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604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开平苍城污水处理厂二管网工程环评报告.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表编号:HPB2015025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项目名称:开平市苍城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工程建设单位(盖 章):开平市苍城污水处理厂编制日期:2015年10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

2、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 目 名 称开平市苍城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工程建 设 单 位开平市苍城污水处理厂法 人 代 表张建亮联 系 人许百芬通 讯 地 址开平市苍城镇人民政府联 系 电 话2822351传 真2822351邮政编

3、码529341建 设 地 点开平市苍城镇南郊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 设 性 质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8023 水污染治理占 地 面 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 投 资 (万元)52.6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2.6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评 价 经 费(万元)1.80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31日工程内容及规模:一期工程概况开平市苍城污水处理厂选址于开平市苍城镇南郊百立山脚,污水处理总规模为0.5万吨/日,采用好氧生化+湿地工艺。污水管网总长8公里,污水厂用地面积为 8067平方米。项目服务范围为苍城墟东片区及工业园区,服务人口约1.49万人,服务面积约为5.10平方公里。该项目已

4、于2009年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得了开平市环保局关于开平市苍城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开环批2009036号文)。苍城污水收集管网的管网按照分期建设,逐步完善的方式进行。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包括沿苍江西岸布置的主干管及在工业区内的支干管,根据开平市苍城镇污水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开平市苍城污水厂的服务范围包括苍城墟东片区及工业园区和苍城苍新路旧住宅区。为此,开平市苍城污水处理厂拟投资52.66万元建设苍城污水厂第二期管网扩建项目,主要收集苍城苍新路旧住宅区的生活污水。二期工程概况(一)工程内容按照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及一期管网工程的完成情况确定二期管网工程服务区域。起点

5、为下湾油厂,终点华盛鞋厂污水提升泵站;截污管长506米,主要收集苍城苍新路旧住宅区的生活污水;工程完成后,污水处理厂服务人口增至约2.7万人。污水收集干管沿苍城苍新路旧住宅区的排污渠东北岸(渠内)铺设,干管为管径DN400的HDPE双壁波纹管,起点为下湾油厂南侧,沿排污渠东北岸铺设截污管,终点为华盛鞋厂污水提升泵站;截污管长506米,在华诚鞋厂旁与业区排来的污水汇合进入厂外提升泵站送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污水经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二)项目主要工程量根据选定的污水管路线方案及设计参数,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量表如下表所示。表1 污水管网主要工程量项目名称项目规格数量单位砂井砂井7座HDPE双壁波纹管8

6、KN/m2 DN400506.7米围堰1、纤维袋围堰2、粘土193.05立方米松桩1、桩长:5m2、材质:松桩3、尾径:12cm3.935立方米管道支墩1、规格: 600mm600mm600mm:2、C25普通商品混凝土11.230立方米河边杂树清理沿河边杂树清理61.000米挖基坑土方挖土深度深2m以内的淤泥、流砂80.130立方米余方弃置废弃料品种:淤泥、流砂24.060立方米回填方1、填方材料品种:一般土壤2、密实度:按规范要求56.070立方米清理河岸淤泥、垃圾1、废弃料品种:淤泥、垃圾2、运距:人工运50m内,汽车运距4km1167.660立方米清理河床淤泥、垃圾(砂井F-砂井G)1

7、、挖淤泥深度:深2m以内(挖土机挖)2、废弃料品种:淤泥、垃圾3、运距:汽车运距4km1229.760立方米(四)占地情况项目施工期较短,不设临时施工营地。本项工程的施工范围内无大面积的植被或大型动物栖息,本污水管网工程主要为沿河道(排污渠)敷设的截污管,在施工过程中,临时会占用部分土地,施工完成后,即可复原,无需征地和拆迁。(五)项目进度计划本项目2015年11月开始进行前期工作,预计2015年12月竣工验收,整个项目历时2个月。(六)工程技术方案设计污水管沿河岸(排污渠)铺设,沿线收集分流制污水,管径为DN400;设计坡度为:0.004。(七)管材本项目污水管径为DN400的HDPE双壁波

8、纹管。(八)沟槽开挖及基础形式A、沟槽的宽度应便于管道敷设和安装,同时也便于夯实机具操作和地下水排出。B、根据沟槽的土质情况,必要时沟槽壁应设置支撑或护板。C、管道地基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天然地基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加固。D、排水无压管道在闭水或闭气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目前,项目开平水和镇海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标准,各项污染物浓度达标率为100%,评价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问题是苍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网还没有完善, 污水处理厂的管网二期工程完成后,将镇内污水统一收集处理,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

