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平法识图.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8502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力墙平法识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剪力墙平法识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剪力墙平法识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剪力墙平法识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剪力墙平法识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力墙平法识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平法识图.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1,剪力墙平法识图,A,2,剪力墙基本概念,1.什么是剪力墙?框架结构中有时把框架梁柱之间的矩形空间设置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用以加强框架的空间刚度和抗剪能力,这面墙就是剪力墙。这样的结构就称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2.剪力墙的作用剪力墙主要作用是抵抗水平力。,A,3,框支剪力墙结构,A,4,混凝土剪力墙不落地,框支梁KZL,框支柱KZZ,框支柱KZZ,A,5,剪力墙结构,A,6,A,7,3.剪力墙结构包含哪些构件?剪力墙结构包含“一墙、二柱、三梁”,也就是说包含一种墙身、两种墙柱、三种墙梁。(1)一种墙身 剪力墙的墙身就是一道混凝土墙,常见厚度在200mm以上,一般配置两排钢筋网。,A

2、,8,(2)两种墙柱 剪力墙柱分为两大类:暗柱和端柱 暗柱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所以暗柱隐藏在墙内看不见。端柱的宽度比墙厚度要大 图集中把暗柱和端柱统称为“边缘构件”,这是因为这些构件被设置在墙肢的边缘部位 边缘构件又分为两大类:“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A,9,构造边缘构件,A,10,约束边缘构件,A,11,(3)三种墙梁连梁(LL)、暗梁(AL)、和边框梁(BKL)。图集给出了连梁的钢筋构造详图,连梁 连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墙身,它是上下楼层窗(门)洞口之间的那部分水平的窗间墙暗梁 暗梁与暗柱有些共同性,因为他们都是隐藏在墙身内部看不见的构件。它们都是墙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剪力

3、墙的暗梁和砖混结构的圈梁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墙身的一个水平性“加强带”。一般设置在楼板之下。,A,12,边框梁 边框梁与暗梁有很多共同之处,边框梁也是一般设置在楼板以下部位,但边框梁的截面宽度比暗梁宽。也就是说,边框梁的截面宽度大于墙身厚度,因而形成了凸出剪力墙面的一个边框。,A,13,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指在剪力墙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法或截面注写法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1 剪力墙施工图表示方法,(1)列表注写方式(2)截面注写方式,A,14,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当剪力墙较复杂或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

4、分别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对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制图规则,A,15,列表注写方式 指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见平法3.2.6a及图3.2.6b),剪力墙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构成。,A,16,A,17,A,18,1.剪力墙柱表内容:,(1)注写墙柱编号以及绘制截面配筋图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A,19,1.剪力墙柱表内容:,A,20,此外需注意以下几点:对于约束边缘端柱YD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该柱在墙身部

5、分的几何尺寸按本图集YDZ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对于构造边缘端柱GD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对于约束边缘暗柱YAZ、翼墙(柱)YYZ、转角墙(柱)YJZ,其几何尺寸按本图集YAZ、YYZ、YJZ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A,21,对于构造边缘暗柱GAZ、翼墙(柱)GYZ,其几何尺寸按图集GAZ、GYZ、GJZ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对于非边缘暗柱A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对于扶壁柱FB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自墙柱根部往

6、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墙柱根部标高:指基础顶面标高(如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则为框 支梁顶面标高)。,(2)注写各段墙柱的起止标高,A,22,(3)注写各段墙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 纵向钢筋:注写总配筋值 箍筋:注写方式与柱箍筋相同,注:注写值应与表中绘制的截面配筋图对应一致,对于约束边缘端柱YDZ、约束边缘暗柱YAZ、约束边缘翼墙(柱)YYZ、约束边缘转角墙柱(柱)YJZ,除注写图3.2.2和相应标准构造详图中所示阴影部位内的箍筋外,尚需注写非阴影区内布置的拉筋(或箍筋)。,A,23,A,24,含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 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

