理临时使用林地及其它相关手续,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第八章 相关说明本研究报告只作为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它部门审核项目建设单位使用林地申请的参考依据,其森林资源数据不能作为申请和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等其它方面的依据。阿拉尔市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提出使用林地申请报告,并与农一师国土资源局、农一师林业局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了联合调查。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在本可行性报告编制过程中,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依据国家相

37、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对拟建项目使用林地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地调查和勘测定界,调查核实拟建项目使用林地的土地种类、权属、起源、面积等,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落实植被恢复用地,对拟建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附件1:项目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根据项目建设给定的使用土地界线范围,在有关人员的参与下,调查组本着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于2012年7月对项目区内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工作概况参加本次森林资源调查的技术人员共有2人,为工程师。调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收集行政界线图及有关协议,准备有关调查图表。第二阶段:利用施

38、工设计图,在有关人员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现地调查。用GPS进行定位及面积测算,现地记载主要调查因子。第三阶段:对调查资料进行内业整理分析,统计森林资源数据表,制作现状图、位置图,编写调查报告。2、调查对象、范围及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项目建设拟使用的林地,占地类型以农一师阿拉尔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项目建设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为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均按照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原林业部森林资源采伐更新作业调查设计规程及相关规定执行。本次调查的范围是工程建设用地边界以内的林地,是工程建设永久性占地,不包括工程建设临时性占地。本次调查的范围是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

39、青松路至希望路)项目需使用的林地,由本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组成员、阿拉尔市城市建设管理处技术人员现进行面积、树种、林种、地类、株数、树高等因子的现地调查,利用GPS定点调查的方法,在调查的林地内进行全查和设置标准段,对标准段内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实测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二、调查结果项目区共使用林地2.2040hm2。(1)拟使用林地按林地权属划分该项目需使用林地权属全部为国有。(2)拟使用林地按地类统计该项目拟使用林地地类为有林地和宜林地。(3)拟使用林地按林种统计该项目拟使用林地林种全部为农田牧场防护林。(4)拟使用林地按树种统计该项目拟使用林地树种为胡杨和新疆杨。三、森林资源特点项目所在

40、区域位于阿拉尔农场五连龙泉路北侧,地类为有林地和宜林地。项目区人类活动频繁,不利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生长和繁育,野生植物资源相对稀少。项目使用林地范围内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无古树名木分布。 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 2012年7月附件2:项目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报告为便于分析阿拉尔市建成区北扩区龙泉路建设(青松路至希望路)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为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政策,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技术人员会同

41、阿拉尔市林业站人员一行,对拟建铁路建设地点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资源分布情况详细现地勘测调查。一、自然概况阿拉尔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中南部,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经8030至8l58,北纬4022至4057之间,东邻沙雅县,西依阿瓦提县,南北靠阿克苏市,东北接新河县。阿拉尔市行政区域总面积约4196km2,其中城区规划控制面积879.85km2,建成区面积33km2。阿拉尔市市域范围主要为农一师塔里木灌区,灌区地形受天山和塔里木河的影响北高南低,沿河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程10001047m,大区地形平坦,微区起伏严重,多沙丘冲沟。土壤质地轻,灌区大区地形平坦,微区

42、起伏,多河丘、古河道遗迹。本项目工程建设地点处于塔南灌区。项目区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气温较差悬殊等特点。项目区属塔河干流冲积平原。表层地下水径流与地表水径流基本相似,由西向东折向南沿地形坡降方向流动。据石油钻井数据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厚度达500m以上。300m以上均为中上更新统冲湖积粉细砂、中细砂层夹多层厚度约0.54m的粉土、粉质粘土层。据钻孔揭露和抽水试验成果,塔河干流上游地层结构简单,地下水类型单一,大部分为潜水,局部具有承压水特性,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4L/s.m,渗透系数29m/d,属中等富水区。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由业外调查和室内整理

43、两部分组成。调查路线包括整个建设区域,贯穿项目建设区域内各种生境,室内整理通过查阅新疆动植物志、西北珍稀濒危植物等有关工具书鉴定标本,完成野生动植物名录。三、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分布情况调查结果(一)野生动物分布情况昆虫类:蜘蛛、大麻蝇等。寡毛类:蚯蚓。啮齿类:野兔、田鼠、刺猬等。鸟类:麻雀、乌鸦等。项目建设区域内无国家及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二)野生植物分布情况草本植物:有芦苇、狗尾草、野麻等。林木:胡杨、新疆杨、灰杨、柽柳、盐梭梭、花花柴等。野生中草药:有当归、党参、玄参、红花、甘草、薄荷、车前子、大蓟、小蓟、蒲公英、苍耳子等。项目建设区内无国家及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三)古树名木

44、分布情况项目区地处农区边,无古树名木分布。 兵团林园新技术开发中心 2012年7月附表:项目区使用林地范围植物名录科 名种名拉丁名备 注杨柳科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Lauche蓼科碱蓬Suaeda glauca菊科蒲公英Taraxacum sp.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禾本科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豆科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项目区使用林地范围内野生动物名录分 类种 名拉丁名保护等级两栖爬行类新疆蟾蜍BuFonouettei啮齿类田鼠Mi

45、crotus fortis寡毛类蚯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昆虫类蜘蛛Araneida牛虻Tabanus mandarinus chrysops sinensis苍蝇Muscoidea蚊子Culicidae蜻蜓Anotogaster sieboldii Selys螳螂Paratenodera sinensis鸟类麻雀Passer montanus乌鸦Corvidae家燕Hirundo rustica附件3:工程拟使用林地各项补偿费用估算一、估算依据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使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1月4日);3、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财综200273号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委、财政厅新计价房2001500号关于下发自治区国土资源系统土地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5、新政函2010323号关于同意自治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批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