9、发展提供条件。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苍城镇位于开平市的北部,南与沙塘镇相连,东与水井镇和月山镇接壤,西与马冈镇和龙胜镇接壤,北与鹤山市宅梧相连。开平市地势基本上向东南倾斜。南部、北部多低山丘陵,其中南部、北部大小山峰相连,形成天然屏障,西北部的天露山海拨1250米,是江门五邑地区的最高峰;东部、中部多丘陵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海拔较高的有梁金山(456米)、百立山(394米)。开平市的地貌为丘陵台地类型,最高山岭为马山(海拔标高99.7米),一般山岭的海拔标高为4060米。整个地势为北西和南东高,中间低(形成

10、一条北东向的主山谷)。开平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盛吹北风,夏季盛吹南风,每年2-3月有不同程度的低温阴雨天气,5-9月常有台风和暴雨。年平均气温21.9,极端低温1.0,极端高温37.3,月平均最高温度28.4,月平均最低温度13.4,年平均气压1013hPa,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平均年降雨量1865.7毫米,每年4-9月为雨季,冬春少雨。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年平均风速1.68m/s。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雷电、冬春冷害和长阴雨等。流经开平市的潭江发源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牛围岭,自西向东经开平、开平、台山、新会四市

11、,在新会双水镇附近折向南流,经银洲湖出崖门口注入黄茅海。潭江干流全长248公里,集雨面积6026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45,河道弯曲系数2.3,河道形状系数0.20。潭江年平均流量65立方米秒,平均河宽200米,河深5米。潭江百合电站下游为感潮河段。潭江在开平市境内长达56公里。潭江各支流分南北汇入,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的二级支流有镇海水、白沙水、蚬冈水、新桥水、新昌水、址山水、莲塘水7条;三级支流有双桥水和开平水(均属镇海水支流)2条。镇海水(苍江)为潭江最大的一级支流,主源头两个:一源于鹤山市宅梧镇鸡笼岗;一源于新兴县乾坑顶。两源于开平市虎山口汇合,向南流入苍城镇,流经开平龙胜、苍

12、城、沙塘、长沙,在楼冈交流渡汇入潭江。镇海水流域面积1203km2,河流长69km,河床上陡下缓,平均比降为0.81。下游为感潮区,潭江年平均流量38.5立方米秒,平均河宽160米,河深3.5米。目前主要作工农业用水、排洪及排污用途。开平水发源于大沙河水库,是镇海水的主要支流之一,目前主要作工农业用水,没有饮用功能;镇海水是潭江最大支流,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河长68.9公里。河床上陡下缓,比降为0.81,年平均流量12.24立方米秒,平均河宽48米,河深1.8米。主源头两个:其一源于鹤山市宅梧镇鸡笼岗,其二源于新兴县乾坑顶。两源于开平市虎山口汇合,向南流入苍城镇,苍城镇以下又称苍江,再汇

13、入大沙水,后流经沙塘镇、长沙区至交流渡附近汇入潭江。项目的尾水经管道排入苍江(镇海水)。开平市的植被主要为保存良好的次生林和近年绿化种植的亚热带、热带树种,有湿地松、落羽杉、竹等,果树有柑、桔、橙、蕉、龙眼等。表2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功能表编号环境功能区属性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西河(开平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苍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3大气环境功能区二类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二级标准4声环境功能区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

14、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5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6是否饮用水源保护区否7是否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否8是否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否9是否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否10是否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否11是否两控区是12是否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开平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地处江门五邑的中心位置,东距广州110公里,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曲艺之乡和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更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8万,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5万,分布在67个国家

15、和地区。苍城镇位于开平市的西北部,总面积138.6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0771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达万余人。苍城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建有东西、南北干线水泥公路,一条省一级公路横贯全镇,东距开平市区18公里,连接广湛公路,西通新兴、云浮、肇庆等粤西县市及广西地区,南往恩平接广湛公路,北达鹤山市接通肇庆至广州。投资环境得天独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建立了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苍城是开平市著名的古城,保存有学宫、保厘阁等文物古迹。近年来,苍城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广东省中心镇和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卫星镇、广东省普九教育