7、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QXX(X排)。,2.剪力墙身表内容:,(1)注写墙身编号,(2)注写各段墙身起止标高 自墙身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墙身根部标高:指基础顶面标高(框支剪力墙结构则为框支梁 的顶面标高)。,A,25,注写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的具体数值。注写数值为一排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规格与间距,具体设置几排均在墙身编号后面表达。拉结筋应注明布置方式“矩形”或“梅花”布置。,(3)注写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的具体数值。,A,26,3.剪力墙梁表内容:图集P79,(1)注写梁编号,A,27,(2)注写墙梁所

8、在楼层号。,(3)注写墙梁顶面标高高差 指相对于墙梁所在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墙梁标高大于楼面标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当无高差时不注。,(4)注写墙梁截面尺寸,,A,28,A,29,截面注写方式,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以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1、注写墙柱编号。2、竖向钢筋3、箍筋,A,30,截面注写方式,2剪力墙身的注写,1、注写墙身编号。2、墙体厚度3、水平钢筋4、竖向钢筋5、拉筋,A,31,截面注写方式,3.剪力墙梁的注写,1、注写墙梁编号。2、楼层号:截面尺寸3、箍筋(肢数)4、上部纵筋;下部纵筋,A,32,钢

9、筋的“直通原则”,钢筋的“直通原则”,即“能直通则直通”是结构配筋的重要原则。在分析剪力墙的钢筋布置时,不要忘记这个原则。例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包括墙身的垂直分布筋和暗柱的纵筋),能直通伸到上一层时,则穿越暗梁或边框梁直通到上一层。当剪力墙变截面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也是“能直通则直通”,直通伸到上一层,只有在上下层的钢筋规格不同,当前楼层的竖向钢筋弯锚插入顶板,而上一层的竖向钢筋直锚插入当前楼层。,A,33,施工图绘制时,按以下几点绘制:,选用适当比例原位放大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其中对墙柱绘制配筋截面图;对所有墙柱、墙身、墙梁分别按规定进行编号,并分别在相同编号的墙柱、墙身、墙梁中选择一根

10、墙柱、一道墙身、一根墙梁进行注写。,从相同编号的墙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全部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其中要注意:(1)对于约束边缘端柱YD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该柱在墙身部分的几何尺寸按本图集YDZ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2)对于构造边缘端柱GD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A,34,(3)对于约束边缘暗柱YAZ、翼墙(柱)YYZ、转角墙(柱)YJZ,其几何尺寸按本图集YAZ、YYZ、YJZ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4)对于构造边缘暗柱GAZ、翼墙(柱)YYZ、转角墙(柱)YJZ,其几

11、何尺寸按本图集YAZ、YYZ、YJZ的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5)对于非边缘暗柱A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6)对于扶壁柱FBZ,需增加标注几何尺寸。,从相同编号的墙身中选择一道墙身,按顺序引柱的内容为:墙身编号(应包括注写在括号内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墙厚尺寸,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拉筋的具体数值。,A,35,从相同编号的墙梁中选择一根墙梁,按顺序引注的内容为(1)当连梁无斜向交叉暗梁时,注写:墙梁编号、墙梁截面尺寸、墙梁箍筋、下部纵筋、和墙梁顶面标高高差的具体数值。(2)当连梁设有斜向交叉暗撑时,还要以JC打

12、头附加注写一根暗撑的全部纵筋,并标注*2标明有两根暗撑相互交叉,以及箍筋的具体数值(用斜线分隔斜向交叉暗撑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交叉暗撑的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标准详图施工,设计不计。(3)当连梁设有斜向交叉钢筋时,还要以JG打头附加注写一道斜向钢筋的配筋值,并标注*2标明有两道斜向钢筋相互交叉。(4)当墙身水平分布钢筋不能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的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要求时,应补充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注写时,以大写字母G打头,连续注写直径与间距。例:,表示墙梁两个侧面纵筋对称配置为:I级钢筋,直径 10mm,间距为150。,A,36,A,37,A,38,预制剪力墙图集,A,

13、39,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4),1.预制剪力墙编号,A,40,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A,41,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A,42,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A,43,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5),A,44,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6),2.后浇段编号,A,45,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6),A,46,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6),3.预制叠合梁、预制外墙模板编号,A,47,预制剪力墙制图规则(见图集P12),4.预制隔墙板编号,A,48,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49,剪力墙柱插筋锚固构造作为墙柱在基础内的锚固构造遵循16G1013图集第65页

14、“边缘构件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要求。,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50,剪力墙柱的纵筋连接构造要点为:(1)相邻纵筋应交错连接。当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LLE,相邻纵筋搭接范围错开0.3LLE;当采用机械连接时,相邻纵筋连接点错开35d(d为最大纵筋直径);当采用焊接连接时,相邻纵筋连接点错开35d,且500mm。(2)墙柱纵筋连接点距离结构层底面500mm(除绑扎)。,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51,16图集P73,A,52,暗柱的钢筋设置包括:暗柱的纵筋、箍筋和拉筋。端柱的钢筋设置包括:端柱的纵筋、箍筋和拉筋。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端柱经常担当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的作用,这时候端柱的钢

15、筋构造应该遵照框架柱的钢筋构造。暗柱和端柱在16G101-1图集中统称为边缘构件,并且把它们划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大类,下面分别介绍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的钢筋构造及适用范围。,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53,1.构造边缘构件(GBZ)构造(1)构造边缘端柱仅在矩形柱的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见图。图4-13 构造边缘端柱构造,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54,1.构造边缘构件(GBZ)构造(2)构造边缘暗柱的构造见下图.,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55,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1.构造边缘构件(GBZ)构造(3)构造边缘翼墙的构造见下图(P77)。,A,56,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1.构造边缘构

16、件(GBZ)构造(4)构造边缘转角墙的构造见下图(P77)。,A,57,2.约束边缘构件(YBZ)构造(1)约束边缘端柱YDZ与构造边缘端柱GDZ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在矩形柱的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不同点:1)约束边缘端柱的“v区域”,也就是阴影部分(即配箍区域),不但包括矩形柱的部分,而且伸出一段翼缘,其伸出翼缘的净长度详设计或图集,见图4-15。2)与构造边缘端柱不同的是,约束边缘端柱还有一个“v/2区域”,即图中“虚线部分”。在这个“虚线区域”内每个竖向分布筋都设置拉筋。(2)约束边缘暗柱与构造边缘暗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在暗柱的端部或者角部都有一个阴影部分(即配箍区域)见图4

17、-16,其纵筋、箍筋及拉筋详设计标注。,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58,凡是拉筋都应该拉住纵横方向的钢筋,所以,暗柱的拉筋也要同时钩住暗柱的纵筋和箍筋。不同点:约束边缘暗柱除了阴影部分(即配箍区域)以外,在阴影部分与墙身之间还存在一个“虚线区域”,在这个“虚线区域”内每个竖向分布筋都设置拉筋。在实际工程中,在这个虚线区域还可能出现墙身垂直分布筋加密的情况,这样一来,不仅拉筋根数增加了,而且垂直分布筋根数也增加了。(3)约束边缘构件的适用范围约束边缘构件适用于较高抗震等级剪力墙的较重要部位,其纵筋、箍筋配筋率和形状有较高的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范围请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

18、011-2010)第6.4.5条规定。,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59,构造边缘构件,A,60,约束边缘构件,A,61,图4-15,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A,62,剪力墙柱的钢筋构造,图4-16 约束边缘暗柱、翼墙、转角墙构造,A,63,A,64,剪力墙身的钢筋构造,A,65,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1.水平分布筋在剪力墙身中的一般构造(1)剪力墙多排配筋的构造图4-18,A,66,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2)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的搭接构造,A,67,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2.水平分布筋无暗柱时的锚固构造11图集16图集,A,68,3.水平分布筋在暗柱中的锚固构造(1)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部暗柱中的构