16、先进镇、卫生工作先进镇。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开平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9月9日-11日上旬对开平水及镇海水监测水温、pH、DO、CODMn、CODCr、BOD5、SS、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共11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标准,各项污染物浓度达标率为100%,评价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良好。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开平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9月9日至15日连续七天的监测资料,区域二氧化硫小时浓度范围为未检出0.046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

17、9.2%;日均浓度范围为0.0080.018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2%。二氧化氮小时浓度范围为0.0090.034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17.0%;日均浓度范围为0.0070.016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20.0%; 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560.078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49.3%。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尚好。3、声环境质量状况:开平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9月9和10日连续监测两天,每天昼夜各监测两次对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检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昼间等效声级Leq为50.150.8dB(A),夜

18、间等效声级Leq为40.143.5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所在地噪声质量现状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是: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管道沿线东北侧受影响的居民及附近的河流,主要为苍城苍新路旧住宅区。保护级别:附近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开平水和镇海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标准。环评适用标准环 境 质 量 标 准1、地

19、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1、施工废水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pH 69,CODCr90毫克/升、BOD520毫克/升、石油类5.0毫克/升、氨氨10毫克/升,悬浮物60毫克/升。2、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营运期边界符合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功能区限值:昼间60 dB(A),夜间50 dB(A)。总 量 控 制 指 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管道铺设施工流程如下:水下清淤施工测量 水上开挖、清淤 土方工程 基础工程 铺管 覆土 挡土墙、护坡主要污染工序:一、项目建筑施工期间:1、废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及被雨水冲刷产生的含油废水,主要含有污染物SS、石油类、BOD5、CODCr 等;还有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2、废气:挖土、挖泥、运土和汽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各种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排

21、放含NOx、CO、SO2和烟尘等主要污染物的废气。3、噪声:砂、石料等物料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以及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压桩机等机械噪声,均在90dB(A)以上。4、固体废物:工程清理河道产生的淤泥、基础及管坑开挖产生的弃土和施工人员的施工生活垃圾。5、生态:本项工程的施工范围内无大面积的植被和大型动物栖息,工程区域主要位于排污渠沿线,工程的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6、 水土流失本项工程中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土石方的开挖和弃土石方。在工程施工中雨季由于受到雨水的直接侵蚀形成水土流失,同时部分多余土方的废弃在不采取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也将形成一部分水土流失。二、项目运营期间: 1、

22、 管道铺设完工投入运营后,如管道出现破裂等情况泄漏的污水可能会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2、 如管道出现破裂等情况需要进行管道检修等工程需要开挖地表(进入泵站部分管道),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裸露的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土流失。管道维修完毕后地表植被将得到恢复,相应的水土流失也不再存在。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TSP少量少量汽车尾气NO2、CO水污染物施工废水SS施工人员生活污水CODCrBOD5SS氨氮400mg/L,0.162t/a 250mg/L,0.10

23、1t/a300mg/L,0.122t/a10mg/L,0.004t/a90mg/L,0.036t/a 20mg/L,0.008t/a60mg/L,0.024t/a10mg/L,0.004t/a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2.25吨0吨建筑垃圾淤泥、垃圾2397.42立方米0立方米回填后的余土24.060立方米0立方米噪 声施工期使用到的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压桩机等机等,噪声源强在7695dB(A);营运期机动车行驶的交通噪声,噪声源强在6075dB(A)。其 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工程的施工范围内无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和大型动物栖息,工程区域主要位于镇内市政道路旁边的排污渠(渠内)沿

24、线,工程的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项目施工期导致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易引起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废水环境影响(1)施工废水工程施工对水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废水包括清理河道产生的淤泥、基础及管坑开挖、产生的泥浆水;雨后的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等形成的泥浆水,会夹带大量泥砂以及水泥、油类等各种地表固体污染物将会排入地表水中,加重地表水的水质污染。因此,施工单位应在综合施工现场应设置围墙,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水经沉淀后回用于地面洒水,可有效地减轻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2)施工人员的

25、生活污水项目不设施工营地(宿舍、公厕和食堂),膳食由附近餐厅供应,卫生间由设在鱼塘边、田边的公厕解决。本项目预计现场施工人员约50人,现场施工工期2个月,约45天,生活污水排放量按标准0.18m3/人d计算,共计产生生活污水405吨,主要水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400mg/L、BOD5250mg/L、SS300mg/L、氨氮10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就近排入附近的鱼塘和田边,不排入河冲,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2、废气环境影响(1)交通运输扬尘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Q汽车行驶的