19、造,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A,69,(2)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翼墙柱中的构造,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A,70,A,71,A,72,(3)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墙柱中的构造,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A,73,4.水平钢筋在端柱的构造(1)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直墙端柱中的构造,见图集P72(2)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翼墙中的构造,见图集P72。(3)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转角墙中的构造,见图集P72。,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A,74,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4.水平分布筋在端柱中的构造,A,75,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构造4.水平分布筋在端柱中的构造,A,76,墙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构造,墙插筋在基础中

20、的锚固构造,A,77,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包括:垂直分布筋在剪力墙身中的构造、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剪力墙变截面处竖向钢筋构造和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连接构造。竖向钢筋包括墙身的竖向分布筋和墙柱(暗柱和端柱)的纵向钢筋,而“竖向分布筋”仅仅包括剪力墙身钢筋网中的垂直分布筋(即竖向分布筋)。,A,78,1.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构造在暗柱内部(指暗柱配箍区)不布置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剪力墙身的第一道竖向分布筋的起步距离表示为“距墙柱最外侧纵筋中心1/2竖向分布筋间距”,但是具体进行钢筋计算时,确定墙柱最外侧纵筋的位置比较麻烦,而施工图中墙柱的尺寸是明确表示的,所以第一根竖向分布筋的起

21、步距离以“距墙柱边缘1/2竖向分布筋间距”来确定更简单方便,见下图。,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A,79,2.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包含墙柱和墙身的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剪力墙竖向钢筋弯锚入屋面板或楼板内,从板底开始伸入屋面板或楼板顶部后弯折12d。当顶部设有边框梁时,竖向钢筋伸入边框梁内LaE。端柱的竖向钢筋执行框架柱钢筋构造。,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A,80,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2.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A,81,3.剪力墙变截面处竖向钢筋构造,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A,82,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4.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连接构造,A,83,剪力墙梁的钢筋构造,A,84,剪力

22、墙暗梁构造,剪力墙暗梁的钢筋种类包括纵向钢筋、箍筋、拉筋和暗梁侧面的水平分布筋。1.暗梁的布置暗梁对剪力墙有阻止开裂的作用,是剪力墙的一道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一般设置在剪力墙靠近楼板底部的位置,就像砖混结构的圈梁一样。暗梁是剪力墙的一部分,所以,暗梁纵筋不存在锚固的问题,只有收边的问题。暗梁的概念不能与剪力墙洞口补强暗梁混为一谈。剪力墙洞口补强暗梁的纵筋仅布置在洞口两侧laE处,而暗梁的纵筋贯通整个墙肢。剪力墙洞口补强暗梁仅在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从洞口侧壁50mm处开始布置第一个箍筋,而暗梁的箍筋在整个墙肢范围内都要设置。,A,85,剪力墙暗梁构造2.暗梁的纵筋构造,A,86,3.暗梁的箍筋暗

23、梁的箍筋沿墙肢方向全长布置,而且是均匀布置,不存在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剪力墙暗梁构造,A,87,4.暗梁拉筋施工图中的“剪力墙梁表”主要定义暗梁的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箍筋,不定义拉筋的规格和间距。而拉筋的直径和间距可从图集中获得。拉筋直径:当梁宽350mm时为6mm,梁宽350mm时为8mm,拉筋间距为2倍箍筋的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剪力墙暗梁构造,A,88,5.墙身竖向分布筋穿越暗梁构造剪力墙的暗梁不是剪力墙身的支座,暗梁本身是剪力墙的加强带。所以,当每个楼层的剪力墙顶部设置有暗梁时,剪力墙竖向钢筋不能锚入暗梁;如果当前层是中间楼层,则剪力墙竖向钢筋穿越暗梁直伸入上一层;如

24、果当前层是顶层,则剪力墙竖向钢筋应该穿越暗梁锚入现浇板内。图4-32,剪力墙暗梁构造,A,89,连梁LL的配筋在剪力墙梁表中进行定义,包括连梁的编号、梁高、上部纵筋、下部纵筋、箍筋、侧面纵筋和相对标高等。剪力墙连梁的钢筋种类包括:纵向钢筋、箍筋、拉筋、墙身水平钢筋。剪力墙连梁构造后图,剪力墙连梁构造,A,90,剪力墙连梁构造剪力墙连梁构造,A,91,图4-36 连梁示意图,剪力墙连梁构造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与连梁的关系(1)连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墙身,它是上下楼层窗洞口之间的那部分水平的窗间墙。所以,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从暗梁的外侧通过连梁。(2)洞口范围内的连梁箍筋详见具体设计。(3)连梁的侧面构造

25、纵筋,当设计未注写时,即为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A,92,无论采用列表注写方式还是截面注写方式,剪力墙上的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位表达,剪力墙洞口表示方法,洞口的具体表示方法,1.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的平面定位尺寸。2.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1)洞口编号,(2)洞口几何尺寸,(3)洞口中心相对标高,(4)洞口每边补强钢筋,A,93,具体规定如下:(1)洞口编号:矩形洞口为 JDXX(XX为序号),圆形洞口为 YDXX(XX为序号);(2)洞口几何尺寸:矩形洞口为洞宽x洞高(),圆形洞口为洞口直径D;(3)洞口中心相对标高 相对于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的洞口中心

26、高度。当其高于结构层楼面时为正值,低于结构层楼面时为负值。(4)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A,94,图4-37 剪力墙洞口钢筋截断构造,剪力墙洞口表示方法,A,95,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大于800时,如果设置构造补强纵筋,即洞口每边加钢筋 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50%,本项免注。例 JD 3+3.100,表示3号矩形洞口,洞宽400mm,洞高300mm,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mm,洞口每边补强钢筋按构造配置。,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此项注写在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例 JD 2+3.100,表示2号矩形洞口,洞宽4

27、00mm,洞高300mm,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mm,洞口每边补强钢为。,A,96,当矩形洞口的洞宽大于800时,在洞口的上、下需设置补强暗梁,此项注写为洞口上、下每边暗梁的纵筋与箍筋的具体数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施工时按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结构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当洞口上、下边为剪力墙连梁时,此项免注;洞口竖向两侧按边缘构件配筋,亦不在此项表达。例 JD 5+1.800,表示5号矩形洞口,洞宽1800,洞高21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1800,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每边暗梁纵筋为,箍筋为。,A,97,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

28、梁中部1/3范围(且圆洞直径不应大于1/3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当圆形洞口设置在墙身或暗梁、边框梁位置,且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此项注写洞口上下左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数值。当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800时,其加强钢筋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系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分向分布置(请参考对照本图集中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设计仅需注写六边形中一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A,98,图4-38 剪力墙洞口补强钢筋构造(1),剪力墙洞口表示方法,A,99,图4-39 剪力墙洞口补强钢筋构造(2),剪力墙洞口表示方法,A,100,A,101,剪力墙识图操练,A,102,剪力墙身识图操练,将通过剪力墙身的平法施工图,绘制墙身截面钢筋排布图,以进一步深入掌握剪力墙的平法知识,提高剪力墙施工图的识读能力。1.剪力墙Q1施工图在某住宅楼的工程施工图中截取了Q1的平法施工图,见图4-40。,A,103,2.剪力墙Q1钢筋排布图应用16G1011图集中关于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在转角墙处连接构造,绘制Q1水平截面钢筋排布图,见图4-41。,剪力墙身识图操练,519,519,A,104,3.剪力墙连梁LL2施工图在某住宅楼的工程施工图中截取了LL2的平法施工图,见图4-42。,剪力墙梁识图操练,A,105,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