26、扬尘,kg/公里辆;V汽车速度,公里/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3为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500米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下产生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表7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其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表3 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公里清洁度车速 0.10.20.30.4

27、0.51.05(km/h)0.030.050.060.080.090.1610(km/h)0.060.100.130.160.190.3215(km/h)0.090.140.190.240.280.4820(km/h)0.110.190.260.320.380.64表4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米)520501002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0.56洒 水2.011.400.670.600.29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2)堆放扬尘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

28、,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Q=2.1(V50 V0)3e-1.023W 式中:Q 起尘量,kg/吨年; V50距地面50米处风速,m/s; V0 起尘风速,m/s; W 尘粒含水率,%。由此可见,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沙尘土为例,其沉降速度随粒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微米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当尘粒大于250

29、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施工季节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和方向也有所不同。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需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管道沿线在距红线50m以内的敏感点,会受工程扬尘污染影响,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影响较大,施工车辆在路面行驶时,将卷起大量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洒水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必要时在敏感点施工路段设置防尘网(布),确保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能满足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3、噪

30、声影响(1)噪声源施工期使用到的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压桩机等,噪声源强在7698dB(A)。(2)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施工期间的噪声源的预测按点源衰减模式,可以估算出距声源不同距离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式中:LAeq距r米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A)。a衰减常数,dB(A)。r为距声源的距离(m)。r0为参考点距离(m)。(3)预测结果根据上述预测模式,预测不同施工阶段使用的主要施工设备对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影响值,预测结果见表5。表5 施工设备噪声影响值预测结果单位:dB(A)施工阶段噪声源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标准限值达标距离m10152050100150200昼间夜间昼间夜

31、间土石方推土机80.0 76.5 74.0 66.0 60.0 56.5 54.0 705518180卡车80.0 76.5 74.0 66.0 60.0 56.5 54.0 18180挖掘机78.0 74.5 72.0 64.0 58.0 54.5 52.0 15150破碎机84.0 80.0 78.070.0 64.062.059.6 40-从表5可知,在没有隔声设施的情况下,单台施工设备作业时,昼间噪声在距噪声源40米的区域内超出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而夜间噪声在距噪声源180米的范围内出现超标现象。由此可见,项目在施工期间,施工场界外环境噪声超过建筑

32、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会对距噪声源180米范围内敏感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夜间施工,影响将更为突出将对敏感点的居民休息造成很大干扰。为减少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将要求在敏感点路段不允许夜间施工作业,同时采取设置移动声屏障等环保措施,使得施工噪声符合相关标准。4、固体废物影响工程清理淤泥、垃圾2397.42立方,污水管进入泵部分(大约30米)施工需地表开挖挖方80.130立方米,填方56.070立方米,余方24.060立方米,部分挖方用于建设项目的填方,工程清理的淤泥、垃圾及管线开挖回填后的余土统一清运至离施工地点2公里的苍城国谦农场作种植及农场建设

33、的填方利用,土石方可在区域内平衡,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本项目预计现场施工人员约50人,工期约45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人d计算,共计产生生活垃圾2.25吨。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经回收重新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与施工期人员的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卫生清运。这些固废在处置前,在施工场地临时堆放,堆放点四周设置围堰,上方设置遮盖,以防风、防雨;工程结束后,必须对堆放点作绿化、美化处理。通过上述措施,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5、生态环境影响本项工程的施工范围内无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和大型动物栖息,工程区域主要位于镇内市政道路沿

34、线,工程的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6、水土流失项目施工期导致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易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下,土壤发生冲刷并随水分一同流失的过程,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植被、工程建设、社会经济等。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挖掘、管道铺设等活动,会产生大量松散的泥土,加上地处高温湿润的南亚热带,暴雨较多,在降雨侵蚀力的作用上可能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植被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尽量降低水土流失量。如避免在雨季施工,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并采取短

35、期覆盖措施。在施工期结束后水土流失就不再存在。7、社会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堆土裸露,以至车辆过往,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骤增,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及影响周边市容、景观带来不良影响。另外本工程施工时机械运作、运输及土石方开挖等过程均会产生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作息带来一定的干扰。施工期间,施工方应加强现场管理,通过洒水、遮挡裸土、使用移动声屏障、限制施工时间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带来不良影响。项目施工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将不再存在。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 管道铺设完工投入运营后,如管道出现破裂等情况泄漏的污水可能会恢复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2、如管道出

36、现破裂等情况需要进行管道检修等工程需要开挖地表,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裸露的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土流失。管道维修完毕后地表植被将得到恢复,相应的水土流失也不再存在。3、社会影响通过新建的二期管网工程,使得苍城镇污水处理厂整个系统更能全力运行,并将逐步改善苍城镇开平水和镇海水的水质,大大降低苍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对河流的污染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产生间接的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管网的扩建将使苍城镇污水排水系统更加完善,使污水厂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对改善镇区及城郊环境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

37、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TSP定期洒水、设置防尘网对环境影响不大汽车尾气NOx、CO使用符合国家机动车排放要求的车辆水污染物施工废水SS沉淀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人员生活污水CODCrBOD5SS氨氮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填埋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建筑垃圾淤泥、垃圾统一清运至搬到离施工地点2公里的苍城国谦农场作种植及农场建设的填方利用,开挖回填后的余土噪 声根据广东省实施办法规定,其作业时间限制在7时至12时,14时至20时。设置移动声屏障减缓施工噪声。其 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拟加强项目施工管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加强绿化建

38、设。施工期结束后水土流失不再存在。结论与建议一、环境影响结论1开平市2013年SO2、NO2、PM10年均浓度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尚好;声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较好水平;开平水和镇海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标准。2、施工期环境影响结论施工期会产生设备噪声、建筑扬尘、废水及垃圾,通过采取相应和防治治理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建筑工地进行围挡、对挖掘的土方进行遮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和消除施工的不利影响。施工期结束后水土流失不再存在;绿化带植被面积有所,景观更美丽。在落实生态补偿的前提下,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9、3、营运期环境影响结论管道铺设完工投入运营后,如管道出现破裂等情况泄漏的污水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除此以外,管道检修等工程需要开挖地表,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裸露的地表在水力或风力等外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土流失。管道维修完毕后地表植被将得到恢复,相应的水土流失也不再存在。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开平市苍城污水处理厂拟投资52.66万元建设苍城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工程扩建项目,主要收集苍城苍新路旧住宅区的生活污水。项目施工期会对占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产生一定的噪声、粉尘、废水和固废等污染影响,并对沿线地表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环评提出的

40、建议和要求,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污染影响。项目投入运营后有利于地表水环境的改善。因此,从环保角度来说,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三、环境保护对策建议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建议:1、根据广东省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落实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1) 在22时至次日早上6时不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采取隔声屏障等环保措施,保证边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事先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局审查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2) 施工期在晴天或气候干燥情况下,适当向作业区洒水。及时清扫因雨水夹带和运输散落

41、在施工场地、路面上的泥土。(3) 运载施工材料的车辆应配置蓬盖,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送过程不散落,进出施工工地和泥沙场的车辆,清洗干净车轮和车底才上路;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居民住宅区、人流密集的交通要道等敏感区和交通繁忙时间行驶。(4) 污水经隔渣、隔油、沉砂处理后才排入下水道。(5) 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理,不随意弃置。(6) 建设单位应在周边地区加强绿化建设予以生态补偿。2、根据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有关规定,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1)施工工地周围应当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在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设置围挡,其高度不得低于2.5米。工程脚手

42、架外侧必须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2)施工工地的地面、车行道路应当进行硬化处理,出入口应设置冲洗槽,配备冲洗设备(高压水枪)等。(3)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堆土等在48小时内未能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4)注意清洁建筑施工的运输车辆,进出建筑工地和泥沙场的车辆,清洗干净车轮和车底才上路;运泥、沙、石时均用布盖实,防止扬尘。(5)在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流,废浆必须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6)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积土、堆物。(7)闲置1个月以上的施工工地,建设单位应当

43、对其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或铺装。(8)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采用密闭化车辆运输。不具备密闭化运输条件的,应当委托符合密闭化运输要求的单位或个人承运。(9)加强对车辆机械密闭装置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运输途中的物料不得超高超载、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3、必须加强项目建设区的管理,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如避免在雨季施工,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并采取短期覆盖措施,施工期结束后加强绿化建设,恢复原有绿化带植被。环境保护对策建议: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如发现管道破裂或损坏,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污水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评价单位:江门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签字:日期:预审意见: 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 公 章经办人: 年 月 日注 释一、 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 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